邓萃雯:打不倒的金牌女主角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6960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萃雯至少有4个角色深入人心:《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中的姚小蝶、《金枝欲孽》中的如妃、《巾帼枭雄》中的康宝琦与《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的郑九妹。姚小蝶将她推上事业高峰,如妃令她在大起大落后再度翻红,康宝琦与郑九妹则让她连获两届香港无线电视台(以下简称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最佳女主角,成为TVB第一人。
  邓萃雯33年的演员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入行挣钱又出国留学、意外走红却大起大落、重整旗鼓后判若两人。
  这三个阶段被她视为三次“从头来过”——从不懂演戏到技艺娴熟,从风光无限到打入冷宫,从东山再起到“乜都唔惊(啥都不怕)”,如妃的台词成为她人生的注脚:“只要保住命,我就能从头来过。”

羡慕乐观单纯的女孩


  邓萃雯由爷爷奶奶带大。她的爸妈离婚后各自结了婚,有次爸爸和她打电话,她还听到电话那头有婴儿的哭声。她在每年外公生日才会见到妈妈,有一次妈妈对她说:“你不要叫我妈妈了,我已经另外有一个家庭,他们不知道我这么多事情。”
  爷爷是家中最强势的人,对邓萃雯的教育模式是从不表扬,拒讲道理,禁止顶嘴。邓萃雯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家务,等她做完常常就到了凌晨1点。在爷爷的“强权”下,邓萃雯四五岁就要买菜做饭。同学在课堂上模拟菜市场的场景时,邓萃雯已经能做出一桌菜。
  那时邓萃雯最大的梦想是离开家庭,远走高飞,自力更生。经济独立成为她的第一需求。中学五年级毕业,邓萃雯去航空公司应征空姐,得知19岁才能入职,她就进了TVB艺员培训班,与黎美娴、邵美琪做同学,一月能拿2000港币工资。培训结束后,《薛仁贵征东》的导演选人,一眼相中她出演女主角柳金花。从此她的戏约没停过。
  合同规定,一年要拍60集,邓萃雯不眠不休刚好达标。她和吴启华去龙鼓滩拍戏,候场时有张弹簧床空着,他俩拿两张纸皮,一张放上面挡太阳,一张放下面当床单,靠上去就睡着了。
  收入却没有与工作量齐飞。邓萃雯与TVB签了5年长约,最初工资仅3000港币,不仅难以达到她自力更生的梦想,就连支付个人生活所需都勉强。即便后来涨到6000港币,光租房就已经花掉近5000港币。随着物价上涨和工作的日益繁忙,邓萃雯越搬越远,甚至搬到了片场所在的西贡森林里,要开工了导演打个电话,她几分钟就能到。
  彼时邓萃雯事业处于上升期,越发忙碌,没时间交朋友、没时间休假、没时间过节,好不容易休息的时间都用来睡觉。她抱着赚钱的目标进娱乐圈,但并没能让自己拥有一份体面的生活。
  人人都看到她台前的风光,她却“伤春悲秋”:“TVB这么捧我了,我还是这样,有一天它不捧我了,我怎么办?”有一年她拿到了十大电视艺人奖,和她同台领奖的是汪明荃和周润发,她有些惭愧:我凭什么和他们站在一起?一次在迪厅,她看到梅艳芳在隔壁觥筹交错,众星捧月。心想:她什么都好,那她现在开心吗?报纸上那么多关于她的新闻,真真假假,是是非非,我想成为她这样吗?梅艳芳是她眼中娱乐圈最顶尖的人,她想了想,佩服,但不羡慕。

出走又归来


  在TVB的第6年,她改了合约,拍了几部戏后远赴纽约学室内设计。
  纽约的学习经历将邓萃雯有些“飘了”的心态拉回地上。她的同学中不乏真爱表演的人,他们为了一个小的角色费心准备,也为了上一堂艺术课打工赚学费。纽约人很多,但真正能当演员的没几个,可是没有一个人因此放弃,反而都在想应该怎么付出,怎么寻找机会。
  “我学会了尊重艺术。我一出来就当女一号,直到我走的时候还觉得,以后如果我老了不受欢迎了,不受捧了,要当配角了,我就不演戏了。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不尊重演员这个职业,其实只是想当女一号。”想通了这一点,她有些羞愧。
  学了三年多,邓萃雯经济再度拮据,打算回香港拍戏赚钱移民,再回学校毕业,这时候,她自觉“在演戲上变回了一个新人”。
  回香港后,亚视高薪挖角,邓萃雯欣然前往。等待她的是生命中第一个代表角色姚小蝶。
  姚小蝶是邓萃雯入行以来最辛苦的角色,尽管电视剧中有4个女主角,但姚小蝶戏份最多,又需要串联其他人的故事,几乎每场戏都有她。拍戏4个月,她只有半天时间休息,那半天还用来录制片尾曲。拍戏途中,没对白的时候,她坐着就能睡着。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群戏,这部戏随着TVB同期剧集《苗翠花》《天龙八部》等一同进入内地,成为一代人的记忆,邓萃雯、万绮雯、商天娥、江华等一众明星因此走红。
  “人生没法计划。你计划着当一个演员的时候,不会让你取得成绩。等你不想当演员了,只想好好赚钱,计划移民的时候,你又演到了中意的角色,走红了。”
  名利双收的邓萃雯终于可以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她置办了一处豪宅,月供8万。当时租客一个月就给5万,剩下3万,正当红的邓萃雯很容易赚到。“那是我最有钱的时候,我觉得我开始成熟了,经济能力也稳定,前途一片光明。”她放弃了移民计划,转而幻想着去这栋房养老,退休了就搬进这座“dream house”。
  计划外的事再次发生。亚洲金融风暴来袭,租客退租,邓萃雯必须独自负担房贷。经济不景气,赚钱比从前难。勉强供了一段时间房贷她已濒临崩溃,以一半的价格卖掉房子。直至卖出,这房子她一天都没住过,还欠了银行一大笔钱。赚到的钱成为卡上的数字,这边刚打进来,那边就划走。
  “那个时候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我从小就为自己计划,做女一号都要想着去读书,整体价值观是只有靠自己。我这辈子没做什么坏事,也不赚快钱,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最后怎么会这样?我想我是不是搞错了?心态有点无法摆正。”
  邓萃雯经历了人生的一个低谷期,好在,一向强大的她自己慢慢走了出来。日子过得依然艰难,但她觉得开阔了许多:“我终于明白了不是一个不动产就能让你高枕无忧。我又经历了很穷的阶段,但发现原来穷也开心。”   为了抵债,很长一段时间内她什么活儿都接,学会了配音,试着当主持,也能做DJ,去商演走台,唱歌跳舞讲笑话,后来发觉整场秀都能自己搞定。“我发现自己多了很多生存能力,可以扎扎实实做一个人,你把我扔到什么地方,我都可以活下去。”

走出生活的“冷宫”


  接到如妃一角时,邓萃雯已经从“生活的冷宫”中走出来。她研究了很长时间,揣摩这个角色的一举一动,揣摩皇帝对她的爱有多深,揣摩她在深宫生存和争斗的经历。她不仅要背自己的对白,用如妃抑扬顿挫的语气吐出来,还要留心其他演员的表演状态——如妃是后宫最耳聪目明的人,连一只蚂蚁爬过都知道,所以她必须清楚其他人在说什么、做什么。
  一开始邓萃雯不习惯头饰上垂下的两根带子,别人叫她,一扭头,带子会弹起来打到脸。她动作越变越小,到最后别人叫她,她只眼珠一转,不怒自威。后宫妃子中,只有她的肩饰往上挑,显得飞扬跋扈。正式穿上如妃服装时,她徐徐走出,眼珠一转,监制和导演都惊讶地问她:“你是不是准备了很久?”
  邓萃雯的如妃始终带着愤怒,愤怒是因为她知道皇宫里没有爱,但她又渴望爱。这一点上,邓萃雯和如妃的人生恰恰重合。如妃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是她的反应:既然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也没什么好失去的。因为无所求,所以无欲则刚。她在生活里从头来过,如妃在宫里成了最强大的人。
  “我演的时候把握住她渴望爱而不得的核心。她深谙后宫生存法则,一定要这样才能生存?好,来吧,我一定比你们强。妃子们崇拜权力,那她就一定做到手握权力。你们捧高或踩低,我不僅心里清楚,面上还要表达出来。”在饰演如妃时,邓萃雯从不掩饰这种愤怒,那股怒气化为如妃的气场。
  或许是命运齿轮的暗合让邓萃雯与如妃相互成就。在片场,仅仅是完整背出剧本已经让邓萃雯焦头烂额,演完后她只给自己打了60的及格分。等到剧集出街,她所到之处,一定伴着“如妃娘娘吉祥”。如妃的成功,甚至左右了她接下来的戏路。大量宫斗角色纷至沓来,她统统拒掉:一些角色为坏而坏,没有人性,她不喜欢。于是,和如妃形象迥异的康宝琦、郑九妹出现了,邓萃雯因为这两个角色,成为观众最喜爱的香港女演员之一。
  过了知天命的年纪,邓萃雯的人生旅途进入下半程,剩下的大事,只差遇到一个让她敢于依靠和无条件付出爱的灵魂伴侣。“我有几套影视剧作品,能让我在角色中一尝这种滋味,已经比一般人精彩无憾了。”
其他文献
1946年3月4日下午,叶挺被中共中央从国民党军统局的监狱里营救出来。在出狱后的第十个小时,他就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毛泽东同志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我已于昨晚出狱。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貢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  叶挺寅微(签字)  第二天早晨6点,他便拿了这张信纸给邓颖超看。邓颖超看过之后,和他一
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的某一天,古稀之年的皇帝因新得的一方旧砚而欣喜不已,提笔赋诗云:  书窗恒是伴南人,活眼一如月沼涵。  十砚轩珍得其二,半欣聚古半怀惭。  “十砚轩 ”三字提示了该砚的来处 —黄任的书斋,对闽派诗人有所涉猎的学人必听过黄任的名讳,然真正令这位仕途坎坷的文人声名大噪的却不是诗文,而是他的 “砚癖 ”。严格来说,乾隆四十五年距离黄任作古的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不过十几年的光景
《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以“情绪表现”的“全景”式视角取代了“浪漫主义”狭隘的研究框架,在“情绪表现”的审视基点上,作者勾勒了以“主题的情绪性”、“题材的随意性”、“作品体裁的软性变化”所展示的整个创造社文学的直观形象;建立了以郁达夫为代表的痛切体验于人生歧路的孤冷情绪,郭沫若所代表的孤高鹜远的浪漫趋向情绪,成仿吾代表的理性参与下的社会感应情绪,王独清等作家所表现的现代颓丧阴冷情绪和张资平在儒俗
在城市设计这个领域中,《城市意象》怕是迄今最有名的理论著作之一了。它的作者凯文·林奇(一九一八至一九八四)早年是耶鲁建筑生。面临一个全面变革的时代,林奇对巴黎美院式样的建筑教育感到不满,因此他出走成了当时人望甚高的建筑师弗兰克·L. 莱特的学生。但是,在塔里埃森的莱特工作室,这位同样出自中西部的青年没有得到他需要的东西,正好,不久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他去远东的机会。最终,林奇又回到了东海岸的波士
如果一个人想要好好瞧瞧从前的“南斯拉夫”长什么样,可又不愿碰触那些最让人心碎的部分,那么我很想建议他去亚得里亚海东海岸走一走,那里有个达尔马提亚。它曾经属于南斯拉夫,现在属于克罗地亚,但也永远属于蔚蓝的亚得里亚海。  当“南斯拉夫主义”的理念遁入历史深处,而我对达尔马提亚海岸与日俱增的想念,也似乎带上了对一种另类乌托邦图景的不真切的向往—达尔马提亚,从前是“海边的南斯拉夫”,是作为旅游胜地的独特存
小时候,日子是亘古不变的节奏,简单,琐碎,却温情脉脉。大把闲置的时光里,我喜欢搬一条宽宽的凳子坐在院子树荫下做作业,暖暖的阳光里,祖母坐在老式的旧木凳上,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纳着鞋底,她突然哼起了歌,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似有一种沧桑感,也不知道她哼的是什么,我忍不住问她:“嫲嫲,你唱的是什么歌呀?”  祖母一惊,头一低,眼睛从针线里移出来:“哎!什么歌也不是,哼着好玩!我年纪大了,一辈子都是在穷苦
严冬的一个下午,刘大柱被一股冷风推上公交车。车厢里开有暖气,一股暖意蔓遍全身,这使得在小城浪荡多年的他,竟生出几分不舍。他乘车前往火车站,就要离开这里,回乡下老家了。  车子开动后,刘大柱习惯性地四下睃巡,猛地看见了疤脸。疤脸见到他一愣,但很快镇静下来,冰冷的眼光里夹杂着几分嘲弄,佯作无意地晃过来,轻蔑地猛“咳”一声,一口浓痰唾到他脚边,然后朝后挤去。  刘大柱心里清楚,疤脸是个狠角儿,之所以恼恨
那一年,从老屋搬出去的时候,能拿的东西,大到一个柜子,小到一副碗筷,都打包收拾妥当,通通装到待发的卡车上。转到后院的时候,我忽然看到母亲正全神贯注地看着那棵迎风挺立的柿子树。  我知道母亲的心思,于是试探着问母亲:“要不要也将柿子树挖了带走?”  母亲缓过神来,然后用温和的目光看着那棵柿子树,许久才说:“留着吧,它不光可以陪伴老屋,而且以后在外想念故乡的时候,只要看到身边的树,就会想到老屋这棵柿子
复仇案件,在古今中外的司法史上都是一种引人注目的特殊案件类型,因其不仅涉及一般意这样的关系,是可以让温葆深暗助吴云办理私密事务的。再回到吴云 “时术皞翁”的称呼上。“时术 ”“皞翁”对应姓氏,对应的就是字号。皞,《康熙字典》引《广韵》释为 “明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光明洁白之貌 ”,则“皞”与“明”同义,而温葆深恰好字 “明叔 ”,大概不完全是个巧合。  “时术皞翁”影射 “温明叔 ”,
5月21日至22日,美丽的山水洲城长沙,《时代邮刊》迎來了一批尊贵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者、读者、发行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参加“时代邮刊·新时代”长沙笔会。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湖南时代邮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绍权、湖南省期刊协会会长欧阳勋出席笔会并讲话。《时代邮刊》总编辑唐韶南主持会议。《时代邮刊》执行总编罗满元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刊物的成长历程。鲁迅文学奖得奖作家、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