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挖掘自身的优势,逐步走上个性化道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属于自己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条件如下:1.教师要博学多才;2.要与学生融为一体;3.要挖掘自身优势。
关键词:彰显 语文教师 教学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改革打破了以往的旧的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走上个性化教学的道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自己的个性教学呢?
一、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教学个性化是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主要表现
1.处理教材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之上,其在实施建议部分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反省意义的具体要求。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写作方面,强调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对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这些要求必然促进语文课程由统一、求同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语文课程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自己的课程”。
2.运用教学模式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的,提出创新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执教《最佳路径》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出你心中的路径。学生一下子高兴极了,纷纷动手画起来,几分钟后,他们跃跃欲试,我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画以“设计师”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解,学生先是一阵吃惊,后来觉得新鲜,都抢着举手,于是班上涌现出了“陈设计师”、“李设计师”……甚至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同学也自豪地说自己是未来的设计师,虽然学生的绘画水平不高,比例结构不恰当,但听到他们有条有理地讲解,绘声绘色地介绍,相信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让学生充分述说自己阅读的感受,有多少说多少。教师则要大力表扬、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都能自信地发表意见。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争论,各抒己见。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
1.教师要博学多才。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渊博的学生。其次,要有敏捷的思维。人的个体思维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偏重于抽象思维的教师,其思维特点是逻辑严密,判断准确,善于概括和推理、分析和综合。而偏重于形象思维的教师,其思维特点是善于演绎和分析。当然,思维类型的“偏重”并不等于单一,更多的教师是“兼而有之”。另外,要有过硬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很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2.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是融合。什么是融合?我认为融合就是共性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践表明:通过交往融合,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我在指导《匆匆》一文的朗读时,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挑战,有的学生向老师挑战,还有的甚至向朗读磁带的播音员挑战。就在学生多次的朗读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很好地体会了课文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个性品质。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进步的呢?是进取心为内驱力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这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与学生融合在一起,能够使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呢?是否感觉到做教师的快乐呢?
3.挖掘自身优势。自身优势简单说就是个人才干,我认为,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强项,强项就是我们的优势,是自己的非凡之处。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课堂作业,以欣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特别应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只要我们老师放下架子,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一定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上便能形成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氛围。比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以桃子、苹果、花生来比喻不同的人,看似形象,实则牵强附会。桃子、苹果红艳艳地挂在枝头就有错误吗?花生悄无声息埋在地下就该永远提倡吗?赞扬了默默无闻,那就是贬低个性张扬。难道别的果实就不如落花生?以单一的思维定式规定学生人生价值的取向,这严重剥夺了学生的个性自由。利用教材全面地去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去发展,才能使个性充分张扬,教师也就因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受到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1世纪是需要个性的时代。社会呼唤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而培养个性化的人才需要个性化的教学,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都应挖掘自己的优势,“打开镣铐,自由跳舞”,逐步走上个性化道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属于自己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关键词:彰显 语文教师 教学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改革打破了以往的旧的教学模式,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走上个性化教学的道路。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自己的个性教学呢?
一、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教学个性化是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主要表现
1.处理教材的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之上,其在实施建议部分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反省意义的具体要求。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写作方面,强调自主性,“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对关键性的课程实施与终端评价,更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等等。这些要求必然促进语文课程由统一、求同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使语文课程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自己的课程”。
2.运用教学模式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的,提出创新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执教《最佳路径》一课时,我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出你心中的路径。学生一下子高兴极了,纷纷动手画起来,几分钟后,他们跃跃欲试,我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画以“设计师”的身份给同学们讲解,学生先是一阵吃惊,后来觉得新鲜,都抢着举手,于是班上涌现出了“陈设计师”、“李设计师”……甚至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同学也自豪地说自己是未来的设计师,虽然学生的绘画水平不高,比例结构不恰当,但听到他们有条有理地讲解,绘声绘色地介绍,相信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让学生充分述说自己阅读的感受,有多少说多少。教师则要大力表扬、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都能自信地发表意见。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争论,各抒己见。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语文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
1.教师要博学多才。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知识渊博的学生。其次,要有敏捷的思维。人的个体思维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偏重于抽象思维的教师,其思维特点是逻辑严密,判断准确,善于概括和推理、分析和综合。而偏重于形象思维的教师,其思维特点是善于演绎和分析。当然,思维类型的“偏重”并不等于单一,更多的教师是“兼而有之”。另外,要有过硬的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很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2.与学生融为一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是融合。什么是融合?我认为融合就是共性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践表明:通过交往融合,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改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我在指导《匆匆》一文的朗读时,有的同学向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挑战,有的学生向老师挑战,还有的甚至向朗读磁带的播音员挑战。就在学生多次的朗读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让他们很好地体会了课文感情,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不甘落后的个性品质。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们进步的呢?是进取心为内驱力萌发的创新灵感,因此,进取心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个性品质,也是让现在学生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这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与学生融合在一起,能够使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呢?是否感觉到做教师的快乐呢?
3.挖掘自身优势。自身优势简单说就是个人才干,我认为,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强项,强项就是我们的优势,是自己的非凡之处。教师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课堂作业,以欣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特别应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只要我们老师放下架子,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一定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堂上便能形成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氛围。比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以桃子、苹果、花生来比喻不同的人,看似形象,实则牵强附会。桃子、苹果红艳艳地挂在枝头就有错误吗?花生悄无声息埋在地下就该永远提倡吗?赞扬了默默无闻,那就是贬低个性张扬。难道别的果实就不如落花生?以单一的思维定式规定学生人生价值的取向,这严重剥夺了学生的个性自由。利用教材全面地去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去发展,才能使个性充分张扬,教师也就因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受到学生的喜爱,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1世纪是需要个性的时代。社会呼唤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而培养个性化的人才需要个性化的教学,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都应挖掘自己的优势,“打开镣铐,自由跳舞”,逐步走上个性化道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属于自己的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