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然而,小学生的想象,是从天真烂漫幻想为主的想象,发展到符合现实科学的想象,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积极启迪和正确引导。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下面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见解:
一、充分利用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
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这样,故事续写成了供学生发挥才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例如《鹬和蚌相争》这则寓言学完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鹬和蚌被渔人抓走之后,此时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学生中有想象它们怎么互相埋怨的,有想象它们怎么后悔的,有想象它们怎么逃走的等等。
特别是从结尾的描述来看,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的学生设计了鹬和蚌和解了以后想办法逃走了,例如:渔人找不到鹬和蚌,心想:一定是从后门逃走了,好不容易捡来的食物就这样没了。他气得直跺脚,但没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有的学生设计的结果则相反,如“它们最终被渔人吃掉了”等等。学生想象力被激活了,个个都成了妙语连篇的说故事能手。
续写课文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原文理解的程度,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看出学生有无丰富的想象力。因此,特别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在教完《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想象桑娜夫妇收留了西蒙的两个遗孤以后,他们兄弟长大后都做了些什么?成为怎样的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可谓“一举几得”。
二、依据课文插图进行想象
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许多插图可作为指导学生想象的现成材料。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穷人》一文,课文的插图生动地表现了课文结尾那感人的一幕:桑娜坐在床边,微笑着拉开账子,渔夫举着马灯,探着身子,端详着睡得正香的西蒙和两个孩子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创设语境:“假如你们就是渔夫和桑娜,此时此刻,你们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联系文中人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之后,自选角色,自选搭档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加强朗读,融情入境,培养想象力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有感情地朗练习,让课文内容变成一幅画面浮现在头脑中,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生活在今天的儿童很难理解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我在备课时,仔细体会文章里包含的意思,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课时,导入新课后,我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用不同的语调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想,想象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惨遭遇。读完后,许多学生稚嫩的脸蛋上似乎笼罩上了一层阴云,露出同情的表情。课文讲读完后,学生初步体会了文章的含义,我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哪些地方的语调需要低沉、缓慢,哪些段落需用较强的节奏、鲜明的语调,哪些句子宜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朗读时注意了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那种凄凉、孤寂、催人泪下的境地,脑海中浮现出小女孩那形单影只的形象,从而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生动、形象、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饶有兴趣的故事,可使学生的神经中枢引起兴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创造想象的动因,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的活动,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在产生想象时,往往产生一定情感,如看到美丽的风景,人心情就会高兴,反之人的情感也会影响想象力,乐观、愉快的情绪常使人想象可喜的情景,“情景交融”、“情人眼里出西施”即是这一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美好的激情,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情操。
想象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指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实践。学生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里,才能探取到智慧的明珠。任何脱离实际生活的企图,都会给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障碍。实践是衡量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也是创造想象的唯一源泉。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供联想线索,千方百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 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 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想象的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然而,小学生的想象,是从天真烂漫幻想为主的想象,发展到符合现实科学的想象,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积极启迪和正确引导。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下面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见解:
一、充分利用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
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推测可能产生的新结局。这样,故事续写成了供学生发挥才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培养。例如《鹬和蚌相争》这则寓言学完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鹬和蚌被渔人抓走之后,此时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它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学生中有想象它们怎么互相埋怨的,有想象它们怎么后悔的,有想象它们怎么逃走的等等。
特别是从结尾的描述来看,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的学生设计了鹬和蚌和解了以后想办法逃走了,例如:渔人找不到鹬和蚌,心想:一定是从后门逃走了,好不容易捡来的食物就这样没了。他气得直跺脚,但没办法,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有的学生设计的结果则相反,如“它们最终被渔人吃掉了”等等。学生想象力被激活了,个个都成了妙语连篇的说故事能手。
续写课文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对原文理解的程度,可以看出学生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看出学生有无丰富的想象力。因此,特别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在教完《穷人》一课后,让学生想象桑娜夫妇收留了西蒙的两个遗孤以后,他们兄弟长大后都做了些什么?成为怎样的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可谓“一举几得”。
二、依据课文插图进行想象
现行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许多插图可作为指导学生想象的现成材料。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丰富画面的形象和情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穷人》一文,课文的插图生动地表现了课文结尾那感人的一幕:桑娜坐在床边,微笑着拉开账子,渔夫举着马灯,探着身子,端详着睡得正香的西蒙和两个孩子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创设语境:“假如你们就是渔夫和桑娜,此时此刻,你们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联系文中人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之后,自选角色,自选搭档进行对话,通过"对话"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加强朗读,融情入境,培养想象力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强有感情地朗练习,让课文内容变成一幅画面浮现在头脑中,这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方法。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生活在今天的儿童很难理解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我在备课时,仔细体会文章里包含的意思,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课时,导入新课后,我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用不同的语调朗读,让学生边听边想,想象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惨遭遇。读完后,许多学生稚嫩的脸蛋上似乎笼罩上了一层阴云,露出同情的表情。课文讲读完后,学生初步体会了文章的含义,我就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哪些地方的语调需要低沉、缓慢,哪些段落需用较强的节奏、鲜明的语调,哪些句子宜用平静柔和的语气,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朗读时注意了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那种凄凉、孤寂、催人泪下的境地,脑海中浮现出小女孩那形单影只的形象,从而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生动、形象、精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饶有兴趣的故事,可使学生的神经中枢引起兴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情感是创造想象的动因,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的活动,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在产生想象时,往往产生一定情感,如看到美丽的风景,人心情就会高兴,反之人的情感也会影响想象力,乐观、愉快的情绪常使人想象可喜的情景,“情景交融”、“情人眼里出西施”即是这一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美好的激情,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情操。
想象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指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实践。学生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里,才能探取到智慧的明珠。任何脱离实际生活的企图,都会给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障碍。实践是衡量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也是创造想象的唯一源泉。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供联想线索,千方百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 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 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