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高考,其试卷每隔几年就可能发生一定变化。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新时代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历史教学必须从适应新时代的角度去实施。本文从近年历史高考实施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思考,值得人们借鉴。
一、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正确的观念
学生学习历史,极有可能就是相当意义上的人云亦云,教科书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教师怎么说,他们也就怎么说。学习历史,无论是从角度还是高度来讲,这样的学习方式都不是很可取的。这样的学习,不可能让学生建立起学习历史的正确观念,观念不正确,学生也根本不可能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去认识历史的本质。学生学习历史之正确观念如何形成?应当从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形成。如果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不去全面灌输,而是让学生在阅读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表象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使学生不再人云亦云,让学生在阅读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表象进行逐渐深化的分析,那学生不仅不会人云亦云,而且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如教学“发达的古代农业”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且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我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让学生从众多图片和资料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经过比较积极的思维,在正确观念的引领乃至形成中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二、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科学的思维
近年的高考,不仅仅是对已学历史知识的检查,更多是对学生历史辨析能力的检查。历史试卷中所增加的主观辨析题,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关的辨析能力,是根本取不到理想成绩的。即使写出一些文字,也不能表述出所提供历史史料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思维,而且应当是十分科学的思维。怎样能够让学生具有科學思维?我们必须从史料本身的特质进行思考。教材文本的一系列史料都有特定的时间联系,也都有特定的空间联系。教学时,如果我们多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思维,学生才可形成思维的科学,形成主观判断的正确。如教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是一个涉及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历史教学,教材主要陈述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告诉人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些特点。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可以看到古代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时,给学生以自主思维的空间,凸显学生的自主思维态势,让学生从突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前进思维,正确产生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其过渡转变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正确的认识,注意从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归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及影响,进而掌握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 学生在简要梳理商、周的政治制度演变后,比较具有历史性地分析问题,理解夏、商、周三代对历史所做出的贡献,学生比较有意义地明确夏、商、周创造了中国早期的特色政治文明,夏、商、周对世界政治文明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主动学习
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如何?应当说是不容乐观的。从平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形看,学生主动性不足。这里的原因复杂,新课要提前结束,赶进度导致学生没有时间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越是压力比较大,我们越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实践也证明,如果我们多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历史的习惯,主动学习可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所形成的能力是任何灌输都替代不了的,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无穷的。如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时,我没有进行无意义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学习也需要教师引领、组织,课前给学生以前置性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掌握住“始皇帝”的来历,凭借自身的思维,凭借自己的智慧,比较全面理解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与影响。课堂上也让学生围绕自己所发现的问题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争论和辩论,学生经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不仅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让真理得以越争越明,学生也越感兴趣。
四、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深层辨析
平时的历史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这样的现象,都以能够掌握书本历史知识、以能够读懂相关历史阐述的内容为满足,这对学生的历史有效学习和终身学习都是极为不利的。学生高考对历史现象的主观判断,如果学生的阐述不着边际、缺失深层的辨析,也是不可能获取满分的。这就告诉人们,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现象做出比较深层的辨析,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的真实。如教学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教学时没有以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史实即为满足,也没有以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即为满足。而是努力让学生去辨析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现象,去分析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本质,去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的意义。也不仅仅就是这样,而且让学生去牢记鸦片战争的教训,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获取立德树人的效果,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得以一定的培养。
作为高中历史教学,所肩负的不仅仅就是教学的责任,还应当肩负着教育的责任。我的思考显得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深入调研。坚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更为勤奋努力,以获取深入思考前提下的历史教学之奇葩。
(责编 杨 菲)
一、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正确的观念
学生学习历史,极有可能就是相当意义上的人云亦云,教科书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教师怎么说,他们也就怎么说。学习历史,无论是从角度还是高度来讲,这样的学习方式都不是很可取的。这样的学习,不可能让学生建立起学习历史的正确观念,观念不正确,学生也根本不可能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去认识历史的本质。学生学习历史之正确观念如何形成?应当从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形成。如果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不去全面灌输,而是让学生在阅读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表象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使学生不再人云亦云,让学生在阅读历史表象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表象进行逐渐深化的分析,那学生不仅不会人云亦云,而且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如教学“发达的古代农业”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且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我利用多媒体呈现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让学生从众多图片和资料中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经过比较积极的思维,在正确观念的引领乃至形成中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
二、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科学的思维
近年的高考,不仅仅是对已学历史知识的检查,更多是对学生历史辨析能力的检查。历史试卷中所增加的主观辨析题,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关的辨析能力,是根本取不到理想成绩的。即使写出一些文字,也不能表述出所提供历史史料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思维,而且应当是十分科学的思维。怎样能够让学生具有科學思维?我们必须从史料本身的特质进行思考。教材文本的一系列史料都有特定的时间联系,也都有特定的空间联系。教学时,如果我们多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思维,学生才可形成思维的科学,形成主观判断的正确。如教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是一个涉及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历史教学,教材主要陈述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告诉人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些特点。学生学习这样的内容,可以看到古代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时,给学生以自主思维的空间,凸显学生的自主思维态势,让学生从突出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前进思维,正确产生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其过渡转变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够产生正确的认识,注意从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归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及影响,进而掌握解读历史信息的方法。 学生在简要梳理商、周的政治制度演变后,比较具有历史性地分析问题,理解夏、商、周三代对历史所做出的贡献,学生比较有意义地明确夏、商、周创造了中国早期的特色政治文明,夏、商、周对世界政治文明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主动学习
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如何?应当说是不容乐观的。从平时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形看,学生主动性不足。这里的原因复杂,新课要提前结束,赶进度导致学生没有时间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越是压力比较大,我们越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实践也证明,如果我们多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历史的习惯,主动学习可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所形成的能力是任何灌输都替代不了的,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无穷的。如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时,我没有进行无意义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学习也需要教师引领、组织,课前给学生以前置性学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掌握住“始皇帝”的来历,凭借自身的思维,凭借自己的智慧,比较全面理解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与影响。课堂上也让学生围绕自己所发现的问题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争论和辩论,学生经过比较激烈的争论,不仅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让真理得以越争越明,学生也越感兴趣。
四、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深层辨析
平时的历史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这样的现象,都以能够掌握书本历史知识、以能够读懂相关历史阐述的内容为满足,这对学生的历史有效学习和终身学习都是极为不利的。学生高考对历史现象的主观判断,如果学生的阐述不着边际、缺失深层的辨析,也是不可能获取满分的。这就告诉人们,高考角度的历史教学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现象做出比较深层的辨析,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的真实。如教学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教学时没有以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史实即为满足,也没有以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即为满足。而是努力让学生去辨析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观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现象,去分析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本质,去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的意义。也不仅仅就是这样,而且让学生去牢记鸦片战争的教训,认清“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为重要的是获取立德树人的效果,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得以一定的培养。
作为高中历史教学,所肩负的不仅仅就是教学的责任,还应当肩负着教育的责任。我的思考显得比较肤浅,有待进一步深入调研。坚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更为勤奋努力,以获取深入思考前提下的历史教学之奇葩。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