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多人对数学有一种“误解”,其中典型的误解就是“学了数学将来也没用”。造成这种误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家觉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少,所以改变这种认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利用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 生活 兴趣 兴奋 观察 发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45-01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让生活充实数学课堂”,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增加学生的上课兴趣。
(一)发现生活素材
将自己的生活应用到课堂,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的存在。
例如在讲“数组的运算”时,对于高中生很多都是第一次在外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每个星期的生活费用列出数据表格,也可以观察自己的生活费用是否合理,他们会非常的兴奋也感兴趣。如:
学生计算自己的生活费时高还是低,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学会了知识,同时会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再如,在教学“椭圆”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拉链画图、还可与“神州七号”升天的运动轨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这样让教材内容“走进”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又加深理解教材所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让课堂走出到户外
将学生带到户外,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完如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问题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搬到新校舍后,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怎样设计会使绿化面积最大。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它的计算有没有规律呢?此时,学生就会自觉地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实验、交流,很快理解怎样求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这一系列活动就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面临数学问题,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还比如讲“双曲线”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做一个模拟的烟囱,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图形都是利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找到这些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的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讲“算法”时怎样设计程序框图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居民用水原价为2.25元/立方米,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阶梯记价:
其中p是用水总量的一次函数,已知用水总量40时p=3.0
元/立方米,用水总量50是p=3.5元/立方米。
1.写出水价调整后居民每月水费总额与用水量的函数关系式;2.用流程图描述水价调整后计算水费的过程。
大家会非常感兴趣的来计算。
在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问题,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材不只是提供教师教学的唯一资源。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甚至将学生带到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去,使整个学习数学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生活充实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的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数学 生活 兴趣 兴奋 观察 发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45-01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让生活充实数学课堂”,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增加学生的上课兴趣。
(一)发现生活素材
将自己的生活应用到课堂,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的存在。
例如在讲“数组的运算”时,对于高中生很多都是第一次在外生活,让学生根据自己每个星期的生活费用列出数据表格,也可以观察自己的生活费用是否合理,他们会非常的兴奋也感兴趣。如:
学生计算自己的生活费时高还是低,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学会了知识,同时会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再如,在教学“椭圆”的概念时,我们可借助同学们都熟悉的拉链画图、还可与“神州七号”升天的运动轨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生活题材,启发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自主地提出数学问题。这样让教材内容“走进”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生体验自己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又加深理解教材所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让课堂走出到户外
将学生带到户外,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完如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问题后,我创设了“美丽的图案”的情境活动:我们搬到新校舍后,校园缺少绿化。现在想用36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前设计花圃,请你帮帮忙,画出你设计的草图,并求出怎样设计会使绿化面积最大。帮助学校设计方案,大家都愿意,同时校园是学生所熟悉的环境,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创造性思维被激活。有的设计成圆形,有的设计成正方形,有的设计成长方形,有的设计成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日”形……。一个个都很努力,它的计算有没有规律呢?此时,学生就会自觉地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实验、交流,很快理解怎样求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最值。这一系列活动就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面临数学问题,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还比如讲“双曲线”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做一个模拟的烟囱,让他们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图形都是利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的。
(三)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找到这些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的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例如在讲“算法”时怎样设计程序框图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居民用水原价为2.25元/立方米,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阶梯记价:
其中p是用水总量的一次函数,已知用水总量40时p=3.0
元/立方米,用水总量50是p=3.5元/立方米。
1.写出水价调整后居民每月水费总额与用水量的函数关系式;2.用流程图描述水价调整后计算水费的过程。
大家会非常感兴趣的来计算。
在教学中注意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生动,充满生活气息,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问题,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在教学中,教材不只是提供教师教学的唯一资源。我认为每一节课,都应有自己创新的内容,把生活内容引进课堂,让课堂教学生活化,甚至将学生带到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去,使整个学习数学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提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生活充实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的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