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爱玛》这部叙事佳作中,简·奥斯丁充分发挥了叙事技巧的作用,对文学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小说不断转换着叙事视角,而变幻着的叙事技巧不仅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读者产生亲切感;还对读者的情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读者会不自觉地站在人物的立场,因此也会随着人物的情感发生相似的心理波动,这也为读者提供了反讽的条件。爱玛这一自负的形象,其实是小说叙事的反讽对象。笔者旨在对小说的叙事及其反讽进行探析,让读者更能清晰把握小说的a反讽效果。
关键词:《爱玛》 简·奥斯丁 叙事视角 反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爱玛》是简·奥斯丁优秀的反讽小说。相对于其反讽小说《傲慢与偏见》,《爱玛》的影响的确不大,但其艺术手法上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简·奥斯丁曾把《爱玛》献给英国摄政王,由此可见,其作品的重要地位。而且,这部小说曾一度被视为奥斯丁所写过的“最伟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故事与反讽话语进行交织的语言习惯和叙事角度是《爱玛》这部小说极具风格和巧妙之处。简·奥斯丁曾说其小说不仅能使妇女感到愉悦,同时还对妇女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爱玛》正是对其观点的例证,这部小说常被人们视为对爱玛进行了一次再教育。小说并不是以说教的形式来呈现的,而是通过主人公不断的经历挫折,并将自身的弱点一次次地暴露出来,将其自负、自私、自傲的性格与现实的格格不入进行对照。
二 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声音
小说最早出现于16世纪末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初期发展缓慢,这一文学体裁并没有重大的突破。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学也得以繁荣,在此期间英国的小说以及小说写作技巧不断发展并有所突破。简·奥斯丁便是这一方面的先驱,她特立独行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技巧为其在小说中的应用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世纪初,许多著名的批评家,开始用小说的“叙事视角”对一些作品进行分析。
“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与所叙述的文本中的具体事件之间形成的某种对应的位关系。一般来说,即叙述者或人物会以何种角度、何种方式来审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加以申明的是,真实的作者和叙述者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准确地将这两种角色区分开。所谓的真实作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小说故事的原创者或是完成这件叙事作品的人,他是真实的生活中的人物。然而,叙述者则是虚构的,他是通过真实作者的充分想象和艺术创作而产生的人物,是一部作品的故事讲述者。叙述者一旦被作者创造出来,便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就摆脱了作者的思想束缚,成为作品的一个因素。因此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叙述者也是具有多重身份的,有时他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有时抑或是故事的叙述者或旁观者。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叙事视角有了粗浅的认识,“叙事视角”通常是指叙事者站在怎样的角度观察故事中的具体场景。我们也应该对“叙事声音”有进一步的了解,“叙事声音”通常是指叙述者所发出的声音。在一些叙事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叙事的视角与声音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叙述者带着自己的思考观察故事,当然应该由叙述者来完成这一讲述的过程。但也存在一些作品,叙事的视角与声音并不完全保持着一致性,人物的视角,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讲述人物看到和想到的东西,这种叙事视角与声音的分离也是一种叙述的方式。根据人物语言与叙述者身份之间的不同和差异,我们将叙事文本中的人物话语模式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作为最重要且特殊的话语模式,通过第三人称作为人物的叙事视角来将人物所思所想、所说所经历的完整地展现出来,这种叙事文本中的人物话语模式是以一种全客观的叙事角度进行的,经由叙述者的讲述,其意义在于进一步唤起读者对人物的动作、声音和心理的感受、呼唤。
三 反讽的叙事技巧在《爱玛》中的体现
1 反讽手法的运用
《爱玛》的叙事反讽效果备受后人关注,“反讽”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希腊,后人曾对其做过三种解释:其最浅显的解释为佯装不知;罗马式反讽,即将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颠倒或是不相符合;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即在对方坚持不懈的盘问下逐渐暴露自己的破绽的反讽形式。我们一贯使用的反讽形式便是罗马式反讽,只是在其原有成分上加入某些近现代最新的反讽元素。
在叙事文本中,我们经常看到反讽这一叙事风格。从叙述者灵活的言语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声音,这便增加了语言的反讽色彩。有时则通过更精巧的表达,叙述者不露声色便将反讽的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只需要透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便能清晰地觉察出言与意之间的对立性,这便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情景反讽。对于结构反讽,我们则主要是通过对作者小说中构建的人物和其结构模式之间的平行关系来进行比较和对照的,这种独具风格的反讽艺术于无形中将反讽的效果推置明显的位置,反讽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自由间接引语这一概念我们已有全面的了解,其基本特征涵盖了叙述者和人物这两个方面,他们的声音呈现并存的特点。一般的,运用自由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时便将叙述者隐藏起来,人物则会取代其地位,人物通过叙述者的声音传达自己的思想,则将两个主题自然地融为一体。当然这两种声音也有不协调的时候,叙述者和人物有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感,进而使话语显得幽默生动,讽刺性也便呈现出现,这也构成了一种叙事反讽技巧。《爱玛》便是对这一反讽形式的最好例证。在反讽的同时也添加了歧义性的评论使作品更加丰富生动,体现了作品的深刻意蕴,但也提升了读者的要求。这就要求读者既要明确叙述者在表层话语中所展现的事实性内涵,冲破假象,寻找事实,但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体验作者构建的事实,目的就是让读者于这种偏差和偏离中体会反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对读者的辩证意识和辩证思维进行了考察。
奥斯丁对小说叙事做出突出的贡献,在其小说运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其对多种形式的反讽手法的尝试,因此反讽也成为了奥斯丁小说的重要标志。爱玛便是反讽结构的对象,作品中对主人公的缺点、不足进行了嘲讽,使人物性格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进而形成明显的前后照应,使作品具有反讽的效果。对人物的性格发展的脉络进行具体的描绘也使人物性格更加饱满,使人物焕发魅力。爱玛的成长过程,使我们不得不敬佩简·奥斯丁这位大师炉火纯青的反讽技巧运用,随着反讽结构的不断消解,对爱玛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完成,主人公由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幸福之旅。几种不同的反讽手法的运用便将爱玛的错误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结构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果反讽等这一些列反讽手法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大开眼界。通过反复的阅读,从中不难发现爱玛存在的意义便是作为反讽的对象或牺牲品。作者和读者便联合充当了反讽的主体地位。爱玛美丽的幻想在残酷的现实的碰撞下接连受挫,但最终其从幼稚走到了成熟、最后终获幸福。由此可见,小说的反讽特色并不在语言上,而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中。 2 小说中反讽效果的成功运用
不难发现,小说中多处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例如:简·费
尔法克斯放弃了跟随坎贝尔上校夫妇去往爱尔兰,而是决定暂时停留在海泊里以欣赏美景。然而,有丰富想象力的爱玛就想象着简·费尔法克斯一定是受感情的束缚,不想离开,于是她便天真地以为是她暗恋迪克逊先生。私下里,她和弗兰克·邱吉尔探讨送钢琴给简一事时,并将自己的猜想告诉了弗兰克·邱吉尔:“我倒并非想怀疑迪克逊先生或费尔法克斯小姐的好意,而是情不自禁地在猜疑,要么是他向她的朋友求婚后不幸地爱上了她,要么是他察觉到她对他有点意思。”“不过我敢肯定,她不跟坎贝尔夫妇去爱尔兰,却宁可到海泊里来,其中必有特别原因。”弗兰克·邱吉尔也附和着她的想法取笑这件不光彩的恋爱,见此情形,爱玛对自己的猜疑更加深信不疑,便更加肆无忌惮地胡编乱造:“这是新出版的一本爱尔兰乐曲集。那是跟钢琴一起送来的。我特别赞赏他这份情意,说明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不是敷衍塞责。”听了弗兰克·邱吉尔这番尖刻的话语,爱玛不由得感到一阵愧疚,出现了一种复杂的感情,爱玛多希望他的言语不要如此的尖酸刻薄,但同时又感觉到了其中的趣味。她向简·费尔法克斯看去,简的脸上似乎还留有尚未收敛起来的微笑。爱玛这时才隐约意识到,筒虽然羞得脸通红,但心里却在暗喜,她才能无所顾忌地开心起来,心里也不会有任何的内疚感。
由以上的叙述,我们发现简·费尔法克斯的表现让爱玛猛然意识到她对这份不纯的感情却充满着珍视,同时也给了读者一种情不自禁受影响的情绪在其中。爱玛对弗兰克·邱
吉尔也似乎有不一样的情感,而弗兰克·邱吉尔也在一直地讨好爱玛。比如,在小说中离开海泊里之前,弗兰克·邱吉尔对爱玛那种充满爱意的语言和眼神的描写,但是却又并不明确表白的“含蓄”更是给了爱玛绝对的信心,认为弗兰克·邱吉尔对自己是有着无限的爱慕之情的。而弗兰克·邱吉尔的这种似有似无的暧昧动作和语言也给读者的心蒙上了一层薄纱,正如当我们看到他又顿住了,又立起身来,那样的局促不安。我们会认为他的爱意甚至超乎爱玛想象中的爱意。如果不是他父亲的突然出现,我们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也许读者和爱玛都会认为弗兰克·邱吉尔向爱玛求婚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我们被作者自由间接引语的叙事技巧牵引着,我们都被作者“欺骗了”,从而也就很轻易地接受了爱玛的一系列自恋的想法。但是,当爱玛读完了弗兰克·邱吉尔的信后,读者与爱玛都被震住了:弗兰克·邱吉尔和简·费尔法克斯早已经私订过终身了。回想之前爱玛猜测迪克逊先生给简送钢琴一事,并将自己的荒谬想法告诉了弗兰克,是多么的滑稽可笑!真正送简钢琴的人竟然是弗兰克·邱吉尔。弗兰克·邱吉尔还一度佯装着拿迪克逊先生送简·费尔法克斯小姐钢琴的事件取笑,爱玛对此还深感有趣。此刻,真正可笑的竟变成了爱玛自己。当读者得知简和弗兰克暗中交往时,他们才幡然醒悟自己又一次迷失于作者的叙事技巧中,长久地不曾看到真相。作者巧妙地让读者通过爱玛的视角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于是读者又一次跟随爱玛的脚步,依据爱玛的想法看周围的人和世界。《爱玛》这一小说中,反讽经典无处不在,本文只对很小的一部分进行抽取,使大家更直观、明晰地感受其中的反讽意味。
四 结语
纵观整部小说,我们似乎在见证着爱玛的成长,频频地犯错,不断地纠错,还有她从中汲取教训中不断成熟起来。《爱玛》作为一部教育小说,它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令人如痴如醉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些都无不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优美但却略显夸张的画卷。作者巧妙地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叙事策略运用到小说的叙事中,形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读者在笑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教育,恐怕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显示于此吧。通过反讽作者也达到了自己目的: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论是爱玛或是读者都不要藐视生活,一味地充满幻想,应该清醒地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剖析《爱玛》中的反讽叙事技巧,我们不由得钦佩简·奥斯丁精湛的艺术创作力和表现力,深感反讽叙事技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胡哑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英]简·奥斯丁,贾文浩、贾文渊译:《爱玛》,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3] 刘丹翎:《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反讽的艺术特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 钱青:《英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5] [英]福斯特,冯涛译:《小说面面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
张景媛,女,1976—,吉林桦甸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孙萌,女,1980—,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文学,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爱玛》 简·奥斯丁 叙事视角 反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爱玛》是简·奥斯丁优秀的反讽小说。相对于其反讽小说《傲慢与偏见》,《爱玛》的影响的确不大,但其艺术手法上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简·奥斯丁曾把《爱玛》献给英国摄政王,由此可见,其作品的重要地位。而且,这部小说曾一度被视为奥斯丁所写过的“最伟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故事与反讽话语进行交织的语言习惯和叙事角度是《爱玛》这部小说极具风格和巧妙之处。简·奥斯丁曾说其小说不仅能使妇女感到愉悦,同时还对妇女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爱玛》正是对其观点的例证,这部小说常被人们视为对爱玛进行了一次再教育。小说并不是以说教的形式来呈现的,而是通过主人公不断的经历挫折,并将自身的弱点一次次地暴露出来,将其自负、自私、自傲的性格与现实的格格不入进行对照。
二 小说的叙事视角与声音
小说最早出现于16世纪末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初期发展缓慢,这一文学体裁并没有重大的突破。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学也得以繁荣,在此期间英国的小说以及小说写作技巧不断发展并有所突破。简·奥斯丁便是这一方面的先驱,她特立独行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技巧为其在小说中的应用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世纪初,许多著名的批评家,开始用小说的“叙事视角”对一些作品进行分析。
“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或人物与所叙述的文本中的具体事件之间形成的某种对应的位关系。一般来说,即叙述者或人物会以何种角度、何种方式来审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加以申明的是,真实的作者和叙述者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准确地将这两种角色区分开。所谓的真实作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小说故事的原创者或是完成这件叙事作品的人,他是真实的生活中的人物。然而,叙述者则是虚构的,他是通过真实作者的充分想象和艺术创作而产生的人物,是一部作品的故事讲述者。叙述者一旦被作者创造出来,便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就摆脱了作者的思想束缚,成为作品的一个因素。因此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叙述者也是具有多重身份的,有时他可能是故事中的人物、有时抑或是故事的叙述者或旁观者。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对叙事视角有了粗浅的认识,“叙事视角”通常是指叙事者站在怎样的角度观察故事中的具体场景。我们也应该对“叙事声音”有进一步的了解,“叙事声音”通常是指叙述者所发出的声音。在一些叙事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叙事的视角与声音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叙述者带着自己的思考观察故事,当然应该由叙述者来完成这一讲述的过程。但也存在一些作品,叙事的视角与声音并不完全保持着一致性,人物的视角,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讲述人物看到和想到的东西,这种叙事视角与声音的分离也是一种叙述的方式。根据人物语言与叙述者身份之间的不同和差异,我们将叙事文本中的人物话语模式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自由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作为最重要且特殊的话语模式,通过第三人称作为人物的叙事视角来将人物所思所想、所说所经历的完整地展现出来,这种叙事文本中的人物话语模式是以一种全客观的叙事角度进行的,经由叙述者的讲述,其意义在于进一步唤起读者对人物的动作、声音和心理的感受、呼唤。
三 反讽的叙事技巧在《爱玛》中的体现
1 反讽手法的运用
《爱玛》的叙事反讽效果备受后人关注,“反讽”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希腊,后人曾对其做过三种解释:其最浅显的解释为佯装不知;罗马式反讽,即将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颠倒或是不相符合;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即在对方坚持不懈的盘问下逐渐暴露自己的破绽的反讽形式。我们一贯使用的反讽形式便是罗马式反讽,只是在其原有成分上加入某些近现代最新的反讽元素。
在叙事文本中,我们经常看到反讽这一叙事风格。从叙述者灵活的言语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两种不同的声音,这便增加了语言的反讽色彩。有时则通过更精巧的表达,叙述者不露声色便将反讽的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只需要透过人物的言行举止便能清晰地觉察出言与意之间的对立性,这便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情景反讽。对于结构反讽,我们则主要是通过对作者小说中构建的人物和其结构模式之间的平行关系来进行比较和对照的,这种独具风格的反讽艺术于无形中将反讽的效果推置明显的位置,反讽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自由间接引语这一概念我们已有全面的了解,其基本特征涵盖了叙述者和人物这两个方面,他们的声音呈现并存的特点。一般的,运用自由间接引语的话语模式时便将叙述者隐藏起来,人物则会取代其地位,人物通过叙述者的声音传达自己的思想,则将两个主题自然地融为一体。当然这两种声音也有不协调的时候,叙述者和人物有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距感,进而使话语显得幽默生动,讽刺性也便呈现出现,这也构成了一种叙事反讽技巧。《爱玛》便是对这一反讽形式的最好例证。在反讽的同时也添加了歧义性的评论使作品更加丰富生动,体现了作品的深刻意蕴,但也提升了读者的要求。这就要求读者既要明确叙述者在表层话语中所展现的事实性内涵,冲破假象,寻找事实,但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体验作者构建的事实,目的就是让读者于这种偏差和偏离中体会反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对读者的辩证意识和辩证思维进行了考察。
奥斯丁对小说叙事做出突出的贡献,在其小说运中我们能明显地看到其对多种形式的反讽手法的尝试,因此反讽也成为了奥斯丁小说的重要标志。爱玛便是反讽结构的对象,作品中对主人公的缺点、不足进行了嘲讽,使人物性格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进而形成明显的前后照应,使作品具有反讽的效果。对人物的性格发展的脉络进行具体的描绘也使人物性格更加饱满,使人物焕发魅力。爱玛的成长过程,使我们不得不敬佩简·奥斯丁这位大师炉火纯青的反讽技巧运用,随着反讽结构的不断消解,对爱玛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完成,主人公由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幸福之旅。几种不同的反讽手法的运用便将爱玛的错误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结构反讽、情境反讽和结果反讽等这一些列反讽手法的运用,足以让读者大开眼界。通过反复的阅读,从中不难发现爱玛存在的意义便是作为反讽的对象或牺牲品。作者和读者便联合充当了反讽的主体地位。爱玛美丽的幻想在残酷的现实的碰撞下接连受挫,但最终其从幼稚走到了成熟、最后终获幸福。由此可见,小说的反讽特色并不在语言上,而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中。 2 小说中反讽效果的成功运用
不难发现,小说中多处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例如:简·费
尔法克斯放弃了跟随坎贝尔上校夫妇去往爱尔兰,而是决定暂时停留在海泊里以欣赏美景。然而,有丰富想象力的爱玛就想象着简·费尔法克斯一定是受感情的束缚,不想离开,于是她便天真地以为是她暗恋迪克逊先生。私下里,她和弗兰克·邱吉尔探讨送钢琴给简一事时,并将自己的猜想告诉了弗兰克·邱吉尔:“我倒并非想怀疑迪克逊先生或费尔法克斯小姐的好意,而是情不自禁地在猜疑,要么是他向她的朋友求婚后不幸地爱上了她,要么是他察觉到她对他有点意思。”“不过我敢肯定,她不跟坎贝尔夫妇去爱尔兰,却宁可到海泊里来,其中必有特别原因。”弗兰克·邱吉尔也附和着她的想法取笑这件不光彩的恋爱,见此情形,爱玛对自己的猜疑更加深信不疑,便更加肆无忌惮地胡编乱造:“这是新出版的一本爱尔兰乐曲集。那是跟钢琴一起送来的。我特别赞赏他这份情意,说明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不是敷衍塞责。”听了弗兰克·邱吉尔这番尖刻的话语,爱玛不由得感到一阵愧疚,出现了一种复杂的感情,爱玛多希望他的言语不要如此的尖酸刻薄,但同时又感觉到了其中的趣味。她向简·费尔法克斯看去,简的脸上似乎还留有尚未收敛起来的微笑。爱玛这时才隐约意识到,筒虽然羞得脸通红,但心里却在暗喜,她才能无所顾忌地开心起来,心里也不会有任何的内疚感。
由以上的叙述,我们发现简·费尔法克斯的表现让爱玛猛然意识到她对这份不纯的感情却充满着珍视,同时也给了读者一种情不自禁受影响的情绪在其中。爱玛对弗兰克·邱
吉尔也似乎有不一样的情感,而弗兰克·邱吉尔也在一直地讨好爱玛。比如,在小说中离开海泊里之前,弗兰克·邱吉尔对爱玛那种充满爱意的语言和眼神的描写,但是却又并不明确表白的“含蓄”更是给了爱玛绝对的信心,认为弗兰克·邱吉尔对自己是有着无限的爱慕之情的。而弗兰克·邱吉尔的这种似有似无的暧昧动作和语言也给读者的心蒙上了一层薄纱,正如当我们看到他又顿住了,又立起身来,那样的局促不安。我们会认为他的爱意甚至超乎爱玛想象中的爱意。如果不是他父亲的突然出现,我们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局,也许读者和爱玛都会认为弗兰克·邱吉尔向爱玛求婚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我们被作者自由间接引语的叙事技巧牵引着,我们都被作者“欺骗了”,从而也就很轻易地接受了爱玛的一系列自恋的想法。但是,当爱玛读完了弗兰克·邱吉尔的信后,读者与爱玛都被震住了:弗兰克·邱吉尔和简·费尔法克斯早已经私订过终身了。回想之前爱玛猜测迪克逊先生给简送钢琴一事,并将自己的荒谬想法告诉了弗兰克,是多么的滑稽可笑!真正送简钢琴的人竟然是弗兰克·邱吉尔。弗兰克·邱吉尔还一度佯装着拿迪克逊先生送简·费尔法克斯小姐钢琴的事件取笑,爱玛对此还深感有趣。此刻,真正可笑的竟变成了爱玛自己。当读者得知简和弗兰克暗中交往时,他们才幡然醒悟自己又一次迷失于作者的叙事技巧中,长久地不曾看到真相。作者巧妙地让读者通过爱玛的视角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于是读者又一次跟随爱玛的脚步,依据爱玛的想法看周围的人和世界。《爱玛》这一小说中,反讽经典无处不在,本文只对很小的一部分进行抽取,使大家更直观、明晰地感受其中的反讽意味。
四 结语
纵观整部小说,我们似乎在见证着爱玛的成长,频频地犯错,不断地纠错,还有她从中汲取教训中不断成熟起来。《爱玛》作为一部教育小说,它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令人如痴如醉的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心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些都无不在读者眼前展开了一幅优美但却略显夸张的画卷。作者巧妙地将自由间接引语这一叙事策略运用到小说的叙事中,形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读者在笑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教育,恐怕作者的高明之处正显示于此吧。通过反讽作者也达到了自己目的: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论是爱玛或是读者都不要藐视生活,一味地充满幻想,应该清醒地认清生活的本来面目。剖析《爱玛》中的反讽叙事技巧,我们不由得钦佩简·奥斯丁精湛的艺术创作力和表现力,深感反讽叙事技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胡哑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英]简·奥斯丁,贾文浩、贾文渊译:《爱玛》,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3] 刘丹翎:《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反讽的艺术特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 钱青:《英国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5] [英]福斯特,冯涛译:《小说面面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
张景媛,女,1976—,吉林桦甸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孙萌,女,1980—,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文学,工作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