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节选自作者本人的《胡适四十自述》,是篇传统的课文,不断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其教学价值可见一斑。
笔者所在的地区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我的母亲》入选在《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板块中。初中学段针对本文的教学设计大多围绕母亲的形象特点展开,分析母亲的多重身份、作为“恩师”的教育手段以及“后母”的当家法宝等,最终归结到母亲对自己影响深远。针对高中阶段的学情,尤其是作为选修教材的课文,《我的母亲》的教学目标和设计都应当有别于初中阶段。遗憾的是,很多高中教师的目标定位和教学设计依旧是初中的式样,设计的问题缺乏深度,学生大多脱口而出,没有发现的快感,没有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忽视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整个课感不好。
这些遗憾吸引着我重读文本,变革教学的思路,做出自己的思考。我深知,有效的目标定位和精到的教学设计得从精研文本开始。在反复研读之后,我注意到了文中写母亲的“哭”,全文一共写了母亲的三次“哭”,三次“哭”的身份是不同的,形式也不同,三次针对的事和人物也不同,这很有意思。直觉告诉我,也许正是这些看上去很普通的动作连缀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母亲,正是这些看上去有些“散”的片断可以构成一堂“智性”的语文课,而不只是让学生沉浸于感性的阅读快感。于是,我便尝试一条新路,课堂以“三哭”为线索,以“问题链”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去探索和发现文字背后的情感。在一阵阵的惊愕、沉默和爆发中,学生透过了现象看到了母亲的用心“良苦”,进一步深刻地洞悉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可以说,“三哭”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凭借。
现将笔者的教研过程和成果叙述如下,求得指正、扩展和深化。
文中第一次写母亲的哭是在这样的情境下: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伤心处”,母亲此时为何伤心?与之配套的《〈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认为此处表现母亲“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他的丈夫”,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①这样的解读是合乎情理的,但并不是母亲那时的全部心理活动。因为“她说到伤心处”,不能等同于“她说到此处”,说明母亲还有不少伤心的话说,作者没有写,会是什么样的“伤心话”呢?“往往掉下泪来”,“往往”说明此种情形不止一次,如果母亲只是想到父亲,没有必要常常对着“我”哭,倘若那样,未免太过“痴情”和不顾“我”的感受了,这也游离了文中“慈母”、“恩师”的整体形象。
为何而“哭”呢?母亲是对着“我”说的,“我”是一个很小就没爹的孩子,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强大的父亲照顾着。以心理学来看,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但父亲早死,“我”很小就无法享受到一般孩子都有的天伦之乐,而“我”还是比较用功和懂事的,这就更让母亲心酸、心疼。同时,父亲死后,母亲虽然是当家的,但文中说到:“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二哥是有极大话语权的,这在《胡适四十自述》中有明确的叙述:
“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糜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不敢哭。”②
母亲能不能实现父亲的遗嘱让我一直读书,让我像老子一样有出息,实在有太多的无奈、约束和不确定。所以,看着幼小丧父的“我”,想着“我”未卜的前途,母亲的“哭”中有对父亲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因“我”而生的心酸、心疼,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心:二哥将来不支持“我”读书怎么办。这些复杂的情绪只有通过无声轻轻地哭来表达了,在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这种哭不能让别人看见,以免节外生枝,母亲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着这些痛苦。
第二次写“哭”是母亲作为“当家后母”解决家庭中妯娌矛盾时:
“我母亲只忍耐着,人道是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配套参考书上总结此种“哭”为母亲治家的“法宝”,让我懂得了“宽恕人”,“体谅人”,这样的分析不妥,因为如果把“哭”理解为治家的法宝,便使得母亲趋向于一个“工于心计”的后母角色。
作者是这样评价两个嫂子的:“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这样的交待衬托出了母亲的宽宏大量。但又不仅如此,我继续让学生在质疑中深化对母亲的认识。为什么母亲的“哭”会让两个那么不懂事的嫂子反省自己,继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学生的思路往往打不开。我便做了这样的假设:母亲如果平时总是以“当家人”自居,争强好胜,处事武断甚至不公,那么这样的两个嫂子能够主动认错吗?学生沉思之后便能豁然,其实“哭”哪里是什么治家的法宝,母亲治家的法宝是她的忍让,是做出的巨大牺牲。文中是这样叙说母亲与家人相处的:“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作为母亲,看着自己没爹的可怜儿子和别人有小争执,却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着别人。其实孩子受的委屈、吃的苦在母亲心里何尝不是百倍地放大?可见母亲平时是多么的小心谨慎,没有当家人的权威和特权,却要受着全家人的气,作出超越常人的牺牲。
为什么母亲要受这份气?不惑之年的胡适在《胡适四十自述》中有明確的解答:“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二十三年。”③原来,母亲所有的忍让,所有的挣扎还是想着“我”,为了“我”的前程。 第三次“哭”好像颠覆了母亲之前的形象。无正业的五叔在外面造她的谣,被母亲听到了。“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这次一反常态,没有丝毫的忍让,没有内部解决,甚至不惧将事情闹大,要闹得众人皆知。参考资料解释为这是母亲治家法宝——“请”,自己力量薄弱,不便于和五叔较量,请人来帮忙。这样的解释画出了一个精于算计的当家后母。还有资料将这个行为解读为表现了母亲不受人格的侮辱,表现了她刚性的一面。这些解读虚有其表,并未看到本质。
我继续以“问题链”引导学生:母亲可不可以忍?忍了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如果不请几个家族长辈来解决,母亲只是私下里向五叔讨要说法又会怎样?这些假设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体验,进行情景还原,通过对比比较,打开探究的思路,保持着探究的热情。学生终于明白:母亲作为“孀妻”,如果五叔那样的谣言不请家族长辈来彻底辟除,那么不仅侮辱了母亲的人格,也是给父亲蒙羞,更会给“我”这个“弱子”带来羞辱以及严重的心理阴影。为了“我”,母亲必须作出最彻底、最激烈的抗争,丝毫忍让都不能有。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洞悉本质,我联系第二次“哭”继续发问:如果之前母亲也选择请长辈来做主解决大嫂、二嫂的问题,行不行?学生经过讨论否定了这样的选择,因为婆媳关系是“传统”的难题,在别人眼中是小问题,如果解决这样的小问题也动用家族长辈,必定让人觉得母亲度量太小,小题大做。此外,前文提到过二哥是掌握财政大权的,我的学费是要他支持的,母亲必须要处理好与二哥的微妙关系。母亲选择忍让是对我最有利的,但是对母亲来说却是很难的,毕竟忍是“心头一把刀”。
总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母亲的三次“哭”都有一个指向:为了我。第一次“哭”:作为“我的母亲”,看到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不能保证孩子的将来,只能默默流泪;第二次“哭”:作为“当家后母”,为了“我”的将来,平时就处处、事事忍让,甚至总是让我吃亏来换取家庭的和睦,处理婆媳矛盾只能忍让,只能企图用“哭”来唤起别人的同情。第三次“哭”:作为“弱子的孀妻”,为了不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恶意中伤,母亲必须用“大哭”来作出最激烈的抗争。
三“哭”方显母亲对“我”的用心“良苦”。教学至此,我让学生寻找本文的“文眼”,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至此,我们也能把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几件事连缀起来构成一个为了孩子“挣扎着活着”的慈母形象。母亲的良苦,才是这篇经典散文的动情点。
语文教学研究是一门毫无争议的大学问,理论庞杂,流派多样。作为一线的教师,应不惑于各种理论,努力追求本味的语文课堂。同时,又应不滞于感性的阅读快感,努力追求智性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双慧眼,观察缤纷世界;给学生一颗灵心,体悟趣味人生;给学生一个智脑,想像无边意象;给学生一套方法,探究未知领域,引领学生探寻语言意义、孕育语文素养、沐浴文学光辉、提升语文能力。”④
参考文献
①丁帆,杨九俊.《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3):2.
②胡适.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4.
③胡适.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6.
④鞠九兵.“智性語文课堂”:让学生诗意自由地学习[J].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2015(3).
[作者通联: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笔者所在的地区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我的母亲》入选在《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板块中。初中学段针对本文的教学设计大多围绕母亲的形象特点展开,分析母亲的多重身份、作为“恩师”的教育手段以及“后母”的当家法宝等,最终归结到母亲对自己影响深远。针对高中阶段的学情,尤其是作为选修教材的课文,《我的母亲》的教学目标和设计都应当有别于初中阶段。遗憾的是,很多高中教师的目标定位和教学设计依旧是初中的式样,设计的问题缺乏深度,学生大多脱口而出,没有发现的快感,没有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忽视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整个课感不好。
这些遗憾吸引着我重读文本,变革教学的思路,做出自己的思考。我深知,有效的目标定位和精到的教学设计得从精研文本开始。在反复研读之后,我注意到了文中写母亲的“哭”,全文一共写了母亲的三次“哭”,三次“哭”的身份是不同的,形式也不同,三次针对的事和人物也不同,这很有意思。直觉告诉我,也许正是这些看上去很普通的动作连缀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母亲,正是这些看上去有些“散”的片断可以构成一堂“智性”的语文课,而不只是让学生沉浸于感性的阅读快感。于是,我便尝试一条新路,课堂以“三哭”为线索,以“问题链”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去探索和发现文字背后的情感。在一阵阵的惊愕、沉默和爆发中,学生透过了现象看到了母亲的用心“良苦”,进一步深刻地洞悉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可以说,“三哭”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凭借。
现将笔者的教研过程和成果叙述如下,求得指正、扩展和深化。
文中第一次写母亲的哭是在这样的情境下: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伤心处”,母亲此时为何伤心?与之配套的《〈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认为此处表现母亲“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他的丈夫”,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①这样的解读是合乎情理的,但并不是母亲那时的全部心理活动。因为“她说到伤心处”,不能等同于“她说到此处”,说明母亲还有不少伤心的话说,作者没有写,会是什么样的“伤心话”呢?“往往掉下泪来”,“往往”说明此种情形不止一次,如果母亲只是想到父亲,没有必要常常对着“我”哭,倘若那样,未免太过“痴情”和不顾“我”的感受了,这也游离了文中“慈母”、“恩师”的整体形象。
为何而“哭”呢?母亲是对着“我”说的,“我”是一个很小就没爹的孩子,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强大的父亲照顾着。以心理学来看,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但父亲早死,“我”很小就无法享受到一般孩子都有的天伦之乐,而“我”还是比较用功和懂事的,这就更让母亲心酸、心疼。同时,父亲死后,母亲虽然是当家的,但文中说到:“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二哥是有极大话语权的,这在《胡适四十自述》中有明确的叙述:
“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糜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不敢哭。”②
母亲能不能实现父亲的遗嘱让我一直读书,让我像老子一样有出息,实在有太多的无奈、约束和不确定。所以,看着幼小丧父的“我”,想着“我”未卜的前途,母亲的“哭”中有对父亲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因“我”而生的心酸、心疼,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心:二哥将来不支持“我”读书怎么办。这些复杂的情绪只有通过无声轻轻地哭来表达了,在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这种哭不能让别人看见,以免节外生枝,母亲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着这些痛苦。
第二次写“哭”是母亲作为“当家后母”解决家庭中妯娌矛盾时:
“我母亲只忍耐着,人道是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配套参考书上总结此种“哭”为母亲治家的“法宝”,让我懂得了“宽恕人”,“体谅人”,这样的分析不妥,因为如果把“哭”理解为治家的法宝,便使得母亲趋向于一个“工于心计”的后母角色。
作者是这样评价两个嫂子的:“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这样的交待衬托出了母亲的宽宏大量。但又不仅如此,我继续让学生在质疑中深化对母亲的认识。为什么母亲的“哭”会让两个那么不懂事的嫂子反省自己,继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学生的思路往往打不开。我便做了这样的假设:母亲如果平时总是以“当家人”自居,争强好胜,处事武断甚至不公,那么这样的两个嫂子能够主动认错吗?学生沉思之后便能豁然,其实“哭”哪里是什么治家的法宝,母亲治家的法宝是她的忍让,是做出的巨大牺牲。文中是这样叙说母亲与家人相处的:“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作为母亲,看着自己没爹的可怜儿子和别人有小争执,却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着别人。其实孩子受的委屈、吃的苦在母亲心里何尝不是百倍地放大?可见母亲平时是多么的小心谨慎,没有当家人的权威和特权,却要受着全家人的气,作出超越常人的牺牲。
为什么母亲要受这份气?不惑之年的胡适在《胡适四十自述》中有明確的解答:“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二十三年。”③原来,母亲所有的忍让,所有的挣扎还是想着“我”,为了“我”的前程。 第三次“哭”好像颠覆了母亲之前的形象。无正业的五叔在外面造她的谣,被母亲听到了。“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这次一反常态,没有丝毫的忍让,没有内部解决,甚至不惧将事情闹大,要闹得众人皆知。参考资料解释为这是母亲治家法宝——“请”,自己力量薄弱,不便于和五叔较量,请人来帮忙。这样的解释画出了一个精于算计的当家后母。还有资料将这个行为解读为表现了母亲不受人格的侮辱,表现了她刚性的一面。这些解读虚有其表,并未看到本质。
我继续以“问题链”引导学生:母亲可不可以忍?忍了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如果不请几个家族长辈来解决,母亲只是私下里向五叔讨要说法又会怎样?这些假设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体验,进行情景还原,通过对比比较,打开探究的思路,保持着探究的热情。学生终于明白:母亲作为“孀妻”,如果五叔那样的谣言不请家族长辈来彻底辟除,那么不仅侮辱了母亲的人格,也是给父亲蒙羞,更会给“我”这个“弱子”带来羞辱以及严重的心理阴影。为了“我”,母亲必须作出最彻底、最激烈的抗争,丝毫忍让都不能有。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洞悉本质,我联系第二次“哭”继续发问:如果之前母亲也选择请长辈来做主解决大嫂、二嫂的问题,行不行?学生经过讨论否定了这样的选择,因为婆媳关系是“传统”的难题,在别人眼中是小问题,如果解决这样的小问题也动用家族长辈,必定让人觉得母亲度量太小,小题大做。此外,前文提到过二哥是掌握财政大权的,我的学费是要他支持的,母亲必须要处理好与二哥的微妙关系。母亲选择忍让是对我最有利的,但是对母亲来说却是很难的,毕竟忍是“心头一把刀”。
总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母亲的三次“哭”都有一个指向:为了我。第一次“哭”:作为“我的母亲”,看到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不能保证孩子的将来,只能默默流泪;第二次“哭”:作为“当家后母”,为了“我”的将来,平时就处处、事事忍让,甚至总是让我吃亏来换取家庭的和睦,处理婆媳矛盾只能忍让,只能企图用“哭”来唤起别人的同情。第三次“哭”:作为“弱子的孀妻”,为了不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恶意中伤,母亲必须用“大哭”来作出最激烈的抗争。
三“哭”方显母亲对“我”的用心“良苦”。教学至此,我让学生寻找本文的“文眼”,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至此,我们也能把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几件事连缀起来构成一个为了孩子“挣扎着活着”的慈母形象。母亲的良苦,才是这篇经典散文的动情点。
语文教学研究是一门毫无争议的大学问,理论庞杂,流派多样。作为一线的教师,应不惑于各种理论,努力追求本味的语文课堂。同时,又应不滞于感性的阅读快感,努力追求智性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双慧眼,观察缤纷世界;给学生一颗灵心,体悟趣味人生;给学生一个智脑,想像无边意象;给学生一套方法,探究未知领域,引领学生探寻语言意义、孕育语文素养、沐浴文学光辉、提升语文能力。”④
参考文献
①丁帆,杨九俊.《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3):2.
②胡适.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4.
③胡适.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6.
④鞠九兵.“智性語文课堂”:让学生诗意自由地学习[J].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2015(3).
[作者通联: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