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显用心“良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节选自作者本人的《胡适四十自述》,是篇传统的课文,不断入选初、高中语文教材,其教学价值可见一斑。
  笔者所在的地区使用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我的母亲》入选在《现代散文选读》选修板块中。初中学段针对本文的教学设计大多围绕母亲的形象特点展开,分析母亲的多重身份、作为“恩师”的教育手段以及“后母”的当家法宝等,最终归结到母亲对自己影响深远。针对高中阶段的学情,尤其是作为选修教材的课文,《我的母亲》的教学目标和设计都应当有别于初中阶段。遗憾的是,很多高中教师的目标定位和教学设计依旧是初中的式样,设计的问题缺乏深度,学生大多脱口而出,没有发现的快感,没有语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忽视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整个课感不好。
  这些遗憾吸引着我重读文本,变革教学的思路,做出自己的思考。我深知,有效的目标定位和精到的教学设计得从精研文本开始。在反复研读之后,我注意到了文中写母亲的“哭”,全文一共写了母亲的三次“哭”,三次“哭”的身份是不同的,形式也不同,三次针对的事和人物也不同,这很有意思。直觉告诉我,也许正是这些看上去很普通的动作连缀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母亲,正是这些看上去有些“散”的片断可以构成一堂“智性”的语文课,而不只是让学生沉浸于感性的阅读快感。于是,我便尝试一条新路,课堂以“三哭”为线索,以“问题链”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去探索和发现文字背后的情感。在一阵阵的惊愕、沉默和爆发中,学生透过了现象看到了母亲的用心“良苦”,进一步深刻地洞悉了母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点。可以说,“三哭”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凭借。
  现将笔者的教研过程和成果叙述如下,求得指正、扩展和深化。
  文中第一次写母亲的哭是在这样的情境下: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伤心处”,母亲此时为何伤心?与之配套的《〈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认为此处表现母亲“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他的丈夫”,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①这样的解读是合乎情理的,但并不是母亲那时的全部心理活动。因为“她说到伤心处”,不能等同于“她说到此处”,说明母亲还有不少伤心的话说,作者没有写,会是什么样的“伤心话”呢?“往往掉下泪来”,“往往”说明此种情形不止一次,如果母亲只是想到父亲,没有必要常常对着“我”哭,倘若那样,未免太过“痴情”和不顾“我”的感受了,这也游离了文中“慈母”、“恩师”的整体形象。
  为何而“哭”呢?母亲是对着“我”说的,“我”是一个很小就没爹的孩子,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强大的父亲照顾着。以心理学来看,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但父亲早死,“我”很小就无法享受到一般孩子都有的天伦之乐,而“我”还是比较用功和懂事的,这就更让母亲心酸、心疼。同时,父亲死后,母亲虽然是当家的,但文中说到:“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二哥是有极大话语权的,这在《胡适四十自述》中有明确的叙述:
  “我十一岁的时候,二哥和三哥都在家,有一天我母亲问他们道:‘糜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二哥不曾开口,三哥冷笑道:‘哼,念书!’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我母亲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眼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所以她只能掉眼泪,终不敢哭。”②
  母亲能不能实现父亲的遗嘱让我一直读书,让我像老子一样有出息,实在有太多的无奈、约束和不确定。所以,看着幼小丧父的“我”,想着“我”未卜的前途,母亲的“哭”中有对父亲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因“我”而生的心酸、心疼,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心:二哥将来不支持“我”读书怎么办。这些复杂的情绪只有通过无声轻轻地哭来表达了,在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这种哭不能让别人看见,以免节外生枝,母亲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着这些痛苦。
  第二次写“哭”是母亲作为“当家后母”解决家庭中妯娌矛盾时:
  “我母亲只忍耐着,人道是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配套参考书上总结此种“哭”为母亲治家的“法宝”,让我懂得了“宽恕人”,“体谅人”,这样的分析不妥,因为如果把“哭”理解为治家的法宝,便使得母亲趋向于一个“工于心计”的后母角色。
  作者是这样评价两个嫂子的:“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这样的交待衬托出了母亲的宽宏大量。但又不仅如此,我继续让学生在质疑中深化对母亲的认识。为什么母亲的“哭”会让两个那么不懂事的嫂子反省自己,继而承认自己的错误?学生的思路往往打不开。我便做了这样的假设:母亲如果平时总是以“当家人”自居,争强好胜,处事武断甚至不公,那么这样的两个嫂子能够主动认错吗?学生沉思之后便能豁然,其实“哭”哪里是什么治家的法宝,母亲治家的法宝是她的忍让,是做出的巨大牺牲。文中是这样叙说母亲与家人相处的:“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作为母亲,看着自己没爹的可怜儿子和别人有小争执,却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着别人。其实孩子受的委屈、吃的苦在母亲心里何尝不是百倍地放大?可见母亲平时是多么的小心谨慎,没有当家人的权威和特权,却要受着全家人的气,作出超越常人的牺牲。
  为什么母亲要受这份气?不惑之年的胡适在《胡适四十自述》中有明確的解答:“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苦痛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着活了二十三年。”③原来,母亲所有的忍让,所有的挣扎还是想着“我”,为了“我”的前程。   第三次“哭”好像颠覆了母亲之前的形象。无正业的五叔在外面造她的谣,被母亲听到了。“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这次一反常态,没有丝毫的忍让,没有内部解决,甚至不惧将事情闹大,要闹得众人皆知。参考资料解释为这是母亲治家法宝——“请”,自己力量薄弱,不便于和五叔较量,请人来帮忙。这样的解释画出了一个精于算计的当家后母。还有资料将这个行为解读为表现了母亲不受人格的侮辱,表现了她刚性的一面。这些解读虚有其表,并未看到本质。
  我继续以“问题链”引导学生:母亲可不可以忍?忍了之后,会有怎样的结果?如果不请几个家族长辈来解决,母亲只是私下里向五叔讨要说法又会怎样?这些假设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体验,进行情景还原,通过对比比较,打开探究的思路,保持着探究的热情。学生终于明白:母亲作为“孀妻”,如果五叔那样的谣言不请家族长辈来彻底辟除,那么不仅侮辱了母亲的人格,也是给父亲蒙羞,更会给“我”这个“弱子”带来羞辱以及严重的心理阴影。为了“我”,母亲必须作出最彻底、最激烈的抗争,丝毫忍让都不能有。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洞悉本质,我联系第二次“哭”继续发问:如果之前母亲也选择请长辈来做主解决大嫂、二嫂的问题,行不行?学生经过讨论否定了这样的选择,因为婆媳关系是“传统”的难题,在别人眼中是小问题,如果解决这样的小问题也动用家族长辈,必定让人觉得母亲度量太小,小题大做。此外,前文提到过二哥是掌握财政大权的,我的学费是要他支持的,母亲必须要处理好与二哥的微妙关系。母亲选择忍让是对我最有利的,但是对母亲来说却是很难的,毕竟忍是“心头一把刀”。
  总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母亲的三次“哭”都有一个指向:为了我。第一次“哭”:作为“我的母亲”,看到自己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不能保证孩子的将来,只能默默流泪;第二次“哭”:作为“当家后母”,为了“我”的将来,平时就处处、事事忍让,甚至总是让我吃亏来换取家庭的和睦,处理婆媳矛盾只能忍让,只能企图用“哭”来唤起别人的同情。第三次“哭”:作为“弱子的孀妻”,为了不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恶意中伤,母亲必须用“大哭”来作出最激烈的抗争。
  三“哭”方显母亲对“我”的用心“良苦”。教学至此,我让学生寻找本文的“文眼”,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至此,我们也能把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几件事连缀起来构成一个为了孩子“挣扎着活着”的慈母形象。母亲的良苦,才是这篇经典散文的动情点。
  语文教学研究是一门毫无争议的大学问,理论庞杂,流派多样。作为一线的教师,应不惑于各种理论,努力追求本味的语文课堂。同时,又应不滞于感性的阅读快感,努力追求智性的语文课堂,“给学生一双慧眼,观察缤纷世界;给学生一颗灵心,体悟趣味人生;给学生一个智脑,想像无边意象;给学生一套方法,探究未知领域,引领学生探寻语言意义、孕育语文素养、沐浴文学光辉、提升语文能力。”④
  参考文献
  ①丁帆,杨九俊.《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3):2.
  ②胡适.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4.
  ③胡适.胡适四十自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6.
  ④鞠九兵.“智性語文课堂”:让学生诗意自由地学习[J].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2015(3).
  [作者通联: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威尼斯商人》作为文学艺术长廊中的经典作品,塑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不仅夏洛克这个形象丰满逼真,安东尼奥、鲍西娅等形象也同样立体可感。莎士比亚笔下的商人形象具有丰富性和歧义性,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一个小宇宙,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布克哈特有句名言:文艺复兴,是在发现世界、发现人。因此,任何脸谱化的解读都是有损于这部经典作品的教学价值的。我们只有从“人性”的视角去细读文本,咀嚼语
主持:黄珍平    可升降的笔筒    我们家里都有一些笔筒,高笔筒只能放毛笔、画笔,放短一些的笔时不容易取出来;矮笔筒又只能放钢笔、圆珠笔,放长笔时容易倒。能不能—个笔筒能同时取、放长短不同的笔呢?  一个中学生发明了升降笔筒。他在一个固定的长筒中套一个活动的短笔筒,短笔筒上部采用很有特色的支撑结构,使短笔筒无论放长笔还是放短笔不会倒出。短笔筒在长笔筒中能方便灵活地升降,使取放长短笔都很方便。 
正确地运用成语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从近两年各地的中考考题来看,考查成语的运用仍是一个热点。怎样才能提高这类题的得分率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成语运用的几种技巧。    一、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可不能笼统地理解为美好的意思;“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
热的物体如果不被“绝缘”很快就会失去热而变冷。绝缘体就是不让热轻易地通过。制作一个绝缘容器,就可以保存热水。  材料准备:带盖的小瓶、大瓶铝箔、胶带、剪刀、大软木塞  1 在带盖的小瓶外面包两层铝箔,用胶带固定。放上铝箔,亮面向里。  2 在玻璃杯和带盖的小瓶中倒入热水,并将小瓶的盖旋紧。  3 将大软木塞置于大瓶底部,将带盖的小瓶放在上面。再盖上大瓶盖,这就是你的保温器。瓶盖阻碍热向上散发,热不
高中《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选文中叙写了林冲借宿山神庙的因由与结果,文中所描写的“雪”与“火”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意象,意蕴丰富。要读懂悟透“雪”与“火”的真意,必须打通几个关联。  一、打通“雪”与“火”在情节发展中的关联  “雪”作为一种自然天气,北方极为常见。文人将“雪”写进诗文里,自然会有一定的意图,或为渲染环境的凄寒恶劣,表现生活的艰苦;或为赞美高洁傲岸的
上初中的第一学期,我们的班主任是顾老师,顾老师教我们语文,我们都很喜欢她。  顾老师有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很顺很滑,像流水一样。戴着一副眼镜的她,显得很有学问,让你第一次见她就觉得她是一个博览群书的老师。老师最有特色的还是那两个小小的酒窝,只要一微笑,就很迷人。老师的脸蛋时常是红润的,就像涂上了胭脂。  老师对我们很好,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老师在用心地给我们讲课,有一位男生就跑到讲台上,趴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通常用委曲、含蓄、暗示等方式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意涵深邃,情感深沉,意味深长。阅读解文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语境揣摩才能透彻理解。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曾说:“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①以《左传》为例,文公七年有一段记载,狄人鄷舒向贾季打听晋国的赵衰、赵盾父子孰贤。贾季回答:“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②。赵
最近,笔者所在区的省级示范中学一位名师送教下乡,在我校上了一节示范课——《我有一个梦想》,笔者参与了听课与评课的全程学习活动。该课在彰显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的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似乎存在些许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不揣冒昧,将笔者的陋见陈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教学步骤回放   1.教学目标呈现   该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第一,整体把握内容,理解“梦想”的具体内容及价值意义;第二,在诵读
议论说理的理想状态,正如孙绍振在《用具体分析统率“三要素”》一文中所说:“理论的生命不是对论点被动地追随,而是让论点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深化。”“所谓深化的原则就是把论点在具体分析中得出初步结论,然后不断提出新问题,对论点进行再分析,使论点在层次上深化,是一个反复不断的过程。”学生进行分析型议论说理写作训练的一大难点就在于分析中的深化突破缺乏层次角度、具体路径,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探究寻
摘 要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微写点”,通过涵泳句式、品鉴结构、咀嚼细节、内化手法等手段,识“微”入文,仿“微”成章,造“微”入秒,积“微”成著,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关键词 以读促写;微写作;写作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灵活、巧妙地挖掘、提炼、整合教材中的“微写点”,使之成为有价值的“微写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