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下简称《字典》),是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本工具书。笔者发现,在《字典》中,使用了很多“某”通“某”,但对“通”这一术语没有做任何说明,而《字典》中“通”的用法又不尽相同,情况比较复杂。笔者认真研究了《字典》的“通”之后,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复杂情况进行了梳理,从而对该书的“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根据笔者调查,《字典》中至少有下文几种不同类型的“通”。
一、本字与假借字之“通”
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原有一个字专门表示一个意思,但却借用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字,前者是本字,后者是假借字,而两个字却同时存在,它们之间可以通用。如“案”和“按”:案,《说文》:“几属,从木安声。”本义是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或几案,矮短桌。按,《说文》:“下也,从手安声。”本义向下压或摁。如《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案” “按”两字音相同(皆“安”声)但意义不同,在《字典》中,“案”通“按”。
二、假借字和后起字之“通”
古人用字时,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本无其字”,借用了一个字,但后来又新造了一个字,或表示假借字的意思,或表示本义,前者为假借字,后者为后起字。如《字典》中的“蚤”和“早”:蚤,本义指跳蚤,借为“早晨”之“早”。到了汉代新造了一个“早”字表示“早晨”义,来表示“蚤”这一假借义。在《字典》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假借字和后起字用的是“通”,而其他大部分的假借字和后起字却是用“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 ’”标注的。如“暴”和“曝”,在《字典》中写成:“暴,晒,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曝’(pù)。”为做到全书统一,方便读者,假借字和后起字应全部用“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 ’”标注。
三、同源字之“通”
同源字是指音同义近、音近义同或音义皆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或同时产生,或先后产生。同源字一般都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以语言的细微差异来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有时连语音也没有差别,只是字形不同,但表示的概念则相近或相关。《字典》中,把这类同源字也看作“通”。如“支” “枝”和“肢”:支,《說文》:“支,去竹之枝也。”枝,《说文》:“枝,木别生条也。”肢,《说文》无,《孟子·尽心》:“四肢之于安逸也。”这一组均为音同义近同源字,本字均作“支”,后字义分化,树木之枝作“枝”,人体四肢作“肢”。“支”为“分支” “支持”等义。同源字跟前面的本字假借不同,跟后面要讨论的异体字、假借字通假借字等也不同,因而在《字典》在解释这类字相通时,应标明是同源字,如“支”和“枝”,可标明二字音同义近同源字相通。
四、联绵词之“通”
所谓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有些联绵词,本来没有正字,常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如“逶迤”还写作“委蛇” “逶蛇” “威夷”“逶移”等。在《字典》中,有些联绵词彼此之间的关系也用了“通”表示,如:“磑磑”通“皑皑”,“敖敖”通“嗷嗷”,“拔扈”通“拔扈”,“颁白”通“斑白”,“部娄”通“培塿”,“孱颜”通“巉岩”。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五、假借字与假借字之“通”
在《字典》中,还有这样一种“通”的情况,表示或记录同一个词,用了甲乙两个假借字,甲通乙,或乙通甲,“通”用于表示甲乙两个假借字之间的关系。这一类“通”在《字典》中占极少一部分,只有五组:“卤”通“鲁”,“邵”通“劭”, “意”通“噫”,“攸”通“悠”。如“卤”通“鲁”的关系:卤,本义为不生长谷物的盐碱地,假借为“鲁”,表示“愚钝、疏略”等义。刘桢《赠五宫中郎将》诗:“小臣信顽卤。”“卤”假借为“鲁”,表示“愚钝、疏略”义。但是“鲁”的本义为“嘉美”,假借为“愚钝、疏略”。表示“愚钝、疏略”等义,本无其字。
自清代晚期以来,“通”这一术语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法不一,使用范围非常宽。王力先生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便出现了上文所论述不同的“通”,表示本字和假借字之间的关系、表示假借字和后起字之间的关系、表示同源字之间的关系等。
从训诂学的角度,科学理解定义“通”这一术语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通”应专为表示本字和假借字的关系的术语,其他的应另外标注。假借字和后起字的关系术语统一用“这一意义后来又写作‘ ’”表示,同源字另外说明,异体字在后面并列用“( )”标出,联绵词统一采用“又作‘ ’”表示,而假借字和假借字的也应另外用文字说明。◆(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一、本字与假借字之“通”
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有这样一种情况,本来原有一个字专门表示一个意思,但却借用另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字,前者是本字,后者是假借字,而两个字却同时存在,它们之间可以通用。如“案”和“按”:案,《说文》:“几属,从木安声。”本义是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或几案,矮短桌。按,《说文》:“下也,从手安声。”本义向下压或摁。如《活板》:“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案” “按”两字音相同(皆“安”声)但意义不同,在《字典》中,“案”通“按”。
二、假借字和后起字之“通”
古人用字时,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本无其字”,借用了一个字,但后来又新造了一个字,或表示假借字的意思,或表示本义,前者为假借字,后者为后起字。如《字典》中的“蚤”和“早”:蚤,本义指跳蚤,借为“早晨”之“早”。到了汉代新造了一个“早”字表示“早晨”义,来表示“蚤”这一假借义。在《字典》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假借字和后起字用的是“通”,而其他大部分的假借字和后起字却是用“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 ’”标注的。如“暴”和“曝”,在《字典》中写成:“暴,晒,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曝’(pù)。”为做到全书统一,方便读者,假借字和后起字应全部用“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 ’”标注。
三、同源字之“通”
同源字是指音同义近、音近义同或音义皆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或同时产生,或先后产生。同源字一般都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以语言的细微差异来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有时连语音也没有差别,只是字形不同,但表示的概念则相近或相关。《字典》中,把这类同源字也看作“通”。如“支” “枝”和“肢”:支,《說文》:“支,去竹之枝也。”枝,《说文》:“枝,木别生条也。”肢,《说文》无,《孟子·尽心》:“四肢之于安逸也。”这一组均为音同义近同源字,本字均作“支”,后字义分化,树木之枝作“枝”,人体四肢作“肢”。“支”为“分支” “支持”等义。同源字跟前面的本字假借不同,跟后面要讨论的异体字、假借字通假借字等也不同,因而在《字典》在解释这类字相通时,应标明是同源字,如“支”和“枝”,可标明二字音同义近同源字相通。
四、联绵词之“通”
所谓联绵词,是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有些联绵词,本来没有正字,常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如“逶迤”还写作“委蛇” “逶蛇” “威夷”“逶移”等。在《字典》中,有些联绵词彼此之间的关系也用了“通”表示,如:“磑磑”通“皑皑”,“敖敖”通“嗷嗷”,“拔扈”通“拔扈”,“颁白”通“斑白”,“部娄”通“培塿”,“孱颜”通“巉岩”。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
五、假借字与假借字之“通”
在《字典》中,还有这样一种“通”的情况,表示或记录同一个词,用了甲乙两个假借字,甲通乙,或乙通甲,“通”用于表示甲乙两个假借字之间的关系。这一类“通”在《字典》中占极少一部分,只有五组:“卤”通“鲁”,“邵”通“劭”, “意”通“噫”,“攸”通“悠”。如“卤”通“鲁”的关系:卤,本义为不生长谷物的盐碱地,假借为“鲁”,表示“愚钝、疏略”等义。刘桢《赠五宫中郎将》诗:“小臣信顽卤。”“卤”假借为“鲁”,表示“愚钝、疏略”义。但是“鲁”的本义为“嘉美”,假借为“愚钝、疏略”。表示“愚钝、疏略”等义,本无其字。
自清代晚期以来,“通”这一术语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法不一,使用范围非常宽。王力先生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便出现了上文所论述不同的“通”,表示本字和假借字之间的关系、表示假借字和后起字之间的关系、表示同源字之间的关系等。
从训诂学的角度,科学理解定义“通”这一术语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通”应专为表示本字和假借字的关系的术语,其他的应另外标注。假借字和后起字的关系术语统一用“这一意义后来又写作‘ ’”表示,同源字另外说明,异体字在后面并列用“( )”标出,联绵词统一采用“又作‘ ’”表示,而假借字和假借字的也应另外用文字说明。◆(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五中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