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建设、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在课程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控软件;课程建设;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作者简介:黄艳岩(1979-),女,江苏涟水人,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许素安(1975-),女,浙江富阳人,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计量学院2010年校重点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58-02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是中国计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共40学时,含课内实验16学时。该课程主要介绍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发展、监控组态软件的图形界面及其生成系统、实时数据库、监控组态软件的I/O设备驱动、监控组态软件的网络体系和通信功能和监控组态软件与第三方软件的通信功方式、监控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和监控组态软件应用等。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工控软件的功能、组成体系、使用方法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具有按实验指导书进行设计、调试、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包含许多工控理论知识和软硬件产品知识。目前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与工程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较少,相对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且实验模式比较单一、内容较为固定,多为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未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造成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感到枯燥,而到实践操作时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二、“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获批我校2010年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围绕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详细介绍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建设和考核体系改革。
1.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能够保持教学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性。在队伍结构方面,以老带新,职称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供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业务能力方面,青年教师首先必须担任课程的辅导教师,接受教学基本规范训练;全程跟班听课、批改作业、多次进行试讲,确保在上讲台之前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科研方面,老教师将年轻教师纳入自己的教学科研团队,使年轻教师参加相关科研活动,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向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跟踪研究前沿。支持青年教师有条件时能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科研是搞好教学的源泉和动力,鼓励、利用一切机会支持年轻教师在国内外访问进修、培训、合作科研等,使他们能够不断学习提高。制订相关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申报,发表高水平科研和教改论文。在高校本科教学活动中,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与提高。课程组教师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反过来,又通过教学促进科研,使得教学和科研良性循环发展。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由课程建设负责人牵头,聘请本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指导组,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境条件设施上进行审核把关。
课程建设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修改完善教学大纲。经过多轮讨论,“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已经取得基本一致意见,课程教学计划调整拟在下一轮正式执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主要根据教学学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结构来安排。虽然新教学大纲将学时增加到了40学时,但仍无法解决课时不足与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因此在授课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授课应以立足于工控软件基本方法的讲解,注意归纳总结一般知识,忽略和专业相关度不高的知识点。通过教学内容的取舍来解决课时不足与内容丰富的矛盾。
改革教学方式,要保证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除了优化教学内容外,还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师生互补,建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将教师的理论水平、经验与学生特长智能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提倡教学组织形式的互补,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互补,教师专题讲座与学生研讨互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与学生交朋友,鼓励学生批判性探索性的求知活动,使学生在十分愉快的情感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学生知识能力提高,建立一种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利用学校提供的Black Board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完善了网络教学资源。目前,该网站已完成的教学资源有: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师信息(包括课程负责人信息、主讲教师信息)、教学条件、实验室管理、授课PPT、课后思考题、实验指导、问卷调查、网络资源、讨论版、教学录像、测验等。学生通过BB平台可以进入教学网络,浏览教学内容,参与网上讨论。
3.实践环节建设
目前课程的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学时安排较少,实验教学内容较为固定,验证性实验相对较多,实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都是按照指导书的步骤去操作。学生程式化地进行实验,自身的主动思考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按照注重基础、综合应用、提高创新这三个层次来组织实验教学,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为主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由于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按照“基本要求、需求选择”的原则安排实验教学,让部分能力强、兴趣高的学生通过创新实验、开放实验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参与各类设计竞赛等方法,形成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 注重实验教材建设,编写具有计量特性的实验系列指导书。对已形成的实验教学讲义和手册进行认真讨论,最终形成实验教材;积极探索新的实验内容,尤其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并及时补充在实验教学中。
在教学计划中,单独设立创新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工作,学生可自主申报或参与课题研究或创新实验项目设计。制订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索和创新活动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学生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机制上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经过几轮的实验教学探索,现在工控软件及其应用的实践内容见表1。
在实验教学环境方面,机电分院机房提供多台计算机,可同时满足80名同学一人一台计算机的要求。另外,在设计环节和创新项目方面,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可以提供过程监控装置以及智能仪表,供同学们在实际的系统中完成被控对象的监控系统设计。
4.考核体系改革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以理论基础知识考核为主,忽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学生平时不抓紧,考前突击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因此,需增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比重,引导和促进学生平时认真学习,避免考前突击的现象;同时,也能避免学生作弊的动机,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本课程取消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约占70%~80%),平时成绩为辅(只占20%~30%)的考试形式,代之以课程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的结合,并将考查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依据。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只占30%。而形成性考核又由平时学习表现考核(20%)、平时作业考核(20%)、阶段性测验(20%)和平时实验成绩及创新项目(40%)四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以体现考评的公平性、灵活性和客观性。在开学之初老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考试考核形式及有关要求。另外,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已经建立了试卷库,包含八套试题,能满足期末考试的需要。
进行考试考核改革后,注重考核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注重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学生不仅对教材进行更为深人的学习,而且还主动查阅大量课外资料,设计相关实验内容,这些都是在改革前无法看到的。
三、结语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本身的实践性较强,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组教师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上更加合理,团队意识增强,科研和教学能力得到双重提高。BB网络平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将他们认为不错的内容也发布到平台上。实验与创新项目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考核体系的改革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
本文就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这门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建设、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使得该课程能在自动化专业为高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隋玉敏,王秀英.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0):32-33.
[2]马海啸.“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
2011,(27):148,179.
[3]石彤.以网络学堂为平台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90-193.
[4]程艾军.基于BB平台的《医学信息检索》网络课程内容建设[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0):104-106.
[5]刘建树.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文学教育,2011,(10):42.
(责任编辑:宋秀丽)
关键词:工控软件;课程建设;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作者简介:黄艳岩(1979-),女,江苏涟水人,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许素安(1975-),女,浙江富阳人,中国计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计量学院2010年校重点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58-02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是中国计量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共40学时,含课内实验16学时。该课程主要介绍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发展、监控组态软件的图形界面及其生成系统、实时数据库、监控组态软件的I/O设备驱动、监控组态软件的网络体系和通信功能和监控组态软件与第三方软件的通信功方式、监控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和监控组态软件应用等。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工控软件的功能、组成体系、使用方法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具有按实验指导书进行设计、调试、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包含许多工控理论知识和软硬件产品知识。目前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与工程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较少,相对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且实验模式比较单一、内容较为固定,多为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未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造成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感到枯燥,而到实践操作时又会感到无从下手,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二、“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获批我校2010年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围绕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点详细介绍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包括: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建设和考核体系改革。
1.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能够保持教学的高质量和长期稳定性。在队伍结构方面,以老带新,职称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供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业务能力方面,青年教师首先必须担任课程的辅导教师,接受教学基本规范训练;全程跟班听课、批改作业、多次进行试讲,确保在上讲台之前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科研方面,老教师将年轻教师纳入自己的教学科研团队,使年轻教师参加相关科研活动,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向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跟踪研究前沿。支持青年教师有条件时能独立承担科研任务。科研是搞好教学的源泉和动力,鼓励、利用一切机会支持年轻教师在国内外访问进修、培训、合作科研等,使他们能够不断学习提高。制订相关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各种类型的教改项目和科研项目的申报,发表高水平科研和教改论文。在高校本科教学活动中,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与提高。课程组教师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反过来,又通过教学促进科研,使得教学和科研良性循环发展。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由课程建设负责人牵头,聘请本学科领域专家教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指导组,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境条件设施上进行审核把关。
课程建设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修改完善教学大纲。经过多轮讨论,“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已经取得基本一致意见,课程教学计划调整拟在下一轮正式执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主要根据教学学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结构来安排。虽然新教学大纲将学时增加到了40学时,但仍无法解决课时不足与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因此在授课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授课应以立足于工控软件基本方法的讲解,注意归纳总结一般知识,忽略和专业相关度不高的知识点。通过教学内容的取舍来解决课时不足与内容丰富的矛盾。
改革教学方式,要保证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除了优化教学内容外,还必须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提倡师生互补,建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将教师的理论水平、经验与学生特长智能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提倡教学组织形式的互补,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互补,教师专题讲座与学生研讨互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互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与学生交朋友,鼓励学生批判性探索性的求知活动,使学生在十分愉快的情感驱动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学生知识能力提高,建立一种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利用学校提供的Black Board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完善了网络教学资源。目前,该网站已完成的教学资源有: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教师信息(包括课程负责人信息、主讲教师信息)、教学条件、实验室管理、授课PPT、课后思考题、实验指导、问卷调查、网络资源、讨论版、教学录像、测验等。学生通过BB平台可以进入教学网络,浏览教学内容,参与网上讨论。
3.实践环节建设
目前课程的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学时安排较少,实验教学内容较为固定,验证性实验相对较多,实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都是按照指导书的步骤去操作。学生程式化地进行实验,自身的主动思考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按照注重基础、综合应用、提高创新这三个层次来组织实验教学,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为主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由于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按照“基本要求、需求选择”的原则安排实验教学,让部分能力强、兴趣高的学生通过创新实验、开放实验进入老师的课题组,参与各类设计竞赛等方法,形成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 注重实验教材建设,编写具有计量特性的实验系列指导书。对已形成的实验教学讲义和手册进行认真讨论,最终形成实验教材;积极探索新的实验内容,尤其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并及时补充在实验教学中。
在教学计划中,单独设立创新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工作,学生可自主申报或参与课题研究或创新实验项目设计。制订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索和创新活动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学生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机制上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经过几轮的实验教学探索,现在工控软件及其应用的实践内容见表1。
在实验教学环境方面,机电分院机房提供多台计算机,可同时满足80名同学一人一台计算机的要求。另外,在设计环节和创新项目方面,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可以提供过程监控装置以及智能仪表,供同学们在实际的系统中完成被控对象的监控系统设计。
4.考核体系改革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以理论基础知识考核为主,忽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学生平时不抓紧,考前突击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严重挫伤。因此,需增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比重,引导和促进学生平时认真学习,避免考前突击的现象;同时,也能避免学生作弊的动机,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本课程取消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约占70%~80%),平时成绩为辅(只占20%~30%)的考试形式,代之以课程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的结合,并将考查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依据。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只占30%。而形成性考核又由平时学习表现考核(20%)、平时作业考核(20%)、阶段性测验(20%)和平时实验成绩及创新项目(40%)四部分构成,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评,以体现考评的公平性、灵活性和客观性。在开学之初老师就明确告诉学生考试考核形式及有关要求。另外,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已经建立了试卷库,包含八套试题,能满足期末考试的需要。
进行考试考核改革后,注重考核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注重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学生不仅对教材进行更为深人的学习,而且还主动查阅大量课外资料,设计相关实验内容,这些都是在改革前无法看到的。
三、结语
“工控软件及其应用”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本身的实践性较强,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组教师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上更加合理,团队意识增强,科研和教学能力得到双重提高。BB网络平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将他们认为不错的内容也发布到平台上。实验与创新项目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考核体系的改革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
本文就工控软件及其应用这门课程,在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环节建设、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这些探索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和完善,使得该课程能在自动化专业为高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隋玉敏,王秀英.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0):32-33.
[2]马海啸.“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
2011,(27):148,179.
[3]石彤.以网络学堂为平台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90-193.
[4]程艾军.基于BB平台的《医学信息检索》网络课程内容建设[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0):104-106.
[5]刘建树.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探讨[J].文学教育,2011,(10):42.
(责任编辑:宋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