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初中阶段的共青团成员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充分利用共青团的实践教育氛围更充分地在初中学生这一价值观念塑形的人生阶段辅助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使共青团成员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之中能够真正贯彻共青团员精神,投入到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的实践之中。在初中共青团的指导工作中,教师应该从初中共青团员的实践特征出发,将德育教育观点更加合理地与实践模式相融合,以此推动共青团实践模式的优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实践环境。
关键词:初中阶段;共青团;德育教育
2019年度四川省少先队科研课题《初中学校队-团衔接的集群式模式探究》指出,在初中阶段以集群式教育模式对共青团员进行德育教育,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教学中以德育观点优化初中共青团实践教育模式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出共青团教育的实践特征,使人生观、价值观与行为观处于塑形阶段的初中学生能够在共青团氛围中更深刻地体验德育价值,并接受德育教育的引导建立起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指导共青团成员投身于未来的服务社会实践之中。在课题《初中学校队-团衔接的集群式模式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初中共青团德育教育的实践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工作。
一、以媒体形式建设理想信念
在初中共青团德育教育工作中开展理想教育,能够利用与现代社会理想价值相适应的教育观点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建設过程,为学生的发展与行为建设提供指导作用。为了切实强化理想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该通过对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创新共青团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媒体形式下形成对德育观点的感性理解,发挥主观作用促成学生对理想教育观点的内化并影响学生树立起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适应的理想信念。
例如教师可以在初中共青团实践活动组织过程中组织群体观看时事新闻中对现代社会杰出人物的采访。时事视频资源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与具体性,在视频内容中,学生将直观地看到新闻人物是如何对自己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理想进行阐述的,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了解认识到理想教育观点更加具体的表现方式。媒体形式的实践活动组织能够构建起沉浸式的媒体情境,使情境框架下的学生能够投入到视频内容中去,并被访谈中杰出人物平淡而蕴含远大理想的对话内容所打动,在其心中树立起榜样作用。通过这一感性认知过程所建设形成的理想信念将真正指导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长远的奋斗目标,真正实现理想教育的教育目标。
二、以集体任务发展团队意识
在初中阶段的共青团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共青团的集体实践模式,在活动设计中以提出集体任务目标的方式渗透团队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践行集体德育观点,真正形成与集体主义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
例如在初中共青团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面向共青团成员提出如共同宣传校园班歌比赛、策划班级辩论活动等目标一致性的集体任务,使学生能够在一致性的活动目标驱动下,真正做到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共同寻找完成任务目标的方法,积极成为团队想法的贯彻落实角色,与集体一同协商与实践,最终顺利完成团组织所布置的实践任务。这将在实践过程中驱动学生个体始终以集体性目标为方向开展实践,协调共青团集体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共青团集体。通过团队集体氛围的建设,学生能够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队贡献环节中去,并自觉与其他成员构建协同关系,最终在团组织集体中真正实现集体观念的发展,使其以自身在团队中的融入实践体验为基础,更具体地理解团队德育观点,完成对教育内容的转化。
三、以组织实践践行道德观点
德育教育应该是实践性的,只有在共青团教育模式下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实践,使其以自身行为践行德育观点,共青团成员才能在直接体验德育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并积累相关实践经验,为其后续生活实践中的德育行为形成引导与规划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打造服务型共青团作为基础理念开展实践活动,在组织模式之下引导共青团成员投入到服务社会的实践环节中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育体系下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具体内容,组织共青团成员走入社区环境之中,开展社会公益劳动实践。在如特殊教育学校服务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初中共青团成员能够真正以自身的行为实践践行劳动教育及服务观念的培养教育等德育观点,使其在行为所带动的个人成长过程中深刻体验具体的德育价值。服务型共青团的建设目标即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认知特点,能够使学生在有效参与实践过程,完成实践目标的同时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对活动的组织价值形成感性认知。这将使学生对德育观点产生更加直观的实践性认识,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建设过程,更在共青团组织的引导下使学生积累了科学的德育实践经验,为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延伸性发展以及直接指导作用的发挥形成了重要的基础。
教师在初中阶段的共青团教育实践之中,应该充分考虑共青团成员现阶段的实践特征以及德育教育的实际教育目标而推动实践模式更有方向性地实现创新实践。只有以这种方式开展共青团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将共青团成员的主观实践与德育观点相结合,促成学生对德育观点的内在转化。
本成果系2019年度四川省少先队科研课题《初中学校队-团衔接的集群式模式探究》(项目编号:AY-2019-2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初中学校共青团组织在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探究[J].赤子,2017(13).
[2]陶珏."知行合一"中学共青团与少先队衔接实效性策略的实践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8).
四川省乐山市实验中学
关键词:初中阶段;共青团;德育教育
2019年度四川省少先队科研课题《初中学校队-团衔接的集群式模式探究》指出,在初中阶段以集群式教育模式对共青团员进行德育教育,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教学中以德育观点优化初中共青团实践教育模式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出共青团教育的实践特征,使人生观、价值观与行为观处于塑形阶段的初中学生能够在共青团氛围中更深刻地体验德育价值,并接受德育教育的引导建立起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指导共青团成员投身于未来的服务社会实践之中。在课题《初中学校队-团衔接的集群式模式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初中共青团德育教育的实践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工作。
一、以媒体形式建设理想信念
在初中共青团德育教育工作中开展理想教育,能够利用与现代社会理想价值相适应的教育观点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建設过程,为学生的发展与行为建设提供指导作用。为了切实强化理想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该通过对多媒体资源的利用创新共青团德育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媒体形式下形成对德育观点的感性理解,发挥主观作用促成学生对理想教育观点的内化并影响学生树立起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相适应的理想信念。
例如教师可以在初中共青团实践活动组织过程中组织群体观看时事新闻中对现代社会杰出人物的采访。时事视频资源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与具体性,在视频内容中,学生将直观地看到新闻人物是如何对自己服务社会与奉献社会理想进行阐述的,并通过对人物事件的了解认识到理想教育观点更加具体的表现方式。媒体形式的实践活动组织能够构建起沉浸式的媒体情境,使情境框架下的学生能够投入到视频内容中去,并被访谈中杰出人物平淡而蕴含远大理想的对话内容所打动,在其心中树立起榜样作用。通过这一感性认知过程所建设形成的理想信念将真正指导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长远的奋斗目标,真正实现理想教育的教育目标。
二、以集体任务发展团队意识
在初中阶段的共青团德育教育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共青团的集体实践模式,在活动设计中以提出集体任务目标的方式渗透团队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践行集体德育观点,真正形成与集体主义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
例如在初中共青团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面向共青团成员提出如共同宣传校园班歌比赛、策划班级辩论活动等目标一致性的集体任务,使学生能够在一致性的活动目标驱动下,真正做到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共同寻找完成任务目标的方法,积极成为团队想法的贯彻落实角色,与集体一同协商与实践,最终顺利完成团组织所布置的实践任务。这将在实践过程中驱动学生个体始终以集体性目标为方向开展实践,协调共青团集体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共青团集体。通过团队集体氛围的建设,学生能够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队贡献环节中去,并自觉与其他成员构建协同关系,最终在团组织集体中真正实现集体观念的发展,使其以自身在团队中的融入实践体验为基础,更具体地理解团队德育观点,完成对教育内容的转化。
三、以组织实践践行道德观点
德育教育应该是实践性的,只有在共青团教育模式下引导学生开展德育实践,使其以自身行为践行德育观点,共青团成员才能在直接体验德育价值的过程中形成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并积累相关实践经验,为其后续生活实践中的德育行为形成引导与规划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打造服务型共青团作为基础理念开展实践活动,在组织模式之下引导共青团成员投入到服务社会的实践环节中去。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德育教育体系下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具体内容,组织共青团成员走入社区环境之中,开展社会公益劳动实践。在如特殊教育学校服务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初中共青团成员能够真正以自身的行为实践践行劳动教育及服务观念的培养教育等德育观点,使其在行为所带动的个人成长过程中深刻体验具体的德育价值。服务型共青团的建设目标即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认知特点,能够使学生在有效参与实践过程,完成实践目标的同时真正在实践过程中对活动的组织价值形成感性认知。这将使学生对德育观点产生更加直观的实践性认识,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建设过程,更在共青团组织的引导下使学生积累了科学的德育实践经验,为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延伸性发展以及直接指导作用的发挥形成了重要的基础。
教师在初中阶段的共青团教育实践之中,应该充分考虑共青团成员现阶段的实践特征以及德育教育的实际教育目标而推动实践模式更有方向性地实现创新实践。只有以这种方式开展共青团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将共青团成员的主观实践与德育观点相结合,促成学生对德育观点的内在转化。
本成果系2019年度四川省少先队科研课题《初中学校队-团衔接的集群式模式探究》(项目编号:AY-2019-2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晓.初中学校共青团组织在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探究[J].赤子,2017(13).
[2]陶珏."知行合一"中学共青团与少先队衔接实效性策略的实践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8).
四川省乐山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