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發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了给一些贫困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本文以内蒙古清水河县为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入剖析思考,供各方参考。
【关键词】县域经济;清水河县;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都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来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在经济和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权稳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要实现农村的小康,还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均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 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两大结合部,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国共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其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60%以上。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清水河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部,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地处黄河上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恶劣,97%的土地属于山地丘陵,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县城建设滞后
县城的建设主要看县城的骨架是否拉开,城市的水电路讯设施是否完善,能否为城市的拓展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能否为工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这个方面看,清水河县城--城关镇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地区仍像村庄一样,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没有消防通道,甚至街道路面还没有硬化。公共活动场所少,绿地少,不但不能满足县城居民生活需要,也影响县城形象,更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结构性矛盾突出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当前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来自于三大产业之间的失衡性比例结构,也来自于各大产业内部不合理结构。其中第一产业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影响地区投资和消费,从而制约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虽然现在已经认识到县域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并采取一系列战略性调整措施,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还须长期努力。
3. 产业特色不明显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这对区域经济,也包括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要求各区域、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承担特定的社会分工,发展有区域和县域特色的地方产业,这种特色产业一般是建立在当地的资源优势、传统的产业优势或技术优势上。如果一个县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目前,清水河县已引进并实施了煤气、陶瓷、造纸、水泥、金属镁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但整体规模较小,还没有成为优势特色产业。
4.资金支持不足
在旗县建立的企业一般对政府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但由于县级财政入不敷出,因此无力对企业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另外,信息渠道不畅通、宣传范围不扩大、内外交流不紧密、招商措施不灵活、引资途径不多元、金融体制不完善、政策引导不到位等诸多因素使县域经济建设资金问题更加困难,从而影响产业滚动发展和行业互动,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后劲。
三、加快清水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县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县城经济的加快发展,才有可能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所以,首先要加强县城的建设,充分发挥县城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引导农村牧区人口、乡镇企业、商品市场向县城和小城镇集中,形成聚集规模效应和城乡互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带动全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就清水河县来讲,今后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是坚持基础设施一步到位的原则,加快实施县城供气、供热、地下管网、路网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县城承载功能。围绕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镇这一发展定位,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快城关镇改造建设步伐,使城镇面貌在三至五年内有一个大的改观,着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二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立足增强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加快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心集镇,大力推进城乡结合,增强城乡融合度,提高城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以县城经济的发展带动乡镇、农村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夯实产业基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总量小、基础条件差,仍然是当前清水河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把工作重心、注意力、着力点放在“打基础”上来,坚持把夯实基础与突破重点作为现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有效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要稳定发展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农村基础地位。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增收最直接的来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必须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突破,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其次,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二、三产业比例,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一要集中精力突破工业这个重点,积极开拓适合当地的新型工业项目,迅速扩大经济总量,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确保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更是县域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能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二要努力开拓和扩展新兴服务业,培育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第三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必须加快发展。在保持和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和区域物流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增强三产发展活力,切实增强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清水河县要依据自身的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辐射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清水河县境内矿产资源富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水泥、金属镁、高岭土、电力、化工五大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根据地区特点,全县要积极发展无公害特色农牧产业,要着重建设好以肉羊、马铃薯、特色小杂粮等为主的高效优质农牧业产品生产基地。比如:宏河镇的“蒙清”小香米就是个成功的案例,目前已经打入北京市场。要鼓励和扶持这样的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
第三,围绕黄河风情、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产业。以建设旅游度假胜地为重点,以黄河峡谷、长城遗址和生态度假游为主体,连带开发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风景区,重点打造黄河峡谷、长城遗址、生态景区三张品牌,将清水河县建成呼市地区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四)提升开放水平,多渠道解决资金制约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让我们看到,开放带动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县域经济的发展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只有靠外地资本的大量流入才能支撑总量的扩张。清水河县要加快发展,一要全面提升开放水平,跳出县域经济就是县内经济的思维定势,开拓视野,不断融入全区、全国的产业大循环,在互动中做大做强,走出一条以大开放实现大发展的路子。二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投资者,支持创业者。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思想观念,引导鼓励投资者到本地投资办厂,克服县域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瓶颈性制约,加强多渠道、多领域、高起点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形成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赵国如:县域经济的经济学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陈国明:发展民资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6)
作者简介:
张美丽,女(1975-),经济学硕士,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教师
侯满平,男(1972-),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中国防卫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农业规划等研究
【关键词】县域经济;清水河县;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省市都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加快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提出来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在经济和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权稳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要实现农村的小康,还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均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一、 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市)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两大结合部,工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关键性层次。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我国共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其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60%以上。加快振兴县域经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清水河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部,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地处黄河上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条件恶劣,97%的土地属于山地丘陵,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县城建设滞后
县城的建设主要看县城的骨架是否拉开,城市的水电路讯设施是否完善,能否为城市的拓展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能否为工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这个方面看,清水河县城--城关镇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部分地区仍像村庄一样,没有自来水,没有下水道,没有消防通道,甚至街道路面还没有硬化。公共活动场所少,绿地少,不但不能满足县城居民生活需要,也影响县城形象,更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结构性矛盾突出
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当前困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来自于三大产业之间的失衡性比例结构,也来自于各大产业内部不合理结构。其中第一产业成本上升、收益下降、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直接影响地区投资和消费,从而制约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虽然现在已经认识到县域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并采取一系列战略性调整措施,但得到根本性的扭转还须长期努力。
3. 产业特色不明显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里,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这对区域经济,也包括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要求各区域、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承担特定的社会分工,发展有区域和县域特色的地方产业,这种特色产业一般是建立在当地的资源优势、传统的产业优势或技术优势上。如果一个县没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就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目前,清水河县已引进并实施了煤气、陶瓷、造纸、水泥、金属镁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但整体规模较小,还没有成为优势特色产业。
4.资金支持不足
在旗县建立的企业一般对政府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但由于县级财政入不敷出,因此无力对企业给予强大的资金支持。另外,信息渠道不畅通、宣传范围不扩大、内外交流不紧密、招商措施不灵活、引资途径不多元、金融体制不完善、政策引导不到位等诸多因素使县域经济建设资金问题更加困难,从而影响产业滚动发展和行业互动,导致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后劲。
三、加快清水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县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县城经济的加快发展,才有可能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所以,首先要加强县城的建设,充分发挥县城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引导农村牧区人口、乡镇企业、商品市场向县城和小城镇集中,形成聚集规模效应和城乡互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带动全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就清水河县来讲,今后应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一是坚持基础设施一步到位的原则,加快实施县城供气、供热、地下管网、路网建设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高县城承载功能。围绕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镇这一发展定位,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快城关镇改造建设步伐,使城镇面貌在三至五年内有一个大的改观,着力塑造城市新形象。
二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立足增强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加快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心集镇,大力推进城乡结合,增强城乡融合度,提高城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以县城经济的发展带动乡镇、农村的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夯实产业基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总量小、基础条件差,仍然是当前清水河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把工作重心、注意力、着力点放在“打基础”上来,坚持把夯实基础与突破重点作为现阶段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有效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首先,要稳定发展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农村基础地位。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增收最直接的来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必须作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重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取得新突破,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其次,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二、三产业比例,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一要集中精力突破工业这个重点,积极开拓适合当地的新型工业项目,迅速扩大经济总量,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确保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更是县域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工业发展,才能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二要努力开拓和扩展新兴服务业,培育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第三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必须加快发展。在保持和巩固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和区域物流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中介、文化教育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增强三产发展活力,切实增强服务业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清水河县要依据自身的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辐射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清水河县境内矿产资源富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水泥、金属镁、高岭土、电力、化工五大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根据地区特点,全县要积极发展无公害特色农牧产业,要着重建设好以肉羊、马铃薯、特色小杂粮等为主的高效优质农牧业产品生产基地。比如:宏河镇的“蒙清”小香米就是个成功的案例,目前已经打入北京市场。要鼓励和扶持这样的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
第三,围绕黄河风情、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产业。以建设旅游度假胜地为重点,以黄河峡谷、长城遗址和生态度假游为主体,连带开发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古迹和自然风景区,重点打造黄河峡谷、长城遗址、生态景区三张品牌,将清水河县建成呼市地区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
(四)提升开放水平,多渠道解决资金制约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让我们看到,开放带动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县域经济的发展仅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只有靠外地资本的大量流入才能支撑总量的扩张。清水河县要加快发展,一要全面提升开放水平,跳出县域经济就是县内经济的思维定势,开拓视野,不断融入全区、全国的产业大循环,在互动中做大做强,走出一条以大开放实现大发展的路子。二要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以优惠的政策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投资者,支持创业者。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思想观念,引导鼓励投资者到本地投资办厂,克服县域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瓶颈性制约,加强多渠道、多领域、高起点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形成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赵国如:县域经济的经济学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3]陈国明:发展民资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6)
作者简介:
张美丽,女(1975-),经济学硕士,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教师
侯满平,男(1972-),江西九江人,博士,副教授,中国防卫科技学院,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区域农业规划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