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着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人员自身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对现有市计资源的科学整合。《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則》中,将“实行科学的审计管理,整合审计资源”列为三项基础工作之一。本文就安康市审计机关在审计力量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和市计技术资源等三个方面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审计力量资源情况
1、安康市审计力最资源现状
截至2006年底,全市市县审计机关共有人员编制223人,领导职数37名,止2006年底共有在职干部职工226人,其中局领导36人,工勤人员19人。按文化程度分:大学本科文化59人,大专文化98人,高中(中专)69人。大专以上文化的占总人数的69%;按所学专业分:财经会计专业毕业的44人,占总人数的19%,其中进修厂审计专业的12人;按所取得技术资格分:具有高级市计师资格9人,审计师114人,助理审计师42人。
2、市计力量资源与审计对象资源的配置情况
审计对象资源,主要是市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金融企业、省市县属国有企业、利用外资项目及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等近于户。范围涉及各个不同领域和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樅据市计对象资源和全市市计人员现状,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为应付每年300个左右的审计项目任务,且每年审计的侧重点不同,市县审计机关只能采取既分工又协作的办法,人员虽固定到科股,但审计项目并未严格按科股职能划分,而是按照市计项门任务的时间要求,统一调配力量,采取“滚动”审计方式,确保年度审计项目特别是中省统一组织的行业和专项审计任务的按期完成。重大审计项目还打破科股界线,协同作战,局领导除坐阵指挥、观场指导外,重大审计项目还亲自挂帅,直接参与审计。从总体上看,目前这种工作模式是比较能够适应该市审计工作需要的,基本能调动全体审计人员的卜作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按时完成了上级审计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任务,也有利,于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现有整体审计力量满足不了对审计对象进行监督的需要,全市审计机关观有226名在职干部,除领导和行政管理、后勤人员外,一线搞审计工作的只有160人左右,要负责对全市近千个审计对象的市计监督,审计人员一年到头只忙于完成任务,没有时间学习业务;二是由于目前审计力量资源不受审计机关所左右,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等不由审计机关决定,审计力量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单一,全市226名市计干部中,绝大多数都是党校函授学历,获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49人,其中财会专业33人、审计专业14人、计算机专业2人;四是限于审计力量不足,绝大多数县区局在审计工作中采取打破股室界线,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专业分工不明确,不利于专业领域审计业务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揭露和查处深层次的问题。五是审计经费严重短缺,我市大多数县局除人头工资外,审计业务经费年人均仅千元左右,这点经费,连维持机关正常运转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手段更新。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1)上级审计机关,特别是审计署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审计力量资源配置管理规定,对进入审计机关的干部要有一定的资格条件限制,改变目前这种适宜审计工作的人进不来,不适宜审计工作的人硬要进来的局面。
(2)针对审计机关人员编制紧缺,地方政府也无法特殊关照的实际情况,建议审计署与人事部门协商,能够给基层市计机关争取一些专项事业编制。帮助基层审计机关解决审计力量问题。
(3)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审计署应拿出一定的资金委托大专院校免费为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有志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定向培训;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专项业务培训,必要时可进行观场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审计信息资源情况
1、全市审计信息(成果)的形成和利用情况
近年来,安康市非常重视审计信息(成果)的形成和利用,2002年以来共完成审计项目1596个,发出审计意见书1522份,提出各种审计建议7600余条,多数建议被采纳。同时,在审计的基础上,对审计中的重点问题、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在经济生活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开展审计调查和综合分析,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审计信息(报告)。2002年以来,全市分别对乡镇财政管理、地方税务机关的手续费提退、政府外债、财税部门组织财政收入及退耕还林还草资金、住房资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救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普教经费、重点建设项目等进行审计调查和综合分析,共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提交审计综合分析报告和送阅件及信息552篇,其中被省以上采用信息103篇,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加强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安康市在审计信息的形成和利用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是坚持正确的信息导向,审计信息的形成和利用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政府宏观决策报务、为保持社会稳定服务。二是将审计信息(成果)的形成和利用与审计项目一起作为目标任务来落实和考核。三是适当给以奖励,市、县局专门制定了《审计信息管理办法》,对于被中、省、市不同层次采用的信息规定了不同的奖励标准,除年终考核在目标责任制中适当加分外,还直接发给信息提供者一定的奖金,以调动审计干部的积极性,鼓励多出信息。四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审计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提升审计信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人员少,审计任务重,审计人员一年到头要忙于完成项目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对审计情况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提炼,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其次是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文字功底、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部分信息质量不高。再次是受审计机关的体制及其他因素的制约,有些信息还不能同时完全地反映给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信息资源应有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安排年度审计任务时不要太满,留有一定余地,多给审计人员留点时间,鼓励他们搞一些调查研究和分析;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目前仅靠简讯、报刊杂志是很不够的,应通过网络联系、走出去参观学习等方式学习一些其他兄弟单位好的做法。
三、整合审计技术方法资源情况
审计技术方法资源,是指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形式和技术手段。
1、组织管理形式。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是实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和审计组长负责制,一方面根据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项目计划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起草全年审计项目计划,报经政府批转后组织实施,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市、县审计机关年初积极与组织部部门协商,待确定审计对象后纳入全年审计项目计划,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避免因临时交办造成审计机关盲目被动,仓促上阵。另一方面是市、县审计机关根据政府批转的审计项目计划,由各业务科室对口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政府对各项目的时限和质量要求选好审计组长,由审计组长具体组织实施审计工作。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由于人员少,任务重,为了抢时间,赶进度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滚动穿插审计,即前一个项目审计实施完成后,审计组长起草审计报告,而其他审、计人员参与另一个审计组实施第二个审计项目。二是对同城一些相对小的审计项目,实行报送审计,这样避免了人员安排上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整个审计机关的组织管理形式来看,行业审计、交叉审计比较好,效果很明显。
2、技术手段。目前全市审计机关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技术进行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市、县审计机关虽然已配备了100余台电脑,市局及6个县局初步建成了局域网,但基本上只是撰写审计报告、编写部分审计工作底稿、利用电子表格汇集一些审计数据资料、统计审计成果等,真正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目前还达不到,也缺乏相应的审计软件,就是有了少数专用软件,也因价格太高,基层审计机关限于经费紧缺而无力购买。因此,建议上级审计机关加快“金审”工程的实施,加速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和人员培训工作,同时,审计署能拿出一些专项资金,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审计机关改善计算机硬软件设施,使之能够尽快实现审计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以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
一、审计力量资源情况
1、安康市审计力最资源现状
截至2006年底,全市市县审计机关共有人员编制223人,领导职数37名,止2006年底共有在职干部职工226人,其中局领导36人,工勤人员19人。按文化程度分:大学本科文化59人,大专文化98人,高中(中专)69人。大专以上文化的占总人数的69%;按所学专业分:财经会计专业毕业的44人,占总人数的19%,其中进修厂审计专业的12人;按所取得技术资格分:具有高级市计师资格9人,审计师114人,助理审计师42人。
2、市计力量资源与审计对象资源的配置情况
审计对象资源,主要是市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金融企业、省市县属国有企业、利用外资项目及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等近于户。范围涉及各个不同领域和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行政、企事业单位。樅据市计对象资源和全市市计人员现状,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为应付每年300个左右的审计项目任务,且每年审计的侧重点不同,市县审计机关只能采取既分工又协作的办法,人员虽固定到科股,但审计项目并未严格按科股职能划分,而是按照市计项门任务的时间要求,统一调配力量,采取“滚动”审计方式,确保年度审计项目特别是中省统一组织的行业和专项审计任务的按期完成。重大审计项目还打破科股界线,协同作战,局领导除坐阵指挥、观场指导外,重大审计项目还亲自挂帅,直接参与审计。从总体上看,目前这种工作模式是比较能够适应该市审计工作需要的,基本能调动全体审计人员的卜作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按时完成了上级审计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任务,也有利,于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现有整体审计力量满足不了对审计对象进行监督的需要,全市审计机关观有226名在职干部,除领导和行政管理、后勤人员外,一线搞审计工作的只有160人左右,要负责对全市近千个审计对象的市计监督,审计人员一年到头只忙于完成任务,没有时间学习业务;二是由于目前审计力量资源不受审计机关所左右,人员结构、知识结构等不由审计机关决定,审计力量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一定影响;三是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单一,全市226名市计干部中,绝大多数都是党校函授学历,获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49人,其中财会专业33人、审计专业14人、计算机专业2人;四是限于审计力量不足,绝大多数县区局在审计工作中采取打破股室界线,协同作战的工作模式,专业分工不明确,不利于专业领域审计业务技能的进一步提高,不利于揭露和查处深层次的问题。五是审计经费严重短缺,我市大多数县局除人头工资外,审计业务经费年人均仅千元左右,这点经费,连维持机关正常运转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手段更新。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1)上级审计机关,特别是审计署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审计力量资源配置管理规定,对进入审计机关的干部要有一定的资格条件限制,改变目前这种适宜审计工作的人进不来,不适宜审计工作的人硬要进来的局面。
(2)针对审计机关人员编制紧缺,地方政府也无法特殊关照的实际情况,建议审计署与人事部门协商,能够给基层市计机关争取一些专项事业编制。帮助基层审计机关解决审计力量问题。
(3)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审计署应拿出一定的资金委托大专院校免费为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有志于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定向培训;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专项业务培训,必要时可进行观场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审计信息资源情况
1、全市审计信息(成果)的形成和利用情况
近年来,安康市非常重视审计信息(成果)的形成和利用,2002年以来共完成审计项目1596个,发出审计意见书1522份,提出各种审计建议7600余条,多数建议被采纳。同时,在审计的基础上,对审计中的重点问题、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在经济生活中带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开展审计调查和综合分析,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审计信息(报告)。2002年以来,全市分别对乡镇财政管理、地方税务机关的手续费提退、政府外债、财税部门组织财政收入及退耕还林还草资金、住房资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救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普教经费、重点建设项目等进行审计调查和综合分析,共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提交审计综合分析报告和送阅件及信息552篇,其中被省以上采用信息103篇,为各级领导进行宏观决策、加强经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安康市在审计信息的形成和利用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是坚持正确的信息导向,审计信息的形成和利用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政府宏观决策报务、为保持社会稳定服务。二是将审计信息(成果)的形成和利用与审计项目一起作为目标任务来落实和考核。三是适当给以奖励,市、县局专门制定了《审计信息管理办法》,对于被中、省、市不同层次采用的信息规定了不同的奖励标准,除年终考核在目标责任制中适当加分外,还直接发给信息提供者一定的奖金,以调动审计干部的积极性,鼓励多出信息。四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审计干部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提升审计信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人员少,审计任务重,审计人员一年到头要忙于完成项目任务,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对审计情况进行加工整理、分析提炼,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其次是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文字功底、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部分信息质量不高。再次是受审计机关的体制及其他因素的制约,有些信息还不能同时完全地反映给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信息资源应有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安排年度审计任务时不要太满,留有一定余地,多给审计人员留点时间,鼓励他们搞一些调查研究和分析;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目前仅靠简讯、报刊杂志是很不够的,应通过网络联系、走出去参观学习等方式学习一些其他兄弟单位好的做法。
三、整合审计技术方法资源情况
审计技术方法资源,是指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形式和技术手段。
1、组织管理形式。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是实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和审计组长负责制,一方面根据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项目计划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起草全年审计项目计划,报经政府批转后组织实施,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市、县审计机关年初积极与组织部部门协商,待确定审计对象后纳入全年审计项目计划,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避免因临时交办造成审计机关盲目被动,仓促上阵。另一方面是市、县审计机关根据政府批转的审计项目计划,由各业务科室对口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政府对各项目的时限和质量要求选好审计组长,由审计组长具体组织实施审计工作。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由于人员少,任务重,为了抢时间,赶进度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滚动穿插审计,即前一个项目审计实施完成后,审计组长起草审计报告,而其他审、计人员参与另一个审计组实施第二个审计项目。二是对同城一些相对小的审计项目,实行报送审计,这样避免了人员安排上的矛盾,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整个审计机关的组织管理形式来看,行业审计、交叉审计比较好,效果很明显。
2、技术手段。目前全市审计机关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技术进行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市、县审计机关虽然已配备了100余台电脑,市局及6个县局初步建成了局域网,但基本上只是撰写审计报告、编写部分审计工作底稿、利用电子表格汇集一些审计数据资料、统计审计成果等,真正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目前还达不到,也缺乏相应的审计软件,就是有了少数专用软件,也因价格太高,基层审计机关限于经费紧缺而无力购买。因此,建议上级审计机关加快“金审”工程的实施,加速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利用和人员培训工作,同时,审计署能拿出一些专项资金,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审计机关改善计算机硬软件设施,使之能够尽快实现审计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以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