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同时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文章结合音乐欣赏课程教学实践,对如何优化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 优化教学 比较
音乐欣赏是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的综合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的实践活动。音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欣赏是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能较快地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新的《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就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并把审美教学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欣赏课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同时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
然而,在日常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只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遵循音乐教学规律及小学生认知规律
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这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心理反应过程[1]。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外部的音乐获取感知,从而产生对音乐情景的联想,在感受中激发共鸣。音乐欣赏的教学应当以这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应过程为基础,引导学生由音乐感知开始,在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激发情感上的共鸣,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完成从低层次的直接感受到高层次情感、内涵欣赏的发展过程。而且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要遵循从小曲目到大曲目、从简单到困难的具体过程。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形式上,要从小型乐曲或声乐曲开始,逐渐过渡到规模较大的器乐、声乐作品的鉴赏教学。而在国家区别方面,要以我国音乐作品的欣赏为基础,逐渐增加外国音乐作品的欣赏比例。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认识二胡、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可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赛马的动画让学生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动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
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有趣而有成就感的事情。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我让学生自制了打击乐器,如可乐瓶装米做的沙锤、啤酒瓶盖串起来做的摇铃等等。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乐器,为乐曲伴奏,内心充满了愉悦。
四、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多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音乐作品丰富多彩,因为音乐表现的手段具备有序、和谐的组合和调整。在通过音乐表现手段构成乐曲的过程中,不同表现手段具有相对性,通过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疏密、音色的明暗将意境和思想情感表现出来。所以,通过对比和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够让学生较为准确地体会、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而具体对比和比较的教学应用,能够在不同的音乐作品间进行,也可以在音乐作品的不同乐章、乐段之间进行。
总之,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应当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让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雪玉.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8):68.
[2]杨波.让学生欣赏最美好的音乐——浅谈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几点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06):31-32.
[3]张玲玲.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4):46-47.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 优化教学 比较
音乐欣赏是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的综合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的实践活动。音乐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欣赏是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广泛、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能较快地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新的《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就提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并把审美教学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欣赏课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同时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
然而,在日常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音乐欣赏怎么教?”“为什么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只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遵循音乐教学规律及小学生认知规律
音乐欣赏教学必须循着“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这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心理反应过程[1]。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外部的音乐获取感知,从而产生对音乐情景的联想,在感受中激发共鸣。音乐欣赏的教学应当以这一由表及里的心理反应过程为基础,引导学生由音乐感知开始,在想象和联想的过程中激发情感上的共鸣,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完成从低层次的直接感受到高层次情感、内涵欣赏的发展过程。而且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要遵循从小曲目到大曲目、从简单到困难的具体过程。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形式上,要从小型乐曲或声乐曲开始,逐渐过渡到规模较大的器乐、声乐作品的鉴赏教学。而在国家区别方面,要以我国音乐作品的欣赏为基础,逐渐增加外国音乐作品的欣赏比例。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认识二胡、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可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赛马的动画让学生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动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的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一个高潮。
三、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
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有趣而有成就感的事情。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我让学生自制了打击乐器,如可乐瓶装米做的沙锤、啤酒瓶盖串起来做的摇铃等等。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乐器,为乐曲伴奏,内心充满了愉悦。
四、小学音乐欣赏课应该多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音乐作品丰富多彩,因为音乐表现的手段具备有序、和谐的组合和调整。在通过音乐表现手段构成乐曲的过程中,不同表现手段具有相对性,通过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疏密、音色的明暗将意境和思想情感表现出来。所以,通过对比和比较的方法指导学生完成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够让学生较为准确地体会、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而具体对比和比较的教学应用,能够在不同的音乐作品间进行,也可以在音乐作品的不同乐章、乐段之间进行。
总之,音乐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应当摆脱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让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雪玉.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8):68.
[2]杨波.让学生欣赏最美好的音乐——浅谈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几点策略[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06):31-32.
[3]张玲玲.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0(1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