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小企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力量,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尤其是在当下,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环节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有话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面对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政策方面仍存在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国家政策 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证券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危机的情势下,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然而,仍存在许多需要我们完善改进之处。我们从国家及地方政策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政策方面主要分为条文政策和财政政策。首先从国家整体来看,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明确地提了出来,在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明确指出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中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其次是财政方面,财政支持县域经济不是单纯的给钱,而是通过财政鼓励支持,调动县域的积极性,是一种重激励促发展的政策。总体来看,财政支持县域经济主要手段分为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政策方面我们还可以与国外进行一些对比,以德国为例,首先德国很注重环境建设与保护,强调的是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其次是很重视农业保护,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第三点是打造了较为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合作金融(即信用合作社,与我国的农村信用联合社类似)的主体地位。最后是完善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降低了农村的金融风险。具体政策有:通过巨额农业补贴,提供高额担保资金; 提供农村贷款利息补贴,鼓励发展重点项目。
将问题聚焦到辽宁省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辽宁“十一五”规划中也指出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至关重要,既是战略重点,也是主要突破口。具体的发展思路为:首先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全面振兴。其次,着眼于农产品转化增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企业向县域转移,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再次,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实行集中开发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最后,继续深化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放权搞活县域经济,增强县域自主发展能力。以进入全国百强县为目标,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加大扶持力度,带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取短时间内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确保辽宁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的目标。”
在财政方面,为了给县级政府提供足够的帮助,辽宁省政府不仅实施了县级扩权改革,给了县一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并支出大量资金支持县域经济。以2009年为例,省财政仅对县区返还税收一项就达40多亿元,此外还有200多亿元各种名义的补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增强了财政实力。辽宁还实施县域财源建设工程,以“小钱”吸引大钱。2009年,省财政筹措县区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励资金5000万元,拉动各县区共吸引省外投资184亿元。拨付资金2亿元,通过落实产业项目贴息政策,全年共支持县域企业244户,拉动银行贷款近50亿元,增加税收收入近10亿元。 在“十一五”期间,全省还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手段,加大对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符合担保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和高、精、特、尖企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改善外部环境和县域内求发展是最迫切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战略,二者缺一不可。关于第一点,需要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主要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力度,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可以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奖励办法,激励银行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农村信用联合社的积极作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其次是积极引导投资向县域倾斜,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地位。县域投资不足是辽宁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积极引导投资向县域倾斜。第三点则是减缓“准入”限制,鼓励创业,科技领衔,发展壮大规模以下工业。辽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单位62%分布在农村,其生产总量占辽宁规模以下工业的51%,规模以下工业是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此,首先,要减缓“准入”限制,在坚持“就业优先”原则下,借鉴法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和做法,适时减缓对小型工业企业市场经营和生产活动中的“准入”核定,以温和的行政措施保护民间工业的发展与成长;其次,鼓励创业,在坚持“活力第一”原则下,借鉴美国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正确面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频繁的消亡新增,坚持扶持与引导,对成长性强、潜质好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时发现加以培养;最后,要坚持科技领衔,在坚持“科技至上”原则下,吸收六十年代日本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经验,积极倡导高科技向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下嫁”,由下至上的培育工业的活力和成长体系,逐步构建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发展框架,最终实现科技引领下的弹射式发展模式。
在保证外部环境的同时,县域内积极寻求发展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完善城市功能,搞好县域内的建设。现阶段要特别突出县城的发展建设,使项目向县城集结、产业在县城集群。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放在县城,尽快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加强城镇的建设和规划,要有准确的定位,突出特色,提高城镇化水平。在县域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性,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其次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面对资源有限的情况,配套产业企业应以科技进步为抓手,积极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以科技为中心来发展的局面。着重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大外销能力和销售半径,突破本省区域内市场容量及需求的局限性抑制,从而改善省内市场竞争环境,并为落后区域的配套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只有保证改善外部环境和县域内部积极发展的统一步伐,县域经济才能蓬勃向上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明天也会更加的璀璨夺目。
参考文献:
[1] http://wenku.baidu.com/view/a8b4f648e45c3b3567ec8bd8.html.
[2] http://www.chinaacc.com/new/287%2F291%2F324%2F2006%2F6%2Fsh93062630495663.
[3]《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作者:东滩顾问.
[4] http://news.nen.com.cn.2006-07-11 05:13:542010-08-18 09:29,东北新闻网.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国家政策 财政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证券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危机的情势下,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然而,仍存在许多需要我们完善改进之处。我们从国家及地方政策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政策方面主要分为条文政策和财政政策。首先从国家整体来看,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这一概念,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明确地提了出来,在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提出,扶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明确指出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也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报告中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其次是财政方面,财政支持县域经济不是单纯的给钱,而是通过财政鼓励支持,调动县域的积极性,是一种重激励促发展的政策。总体来看,财政支持县域经济主要手段分为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政策方面我们还可以与国外进行一些对比,以德国为例,首先德国很注重环境建设与保护,强调的是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其次是很重视农业保护,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第三点是打造了较为完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合作金融(即信用合作社,与我国的农村信用联合社类似)的主体地位。最后是完善农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降低了农村的金融风险。具体政策有:通过巨额农业补贴,提供高额担保资金; 提供农村贷款利息补贴,鼓励发展重点项目。
将问题聚焦到辽宁省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辽宁“十一五”规划中也指出要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支撑、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至关重要,既是战略重点,也是主要突破口。具体的发展思路为:首先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县域工业,以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全面振兴。其次,着眼于农产品转化增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企业向县域转移,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再次,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实行集中开发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最后,继续深化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放权搞活县域经济,增强县域自主发展能力。以进入全国百强县为目标,选择一批重点县(市)加大扶持力度,带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取短时间内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确保辽宁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的目标。”
在财政方面,为了给县级政府提供足够的帮助,辽宁省政府不仅实施了县级扩权改革,给了县一级政府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并支出大量资金支持县域经济。以2009年为例,省财政仅对县区返还税收一项就达40多亿元,此外还有200多亿元各种名义的补助资金,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增强了财政实力。辽宁还实施县域财源建设工程,以“小钱”吸引大钱。2009年,省财政筹措县区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励资金5000万元,拉动各县区共吸引省外投资184亿元。拨付资金2亿元,通过落实产业项目贴息政策,全年共支持县域企业244户,拉动银行贷款近50亿元,增加税收收入近10亿元。 在“十一五”期间,全省还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手段,加大对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符合担保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和高、精、特、尖企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改善外部环境和县域内求发展是最迫切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战略,二者缺一不可。关于第一点,需要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主要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力度,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可以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奖励办法,激励银行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发挥农村信用联合社的积极作用,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其次是积极引导投资向县域倾斜,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地位。县域投资不足是辽宁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积极引导投资向县域倾斜。第三点则是减缓“准入”限制,鼓励创业,科技领衔,发展壮大规模以下工业。辽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单位62%分布在农村,其生产总量占辽宁规模以下工业的51%,规模以下工业是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此,首先,要减缓“准入”限制,在坚持“就业优先”原则下,借鉴法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和做法,适时减缓对小型工业企业市场经营和生产活动中的“准入”核定,以温和的行政措施保护民间工业的发展与成长;其次,鼓励创业,在坚持“活力第一”原则下,借鉴美国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正确面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频繁的消亡新增,坚持扶持与引导,对成长性强、潜质好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时发现加以培养;最后,要坚持科技领衔,在坚持“科技至上”原则下,吸收六十年代日本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经验,积极倡导高科技向中小型工业企业的“下嫁”,由下至上的培育工业的活力和成长体系,逐步构建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发展框架,最终实现科技引领下的弹射式发展模式。
在保证外部环境的同时,县域内积极寻求发展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完善城市功能,搞好县域内的建设。现阶段要特别突出县城的发展建设,使项目向县城集结、产业在县城集群。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放在县城,尽快完善县城的城市功能,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加强城镇的建设和规划,要有准确的定位,突出特色,提高城镇化水平。在县域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性,提高县域经济市场化程度。其次是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面对资源有限的情况,配套产业企业应以科技进步为抓手,积极改造、提升传统行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形成以科技为中心来发展的局面。着重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大外销能力和销售半径,突破本省区域内市场容量及需求的局限性抑制,从而改善省内市场竞争环境,并为落后区域的配套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只有保证改善外部环境和县域内部积极发展的统一步伐,县域经济才能蓬勃向上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明天也会更加的璀璨夺目。
参考文献:
[1] http://wenku.baidu.com/view/a8b4f648e45c3b3567ec8bd8.html.
[2] http://www.chinaacc.com/new/287%2F291%2F324%2F2006%2F6%2Fsh93062630495663.
[3]《国外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作者:东滩顾问.
[4] http://news.nen.com.cn.2006-07-11 05:13:542010-08-18 09:29,东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