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通用航空飞机作业的数量突然从水平线上跃起来,一路保持着高昂的上升率。催生上升率的原因很多,但是表象集中在一点:购买和使用私人飞机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团队里都有谁?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最先吃螃蟹的是位于湖南长沙、远大集团的张跃。
1997年,张跃用7000万人民币从美国买了两架飞机,由此,他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私人公务机和直升机的人。也就在这一年,张跃还考取了中国第一个直升机私人驾照。
张跃买飞机,有政策背景的支持:1996年8月,国家民航局允许进行“私人飞行执照”培训。
从那时起,在各种公开场合,张跃总逃脱不了记者们的一个共同提问:“张总,这次您的飞机停在哪里了?”
或者是受张跃的影响,长沙成为购买私人飞机最早爆发的城市。
继张跃之后,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也购置了一架直升机,价值1500万元。由此,他成为长沙第二个拥有私人飞机的企业家。
到目前为止,长沙到底有多少私人飞机?即使民航局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点言论达成了一致:“长沙是中国拥有私人飞机最多的城市。”
即使被大家认为低调、内敛的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也按捺不住飞行的激情。2008年2月,三一集团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了一架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制造的直升机,价值1300万美元。同时,三一集团还购买了一架商务飞机,价值8000万美元。
财富效应使私人飞机很快辐射到浙江,而且购机热情稍晚一点的浙商们,步伐一点没落下。
50多岁的浙江商人裘德道,是杭州道远集团董事长。2004年,他自费去新加坡看航展。航展上,他选中了一架商务机,价值60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浙商中购买的第一架私人飞机。
2005年,可以说是浙商购买私人飞机的第一个高潮。当年,20多位温州民营企业家加入了一家私人飞行俱乐部,入会者均订购了一架私人飞机。
钟情小飞机
和最早的一批湘军和浙商兵团不同,对于一些人而言,掌控飞机的操纵杆远比在商务飞机上喝咖啡爽快。这些人对于飞机的要求是:要自己开上天,要买小飞机。
科宝博洛尼董事长蔡先培,今年74岁,他是国内学习驾驶飞机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指着照片上一架白色的、像小鸟一样张开机舱门翅膀的飞机,对记者说,“我要买这架22”。
这款小飞机,产自美国西锐飞机公司,号称“空中宝马”,出厂价50万~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00万~500万元,被认为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飞机。
喜欢这架“22”的,不仅是蔡先培。演员苗圃早他一步,已经买了一架,并且按照自己的要求重新喷漆绘制了个性图案。
蔡先培和苗圃同是北京精功国际飞行俱乐部的成员。苗圃是私人飞行俱乐部里率先学习并且已经可以单独驾驶飞机的女会员。
同为这个俱乐部会员的,还有“京城大玩家”张又旭。
张又旭被称为京城手表名仕,1960年开始玩哈雷摩托,是玩家的先祖。而且,现年65岁的张又旭足够大胆,还没有完全学会飞机起降的他,就买了一架30万美元的小蜜蜂。
俱乐部董事长李晨曾经给这些会员总结了某些共性,“喜爱贴近自然、体验速度和激情,多数对机械产品情有独钟。”
这是目前小飞机驾驶学习者的共性,也是小飞机购买者的共性。
不过,拥有私人飞机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财富。小飞机的价格从十几万到上千万不等,价格最低的小蜜蜂也只有16万元,相当于一辆普通家庭轿车。
小飞机的欢迎程度似乎与日俱增。这种适合低空飞行的飞机,可以通过学习取得私人飞行执照,自己拉杆上天。大飞机需要专业飞行员来驾驶,拿的是专业飞行执照。
如果说,大飞机买的是面子和交通工具,小飞机买的就是刺激和玩具。
商务机的明星谱
美国湾流公务机公司董事长曾公开发表过一个判断:“假如现在这个房间坐着10位已退休的世界顶级CEO,我敢说,不出5分钟,他们肯定会谈到私人飞机,谈到难忘的机上生活。”
他说的想必是奢华的商务机,因为商务机绝对是财富和品质的完美结合。在这个领域,CEO们如此,演艺明星们也一样。他们买的动辄便是价值上千万的商务机,没钱是绝对玩不起来的。
最惹眼的应该算得上赵本山。一直以“农民”形象自居、行事低调的他在今年年初高调买下“本山号”。
本山公司的人对这次高调购买行为的解释是:买飞机的初衷是为了省钱,赵本山出行都是多人陪伴,每年本山传媒的机票开销数字惊人,而且,民航购票紧张,自己开飞机不会延误活动。
同样解释和同样派头的明星大有人在。
林青霞夫妇的私人飞机和“本山号”同出一家,都是庞巴迪公司的挑战者系列商务飞机。
陈道明是机场的钻石级会员,他的私人飞机可以在各国的任何机场降落。
有人曾调侃,知名的演艺明星们,谁还没有买飞机?答案没人知道。
买飞机之后
不过,购买飞机后,除了飞着玩,飞着出行,人们也有其他的思考和决定。
有人为飞行算过一笔账:考飞行驾照16万元;参加飞行俱乐部30万元飞100小时;不算油耗,每年维护费为飞机价格的5%;飞行200小时左右,需要一次大维修,花费大概在100万元左右。细算下来,一年仅为飞机做维护的花销达数百万之多。
蔡先培表达了飞机可以作为投资的看法,他理想的状态是买两架飞机,一架高空商务机,一架低空小飞机,“不用的时候租出去,除了能赚回我的油钱,说不定还能多赚一些。”
出租是养机,卖机则是一个折本的买卖。
2007年7月6日,《浙江日报》刊登一则消息:本公司因企业发展需要,现决定低价转让欧洲直升机一架。
刊登消息的是浙江义乌的“相框大王”王斌。2006年,他花费1800万元购买了这架飞机。
王斌之所以转让爱机,其苦恼在于,从买了飞机,前后已经花费了2000多万元,每年还要继续缴纳400万元的托管费,但是飞机只在义乌和东阳的上空飞过几圈,飞行时间总共36小时。飞行手续繁杂,飞机飞不起来,利用价值受限。
同样,私人飞机的第一人张跃也决定:停飞。
他开始拿出自己的故事来宣传“8棵树”理论:“2005年的某一天,我偶然看到一组数据:一棵树平均一年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我的飞机从长沙飞到北京往返3000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碳,相当于8棵大树生长60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那天开始,我乘坐私人飞机商务出行就成了历史。”
不过,爱好飞行的人们依旧在飞行,并计划着购买下一架飞机的型号。就像汽车俱乐部一样,飞行者们也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团队,团队每天在讲述着新的飞行故事。
摘自《大河报》2010.9.7
这个团队里都有谁?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最先吃螃蟹的是位于湖南长沙、远大集团的张跃。
1997年,张跃用7000万人民币从美国买了两架飞机,由此,他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私人公务机和直升机的人。也就在这一年,张跃还考取了中国第一个直升机私人驾照。
张跃买飞机,有政策背景的支持:1996年8月,国家民航局允许进行“私人飞行执照”培训。
从那时起,在各种公开场合,张跃总逃脱不了记者们的一个共同提问:“张总,这次您的飞机停在哪里了?”
或者是受张跃的影响,长沙成为购买私人飞机最早爆发的城市。
继张跃之后,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也购置了一架直升机,价值1500万元。由此,他成为长沙第二个拥有私人飞机的企业家。
到目前为止,长沙到底有多少私人飞机?即使民航局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点言论达成了一致:“长沙是中国拥有私人飞机最多的城市。”
即使被大家认为低调、内敛的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也按捺不住飞行的激情。2008年2月,三一集团以公司的名义购买了一架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制造的直升机,价值1300万美元。同时,三一集团还购买了一架商务飞机,价值8000万美元。
财富效应使私人飞机很快辐射到浙江,而且购机热情稍晚一点的浙商们,步伐一点没落下。
50多岁的浙江商人裘德道,是杭州道远集团董事长。2004年,他自费去新加坡看航展。航展上,他选中了一架商务机,价值6000万元人民币。这也是浙商中购买的第一架私人飞机。
2005年,可以说是浙商购买私人飞机的第一个高潮。当年,20多位温州民营企业家加入了一家私人飞行俱乐部,入会者均订购了一架私人飞机。
钟情小飞机
和最早的一批湘军和浙商兵团不同,对于一些人而言,掌控飞机的操纵杆远比在商务飞机上喝咖啡爽快。这些人对于飞机的要求是:要自己开上天,要买小飞机。
科宝博洛尼董事长蔡先培,今年74岁,他是国内学习驾驶飞机年龄最大的一位。他指着照片上一架白色的、像小鸟一样张开机舱门翅膀的飞机,对记者说,“我要买这架22”。
这款小飞机,产自美国西锐飞机公司,号称“空中宝马”,出厂价50万~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00万~500万元,被认为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飞机。
喜欢这架“22”的,不仅是蔡先培。演员苗圃早他一步,已经买了一架,并且按照自己的要求重新喷漆绘制了个性图案。
蔡先培和苗圃同是北京精功国际飞行俱乐部的成员。苗圃是私人飞行俱乐部里率先学习并且已经可以单独驾驶飞机的女会员。
同为这个俱乐部会员的,还有“京城大玩家”张又旭。
张又旭被称为京城手表名仕,1960年开始玩哈雷摩托,是玩家的先祖。而且,现年65岁的张又旭足够大胆,还没有完全学会飞机起降的他,就买了一架30万美元的小蜜蜂。
俱乐部董事长李晨曾经给这些会员总结了某些共性,“喜爱贴近自然、体验速度和激情,多数对机械产品情有独钟。”
这是目前小飞机驾驶学习者的共性,也是小飞机购买者的共性。
不过,拥有私人飞机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财富。小飞机的价格从十几万到上千万不等,价格最低的小蜜蜂也只有16万元,相当于一辆普通家庭轿车。
小飞机的欢迎程度似乎与日俱增。这种适合低空飞行的飞机,可以通过学习取得私人飞行执照,自己拉杆上天。大飞机需要专业飞行员来驾驶,拿的是专业飞行执照。
如果说,大飞机买的是面子和交通工具,小飞机买的就是刺激和玩具。
商务机的明星谱
美国湾流公务机公司董事长曾公开发表过一个判断:“假如现在这个房间坐着10位已退休的世界顶级CEO,我敢说,不出5分钟,他们肯定会谈到私人飞机,谈到难忘的机上生活。”
他说的想必是奢华的商务机,因为商务机绝对是财富和品质的完美结合。在这个领域,CEO们如此,演艺明星们也一样。他们买的动辄便是价值上千万的商务机,没钱是绝对玩不起来的。
最惹眼的应该算得上赵本山。一直以“农民”形象自居、行事低调的他在今年年初高调买下“本山号”。
本山公司的人对这次高调购买行为的解释是:买飞机的初衷是为了省钱,赵本山出行都是多人陪伴,每年本山传媒的机票开销数字惊人,而且,民航购票紧张,自己开飞机不会延误活动。
同样解释和同样派头的明星大有人在。
林青霞夫妇的私人飞机和“本山号”同出一家,都是庞巴迪公司的挑战者系列商务飞机。
陈道明是机场的钻石级会员,他的私人飞机可以在各国的任何机场降落。
有人曾调侃,知名的演艺明星们,谁还没有买飞机?答案没人知道。
买飞机之后
不过,购买飞机后,除了飞着玩,飞着出行,人们也有其他的思考和决定。
有人为飞行算过一笔账:考飞行驾照16万元;参加飞行俱乐部30万元飞100小时;不算油耗,每年维护费为飞机价格的5%;飞行200小时左右,需要一次大维修,花费大概在100万元左右。细算下来,一年仅为飞机做维护的花销达数百万之多。
蔡先培表达了飞机可以作为投资的看法,他理想的状态是买两架飞机,一架高空商务机,一架低空小飞机,“不用的时候租出去,除了能赚回我的油钱,说不定还能多赚一些。”
出租是养机,卖机则是一个折本的买卖。
2007年7月6日,《浙江日报》刊登一则消息:本公司因企业发展需要,现决定低价转让欧洲直升机一架。
刊登消息的是浙江义乌的“相框大王”王斌。2006年,他花费1800万元购买了这架飞机。
王斌之所以转让爱机,其苦恼在于,从买了飞机,前后已经花费了2000多万元,每年还要继续缴纳400万元的托管费,但是飞机只在义乌和东阳的上空飞过几圈,飞行时间总共36小时。飞行手续繁杂,飞机飞不起来,利用价值受限。
同样,私人飞机的第一人张跃也决定:停飞。
他开始拿出自己的故事来宣传“8棵树”理论:“2005年的某一天,我偶然看到一组数据:一棵树平均一年吸收18.3公斤二氧化碳,我的飞机从长沙飞到北京往返3000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碳,相当于8棵大树生长60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从那天开始,我乘坐私人飞机商务出行就成了历史。”
不过,爱好飞行的人们依旧在飞行,并计划着购买下一架飞机的型号。就像汽车俱乐部一样,飞行者们也组成了一个个的小团队,团队每天在讲述着新的飞行故事。
摘自《大河报》20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