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JL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主要途径。在高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这有助于知识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较快、较准确地形成数学概念,理解有关知识。这样的传统课堂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与不足,为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我们提出以下的优化策略:
  一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优化着眼点
  1. 高中数学教师备课的优化。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备课上的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了解学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备好教具、备好教法、备好开头,引人入胜以及备好板书等。
  2. 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学习概念的关键是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概念的意义。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在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设计概念的引入情景,启发学生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同时在情景的设计过程中要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感性经验、抽象概括能力等因素,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景。
  3. 数学教学语言的优化。语言要严谨,富于逻辑;语言要准确,注重科学;语言要精炼,增强效益;数学教学语言要具有生动性、趣味性
  二、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是以是以数学能力为基础、以数学学习心理活动的分析能力为核心、以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教学反思能力为发展中心的能力系统。它包括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认知、操作和监控三个方面的多种能力。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1)组织教学活动建立“新老教师”的互助合作关系;(2)强化数学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3)加强教师的数学建模能力;(4)加强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能力;(5)培养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 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
  1.实施“探究—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建构”教学是运用指导学生积极探索的方式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的认知过程,实现心理结构自我建构的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大面积提高数学学业成绩;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智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的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 实施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性教师”。反思性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授课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将“学会教学” 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反思性教学具有全面合理性、灵活时效性和循环上升性的优势,并被认为“基于教师和学生最大利益的一种真正有效的教学”。
  3.大力推广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主权,在学习活动中有很大的自由度。在学习内容上,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自主选择和确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对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四、 改进学生数学观,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时情感态度的培养。中学生数学观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现状,应采取如下措施:拓宽中学生的关联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形成合理的观念;养成以探索为核心的数学精神,从知识层面、观念层面、精神层面 3个不同的层次立体、全方位地改进中学生的数学观。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发展,把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学科的教育与教学之中。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情感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意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家庭,社会评价。
  数学学习情感在学生的长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中形成的,它的发展与形成,既有内在因素的影响,是学生自己自觉培养的过程(包括种种体验与认识等),又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数学教师、数学书籍等周围环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情感的培养,必须与知识技能相结合,主要从教师、学生主体、环境做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这样的情感的培养才是行之有效的。
  五、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真正的学习,必须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只有学生自主参与了教学过程,学生才有可能对教材做出有意义的表现,才会产生学习动机。怎样让学生有效的、自主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六、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数学交流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改变对数学学习苦燥无味的错误认识,对数学产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进而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河北饶阳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晓华,理念与教学——新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科教咨询,2007.3
  2、李素芹,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3、惠定军,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堂效益,成功(教育),2007.2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即将出台,关于“县中模式”的争论也已尘埃落定,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期望越来越高,专家对物理教学又提出了更加“物理化”的要求,身处教学第一线的物理教师究竟应该怎样进行物理教学?  等待、观望甚至走老路都是行不通的。我们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最佳的结合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已实施,并不断调整,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诚然,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那么
期刊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来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为目标。  一、教学情境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
期刊
从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我省全面展开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众多的高中生物教师已经接受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并在努力的进行课改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疑点和困难,影响新课程的推广。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听课交流和调研,对生物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同行共同探讨和进步。  一、对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教学效果的思考  教学方式的转
期刊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使用它能让教师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理念,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能激发学生积极思想,主动参与,达到“我要学习”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试图对怎样在高中生物课中开展问题教学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景,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分解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的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但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班级大(一般为50~60人),程度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  有些教师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往往难于驾驭;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过难,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也容易造成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则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也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必然会对师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提高素质,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都产生相应的变化,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实践,需要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英语教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思维模式的转变;
期刊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多年的实践也让我体会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能力,而且和激励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不管一个学生的能力有多强,如果积极性不高,激励水平低,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通过鼓励来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最充分地发挥才能,变消极为积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保持学习的高效率,进一步激发创造性精
期刊
“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 活动激趣   叶圣陶曾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
期刊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体现了社会发展需要人们进行广泛多方面合作的特点。  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乐趣,又是小学生健康心里的表现。心理学家肯定地指出:不会合作,就没有成功。因此,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