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大学生生活也减少了很多乐趣,现在的大学生活远不如以前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本文从现在大学生生活的现状,微笑、快乐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影响以及如何让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从微笑、快乐中开始。
关键词:快乐;微笑;大学生;大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面临着险峻的就业问题。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对于现在大学生充满压抑的大学生活,我们该如何解决、如何面对呢?
一、大学生生活的现状
1.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迷茫中度过,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由高中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精神会瞬间放松,然而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过的特别空虚,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地度过这段大学生活,这就使得大学生生活缺少欢乐,缺少乐趣,所以大学生的生活可以用碌碌无为这个词来形容。
2.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加很多大学活动都是为了学分,什么都是有学分就去,没有学分就不会参加,根本就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还有学习方面,好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课学习,甚至是翘课之类的。甚至是迟到、旷课都是常事,把学习不放在自己的重要位置。
3.现在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家里对他们的过分溺爱,将他们大学之前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从小到大他们都是自己过得,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比较自私,没有自制力。就大学生占座这一件事,好多学生都是一个人用三个座位,自己坐一个、包放一个、放书一个,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没有座位,不能够很好的学习。
二、微笑、快乐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1.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要是大学生之间可以以微笑示人,那么整个校园之间都会充满欢乐,这对于学生的生活环境都有很大的益处。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这点的话,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整个人心情都会放松,也会舒服很多。
2.对于大学生活,遇到困难,换种心态去面对,对于生活中的困难微笑面对。学生之间有摩擦是必然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微笑示人,对待他人要宽容,有研究表明,学生在笑声中学习,带着笑容与他人交流,比板着脸要自然、要快乐更多。同时,如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情绪会高涨许多,学习的效率也会更加好。
3.学生在回到家中的时候也要面带微信,当然,家长也不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中,这样会使得学生感觉家中并不能很好的休息,这样会整体降低学生的兴奋感,减少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反而会适得其反。与人相处,让孩子将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面对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帮助他人,分享快乐给他人。
三、如何讓大学生活从微笑、快乐中开始
1.学生刚进入大一时,都要参加军训。学生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军训,军训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且,军训对于学生的好处是巨大的,有益于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开阔视野,了解我国的国防力量,总之这件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当然,有的学生可能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再加上学生在中学时候为了学习,很少有时间锻炼,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所以,这个军训对于学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2.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的第一个老师对于学生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是可以微笑对人,对待每位学生都可以心平气和的,耐心的与同学沟通,对待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能尽力解决,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同时,也会让学生有一种在家的感觉,这样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活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对于其他人也会宽容以待,真诚相待。
3.在大学生的学生上课过程中,老师尽量面带微笑,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要给予解决。若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更幽默一点,那么许多学生也会认真听课。众所周知,很多大学的专业课都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在其中加入一点笑点,或者说教师以微笑示人,这会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4.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当然,这些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活动中的乐趣。就平常来说,活动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大平台,在这个活动中,要是所有人都可以以微笑示人,宽容待人,对待每一位同伴都能面带笑容,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快乐的感觉,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大学生的生活中充满快乐,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且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大学生的生活充满微笑,关系到每个人,所以说只要人人都能以微笑面对其他人,这个社会就会充满爱。
参考文献:
[1]顾建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3(1).
[2]杨怀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围绕价值目标提高时效性[J].社会纵横,2009,1(1).
[3]高宝立,金东贤,许建争.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N].中国教育报,2010.
关键词:快乐;微笑;大学生;大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面临着险峻的就业问题。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对于现在大学生充满压抑的大学生活,我们该如何解决、如何面对呢?
一、大学生生活的现状
1.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迷茫中度过,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由高中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精神会瞬间放松,然而之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过的特别空虚,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地度过这段大学生活,这就使得大学生生活缺少欢乐,缺少乐趣,所以大学生的生活可以用碌碌无为这个词来形容。
2.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参加很多大学活动都是为了学分,什么都是有学分就去,没有学分就不会参加,根本就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还有学习方面,好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课学习,甚至是翘课之类的。甚至是迟到、旷课都是常事,把学习不放在自己的重要位置。
3.现在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家里对他们的过分溺爱,将他们大学之前的生活照顾的无微不至,而且从小到大他们都是自己过得,所以大部分的学生都比较自私,没有自制力。就大学生占座这一件事,好多学生都是一个人用三个座位,自己坐一个、包放一个、放书一个,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都没有座位,不能够很好的学习。
二、微笑、快乐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1.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要是大学生之间可以以微笑示人,那么整个校园之间都会充满欢乐,这对于学生的生活环境都有很大的益处。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是人人都可以做到这点的话,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整个人心情都会放松,也会舒服很多。
2.对于大学生活,遇到困难,换种心态去面对,对于生活中的困难微笑面对。学生之间有摩擦是必然的,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微笑示人,对待他人要宽容,有研究表明,学生在笑声中学习,带着笑容与他人交流,比板着脸要自然、要快乐更多。同时,如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情绪会高涨许多,学习的效率也会更加好。
3.学生在回到家中的时候也要面带微信,当然,家长也不能把自己在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回家中,这样会使得学生感觉家中并不能很好的休息,这样会整体降低学生的兴奋感,减少学生对于学习的乐趣,反而会适得其反。与人相处,让孩子将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面对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帮助他人,分享快乐给他人。
三、如何讓大学生活从微笑、快乐中开始
1.学生刚进入大一时,都要参加军训。学生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军训,军训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且,军训对于学生的好处是巨大的,有益于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开阔视野,了解我国的国防力量,总之这件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当然,有的学生可能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再加上学生在中学时候为了学习,很少有时间锻炼,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所以,这个军训对于学生还是很有必要的。
2.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的第一个老师对于学生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是可以微笑对人,对待每位学生都可以心平气和的,耐心的与同学沟通,对待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能尽力解决,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同时,也会让学生有一种在家的感觉,这样大学生的大学生生活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始,对于其他人也会宽容以待,真诚相待。
3.在大学生的学生上课过程中,老师尽量面带微笑,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要给予解决。若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更幽默一点,那么许多学生也会认真听课。众所周知,很多大学的专业课都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在其中加入一点笑点,或者说教师以微笑示人,这会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4.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当然,这些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活动中的乐趣。就平常来说,活动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大平台,在这个活动中,要是所有人都可以以微笑示人,宽容待人,对待每一位同伴都能面带笑容,让每个人都体会到快乐的感觉,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大学生的生活中充满快乐,这不仅是对大学生本身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且对于整个社会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大学生的生活充满微笑,关系到每个人,所以说只要人人都能以微笑面对其他人,这个社会就会充满爱。
参考文献:
[1]顾建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3(1).
[2]杨怀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围绕价值目标提高时效性[J].社会纵横,2009,1(1).
[3]高宝立,金东贤,许建争.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N].中国教育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