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榆,这个被海洲湾紧紧拥抱着的黄海明珠早已被人所熟知。海风、海潮、海鲜、海味、沙滩,阳光、渔网、渔歌、渔家号子……所有这些,都会让你感受到在大海面前渔民生活的本来面貌,一如生命的脆弱和坚韧,日子的简朴和繁复。大陆沉降为海,亘古千年、穿越风雨的渔民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壮景?!
海祭:渔家对大海的一声声问候
赣榆海祭是当地沿海地区祈安康、庆丰收的一种古老而又活动场面盛大的民间习俗。它起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数朝不衰,至民国,海祭活动逐渐衰败。“文革”期间,祭海无人敢提,庙宇、祭器、祭文、鼓谱均遭毁坏。
赣榆渔民的海祭活动别具特色——只祭“老爷”和“娘娘”。又因赣榆地处苏北鲁南交界,在祭海仪式上有着南北交融的风格,成了南北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据传说赣榆海祭由徐福东渡演变而来。“老爷”是何许人也?“老爷”指的不是人,是被神话了的鲨鱼。在过去,这里沿海鲨鱼特别多,而且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嬉戏。如果遇到鲨鱼群是相当危险的,它们在船的周围一撅头,一摆尾,小船就会有倾覆的危险。渔民们望着黑压压的鲨鱼群,只得强掩惊惶,故作镇静,马上烧香磕头,不断往船的四周抛撒大米,并出于无奈,叫着老爷苦求,以期鲨鱼尽快离去。于是“老爷”一词就如此产生了。海祭是从每年年后出海开始的,春节第一次出海自然要隆重得多,平时则删繁就简。一般选农历逢双的日子,老大带领全体船员到船上拜祭老爷。
那个夜色正浓的冬晨,我们4点就起床,在6点前赶到海头镇的小口港码头。
今年41岁的陈患林,是船主也是船老大,他和请来的一帮渔民们正在等待着我们。只见一只半新的足有400马力的渔轮披红挂彩,在几只射灯的照耀下静静地停靠在码头,靠近船的岸边置放着一张方桌,上面已经堆满了猪头三牲、水果等各种各样的供品,两支红烛和香、纸之类的东西,鞭炮与锣鼓家伙都已准备停当。
对于陈忠林他们来说,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日常出海前的祭祀,在我们看来就成了渔家风俗表演。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平常,质朴无华,而又那样地深蕴内涵,意义重大。看来,对于大海的这种情感依存从这里的先民们开始,早已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层面和生命的骨髓里。
按照习俗,出海前的海祭要在东方出现鱼肚白之前完成。于是,我们到了现场后,他们的祭祀也就随即开始了。
出海的船一般有两种人员组织形式:一种是船主不出海,请来船老大,自己在家等着收获;另一种就是自家的船自己做船老大。陈忠林就属于后者。按规矩他先是把一只公鸡在供桌前杀了,同时鞭炮齐鸣,锣鼓齐奏,热闹非凡。然后,陈老大开始烧纸、点香、燃烛、敬酒,用刀分别将猪、鸡、鱼三牲上的肉割下一块来,和水果、点心等都丢到烧纸的地方,嘴里还不停地进行着祷告,以示供奉,还把两棵葱的葱头割下扔掉,据说这是祈祷不要两只船相“冲”相撞的意思。
接着陈忠林最先跪在了一块红地毯上,朝着供桌、大海和船只的方向磕上三个头,所有的船员跟着一个个地全部跪拜。祭拜完毕,大家就都沿着叫“跳”的木板上船,开始起锚出港。起锚自然少不了一番昂扬而浑厚的渔民号子,所有的船员跟着头儿边拉边唱,号子声一时竟然让现场的气氛充满了庄严和激情。一大帮子经常海里来海里去的孔武有力的汉子们,一会就把一个硕大的铁锚拉了上来。如此,整个祭海仪式中的祭祀龙王的半程也就基本结束。我们也在特许的情况下上船同行,因为我们还要记录海祭的下半程——在海中祭祀娘娘,这样整个过程才完整。
这个时候,已经现出轮廓的大地和房屋若隐若现,东方大海的深处也开始露出鱼肚白来。
陈忠林的船慢慢地驶离了港口,沿着内河的一段朝着出海口航行,一起出海的船只也都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拔锚东进。因为此时的潮水正是满潮的时候,三三两两返航的渔船也在这个时候满载而归,迎面驶来。两船相交时,掀起的水浪哗哗作响。这个时候我们才有机会看清楚陈师傅的船只,这是一只在当地不算小的渔船,属于三层楼式的那种。只见船楼的四角各挂一个大红灯笼,显得红火而辉煌;插满船舷的红绿旗子在海风中有力地摆动着,船头和船尾的大旗子上分别写着“满载而归”等祝福的字,靠前的甲板中间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上面高悬着一面鲜艳夺目的国旗,在国旗的下面是一根在风中摇曳不止的竹子,这就是当地风行的发财树了;在船楼的门口两边贴的大红对联,映衬着那个雕刻上去的混体字“招财进宝”,清新醒目,一团喜庆。
东方的鱼肚白早已变幻成绛紫色,慢慢地又变成绛红色,再由深变淡,太阳就从遥远的海里跳了出来,刚才的海岸变成了地平线。当船头向着刚刚升起的太阳,祭祀娘娘的仪式开始进行,其过程基本上和起航时的相同,烧纸过后,在一片鞭炮声中,陈忠林再次于船头的悬挂铁锚处杀一只鸡,并将鸡毛粘在船头上。我从镜头里看到,站立船头的他的剪影在阳光的映衬下是那样的庄严而肃穆,虔诚而质朴。从他一张一合的嘴上我知道,他再一次地向大海祈祷了。此时,正前方的秦山岛越来越清晰了,岛上正好就有一座天后娘娘的庙!
由于我们的行程安排不能随船出海,像陈师傅这样的大船一出海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肯定要在半年以后才能回来,我们只好离开了陈师傅的船乘其他船只回到了岸上。
陈师傅的船带着我们的祝福向着更远的大海深处开去。
海上生活:有风浪伴奏的生命旅程
在赣榆,我们总是在感受着海洋的气息,体味着渔民生活的新鲜,同时也为渔民朋友的智慧、勤劳和勇敢而钦佩,更为正在深海作业的陈忠林和他的船员们多了一分牵挂。
其实,当看到陈师傅带领着他的船员们乘船慢慢地向远天厚海处隐去时,我们就知道,他们已经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又一番海上的生活,那是紧张而又刺激的有风浪陪伴鸣奏的生命旅程。
赣榆所在的海州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这里的渔业生产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船上掌舵的人俗称船老大,简称老大。船主对船老大特别尊重,必须亲自登门拜请,故习称为请老大。每次出海前船主都要设宴席招待船老大,船老大出海后,船主要按时向船老大家送粮送草,照顾其家,使老大在海上安心操作。每到逢年过节,船主要亲自向船老大送点心,还要送对联并亲手贴上,内容一般为:“多晓风云色,尽知海岛情”;“圣天子一人定国,大丈夫四海为家”等等,用以歌颂船老大的能力和功德。
海上捕捞分两种:一种是春天出远洋,秋后回家:一种是近海小取,离岸不远,赶潮水早出晚归。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现在的近海已经没有什么鱼可打了,就连黄海最负盛名的大黄鱼小黄鱼也早已退到了海的深处。所以,要想获得较大的收获,渔民们必须到远海进行捕捞。而近海已经成了诸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养殖的绝佳地带。
海州湾海域面积大,鱼类品种多,捕捞的方式也就多。不同的捕捞方式,用不同的网具,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流动网,简 称流网;二是固定网,简称定网。由于海州湾渔民祖祖辈辈常年在海上作业,风险浪恶,性命攸关,诚如渔谚所言:“一时风行一时船,一潮水长一潮鱼。”于是在渔民社会里,历史地形成了一整套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较为稳定的风俗习惯。贯穿在这些传统习惯中的主线,是顺从性强,实用性强,避晦忌讳多,吉利彩话多,信仰崇拜多。千百年来这已经成为渔民生产生活中严格的行为规范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渔家的忌讳多,说话做事都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习俗和活动方式,仅是在饭桌上的讲究就多得不可胜数。盛饭应该说成“装饭”,因为“盛”谐“沉”音。把筷子变着花样说成“篙子”。吃罢饭后,不能把筷子慢慢搁在桌子上,意为“船搁浅滩不活水”;也不准将其搭在碗上。在过去,大多是帆船,遇大风时,须把帆卸下,搭在船上。这种情况自然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很忌讳把筷子搭在碗上。正确的做法,是把筷子沿桌面水平“射出”,取顺风顺水顺利之意。如果碰巧几个人同时或相继吃完,同时或连续“射出”筷子,你会感到那场面很壮观,也很潇洒。就菜时,不准伸筷子夹别人面前的菜,这叫做“过河筷子”,过河是很危险的。和渔民一起吃饭,你会感到简直就是一台戏。出海吃第一顿鱼不准去鳞,不准破肚子,要整鱼下锅,整鱼端出:倘若把鳞刮去,将鱼肚抠出,那就意味着“贫贫如洗”。每次吃鱼都不能全部吃光,这叫做“鱼(余)剩”,寓意“鱼来不断”、“年年有鱼(余)”。吃饭时,开始蹲在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不准随便移动,挪动又叫“离窝”,意为在此处捕不到鱼,必须活锚换地,况且活锚有的是相当费劲的事。
渔民们在日常的言论中忌说“死”、“沉”、“霉”、“光”、“翻”等语,说错了,说话人要用草纸擦嘴,一边擦嘴一边说“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海上说了犯忌的话或做了犯忌的事,要立即烧香磕头,进行“破解”。平时不准动太平锚、太平篮、太平斧三样东西。
关于妇女的忌讳那就更多了。每年出海前,要找一孕妇帮助缝一面大红旗,插在船上,意为出海后能“重载”,于是怀孕七八个月的妇女最受欢迎。未满月的产妇及月潮妇女不准上船,否则被认为是最晦气的,即使一切准备停当,也要推迟一、二天出海:两船相接,不允许妇女从这条船跨到另一条船上。妇女上船不准跨网跨钩,当然聪明的妇女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逢凶化吉”,她知道自己犯了忌,马上高声说:“小脚踏踏网,马鲛勒鱼尽船装。”或说:“小脚拦拦路,这趟必定富。”这样,晦气就被>中掉了。
渔谚还说:“有女不嫁打鱼郎,一年三季守空房。寒冬腊月回家转,还是一包旧衣裳。”这说明从前渔民生活艰苦,渔妇更是苦不堪言。远洋渔业生产,每年清明前出洋,离家很远,为了抢渔汛,每取到鱼就到附近鱼行或海上收鲜船销售,直到秋后才能归来。每年春季船出远洋,全村人都自发集中在岸边,敲锣打鼓相送,祝愿满载而归,为上船人扬威壮胆。若在海上果然丰收,尤其是在海上遭了风险,劫后余生又获丰收而归的,离岸好几里就在桅杆上打起得胜旗,叫得胜回朝(潮)。
尽管现在的鱼轮大都装了GPS卫星定位仪,并且使用的机器马力也越来越大,但海头镇小口村的陈忠林还是告诉我,人到了海里只能靠天。从18岁就开始当船老大的他谈起一些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的境遇时,还是明显表现出后怕。
在赣顺船舶修造厂里,我曾遇到一对渔民夫妇,男的叫张凤京,37岁,女的叫张玉霞,38岁。他们家的船正在休整,准备过了年出远海。提起海上的生活,张凤京说,渔民尽管收入要比陆地上的农民收入高多少倍,但是担惊后怕的事情也多,别的不说,每年出海后大都是大半年才回来,家里什么都顾不上,风浪也好,想家也好,跑的近了没有鱼,跑的远了怕台风和不良的外国船只,这么多的烦心事都一齐搅和着你,论谁也受不了。所以他们的酒量大都很大,因为酒能壮胆,酒能解愁啊。张玉霞说,做渔民的女人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在家熬寡,自己还要照顾大人小孩,因为渔船对于女人太刻薄了,想帮男人都帮不上,只有在家里织网,做杂事,不过想想老公在海里多不容易,每次出海能拿个几十万回来,也是用命拼出来的,他能平安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渔民号子:回荡在海上的心灵诗篇
尽管千百年来,渔民们早已经摸透了大海的脾气,但如此的长时间在深海作业,对远海变幻莫测的天气,各种海流的交汇,处处潜藏的危险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渔民对大海的恐惧一如对大海的依赖一样与生俱来。人类早就学会了用声音来为自己壮胆和壮行,于是,表现渔民自身祈求平安和丰收的渔民号子也就应运而生了。
赣榆一带的渔民号子是我国号子类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它流传于海州湾沿海一带,分布在今连云港市沿海渔岛及其辐射的周边地区。
俗话说:“船是三块板,动身就要喊。”渔民在岸上尤其是在海上,除了高声说彩话外,只要有两人以上,特别是多人同干一个工种的活,就要打号子,这就叫渔民号子。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号子,但共同的特征是,受彩话多、忌讳多的习俗所约束t都是用啊、哎、唉、哟等语气词组成号子内容,曲调质朴悠扬,爽朗而有节奏。用相应的节拍来统一步伐和统一动作,同时也以这种抑扬顿挫的声调来增加劳动的乐趣和减少疲劳感。这些渔民号子自古就是代代人传承下来的,约定俗成。一个人自能参加劳动,就学会渔民号子,一旦学会就终身不易改变,形成较为稳定的条件反射,干什么活,什么号子就自然地出来了。渔船在海上作业,各个工序、工种都是固定的,每次打号子领唱的叫“号头”,也是自然形成的。如果不干活,要每个人打号子,就什么都打不出来。
我们在那里时,请几位老渔民打号子,他们都说会打号子但打不出来。直到找几位老渔民在一起,互相做出动作,就打出来了。
可以说,渔民号子对于渔民来说,就像人群对于盐一样,散布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细节和角落,紧紧地与渔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扭结在了一起。渔民号子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唱唱出来的,就直接叫号子,而另外一种是说出来的,又口L彩话。有的时候还会边说边唱。
民谚说:“渔家彩话多,多得动筐抬,张口就说好,闭口就发财。”在渔民生活中,尤其在海上劳动中,时时处处都要说吉利话,喊号子,说彩话。渔船只要起步,从起篷、起锚、拔缆、点水(用竹竿测船头水深),直到取鱼地点的抛锚、打桩、张网、拿鱼等,不同的劳动,都有传承千百年的彩话(并且也在不断地创新),用彩话来提神鼓劲,统一步骤。
开始起锚行船时唱的是“起锚步步高,今年取彩好。”船到取鱼地点,渔民叫“坞上”或“户上”;抛锚停船时,伴随一、二、三动作时,就说:“一锚登恒。”
停船抛锚后,打桩系网俗叫张网,打桩叫“打户”。打桩用的不叫榔头而是叫斗,一根能达海底的长楠木杆,下边装上二尺来长铁管将桩套在铁管内打入海底。斗需要五、六个人手拿着一齐往下用力打,要用有节奏的彩话来统一上提下压的动作。打桩开头时大声喊唱:“大网张张口,就有豆腐酒。”领唱人开始用此两句,来提醒大家准备动作,下边是开始行斗,或领唱人唱一句,大家齐说“嗨”,或大家一起唱。如此往复地唱,直到一根桩打完为止。桩被打在水下面,网缆扣在桩上,并在水面系一漂浮物作标记,标记叫旗泡。旗泡下水时也要说彩话:“旗泡站站尖,一万七八干。”
起网捕鱼是海上活动的高潮,也是一切渔业活动的目的之一,大家都很兴奋。起网时除老大掌舵指挥外,全体人员各司其职,一齐动手,用彩话统一节奏,朗声唱到:
网口张,装满仓。
搁劲(用劲)啦,大把掐。
掐得准,装得稳。
朝仓倒,人人笑。
装满载,大发财。
赣榆渔民号子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歌艺术形式,不仅是渔民传统习俗的活化石,也是海州湾渔文化传统最有价值的见证。这里的渔民号子囊括了旧时渔民捕捞作业的全过程。唱腔或铿锵有力,或委婉抒情,或哀怨凄凉,或激情奔放,不一而足。目前,由于赣榆一带海州湾渔民号子是以口传心授形式传承的,一批唱渔民号子的渔民早已年高;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渔船已经全部机械化或电子化操作,渔民号子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已不复存在,所以,渔民号子也正在慢慢地从渔家生活中消失。
那曾伴随着海鸥不停地掠过水面,直上九霄,在千百年的风雨中穿行过来的渔民号子该被我们如何地珍视?
海祭:渔家对大海的一声声问候
赣榆海祭是当地沿海地区祈安康、庆丰收的一种古老而又活动场面盛大的民间习俗。它起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数朝不衰,至民国,海祭活动逐渐衰败。“文革”期间,祭海无人敢提,庙宇、祭器、祭文、鼓谱均遭毁坏。
赣榆渔民的海祭活动别具特色——只祭“老爷”和“娘娘”。又因赣榆地处苏北鲁南交界,在祭海仪式上有着南北交融的风格,成了南北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据传说赣榆海祭由徐福东渡演变而来。“老爷”是何许人也?“老爷”指的不是人,是被神话了的鲨鱼。在过去,这里沿海鲨鱼特别多,而且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嬉戏。如果遇到鲨鱼群是相当危险的,它们在船的周围一撅头,一摆尾,小船就会有倾覆的危险。渔民们望着黑压压的鲨鱼群,只得强掩惊惶,故作镇静,马上烧香磕头,不断往船的四周抛撒大米,并出于无奈,叫着老爷苦求,以期鲨鱼尽快离去。于是“老爷”一词就如此产生了。海祭是从每年年后出海开始的,春节第一次出海自然要隆重得多,平时则删繁就简。一般选农历逢双的日子,老大带领全体船员到船上拜祭老爷。
那个夜色正浓的冬晨,我们4点就起床,在6点前赶到海头镇的小口港码头。
今年41岁的陈患林,是船主也是船老大,他和请来的一帮渔民们正在等待着我们。只见一只半新的足有400马力的渔轮披红挂彩,在几只射灯的照耀下静静地停靠在码头,靠近船的岸边置放着一张方桌,上面已经堆满了猪头三牲、水果等各种各样的供品,两支红烛和香、纸之类的东西,鞭炮与锣鼓家伙都已准备停当。
对于陈忠林他们来说,一次再寻常不过的日常出海前的祭祀,在我们看来就成了渔家风俗表演。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平常,质朴无华,而又那样地深蕴内涵,意义重大。看来,对于大海的这种情感依存从这里的先民们开始,早已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层面和生命的骨髓里。
按照习俗,出海前的海祭要在东方出现鱼肚白之前完成。于是,我们到了现场后,他们的祭祀也就随即开始了。
出海的船一般有两种人员组织形式:一种是船主不出海,请来船老大,自己在家等着收获;另一种就是自家的船自己做船老大。陈忠林就属于后者。按规矩他先是把一只公鸡在供桌前杀了,同时鞭炮齐鸣,锣鼓齐奏,热闹非凡。然后,陈老大开始烧纸、点香、燃烛、敬酒,用刀分别将猪、鸡、鱼三牲上的肉割下一块来,和水果、点心等都丢到烧纸的地方,嘴里还不停地进行着祷告,以示供奉,还把两棵葱的葱头割下扔掉,据说这是祈祷不要两只船相“冲”相撞的意思。
接着陈忠林最先跪在了一块红地毯上,朝着供桌、大海和船只的方向磕上三个头,所有的船员跟着一个个地全部跪拜。祭拜完毕,大家就都沿着叫“跳”的木板上船,开始起锚出港。起锚自然少不了一番昂扬而浑厚的渔民号子,所有的船员跟着头儿边拉边唱,号子声一时竟然让现场的气氛充满了庄严和激情。一大帮子经常海里来海里去的孔武有力的汉子们,一会就把一个硕大的铁锚拉了上来。如此,整个祭海仪式中的祭祀龙王的半程也就基本结束。我们也在特许的情况下上船同行,因为我们还要记录海祭的下半程——在海中祭祀娘娘,这样整个过程才完整。
这个时候,已经现出轮廓的大地和房屋若隐若现,东方大海的深处也开始露出鱼肚白来。
陈忠林的船慢慢地驶离了港口,沿着内河的一段朝着出海口航行,一起出海的船只也都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拔锚东进。因为此时的潮水正是满潮的时候,三三两两返航的渔船也在这个时候满载而归,迎面驶来。两船相交时,掀起的水浪哗哗作响。这个时候我们才有机会看清楚陈师傅的船只,这是一只在当地不算小的渔船,属于三层楼式的那种。只见船楼的四角各挂一个大红灯笼,显得红火而辉煌;插满船舷的红绿旗子在海风中有力地摆动着,船头和船尾的大旗子上分别写着“满载而归”等祝福的字,靠前的甲板中间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上面高悬着一面鲜艳夺目的国旗,在国旗的下面是一根在风中摇曳不止的竹子,这就是当地风行的发财树了;在船楼的门口两边贴的大红对联,映衬着那个雕刻上去的混体字“招财进宝”,清新醒目,一团喜庆。
东方的鱼肚白早已变幻成绛紫色,慢慢地又变成绛红色,再由深变淡,太阳就从遥远的海里跳了出来,刚才的海岸变成了地平线。当船头向着刚刚升起的太阳,祭祀娘娘的仪式开始进行,其过程基本上和起航时的相同,烧纸过后,在一片鞭炮声中,陈忠林再次于船头的悬挂铁锚处杀一只鸡,并将鸡毛粘在船头上。我从镜头里看到,站立船头的他的剪影在阳光的映衬下是那样的庄严而肃穆,虔诚而质朴。从他一张一合的嘴上我知道,他再一次地向大海祈祷了。此时,正前方的秦山岛越来越清晰了,岛上正好就有一座天后娘娘的庙!
由于我们的行程安排不能随船出海,像陈师傅这样的大船一出海只要没有特殊情况,肯定要在半年以后才能回来,我们只好离开了陈师傅的船乘其他船只回到了岸上。
陈师傅的船带着我们的祝福向着更远的大海深处开去。
海上生活:有风浪伴奏的生命旅程
在赣榆,我们总是在感受着海洋的气息,体味着渔民生活的新鲜,同时也为渔民朋友的智慧、勤劳和勇敢而钦佩,更为正在深海作业的陈忠林和他的船员们多了一分牵挂。
其实,当看到陈师傅带领着他的船员们乘船慢慢地向远天厚海处隐去时,我们就知道,他们已经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又一番海上的生活,那是紧张而又刺激的有风浪陪伴鸣奏的生命旅程。
赣榆所在的海州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渔场之一,这里的渔业生产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船上掌舵的人俗称船老大,简称老大。船主对船老大特别尊重,必须亲自登门拜请,故习称为请老大。每次出海前船主都要设宴席招待船老大,船老大出海后,船主要按时向船老大家送粮送草,照顾其家,使老大在海上安心操作。每到逢年过节,船主要亲自向船老大送点心,还要送对联并亲手贴上,内容一般为:“多晓风云色,尽知海岛情”;“圣天子一人定国,大丈夫四海为家”等等,用以歌颂船老大的能力和功德。
海上捕捞分两种:一种是春天出远洋,秋后回家:一种是近海小取,离岸不远,赶潮水早出晚归。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现在的近海已经没有什么鱼可打了,就连黄海最负盛名的大黄鱼小黄鱼也早已退到了海的深处。所以,要想获得较大的收获,渔民们必须到远海进行捕捞。而近海已经成了诸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养殖的绝佳地带。
海州湾海域面积大,鱼类品种多,捕捞的方式也就多。不同的捕捞方式,用不同的网具,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流动网,简 称流网;二是固定网,简称定网。由于海州湾渔民祖祖辈辈常年在海上作业,风险浪恶,性命攸关,诚如渔谚所言:“一时风行一时船,一潮水长一潮鱼。”于是在渔民社会里,历史地形成了一整套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较为稳定的风俗习惯。贯穿在这些传统习惯中的主线,是顺从性强,实用性强,避晦忌讳多,吉利彩话多,信仰崇拜多。千百年来这已经成为渔民生产生活中严格的行为规范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渔家的忌讳多,说话做事都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习俗和活动方式,仅是在饭桌上的讲究就多得不可胜数。盛饭应该说成“装饭”,因为“盛”谐“沉”音。把筷子变着花样说成“篙子”。吃罢饭后,不能把筷子慢慢搁在桌子上,意为“船搁浅滩不活水”;也不准将其搭在碗上。在过去,大多是帆船,遇大风时,须把帆卸下,搭在船上。这种情况自然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很忌讳把筷子搭在碗上。正确的做法,是把筷子沿桌面水平“射出”,取顺风顺水顺利之意。如果碰巧几个人同时或相继吃完,同时或连续“射出”筷子,你会感到那场面很壮观,也很潇洒。就菜时,不准伸筷子夹别人面前的菜,这叫做“过河筷子”,过河是很危险的。和渔民一起吃饭,你会感到简直就是一台戏。出海吃第一顿鱼不准去鳞,不准破肚子,要整鱼下锅,整鱼端出:倘若把鳞刮去,将鱼肚抠出,那就意味着“贫贫如洗”。每次吃鱼都不能全部吃光,这叫做“鱼(余)剩”,寓意“鱼来不断”、“年年有鱼(余)”。吃饭时,开始蹲在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不准随便移动,挪动又叫“离窝”,意为在此处捕不到鱼,必须活锚换地,况且活锚有的是相当费劲的事。
渔民们在日常的言论中忌说“死”、“沉”、“霉”、“光”、“翻”等语,说错了,说话人要用草纸擦嘴,一边擦嘴一边说“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海上说了犯忌的话或做了犯忌的事,要立即烧香磕头,进行“破解”。平时不准动太平锚、太平篮、太平斧三样东西。
关于妇女的忌讳那就更多了。每年出海前,要找一孕妇帮助缝一面大红旗,插在船上,意为出海后能“重载”,于是怀孕七八个月的妇女最受欢迎。未满月的产妇及月潮妇女不准上船,否则被认为是最晦气的,即使一切准备停当,也要推迟一、二天出海:两船相接,不允许妇女从这条船跨到另一条船上。妇女上船不准跨网跨钩,当然聪明的妇女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逢凶化吉”,她知道自己犯了忌,马上高声说:“小脚踏踏网,马鲛勒鱼尽船装。”或说:“小脚拦拦路,这趟必定富。”这样,晦气就被>中掉了。
渔谚还说:“有女不嫁打鱼郎,一年三季守空房。寒冬腊月回家转,还是一包旧衣裳。”这说明从前渔民生活艰苦,渔妇更是苦不堪言。远洋渔业生产,每年清明前出洋,离家很远,为了抢渔汛,每取到鱼就到附近鱼行或海上收鲜船销售,直到秋后才能归来。每年春季船出远洋,全村人都自发集中在岸边,敲锣打鼓相送,祝愿满载而归,为上船人扬威壮胆。若在海上果然丰收,尤其是在海上遭了风险,劫后余生又获丰收而归的,离岸好几里就在桅杆上打起得胜旗,叫得胜回朝(潮)。
尽管现在的鱼轮大都装了GPS卫星定位仪,并且使用的机器马力也越来越大,但海头镇小口村的陈忠林还是告诉我,人到了海里只能靠天。从18岁就开始当船老大的他谈起一些在海上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时的境遇时,还是明显表现出后怕。
在赣顺船舶修造厂里,我曾遇到一对渔民夫妇,男的叫张凤京,37岁,女的叫张玉霞,38岁。他们家的船正在休整,准备过了年出远海。提起海上的生活,张凤京说,渔民尽管收入要比陆地上的农民收入高多少倍,但是担惊后怕的事情也多,别的不说,每年出海后大都是大半年才回来,家里什么都顾不上,风浪也好,想家也好,跑的近了没有鱼,跑的远了怕台风和不良的外国船只,这么多的烦心事都一齐搅和着你,论谁也受不了。所以他们的酒量大都很大,因为酒能壮胆,酒能解愁啊。张玉霞说,做渔民的女人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在家熬寡,自己还要照顾大人小孩,因为渔船对于女人太刻薄了,想帮男人都帮不上,只有在家里织网,做杂事,不过想想老公在海里多不容易,每次出海能拿个几十万回来,也是用命拼出来的,他能平安回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渔民号子:回荡在海上的心灵诗篇
尽管千百年来,渔民们早已经摸透了大海的脾气,但如此的长时间在深海作业,对远海变幻莫测的天气,各种海流的交汇,处处潜藏的危险都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渔民对大海的恐惧一如对大海的依赖一样与生俱来。人类早就学会了用声音来为自己壮胆和壮行,于是,表现渔民自身祈求平安和丰收的渔民号子也就应运而生了。
赣榆一带的渔民号子是我国号子类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它流传于海州湾沿海一带,分布在今连云港市沿海渔岛及其辐射的周边地区。
俗话说:“船是三块板,动身就要喊。”渔民在岸上尤其是在海上,除了高声说彩话外,只要有两人以上,特别是多人同干一个工种的活,就要打号子,这就叫渔民号子。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号子,但共同的特征是,受彩话多、忌讳多的习俗所约束t都是用啊、哎、唉、哟等语气词组成号子内容,曲调质朴悠扬,爽朗而有节奏。用相应的节拍来统一步伐和统一动作,同时也以这种抑扬顿挫的声调来增加劳动的乐趣和减少疲劳感。这些渔民号子自古就是代代人传承下来的,约定俗成。一个人自能参加劳动,就学会渔民号子,一旦学会就终身不易改变,形成较为稳定的条件反射,干什么活,什么号子就自然地出来了。渔船在海上作业,各个工序、工种都是固定的,每次打号子领唱的叫“号头”,也是自然形成的。如果不干活,要每个人打号子,就什么都打不出来。
我们在那里时,请几位老渔民打号子,他们都说会打号子但打不出来。直到找几位老渔民在一起,互相做出动作,就打出来了。
可以说,渔民号子对于渔民来说,就像人群对于盐一样,散布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细节和角落,紧紧地与渔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扭结在了一起。渔民号子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唱唱出来的,就直接叫号子,而另外一种是说出来的,又口L彩话。有的时候还会边说边唱。
民谚说:“渔家彩话多,多得动筐抬,张口就说好,闭口就发财。”在渔民生活中,尤其在海上劳动中,时时处处都要说吉利话,喊号子,说彩话。渔船只要起步,从起篷、起锚、拔缆、点水(用竹竿测船头水深),直到取鱼地点的抛锚、打桩、张网、拿鱼等,不同的劳动,都有传承千百年的彩话(并且也在不断地创新),用彩话来提神鼓劲,统一步骤。
开始起锚行船时唱的是“起锚步步高,今年取彩好。”船到取鱼地点,渔民叫“坞上”或“户上”;抛锚停船时,伴随一、二、三动作时,就说:“一锚登恒。”
停船抛锚后,打桩系网俗叫张网,打桩叫“打户”。打桩用的不叫榔头而是叫斗,一根能达海底的长楠木杆,下边装上二尺来长铁管将桩套在铁管内打入海底。斗需要五、六个人手拿着一齐往下用力打,要用有节奏的彩话来统一上提下压的动作。打桩开头时大声喊唱:“大网张张口,就有豆腐酒。”领唱人开始用此两句,来提醒大家准备动作,下边是开始行斗,或领唱人唱一句,大家齐说“嗨”,或大家一起唱。如此往复地唱,直到一根桩打完为止。桩被打在水下面,网缆扣在桩上,并在水面系一漂浮物作标记,标记叫旗泡。旗泡下水时也要说彩话:“旗泡站站尖,一万七八干。”
起网捕鱼是海上活动的高潮,也是一切渔业活动的目的之一,大家都很兴奋。起网时除老大掌舵指挥外,全体人员各司其职,一齐动手,用彩话统一节奏,朗声唱到:
网口张,装满仓。
搁劲(用劲)啦,大把掐。
掐得准,装得稳。
朝仓倒,人人笑。
装满载,大发财。
赣榆渔民号子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歌艺术形式,不仅是渔民传统习俗的活化石,也是海州湾渔文化传统最有价值的见证。这里的渔民号子囊括了旧时渔民捕捞作业的全过程。唱腔或铿锵有力,或委婉抒情,或哀怨凄凉,或激情奔放,不一而足。目前,由于赣榆一带海州湾渔民号子是以口传心授形式传承的,一批唱渔民号子的渔民早已年高;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提高,渔船已经全部机械化或电子化操作,渔民号子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已不复存在,所以,渔民号子也正在慢慢地从渔家生活中消失。
那曾伴随着海鸥不停地掠过水面,直上九霄,在千百年的风雨中穿行过来的渔民号子该被我们如何地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