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走访和调研,以随机采访形式了解Y市小微企业生存现状,对企业进行抽样式采访并进行合理化分析发现,Y市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上取得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激励型工具的运用缺乏针对性、互动性和和信息传递不顺畅等方面問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政府激励型工具视域下了解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推动打造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继而使得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繁荣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微企业;政策工具;激励型工具
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改善其经营环境、维护合法权益以及支持创业创新,陆续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以发挥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驱动作用,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共中央提出要做好“六稳”与“六保”工作,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稳金融”与“保市场主体”。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以及融资困难、缺乏创新及开发能力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必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改善财政和税收援助政策,提高创新和开发能力。近年来,Y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全面支持小微企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将有100多个面向各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小微企业园区建成,目的是通过小微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促使小微企业朝着创新化方向发展。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微企业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为入驻的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园区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的诸多特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通过这一模式谋发展。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上都大幅度降低,为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加快小微园建设,让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茁壮成长,是Y市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开出的一剂良方。然而,在小微企业发展的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因此,在政府激励型工具视域下了解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推动打造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继而使得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繁荣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微企业发展中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重要性
(一)注重微观活力,提高小微企业的主动性
政策工具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激励型工具相比强制性工具和混合性工具,更注重自愿性的原则,并不是一味地强制小微企业服从相关规则与制度,而是以价值和收益代替监管处罚,让小微企业充分了解到相关激励手段带来的益处,从而增强其内生动力,更自觉更主动地去创造价值。小微企业数量多、范围广并且类型复杂,相较于强制手段,更显柔性的激励型工具更能贴合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发挥其微观主体特有的活力,为市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精准对口激励,增进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小微企业使用相对较少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并且由于它们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展目标和经济力量不同,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它们的发展问题有其独特性。而过去政府往往采用单一刻板的强制性措施,没有顾及到小微企业是否真正需要,也就导致部分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的扶持,从而对政府逐渐失望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引发政府公信力的危机。因此,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当地小微企业的了解,讲究方式方法,以激励的方式更显科学合理,避免扶持手段的落后和低效,从而有效地增进政府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政企的整体形象
政府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政府本身的信誉和整体形象。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政府对小微型企业的大力扶持将弥补小微型企业的不足,发挥作为管理机关的优势,表现出政府切实解决经济问题并建立应急机制的能力,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政府的形象。
小微企业对地方政府政策的积极回应是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不仅帮助小微企业从地方政府得到有效的支持,而且改善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并实现了互惠互利的目标。切实增强了政府和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的能力,不仅能够解决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而且增强了政府和小微企业两者的整体形象。
二、Y市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生存发展空间不足
Y市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通过租房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房东将厂房出租出去之后,没有积极承担承租对象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另一方面,承租对象没有配备相应的的生产安全管理团队,从而导致小微企业生产环境恶劣以及存在许多隐藏的安全问题。因此,搬入小微企业园区中,对于小微企业扩展生存发展空间就显得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不到位也限制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金华市金兔日用工艺品厂为例,该厂第一个研发出纤维掸子,前三个月盈利颇丰,但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被其他工厂抄袭,从而失去竞争力以及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的可能性。
(二)产业发展不平衡
以模具生产为例,模具的诞生通常需要10多个复杂的过程,以测试模具制造厂的专业性和强度,例如铣削、钻孔和电脉冲等。这就要求工厂扮演“全能的角色”,并对整个过程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购买设备和进行例行维护需要充足的资金储备。但是小厂往往只能提供某一道工序的生产,无法满足整套流程的需要,只能白白拱手让给大厂,从而导致“大厂吃太饱,小厂没得吃”的局面出现。现今规模稍大的工厂都会有自己的产品设计研发部门,进一步拉大了与小厂之间的差距。
Y商贸城中店家的身份主要分成两类:自产自销以及联合多个生产类别相当的小作坊进行统一销售。前者自产自销的店家背后一般拥有规模较庞大的工厂,拥有足够雄厚的产能、资金链、产品订单。后者的店家往往身后没有自己的工厂,他们扮演着中间商的身份,而小工厂因为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租金费用,从而选择寄生的方式,将自己工厂生产的磨具以推销的形式推销到这类店铺中,导致小工厂总体盈利能力弱于规模更大的工厂。如何通过发挥集聚作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是小厂今后能否实现攻坚克难、再创新高的关键。 (三)融资不易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一没抵押物,二没担保方,融资并非易事。” 金华市金兔日用工艺品厂负责人说道。融资难,是摆在小微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小微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自筹,获得银行贷款的几率极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也有待提高,政府部门之间对接不到位,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重复繁琐、低效的问题,相关材料准备的通知不到位,增加企业负担。如何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已成为地方金融机构的紧迫问题。
尽管小微企业发展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它们始终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经过多方努力,才能最终找到合适本企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更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要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障碍,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更多更切合实际的激励型政策,为其打造更加适宜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小微有活力、民企有实力、发展有动力”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三、Y市政府运用激励型工具存在的问题
过去在Y市政府各部门的领导下,有力有序地推进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在财税扶持、金融支持以及小微企业园的培育帮扶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也印证了相关激励型工具运用的有效性。但与此同时,Y市政府对于激励型工具的运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往较小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从而对于Y市小微企业整体发展造成了更大的挑战。
(一)激励型工具的运用缺乏针对性
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需要依据本地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目前Y市加工型小微企业的产业集群缺乏规划,导致产业政策和市场内的企业发展不匹配,专业市场虽然促进了企业的集聚,但却妨碍它进一步分工细化。由于长期依赖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发展,Y市加工型小微企业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虽然大多集中于专业市场中,但市场中的企业没有利用集聚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反而由于同行业的企业数量过多而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频发,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但是Y市政府在制定政策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于Y市加工型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制定的扶持政策过于笼统,无法适应市场的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政府仅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促进企业转型的政策支持往往容易缺失。
(二)激励型工具的种类需要丰富化
小微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資金、人才等方面限制,需要政府加强技术创新的引导,从而提升行业的结构层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尤其如此。而Y市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缺少相应的扶持措施,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目前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融资补助等资金扶持上,而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引进、项目研发等提升企业科技含量的引导,对技术创新的鼓励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间的同质竞争,削弱了整体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政府激励型工具的种类应当更加多样化,不单单着眼于资金这一块,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也不能落下。除此之外,当前Y市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大多集中在收益较好的小微企业,相比之下,对于环保型小微企业、文化型小微企业相关扶持力度比较有限,所以激励的对象也要适当地延伸。
(三)激励型工具的运用信息传递不顺畅
据调研访谈发现,当前仍有不少小微企业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相关扶持政策的了解比较模糊,同时许多小微企业主认为调整增值税起征点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优惠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并不了解。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诸如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只是颁布在Y市政府门户网站,而网站浏览次数寥寥可数,缺乏进一步的宣传工作,导致小微企业对相关扶持政策不熟悉;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理解不到位,部分小微企业主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于一些专有名词以及数值的计算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容易导致认知上的偏差。
(四)激励型工具的运用缺乏互动性
在建设服务型智慧政府的背景下,Y市政府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基于小微企业合理的期望和政府回应与互动。然而当前Y市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回应过于简单,相关的回应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一方面,政府运用激励型工具之后,没有进行后续的跟踪推进,对于相关政策的落地实际效果以及是否长期有效的重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行政层级秩序的存在,小微企业主的反馈意见很难及时传递给政府相关部门,政府便无法立即做出调整,影响了Y市政府与小微企业的良性互动,由此看来沟通渠道亟待疏浚。
四、完善小微企业发展中政府激励型工具的运用
(一)完善政府激励型工具选择制定过程
首先,制定前应当开展广泛调查。Y小微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小商品的生产批发,凭借国际市场和“一带一路”政策,成功地使产品走向世界各地。为实现Y市小微企业顺利转型升级,需要统筹考虑本市的经济特征以及企业自身需求。在政府激励型工具选择制定之前,需要对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进行广泛调查,了解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为相关激励型工具的选择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
其次,应当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当前现代化治理与疫情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可以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还能保证激励型工具运用的民主性。邀请相关的小微企业代表参加政府工作计划的制定,一方面有助于直接反映小微企业当前的真实需求,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积极拓宽小微企业民意反馈渠道,提升政府形象。
最后,针对不同主体,需进行激励型工具的差异化运用。根据各类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差异化地选择运用相对应的激励型工具。以Y市本地的小微企业为例,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生产加工类型的,纯销售型和高新技术型小微企业较少。因此,倘若将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的扶持政策照搬是不切实际的。对于生产型小微企业等传统企业,应把重心放到生产设备、工艺、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提高上,通过降低技改补贴门槛,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新动能产业则要紧抓发展机遇,对接沪杭产业转移,开展新兴企业招引,并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有力助推其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国家层面统筹规划
一方面,要做好加法,立规定制,加强法律保障。《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涉及小微企业发展许多方面的顶层设计,但其中许多问题仍显模糊空洞,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在后续完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法律与法律之间的衔接,从而避免法律的脱节和空白。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强调政府对小微企业的积极扶持、完善服务以及保障权益,而不是单纯地在大、中小企业之间进行权力和义务的重置。
另一方面,要做好减法,破除障碍,支持小微企业的新发展。由于自身独特的限制,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资金渠道紧张,成本高以及生存和发展空间不足等障碍。由此,国家的扶持就更加必不可少。为了改善经济环境,激发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不仅要优化金融补贴方式,而且要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务,打破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成本高等发展障碍。
(三)推动地方政府“三管齐下”
执政理念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性,而执政理念又通过管理方式凸显出来。政府管理理念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因此,为了保护小微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Y市政府各部门始终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强对小微企业真实需求的了解,从而确保更具针对性和公平地运用激励型工具,并且避免扶持手段过于笼统和片面。Y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尤其应加强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由政府筛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促使银行为小微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小微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标准,在条件允许下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和研发能力的限制,导致其创新力较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技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政府可以通过现有高校网站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供给进行整合配对,同时推进各类产品技术展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四)提高小微企业对于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配合积极性
根据访谈调查中发现,当前存在小微企业对于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配合积极性不高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小微企业主依然保持不主动、不积极的态度,导致实际上真正享受到优惠措施的小微企业数量很少,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发放补贴后是否有后续跟进,能否严格要求小微企业按时反馈扶持资金产生的效益。
因此,小微企业应当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政府调查,并及时向政府反馈其所面临的问题类型,使得政府能够准确了解当前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倘若小微企业能够切实告知政府需要具体哪些方面的政策扶持,那么政府就能够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做无用功。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对小微企业的了解,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也要对政府进行及时反馈,以此促使政府更加有效地运用激励型工具,及时解决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障碍,从而进一步拉近政府与小微企业的关系,提升政府和小微企业两者的整体形象,加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经济恢复,从而进一步推动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志强,黄蓉,刘晗.基于内部伦理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2):140-143.
[2]岑朝阳,沈霄鹏.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J].决策探索(下),2020(11):4-5.
[3]蔡丽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西部财会,2012(08):49-52.
[4]林青.福建省小微企業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优化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2):35-39.
[5]蔡翔,宋瑞敏,蒋志兵.微型企业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2005(12):85-87.
[6]岑朝阳.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决策探索(下),2018(11):30.
[7] 郑弘,王飞.完善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体系[J].银行家,2013(07):11-13.
[8]阳盛益,张瑶.“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趋势与评述[J].治理研究,2020,36(04):119-128.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9A10338020);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YKC-Z15037);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16102073-Y)。
(作者单位:岑朝阳,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傅芳辉,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小微企业;政策工具;激励型工具
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改善其经营环境、维护合法权益以及支持创业创新,陆续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以发挥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驱动作用,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共中央提出要做好“六稳”与“六保”工作,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稳金融”与“保市场主体”。小微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以及融资困难、缺乏创新及开发能力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必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改善财政和税收援助政策,提高创新和开发能力。近年来,Y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园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全面支持小微企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到2022年,将有100多个面向各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小微企业园区建成,目的是通过小微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促使小微企业朝着创新化方向发展。政府统一规划下的小微企业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为入驻的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园区产业集聚、产城融合、资源共享的诸多特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通过这一模式谋发展。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上都大幅度降低,为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加快小微园建设,让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茁壮成长,是Y市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开出的一剂良方。然而,在小微企业发展的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因此,在政府激励型工具视域下了解小微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推动打造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继而使得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繁荣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微企业发展中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重要性
(一)注重微观活力,提高小微企业的主动性
政策工具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激励型工具相比强制性工具和混合性工具,更注重自愿性的原则,并不是一味地强制小微企业服从相关规则与制度,而是以价值和收益代替监管处罚,让小微企业充分了解到相关激励手段带来的益处,从而增强其内生动力,更自觉更主动地去创造价值。小微企业数量多、范围广并且类型复杂,相较于强制手段,更显柔性的激励型工具更能贴合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发挥其微观主体特有的活力,为市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二)精准对口激励,增进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小微企业使用相对较少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并且由于它们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展目标和经济力量不同,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它们的发展问题有其独特性。而过去政府往往采用单一刻板的强制性措施,没有顾及到小微企业是否真正需要,也就导致部分小微企业无法享受到政府的扶持,从而对政府逐渐失望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引发政府公信力的危机。因此,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当地小微企业的了解,讲究方式方法,以激励的方式更显科学合理,避免扶持手段的落后和低效,从而有效地增进政府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政企的整体形象
政府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政府本身的信誉和整体形象。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政府对小微型企业的大力扶持将弥补小微型企业的不足,发挥作为管理机关的优势,表现出政府切实解决经济问题并建立应急机制的能力,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政府的形象。
小微企业对地方政府政策的积极回应是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不仅帮助小微企业从地方政府得到有效的支持,而且改善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并实现了互惠互利的目标。切实增强了政府和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的能力,不仅能够解决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而且增强了政府和小微企业两者的整体形象。
二、Y市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一)生存发展空间不足
Y市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通过租房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房东将厂房出租出去之后,没有积极承担承租对象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另一方面,承租对象没有配备相应的的生产安全管理团队,从而导致小微企业生产环境恶劣以及存在许多隐藏的安全问题。因此,搬入小微企业园区中,对于小微企业扩展生存发展空间就显得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保护落实不到位也限制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以金华市金兔日用工艺品厂为例,该厂第一个研发出纤维掸子,前三个月盈利颇丰,但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被其他工厂抄袭,从而失去竞争力以及进一步扩展发展空间的可能性。
(二)产业发展不平衡
以模具生产为例,模具的诞生通常需要10多个复杂的过程,以测试模具制造厂的专业性和强度,例如铣削、钻孔和电脉冲等。这就要求工厂扮演“全能的角色”,并对整个过程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购买设备和进行例行维护需要充足的资金储备。但是小厂往往只能提供某一道工序的生产,无法满足整套流程的需要,只能白白拱手让给大厂,从而导致“大厂吃太饱,小厂没得吃”的局面出现。现今规模稍大的工厂都会有自己的产品设计研发部门,进一步拉大了与小厂之间的差距。
Y商贸城中店家的身份主要分成两类:自产自销以及联合多个生产类别相当的小作坊进行统一销售。前者自产自销的店家背后一般拥有规模较庞大的工厂,拥有足够雄厚的产能、资金链、产品订单。后者的店家往往身后没有自己的工厂,他们扮演着中间商的身份,而小工厂因为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租金费用,从而选择寄生的方式,将自己工厂生产的磨具以推销的形式推销到这类店铺中,导致小工厂总体盈利能力弱于规模更大的工厂。如何通过发挥集聚作用,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是小厂今后能否实现攻坚克难、再创新高的关键。 (三)融资不易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一没抵押物,二没担保方,融资并非易事。” 金华市金兔日用工艺品厂负责人说道。融资难,是摆在小微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小微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自筹,获得银行贷款的几率极低。地方政府行政效率也有待提高,政府部门之间对接不到位,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重复繁琐、低效的问题,相关材料准备的通知不到位,增加企业负担。如何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已成为地方金融机构的紧迫问题。
尽管小微企业发展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它们始终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经过多方努力,才能最终找到合适本企业的发展道路,这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更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要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障碍,从中央到地方多层次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更多更切合实际的激励型政策,为其打造更加适宜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小微有活力、民企有实力、发展有动力”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三、Y市政府运用激励型工具存在的问题
过去在Y市政府各部门的领导下,有力有序地推进了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在财税扶持、金融支持以及小微企业园的培育帮扶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也印证了相关激励型工具运用的有效性。但与此同时,Y市政府对于激励型工具的运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往较小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从而对于Y市小微企业整体发展造成了更大的挑战。
(一)激励型工具的运用缺乏针对性
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需要依据本地的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目前Y市加工型小微企业的产业集群缺乏规划,导致产业政策和市场内的企业发展不匹配,专业市场虽然促进了企业的集聚,但却妨碍它进一步分工细化。由于长期依赖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发展,Y市加工型小微企业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虽然大多集中于专业市场中,但市场中的企业没有利用集聚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反而由于同行业的企业数量过多而导致企业间恶性竞争频发,进一步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但是Y市政府在制定政策前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于Y市加工型小微企业的先天不足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制定的扶持政策过于笼统,无法适应市场的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政府仅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促进企业转型的政策支持往往容易缺失。
(二)激励型工具的种类需要丰富化
小微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資金、人才等方面限制,需要政府加强技术创新的引导,从而提升行业的结构层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尤其如此。而Y市政府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缺少相应的扶持措施,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目前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小微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融资补助等资金扶持上,而忽视了企业的技术引进、项目研发等提升企业科技含量的引导,对技术创新的鼓励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间的同质竞争,削弱了整体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政府激励型工具的种类应当更加多样化,不单单着眼于资金这一块,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也不能落下。除此之外,当前Y市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大多集中在收益较好的小微企业,相比之下,对于环保型小微企业、文化型小微企业相关扶持力度比较有限,所以激励的对象也要适当地延伸。
(三)激励型工具的运用信息传递不顺畅
据调研访谈发现,当前仍有不少小微企业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相关扶持政策的了解比较模糊,同时许多小微企业主认为调整增值税起征点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优惠政策是否有利于企业发展并不了解。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诸如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只是颁布在Y市政府门户网站,而网站浏览次数寥寥可数,缺乏进一步的宣传工作,导致小微企业对相关扶持政策不熟悉;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理解不到位,部分小微企业主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对于一些专有名词以及数值的计算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容易导致认知上的偏差。
(四)激励型工具的运用缺乏互动性
在建设服务型智慧政府的背景下,Y市政府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基于小微企业合理的期望和政府回应与互动。然而当前Y市政府对于小微企业的回应过于简单,相关的回应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一方面,政府运用激励型工具之后,没有进行后续的跟踪推进,对于相关政策的落地实际效果以及是否长期有效的重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行政层级秩序的存在,小微企业主的反馈意见很难及时传递给政府相关部门,政府便无法立即做出调整,影响了Y市政府与小微企业的良性互动,由此看来沟通渠道亟待疏浚。
四、完善小微企业发展中政府激励型工具的运用
(一)完善政府激励型工具选择制定过程
首先,制定前应当开展广泛调查。Y小微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小商品的生产批发,凭借国际市场和“一带一路”政策,成功地使产品走向世界各地。为实现Y市小微企业顺利转型升级,需要统筹考虑本市的经济特征以及企业自身需求。在政府激励型工具选择制定之前,需要对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进行广泛调查,了解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为相关激励型工具的选择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
其次,应当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当前现代化治理与疫情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可以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还能保证激励型工具运用的民主性。邀请相关的小微企业代表参加政府工作计划的制定,一方面有助于直接反映小微企业当前的真实需求,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积极拓宽小微企业民意反馈渠道,提升政府形象。
最后,针对不同主体,需进行激励型工具的差异化运用。根据各类型企业的不同需求,差异化地选择运用相对应的激励型工具。以Y市本地的小微企业为例,大多数小微企业都是生产加工类型的,纯销售型和高新技术型小微企业较少。因此,倘若将国家和省级政府层面的扶持政策照搬是不切实际的。对于生产型小微企业等传统企业,应把重心放到生产设备、工艺、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提高上,通过降低技改补贴门槛,促进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新动能产业则要紧抓发展机遇,对接沪杭产业转移,开展新兴企业招引,并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有力助推其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国家层面统筹规划
一方面,要做好加法,立规定制,加强法律保障。《中小企业促进法》虽然涉及小微企业发展许多方面的顶层设计,但其中许多问题仍显模糊空洞,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在后续完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法律与法律之间的衔接,从而避免法律的脱节和空白。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强调政府对小微企业的积极扶持、完善服务以及保障权益,而不是单纯地在大、中小企业之间进行权力和义务的重置。
另一方面,要做好减法,破除障碍,支持小微企业的新发展。由于自身独特的限制,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如资金渠道紧张,成本高以及生存和发展空间不足等障碍。由此,国家的扶持就更加必不可少。为了改善经济环境,激发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不仅要优化金融补贴方式,而且要鼓励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务,打破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成本高等发展障碍。
(三)推动地方政府“三管齐下”
执政理念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政策的有效性,而执政理念又通过管理方式凸显出来。政府管理理念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因此,为了保护小微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Y市政府各部门始终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强对小微企业真实需求的了解,从而确保更具针对性和公平地运用激励型工具,并且避免扶持手段过于笼统和片面。Y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尤其应加强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由政府筛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促使银行为小微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帮助小微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标准,在条件允许下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和研发能力的限制,导致其创新力较弱,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完善技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政府可以通过现有高校网站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供给进行整合配对,同时推进各类产品技术展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四)提高小微企业对于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配合积极性
根据访谈调查中发现,当前存在小微企业对于政府激励型工具运用的配合积极性不高问题,相当一部分的小微企业主依然保持不主动、不积极的态度,导致实际上真正享受到优惠措施的小微企业数量很少,关键在于政府的职能部门在发放补贴后是否有后续跟进,能否严格要求小微企业按时反馈扶持资金产生的效益。
因此,小微企业应当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政府调查,并及时向政府反馈其所面临的问题类型,使得政府能够准确了解当前小微企业经营状况。倘若小微企业能够切实告知政府需要具体哪些方面的政策扶持,那么政府就能够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做无用功。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对小微企业的了解,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也要对政府进行及时反馈,以此促使政府更加有效地运用激励型工具,及时解决小微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障碍,从而进一步拉近政府与小微企业的关系,提升政府和小微企业两者的整体形象,加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经济恢复,从而进一步推动双循环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志强,黄蓉,刘晗.基于内部伦理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02):140-143.
[2]岑朝阳,沈霄鹏.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J].决策探索(下),2020(11):4-5.
[3]蔡丽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西部财会,2012(08):49-52.
[4]林青.福建省小微企業发展中政府行为的优化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2):35-39.
[5]蔡翔,宋瑞敏,蒋志兵.微型企业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2005(12):85-87.
[6]岑朝阳.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决策探索(下),2018(11):30.
[7] 郑弘,王飞.完善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体系[J].银行家,2013(07):11-13.
[8]阳盛益,张瑶.“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趋势与评述[J].治理研究,2020,36(04):119-128.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9A10338020);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YKC-Z15037);浙江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16102073-Y)。
(作者单位:岑朝阳,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傅芳辉,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