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本鸟声清啾的树林子,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傍晚时分,脚步声似涌动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沿着不同的小径,“流”进林子里。有人踩在尖尖的草叶上,有人踏在厚实的泥地上,也有人踮起脚尖,但都带点儿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树林子里的青蛙呀蝴蝶呀蜗牛呀蚯蚓呀蚂蚁呀毛毛虫呀,还有溪水里的小鱼呀小虾呀小龟呀小蛇呀什么的。运气好的话,还会发现一柄柄长在泥地上的“小夜灯”——这可是发出幽幽绿光的荧光菇呢!总而言之,树林子筑满了鸟兽鱼虫的国民住宅,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的藏在树洞里,有的贴在绿叶下,也有的像隧道一样筑在地下。我们这些“两脚人”,耳朵听,眼睛看,可别动手动脚,叽叽喳喳,稀哩哗啦的,惊叹的时候,抿嘴一笑就可以了。
林子里一个茂盛的草丛四周,围起一整圈,错落有序,装上脚架的相机,好比各电视台正准备现场转播。萤火虫的粉丝们屏息以待,这自然界的宠儿正准备第三十场演出!开麦拉 !
一阵惊叹,变魔术似的,草丛里冉冉升起一盏盏明灭小灯,这里飞飞,那里飞飞,越飞越多,越飞越密。在眼前一掠,一忽儿,这里!一忽儿,那里!柔和的,绿盈盈的光点,正像徐玉诺在诗中的描述:
看啊,这个林中!
一个个小虫都张出它的面孔来,
一个个小叶都睁开它的眼睛来,
音乐是杂乱的美妙,
树林中,这里,那里,
满满都是奇异的,神秘的诗丝织着。
这些会飞的小光点,灵巧迷人。它们腹部尾端的发光器,因种类不同,各自发出黄色、橘色或绿色,或是忽明忽灭的光,或是缓慢明灭的光,或持续微明的光。最美的是闪着绿光的萤火虫,恰似镶在黑丝绒夜幕上的绿宝石,抢眼又吸睛。
原来,在夜色中四处飞舞的萤火虫都是“俊男”。“美女”萤火虫温柔地停歇在叶子上,含情脉脉地发出微微的光讯,期待良缘。闪黄光的追逐黄光的,闪绿光的尾随绿光的,一组一组情定花前叶下。
萤火虫带着柔和的光点,明灭在美丽的夜空,隽永,耐人寻味。小时候,我们家隔着竹篱笆外就是树林,每至夏夜,萤火虫就在卧室的纱窗外盈盈飞舞,偶尔也会停驻纱窗。屋里的灯早熄了,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翻来覆去把一张竹床摇得吱咯响。萤火虫飞近窗台,我就不动了,生怕神秘的亮光带走梦的遐想。
萤火虫哪是提着小灯笼?纯粹来自想象!书上介绍的萤火虫,分明是公的腹部尾端有着两节发光器,母的则是一节,为了缔结良缘固然是真相,夜里出门好照路也可以成立!诗词读得不够多,只知道诗人笔下的萤火虫,是插上金钗的姑娘们,在月色中用蒲扇扑着“流萤”嬉戏,这“流”字,用得多灵动!
萤火虫,真顽皮
飞到东呀飞到西
飞到天上下不来
只好变做小星星
外表装得很文静
心里急得,眨、眼、睛
这是长大以后,读诗人罗青的《萤火虫》,天上的星星,竟然都是萤火虫变的呢!不亦妙哉!
除了文学的唯美感性,萤火虫真实的生态也十分丰富。
萤火虫的栖息处,在潮湿、干净,没有光害的地方。台湾一年四季都有萤火虫出没,其中四到六月更是观赏萤火虫的最佳季节。不久前读到一则有趣有益的新闻,报道新北市竟然有17所小学将萤火虫的复育生态,发展为学校特色课程,每年都定期举办赏萤活动。这17所国小,培养小学生成为解说员,为校外观赏的民众导览。其中崇德国小的老师们组成萤火虫教学小组,花费10年时间,打造出台湾独一无二的室内萤火虫教室,让小朋友近距离观察萤火虫从幼虫到结蛹、最后羽化的过程!
会发光的萤火虫,体型小巧,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一对硬壳的鞘翅,是用来保护壳下飞行的另一对翅膀。经常在农田或溪流附近出没的,有黄缘萤、大端黑萤和平地常见的红胸黑翅萤等。
萤火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萤火虫产的卵,刚孵化出来是半透明的,像剥了皮的荔枝肉,也像QQ的果冻,大多数还会发光。
这些幼虫以蜗牛、田螺、蛞蝓和蚯蚓为主要粮食。它们的吃法特狠,会先用大颚注射麻醉剂至猎物体内,继而注入消化液,最后分解成可口的肉汁!黄缘萤的幼虫甚至会集体攻击水中的螺,是标准的弱肉强食。
这些幼虫的身体一节一节的,共有六只脚,其中尾足具有吸盘功能,稳定前进。它们爱干净,身上有个可以伸缩的花蕊式扫帚,一节节依序刷洗身体,速度颇快,乐此不疲。经过四至六次的蜕皮,成熟的幼虫开始钻入土中,进入蛹期。待它们相继成熟,破蛹而出,就成为“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萤火虫了。
这些美丽的飞翔光点,在寻偶、交配、产卵的过程之后,结束了短暂的一生。然而在人类文学的长河里,却早已为它们留下了“诗意”的席位。
傍晚时分,脚步声似涌动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沿着不同的小径,“流”进林子里。有人踩在尖尖的草叶上,有人踏在厚实的泥地上,也有人踮起脚尖,但都带点儿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树林子里的青蛙呀蝴蝶呀蜗牛呀蚯蚓呀蚂蚁呀毛毛虫呀,还有溪水里的小鱼呀小虾呀小龟呀小蛇呀什么的。运气好的话,还会发现一柄柄长在泥地上的“小夜灯”——这可是发出幽幽绿光的荧光菇呢!总而言之,树林子筑满了鸟兽鱼虫的国民住宅,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有的藏在树洞里,有的贴在绿叶下,也有的像隧道一样筑在地下。我们这些“两脚人”,耳朵听,眼睛看,可别动手动脚,叽叽喳喳,稀哩哗啦的,惊叹的时候,抿嘴一笑就可以了。
林子里一个茂盛的草丛四周,围起一整圈,错落有序,装上脚架的相机,好比各电视台正准备现场转播。萤火虫的粉丝们屏息以待,这自然界的宠儿正准备第三十场演出!开麦拉 !
一阵惊叹,变魔术似的,草丛里冉冉升起一盏盏明灭小灯,这里飞飞,那里飞飞,越飞越多,越飞越密。在眼前一掠,一忽儿,这里!一忽儿,那里!柔和的,绿盈盈的光点,正像徐玉诺在诗中的描述:
看啊,这个林中!
一个个小虫都张出它的面孔来,
一个个小叶都睁开它的眼睛来,
音乐是杂乱的美妙,
树林中,这里,那里,
满满都是奇异的,神秘的诗丝织着。
这些会飞的小光点,灵巧迷人。它们腹部尾端的发光器,因种类不同,各自发出黄色、橘色或绿色,或是忽明忽灭的光,或是缓慢明灭的光,或持续微明的光。最美的是闪着绿光的萤火虫,恰似镶在黑丝绒夜幕上的绿宝石,抢眼又吸睛。
原来,在夜色中四处飞舞的萤火虫都是“俊男”。“美女”萤火虫温柔地停歇在叶子上,含情脉脉地发出微微的光讯,期待良缘。闪黄光的追逐黄光的,闪绿光的尾随绿光的,一组一组情定花前叶下。
萤火虫带着柔和的光点,明灭在美丽的夜空,隽永,耐人寻味。小时候,我们家隔着竹篱笆外就是树林,每至夏夜,萤火虫就在卧室的纱窗外盈盈飞舞,偶尔也会停驻纱窗。屋里的灯早熄了,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翻来覆去把一张竹床摇得吱咯响。萤火虫飞近窗台,我就不动了,生怕神秘的亮光带走梦的遐想。
萤火虫哪是提着小灯笼?纯粹来自想象!书上介绍的萤火虫,分明是公的腹部尾端有着两节发光器,母的则是一节,为了缔结良缘固然是真相,夜里出门好照路也可以成立!诗词读得不够多,只知道诗人笔下的萤火虫,是插上金钗的姑娘们,在月色中用蒲扇扑着“流萤”嬉戏,这“流”字,用得多灵动!
萤火虫,真顽皮
飞到东呀飞到西
飞到天上下不来
只好变做小星星
外表装得很文静
心里急得,眨、眼、睛
这是长大以后,读诗人罗青的《萤火虫》,天上的星星,竟然都是萤火虫变的呢!不亦妙哉!
除了文学的唯美感性,萤火虫真实的生态也十分丰富。
萤火虫的栖息处,在潮湿、干净,没有光害的地方。台湾一年四季都有萤火虫出没,其中四到六月更是观赏萤火虫的最佳季节。不久前读到一则有趣有益的新闻,报道新北市竟然有17所小学将萤火虫的复育生态,发展为学校特色课程,每年都定期举办赏萤活动。这17所国小,培养小学生成为解说员,为校外观赏的民众导览。其中崇德国小的老师们组成萤火虫教学小组,花费10年时间,打造出台湾独一无二的室内萤火虫教室,让小朋友近距离观察萤火虫从幼虫到结蛹、最后羽化的过程!
会发光的萤火虫,体型小巧,有六只脚和两对翅膀,一对硬壳的鞘翅,是用来保护壳下飞行的另一对翅膀。经常在农田或溪流附近出没的,有黄缘萤、大端黑萤和平地常见的红胸黑翅萤等。
萤火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萤火虫产的卵,刚孵化出来是半透明的,像剥了皮的荔枝肉,也像QQ的果冻,大多数还会发光。
这些幼虫以蜗牛、田螺、蛞蝓和蚯蚓为主要粮食。它们的吃法特狠,会先用大颚注射麻醉剂至猎物体内,继而注入消化液,最后分解成可口的肉汁!黄缘萤的幼虫甚至会集体攻击水中的螺,是标准的弱肉强食。
这些幼虫的身体一节一节的,共有六只脚,其中尾足具有吸盘功能,稳定前进。它们爱干净,身上有个可以伸缩的花蕊式扫帚,一节节依序刷洗身体,速度颇快,乐此不疲。经过四至六次的蜕皮,成熟的幼虫开始钻入土中,进入蛹期。待它们相继成熟,破蛹而出,就成为“一闪一闪亮晶晶”的萤火虫了。
这些美丽的飞翔光点,在寻偶、交配、产卵的过程之后,结束了短暂的一生。然而在人类文学的长河里,却早已为它们留下了“诗意”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