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正理论》的极微观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haiyueme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微是部派佛教中说一.切有部(以下简称“有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大乘中观派以及瑜伽行派都不认为极微是实有的,从而否定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的实有观念。可以说,极微观是大小乘“空有之争”的焦点所在。因此全面公正地认识有部的极微观是正确理解佛教各派思想特征的关健。
其他文献
一望月清司市民社会理论前史 日本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其标志是1941年高岛善哉的《经济社会学的根本问题》(日本评论社)、1943年大河内一男的《斯密和李斯特》(日本评论社)和1943年大冢久雄的《近代欧洲经济史序说》(时潮社)。前两者都是以17世纪中叶英国市民革命到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这一时期为模型的。在理论上他们也都是根据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以摆脱了封建制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未形成以前的小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来规定“市民社会”。
一居住地的分化与隔离及其非公正性后果 “空间”问题曾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维度,尤其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空间批判而对人的空间实践方式所进行的探究,为后来的新马克思主义对空间及空间正义理论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在马克思一生思想的探索与建构过程中,黑格尔哲学始终是其最为重要的参照系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早年马克思就把黑格尔哲学比喻为“大海”,渴望纵身“钻到”里面去,之后又屡进屡出。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现象是,马克思曾经试图通过《论犹太人问题》、《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述了断他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因缘,
一般认为,在非内涵语境句下共指称词项是可以保真替换的,因为这一替换是莱布尼茨律的典型运用,仅在把莱布尼茨律推广到内涵语境语句时才出现了替换失效现象。近年来,索尔(Jennifer Saul)的一系列工作力图表明在非内涵语境下也存在替换失效现象。
1922年,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其晚年著作《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这样谈到了人权问题:尽管“中国在数千年专制政体之下”,但人民毕竞“已得有相当的人权,纵不必自豪,亦未足云辱也”,“除却元首一人以外,一切人在法律之下皆应平等。公权私权皆为无差别的享用,乃至并元首地位,亦不认为先天特权,而常以人民所归向所安习为条件。
一消除蕴涵怪论的主要方案及其困境 为了消除隆论,逻辑学家相继创制了形式蕴涵、严格蕴涵、相干蕴涵和衍推等。通观这些方案,可以发现它们向同一方向划出了比较连续的轨迹:(1)前后件真假值对“→”真值的影响渐弱,直至消失殆尽。(2)前后件内容及其相关性对“→”真假的影响逐渐强化,直至决定。
柯布博士是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生态经济学家、过程哲学家,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主任,怀特海过程哲学的第三代传人,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终身教授。他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学者,是西方世界“绿色GDP”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2010年8月到2011年1月期间,作为美国加州克莱蒙研究生大学过程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和中关联合培养博士生,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启蒙反思’论说”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6—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现将本次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北京2011·科学技术与低碳社会高峰论坛”于2011年3月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协办,上海苏尔帝投资管理公司赞助。论坛的主题是“低碳,让明天更美好”,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低碳研究和STS领域的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低碳发展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低碳生活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低碳理念”、“新能源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和社会事件不断,尤其是美国的“9·11”事件重燃了老年鲍德里亚的理论热情和批判智慧。“9·11”造成了4000多人罹难,它唤起了人们对死伤的广泛同情、对恐怖行为的谴责。然而,鲍德里亚却对此发出“怪论”,认为这是一个“高水准的事件”、“绝对事件”、“所有事件之母”,“一件在其内部把所有从未发生之诸种事件集聚起来的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