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的那个雨夜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7月下旬,我所在的驻西藏某汽车分队奉命为亚东县某边防部队运送建筑物资。班长陈友军带着尚是新兵的我,驾驶28号车,随车队执行任务。长途运输,一路颠簸,班里的19号车抛锚在海拔5100米的嘎拉兵站。连长命令我们必须在“八一”建军节之前把19号车拖回驻地。
  中午时分,我们牵引着19号车刚刚离开嘎拉兵站,就天降大雨。雨水使原本就坑坑洼洼的路面愈加湿滑难行。失去动力的19号车像一头倔强的老牛,在崎岖的路面左摇右摆,连累得28号车总是熄火。
  夜幕降临,雨如瓢泼,导致山洪暴发,山体塌方。公路行车,如履薄冰,惊险万分。夜里11点多,我们好不容易挪到距离江孜县城20公里处的山间拐角,忽听得响声如雷,山摇地动。透过密集的雨幕,隐约可见大股大股黄色的泥浆夹带着石块、植被从山顶倾泻而下,直冲公路。恐惧令我的思维瞬间凝固,我不由自主地半站起来。班长一把拽下我,按到座位上,命令我坐稳。班长的脸板得像硬冷的山石,神情变得从未有过的紧张和严肃。身处险境,我们既没有办法倒车,也没有办法前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泥水漫卷过来,迅速淹至车门下端。28号车的发动机在发出一阵沉闷的喘息之后,熄火了。无边的黑暗顷刻之间裹挟住我们,我第一次感觉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是何等地渺小。肆虐的泥石流继续宣示着它的淫威,一次又一次猛烈地冲击着车体,28号车不停地颤抖。
  夜越来越深。雨势未减,风却起,一声声嘶吼着助阵雨势,让泥石流愈发来势凶猛,歇斯底里咆哮着扑向汽车,似乎要吞没掉才得以甘心。渐渐地,泥水漫过密封的车窗,车头一点一点的随着泥石流的流向转动。渗进的泥水漫过我的脚背,冰冷刺骨。我已经顾不得寒冷,仿佛听到死神呼啸而至,禁不住浑身颤抖。
  车毁人亡、命悬一线的瞬间,极度的恐惧使我的胃部剧烈痉挛,吐出一口口酸水。班长紧紧地抓住我的手,盯着我的眼睛说:“没事,没事,泥石流一会儿就过去了。忠实,你闭上眼睛,闭上眼睛。你睡一会儿,睡一会儿……”班长替我裹紧军大衣,紧紧地揽住我的肩膀,把我拥入怀中。或许是因为踏实,或许是太过疲劳,我的意识渐渐模糊……不知道过了多久,耳边突然响起班长兴奋的变了调的声音:“忠实,忠实,你看,有车队来了!有车队来了!我们挺过来了!”我一个激灵坐直身子,前后观望,发现后方不远处有密集的灯光游龙般蜿蜒而来。“小子,如果再下半小时的雨,我们可能就去马克思那里报到了!哈哈,真够刺激的!”班长欣喜地说道,我听得出他沙哑的声音里充满劫后余生的感慨。兴奋让我忘记了饥饿、寒冷与疲劳。我一把推开车门,发现我们的两辆汽车都深深地陷在泥沙和石头里。一群人冲锋般跑过来,是八连的兄弟。我安然无恙,班长却受了风寒,体温骤升,引发高原肺水肿。八连的兄弟架着班长上他们的车,去江孜兵站治疗。班长不放心我,犹豫着不肯走。经历了生死洗礼的我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坚强,不再惧怕孤独和黑暗。我挺直腰板说:“班长,你放心吧。车就是阵地,我在,阵地在!” 班长忍不住笑了。
  天刚蒙蒙亮,连长带着四辆车急急忙忙赶来,给我捎来了热水和两屉小笼包。一天一夜的饥寒交迫使我饿得像一头小狼,顾不得吃相就把包子一扫而光。如今,我早已经脱下军装,在温暖的南方城市漂泊。每当遇到失意和挫折时,便会不由自主地回憶起那个雪域高原的雨夜,回忆起在西藏当兵的艰苦岁月。它使我懂得了怎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怎样拥有一份淡泊宁静的心灵,让我的生活远离尘世的浮华与喧嚣,永远阳光明媚、云淡风轻。
其他文献
细雨绵绵,敲打在野战帐篷的迷彩篷布上,时缓时急。大战初歇,曾经一度响彻终日的防空警报声、火炮怒吼声戛然而止,阵地上的一切突然都安静了下来。广袤的防空兵演习阵地上除了坑坑洼洼的积水,到处都是被各式车辆碾轧过后的泥浆。  风来了,撼动着树梢东摇西晃;雨来了,冲出大地一道道的沟沟坎坎。只有一排排的野战帐篷还安安稳稳的,雨声唰唰,仿佛是在对着极度疲倦的勇士们喃喃细语,睡吧,睡吧,这里是你们温暖的港湾…… 
期刊
将军有个很怪的脾气,从来不看战争片。每当电视上出现炮火连天的场面,他总是神色肃穆地将电视关掉,或换成别的频道。将军是位身经百战的老軍人,他怎么不喜欢战争片呢?难道战争不是最大的政治,不是夺取政权的终极手段吗?  没人知道为什么。  将军的内心是复杂的。战争是毁灭人类的最残忍手段,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必须使用战争这种极端方式。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将军,比谁都清楚这一点。每场战役打响的前夕,将军总是
期刊
春秋战国,战火纷飞,可孔子却名游四方,结交贤才。楚国人当面讽刺他“假圣贤”,孔子非但不生气,反倒想要结交这位狂人,探讨如何救百姓于水火。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为圣师圣贤,却也从不自以为是,有不懂的地方就拜人为师。他曾向郯子问礼仪,向苌弘和师襄学习乐曲,向老子请教人生哲理。孔子拜人为师,但又有谁能否定孔子的桃李满天下呢?那儒雅的身姿,谦虚的微笑,成为历朝历代儒生学习的典范。  丰子恺曾画两
期刊
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天性,也是人必须终生追求的修养!一个人从小种下善念,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良知。发生在几天前的一件小事,让我对这些话有了真切的领悟。  那晚,赤霞广场的上空繁星闪烁,一轮明月高挂,我和好友陈放边走边聊。这时,一位老人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向我们走了过来,车把上系着几十个卡通气球,正迎风招展。  这样一把年纪的老人,应该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可能是他受生活所迫吧。我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期刊
蝶变,重生也。  蚕多辛劳,应时而生。历经寂寞蛰伏,尝遍挣扎苦痛,最终破茧而出,成就姽婳愿景……很多昆虫,正如桑蚕这样,从丑陋的毛毛虫开始,不断抽丝作茧、蛰伏蛹化,经四重蜕变而后羽化成蝶,达至重生之变。  当强国复兴的时针指向新时代,我们这支大国军队,激扬着90年的豪迈自信,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砥砺奋进,实现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大局之下,一份叫做《前卫文学》的军
期刊
我国的画虎传统悠久。在内蒙古阴山发现的新石器的岩画中就有先民以钝器刻凿在山顶石壁上的“虎豹追马图”,稚拙而形象生动。在商周的青铜器、战国时的漆器、秦汉的瓦当以及古代雕刻、陶艺中都有非常生动传神的虎图案或形象描绘。在民间艺术中虎的形象更是广泛存在于剪纸、刺绣、蜡染、皮影中。深受人们喜爱的成语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啸龙吟”、“虎虎生威”……历代国画家对虎是常画不厌。79集团军某部士官葛龙
期刊
看了侯恕人新近在意大利的旅行写生,不由得不感慨,这个喜欢画画的孩子长大了。其中题为《日出》《日落》的两幅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画作描绘的田园美景生机盎然,开阔的原野,寂寥的地平线,透明的空气,在  年轻的画家笔下,显得那样轻快与抒情,青春的萌动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诗意的画面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段的光色捕捉和再现,分明是在向印象派大师莫奈致敬,那饱满的情绪和流畅的笔触,透出抑制不住的表现欲望和激情,在
期刊
今年济南的冬天不冷,已经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温度还在零上好几度。应好友之邀,在一个阳光灿烂、微风习习的周日,开车到济南城的南部山区爬山。  离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闹市,沿着泛着白光的水泥路,汽车一会儿从山底爬到山顶,一会儿又从这个山顶爬到那个更高的山顶,一山更比一山险,一山更比一山高。  车驶入群山腹地后停下,我和朋友攀岩而上,爬到了一座光秃秃的山顶,极目远眺,没了春天繁花似锦的迷离,没了夏
期刊
文学,是否曾脱离“现在时”?  当然。  文学,是否可以脱离“现在时”?  可以。  文学创作不是新闻报道,在想象的尽兴驰骋中,上可回溯千秋万代,下可直抵茫茫未来。从眼前的繁琐中抽离,也许能反观更真的真实;从往事或者寓言中借一星火,也许能燃成更绚烂的烟花。  但是,文学,尤其军事文学,不能离“现在时”太远,更不能与“现在时”长期保持距离。因为,以军人事、军人情、军人梦为书写对象的军事文学,有着与“
期刊
泡桐具有生长速度快和轮种周期较短等特点,因而其对土壤养分的消耗较大,同时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微生物肥料具有提供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功能,部分的微生物肥料还可起到一定的抗病害和抗虫害的作用。
  为泡桐人工林的可持续生产,本研究主要针对泡桐人工林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筛选出同时具有溶磷解钾拮抗能力的菌株A4,并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及产孢条件进行了探究,为泡桐的微生物肥料开发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泡桐根际土壤浸出液中经过溶磷初筛发现了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