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课,让课堂更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uian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亦然,课贵有问,问则思,思则得,得则行,行则成。作为问课中的资源,无论是一份精彩的记录,还是一句遗憾的感慨,或是一点灵感和触动,都来自教师的教学经历,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于课堂现场的学情反馈。不断问课,会让教师更好地尊重学情,更好地关注学生。问课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学生学得怎么样?为的都是学生能学得更好。当一个老师心中装满学生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周而复始而忘记每个四十五分钟都是学生生命的一个旅程,不会为追求课堂的唯美而忽略学生的感受,不会为个人的作秀而淡忘学生是主体,不会为课堂的表面精彩而忽视学生的习得效果。谁都能在不断地问课中盘点成败得失,总结教学经验;谁都能在不断地问课中反复实践调控课堂,锻炼教学机智,久而久之,熟能生巧;谁都能在不断地问课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实践智慧,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一、课前问,精心预设课堂
  新时期的教师要吃透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认真领悟新时期作为一名好教师的必备条件;在着手写教案之前我们应该系统梳理教材编写的序列关系。一单元或一部分的内容乃至一课或一节的内容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为以后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在教案形成之后,教师对上好课似乎胸有成竹了,但教案设计是否十分科学呢?这有待“上课过程”这一实践来检测。可是这样的检测,似乎对学生来讲就不公平了,学生好像成了教师的试验品。在提倡简约教学,呼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教学质量的今天,这样等待检测结果就有些不负责任了。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就有必要对教案进行假想式的问课。
  所谓假想式的问课就是根据自己形成的教案和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把上课的过程演绎一遍,通过假想达到检测教案优劣、精心预设课堂课堂教学的目的,从而完成课前问课的行为。
  在问课中要对教学重要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教学中有的环节相当重要,上课时必须处理好。为了上出一堂好课,教师有必要对重要的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问课。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是落实此要求的方法之一。启发得当就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达到将“讲堂”变成“学堂”的效果;启发不恰当,学生依然摸索不到正确的思路;启发过头,答案呼之欲出,学生无须思考就能知道答案,学习失去挑战性。因此,教师假想地多提出几个提问的方式,多角度地比较提问的优劣,就可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另外,学生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疑问,课前教师已形成的教案,假想学生可能质疑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
  除以上内容外,对教学效果和对策也可以进行假想问课,设计相应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的深入。
  二、课中问,捕抓课堂亮点
  教学中老师有时突然开阔了思路,对教材、教法有了新的认识,灵光一闪将课上得相当优秀。这可能是教学中学生的回答给教师提供了启示,也可能是教师教案实践中厚积薄发。这样的问课其实非常宝贵,它是应时的产物,是珍贵的教学“珍珠”,我们要善于灵光突现,对这些灵光还要善于积累。
  教学有不可预知性,教学中经常遇到意外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机智地抓住课堂生成,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三、课后问,优化课堂教学
  课后问能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能極大地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后问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和坚持的。课后问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即把教学中成功的方法和失败的例子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相结合。问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将教学中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概念,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记录下来。
  从大的方面看,可以反思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媒体运用是否收到成效;重点、难点是否突破;学生思维是否打开。小的方面看,语言是否生动;情感是否充足;板书是否合理等。
  老师的阵地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是动态生成的,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更多取决于他的教学实践智慧。让问课成为反思教学的习惯,让我们从问课这一细节开始,对今天的课问一问,把明天的课想一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翻一翻问课所得的只言片语,串起一个个教学故事,理一理自己纷繁的思绪,理出个所以然。如果当问课这一细节成为老师的习惯,课堂必将因学生的发展而生动,因师生生命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其他文献
生活中父母难免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进行批评或者抱怨,如果这些批评和抱怨经常性地发生,就像给孩子贴上不良标签,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列举一些家庭教育中常见
摘 要: 作者分析国内当前护理专业教育的状况,认为走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之路是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在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解剖实验课直观性强,可操作性强,探索和改进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对于高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之路必然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护理专业 解剖学 实验课  护理教育虽蓬勃发展,但其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认可度远未达到理想状态
摘 要: 作者针对附中舞蹈学生,制订了一系列复习计划,主要从基本功和民间舞两方面进行分析,目的是尽快让学生了解舞蹈,掌握精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 附中舞蹈复习 基本功 民间舞  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结合音乐抒发情感。怎样才能使舞姿更加符合标准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练习,把课上所学的知识,用课余时间再重复多遍,从而产生从心理到身体形态机能的强化,达到理想的水平。《论语》说:“温故而
摘 要: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過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作者尝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高中音乐教学 尝试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
摘 要: 艺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提倡整齐划一是艺术教育的大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具体分析学情,根据学生所具有的个性特征,采取多种方法加以发展和培养,这样才能达到艺术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美术学习 学生个性 培养方法  一  美术的个性化特征是美术学习中最珍贵的部分。归纳起来它有两个最鲜明的特征,即个体的差异性和表现的自由性。  (一)个体的差异性。美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源于美
摘 要: 作者阐述了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中职会计教学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 中职会计教学 现状分析 优化策略  对于现阶段的职业教育而言,其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从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市场经济形式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于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会计这个具有较强实践性与操作性的专业而言,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训练习,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