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地形地势特征》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论述科学、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的梯度教学,反思要以问题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提升。
【关键词】巧设问题 地形地势特征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7-02
当前,在课堂变革不断走向更深层次,在加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推动学生学习不断走向深度学习,成为教学方式转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记忆模式,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探究所代替。如何才能科学、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实现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的梯度教学?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内容,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理解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为此,笔者结合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运用深度学习理念为引导,尝试结合学生学情设置了一系列问题,以期实现初中地理课堂的深度学习。
一、情景导入
(一)内容设计
古诗词欣赏(PPT展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实施过程
(生集体朗诵古诗词)
师:这些优美的古诗词与哪些地理现象有关?
生1: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师:河流自西向东流是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2:地形、地势。
师:如何区别“地形”与“地势”这两个概念?(学生阐述)
师:这些古诗词描绘的是“地形”还是“地势”?
生3:地势。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三)创设意图
课堂以情境导入的方式抛砖引玉,以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朗诵创设情景,层层设疑、厘清概念,导入新课。
二、解读我国地势特征
(一)内容设计
1.结合课本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完成问题。
2.结合P22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说说从A点到B点海拔是怎样变化的。
3.看看图中颜色明显分为哪三大层次,对照高度表,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
4.你能试着用刚才分析得到的资料画一张简略的地势示意图吗?
5.结合课本第24页“中国地形”图片完成下列表格。
[ 地形类型 平均海拔(米) 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
6.第三级阶梯以东的地形区是什么?
(二)实施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2)教师巡堂观察。
(3)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三)创设意图
以上问题的设置遵循由浅入深的设计原则,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创新能力。第4题要求填写出阶梯之间的“分界线”,由于这一内容在下一课时才涉及,在这里出现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了伏笔。第5题的设计引出了阅读材料“东海大陆架”的内容,使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深化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也增强了学生的海洋意识。教学切实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师在此阶段放手给学生,做到“三不教”,即“不学不教”“无疑不教”“己会不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三、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一)内容设计
1.我国大陆地势特征对气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分析利弊)
4.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分布特点,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实施过程
1.学生分四组,结合地图分别完成一个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在合作交流基础上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倾听并可以提问。
(三)创设意图
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合作探究,既体现了“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一深度学习的本质,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他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现了深度学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特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学、互学,教师指导、互教,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有了“收获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因为每一小组探究的内容各不相同,教师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基础上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倾听并可以提问”这一环节,可以理解为“教授别人”的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时机,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构建开放、有序的课堂。
四、掌握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一)内容设计
1.在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地形类型?
2.这些地形类型在图中的分布是否规律?
3.图中我国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是否一样?哪些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大,哪些小? 4.嘗试归纳我国地形的特点。
(二)实施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并作答。
2.教师强调山区的概念和面积。
(三)创设意图
1.本节内容学生通过问题引导独立完成,教师作为聆听者参与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对“山区”概念及面积的强调,为下面内容的教学做知识准备。
五、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内容设计
1.小明的家在山区,他真心想为家乡经济建设做一点贡献,他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的哪些资源来发展经济?
2.请你告诉小明,在对山区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小明的一位小伙伴想走出大山,他说在山区发展有很多不利条件,你知道山区发展有哪些不利条件吗?
(二)实施过程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2.小组代表阐述观点。
3.其他小组作补充。
(三)创设意图
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生活性”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和交往技能,并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引领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对知识的探究中,学生逐渐思考“学习与生活”“学习与生产”的关系,并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六、教学反思
在以问题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几个策略。1.构建以问题为主、学生为本的课堂核心。将问题交给学生后,教师要相信学生,学会等待与倾听。2.“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内容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感,要让学生有能力完成,教师要关注课堂、管理课堂,适时照顾“潜力生”。3.合作探究不能流于形式。首先是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师要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在组建团队及成员的任务分派时要科学安排,使每一组都有“领头羊”,每一组都能照顾有困难的同学,通过组建团队,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取长补短。其次,要把握探究内容的“含金量”,让学生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产生“收获感”。第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要适时参与,既激励有潜能学生的个性生成,也要帮扶有困难的学生建立自信心。第四,探究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可以是二人结伴探究,也可以是多人小组探究;可以是各组探究同样的问题,也可以是分别探究不一样的问题,因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设定。第五,教师要建立一定的发言机制,让更多同学学会思考以后再发言,学会在别人发言的时候安静地倾听。4.不容忽视问题导向下的巩固拓展。教师当堂总结,回顾梳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课后有作业时要精选作业,促进对知识的巩固、提升和拓展。
(责编 杨 春)
【关键词】巧设问题 地形地势特征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7-02
当前,在课堂变革不断走向更深层次,在加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推动学生学习不断走向深度学习,成为教学方式转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记忆模式,逐步被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探究所代替。如何才能科学、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实现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的梯度教学?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内容,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况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理解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为此,笔者结合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实施中运用深度学习理念为引导,尝试结合学生学情设置了一系列问题,以期实现初中地理课堂的深度学习。
一、情景导入
(一)内容设计
古诗词欣赏(PPT展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实施过程
(生集体朗诵古诗词)
师:这些优美的古诗词与哪些地理现象有关?
生1:我国的河流自西向东流。
师:河流自西向东流是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2:地形、地势。
师:如何区别“地形”与“地势”这两个概念?(学生阐述)
师:这些古诗词描绘的是“地形”还是“地势”?
生3:地势。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三)创设意图
课堂以情境导入的方式抛砖引玉,以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朗诵创设情景,层层设疑、厘清概念,导入新课。
二、解读我国地势特征
(一)内容设计
1.结合课本图2-1-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完成问题。
2.结合P22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说说从A点到B点海拔是怎样变化的。
3.看看图中颜色明显分为哪三大层次,对照高度表,说说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
4.你能试着用刚才分析得到的资料画一张简略的地势示意图吗?
5.结合课本第24页“中国地形”图片完成下列表格。
[ 地形类型 平均海拔(米) 第一级阶梯 分界线 第二级阶梯 分界线 第三级阶梯 ]
6.第三级阶梯以东的地形区是什么?
(二)实施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2)教师巡堂观察。
(3)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三)创设意图
以上问题的设置遵循由浅入深的设计原则,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创新能力。第4题要求填写出阶梯之间的“分界线”,由于这一内容在下一课时才涉及,在这里出现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了伏笔。第5题的设计引出了阅读材料“东海大陆架”的内容,使学生从更宏观的角度深化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也增强了学生的海洋意识。教学切实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师在此阶段放手给学生,做到“三不教”,即“不学不教”“无疑不教”“己会不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三、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一)内容设计
1.我国大陆地势特征对气候和河流流向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分析利弊)
4.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分布特点,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实施过程
1.学生分四组,结合地图分别完成一个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在合作交流基础上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倾听并可以提问。
(三)创设意图
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合作探究,既体现了“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一深度学习的本质,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他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现了深度学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特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自学、互学,教师指导、互教,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有了“收获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因为每一小组探究的内容各不相同,教师要求“学生在合作交流基础上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倾听并可以提问”这一环节,可以理解为“教授别人”的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时机,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构建开放、有序的课堂。
四、掌握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
(一)内容设计
1.在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地形类型?
2.这些地形类型在图中的分布是否规律?
3.图中我国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是否一样?哪些地形类型的面积比例大,哪些小? 4.嘗试归纳我国地形的特点。
(二)实施过程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并作答。
2.教师强调山区的概念和面积。
(三)创设意图
1.本节内容学生通过问题引导独立完成,教师作为聆听者参与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对“山区”概念及面积的强调,为下面内容的教学做知识准备。
五、了解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内容设计
1.小明的家在山区,他真心想为家乡经济建设做一点贡献,他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的哪些资源来发展经济?
2.请你告诉小明,在对山区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小明的一位小伙伴想走出大山,他说在山区发展有很多不利条件,你知道山区发展有哪些不利条件吗?
(二)实施过程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2.小组代表阐述观点。
3.其他小组作补充。
(三)创设意图
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而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生活性”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和交往技能,并且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引领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对知识的探究中,学生逐渐思考“学习与生活”“学习与生产”的关系,并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六、教学反思
在以问题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几个策略。1.构建以问题为主、学生为本的课堂核心。将问题交给学生后,教师要相信学生,学会等待与倾听。2.“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内容的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感,要让学生有能力完成,教师要关注课堂、管理课堂,适时照顾“潜力生”。3.合作探究不能流于形式。首先是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师要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在组建团队及成员的任务分派时要科学安排,使每一组都有“领头羊”,每一组都能照顾有困难的同学,通过组建团队,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取长补短。其次,要把握探究内容的“含金量”,让学生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产生“收获感”。第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要适时参与,既激励有潜能学生的个性生成,也要帮扶有困难的学生建立自信心。第四,探究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可以是二人结伴探究,也可以是多人小组探究;可以是各组探究同样的问题,也可以是分别探究不一样的问题,因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而设定。第五,教师要建立一定的发言机制,让更多同学学会思考以后再发言,学会在别人发言的时候安静地倾听。4.不容忽视问题导向下的巩固拓展。教师当堂总结,回顾梳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课后有作业时要精选作业,促进对知识的巩固、提升和拓展。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