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一直都是对学生语文功底比较有效的考查,尤其是高中材料作文,从明确材料所要表达的主题,到围绕这一主题开始写作,整个过程其实包含了对学生语言理解及语言运用能力等的综合考查。本文将以语文高考全国Ⅲ卷为例,从材料作文的角度对语文核心素养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 材料作文 语文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从材料作文中挖掘语文的核心素养。
一、关注现实生活,紧贴时代热点
吕叔湘先生曾说,“撇开语言教文字,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产生,这使人类有别于一般的低等动物,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语言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之一。正确使用语言不仅包含口语表达,也包含文字的使用。语言和文字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但不可忽视的是语言文字本身来自于社会,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也要立足于社会。语文全国Ⅲ卷总分150分,作文60分。2016年到2018年的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都立足于现实生活,贴近实际,将时代热点直接展示出来,这不仅反映着高考改革的一种趋势,也表明了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入手。这样的材料作文一方面提醒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接地气,同时也引导了学生从现实生活取材,真实写作。下面的图表就是2016—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的主要内容和笔者归纳出的主题。
在这三年的命题趋势当中,我们也可以察觉到命题者对社会生活的重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二、以小见大,考查思辨能力
2016年的高考作文由小羽创业的故事,引出了面对假冒伪劣产品应规范市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2017年的作文以考场上的考生为切入点,让学生以“我看高考”和“我与高考”为副标题写作作文。2018年的作文让学生围绕几句简单的时代标语进行写作。这三年的材料作文如果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不結合当前时代背景去归纳和分析,难免管中窥豹。
以2016年的材料作文为例,小羽的事迹可以多方面去解读:(1)创新;(2)规则;(3)分享;(4)责任。材料中的正面例子就是小羽创业,并带领人们发家致富,而反面例子就是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面对这些假冒伪劣要用规则去约束,要主动承担起作为市场一员的责任。如果学生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不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很容易偏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应是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就暗示了学生要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告诉学生身边处处都是语文。同时我们自己也应大致明确当下语文教学的方向: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关于语言文字的思辨能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
语文学科属于智育范畴。它既是人文学科,又是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其独具的性质、功能和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语言文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传递情感的媒介,从创新创业、我与高考到与时俱进,无不彰显出时代的价值。这是对中国当代文化的书写,更是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一直在引导考生脱离假大空的写作,要立足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此外,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也表现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共融性,例如创新创业、高考发展历程等,这也可以让老师意识到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极具包容性,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哪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哪些不是?这很难界定,但这又是我们需要进行区分的。
现在语文学科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地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该如何提高仍然困扰着广大教育者,这是语文学科带给我们的挑战。但是,全国Ⅲ卷材料作文的出题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暗示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要引导学生练好基本功,培养学生独特的思辨能力,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其实,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该不断反思自身,用反思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J].文字改革,1963(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杜锦琰,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徐参文)
关键词:高中 材料作文 语文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从材料作文中挖掘语文的核心素养。
一、关注现实生活,紧贴时代热点
吕叔湘先生曾说,“撇开语言教文字,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产生,这使人类有别于一般的低等动物,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语言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之一。正确使用语言不仅包含口语表达,也包含文字的使用。语言和文字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但不可忽视的是语言文字本身来自于社会,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也要立足于社会。语文全国Ⅲ卷总分150分,作文60分。2016年到2018年的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都立足于现实生活,贴近实际,将时代热点直接展示出来,这不仅反映着高考改革的一种趋势,也表明了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入手。这样的材料作文一方面提醒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接地气,同时也引导了学生从现实生活取材,真实写作。下面的图表就是2016—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的主要内容和笔者归纳出的主题。
在这三年的命题趋势当中,我们也可以察觉到命题者对社会生活的重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二、以小见大,考查思辨能力
2016年的高考作文由小羽创业的故事,引出了面对假冒伪劣产品应规范市场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2017年的作文以考场上的考生为切入点,让学生以“我看高考”和“我与高考”为副标题写作作文。2018年的作文让学生围绕几句简单的时代标语进行写作。这三年的材料作文如果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不結合当前时代背景去归纳和分析,难免管中窥豹。
以2016年的材料作文为例,小羽的事迹可以多方面去解读:(1)创新;(2)规则;(3)分享;(4)责任。材料中的正面例子就是小羽创业,并带领人们发家致富,而反面例子就是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面对这些假冒伪劣要用规则去约束,要主动承担起作为市场一员的责任。如果学生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不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很容易偏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应是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就暗示了学生要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告诉学生身边处处都是语文。同时我们自己也应大致明确当下语文教学的方向: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关于语言文字的思辨能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
语文学科属于智育范畴。它既是人文学科,又是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其独具的性质、功能和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价值。语言文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传递情感的媒介,从创新创业、我与高考到与时俱进,无不彰显出时代的价值。这是对中国当代文化的书写,更是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一直在引导考生脱离假大空的写作,要立足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此外,全国Ⅲ卷的材料作文也表现出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共融性,例如创新创业、高考发展历程等,这也可以让老师意识到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极具包容性,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哪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哪些不是?这很难界定,但这又是我们需要进行区分的。
现在语文学科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地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该如何提高仍然困扰着广大教育者,这是语文学科带给我们的挑战。但是,全国Ⅲ卷材料作文的出题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暗示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要引导学生练好基本功,培养学生独特的思辨能力,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其实,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该不断反思自身,用反思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J].文字改革,1963(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杜锦琰,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