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人与妓女的交往由来已久,他们这种渊远的关系使得士妓关系到了元代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元杂剧中出现了众多“子弟”(嫖客)形象,这与元杂剧作家与妓女“新型”的士妓关系有着必然联系。
关键字:士子;元杂剧作家;妓女;关系
士妓交往的风气盛行于唐宋。唐代,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即是新科进士挟妓女宴游的惯例,可谓春风得意、风流快活,令一代文人羡慕不已;李白《忆东山二首》(之二)“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是文人踏春,携妓女游山玩水,享受诗情画意;柳永《鹤冲天》“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予、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则是在花街柳巷流连忘返……个人取乐、友人欢聚甚至官场宴会都少不了妓女的参与。
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少侠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风流薮泽。
由此可见狎妓之风盛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而对妓女来说,士子举人风流倜傥、出手阔绰;举子身份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且一旦高中必然仕途恒通;名士举子的诗作往往有对妓女臧否的评价,这直接关系到她们的衣食来源。因此妓女与士子的关系是单向攀附型的。
到了宋代,妓院娼楼之多,远非唐朝可比:
……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十,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
宋朝削夺武臣兵权、重用文臣,官员多“多积金帛宅田,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妓乐发展。在宋代儒学家建立的强大伦理纲常面前,妓女的地位显得更加卑贱,她们只能充当取悦男子的工具。宋代名士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放诞不羁的人物对待妓女也是持居高临下、调侃戏谑的姿态。
自元代始,妓女与士子的关系出现改观。士为四民之首,历来地位尊崇高贵,虽然也有贫苦不堪者(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但一旦高中便立登青云,成为富贵逼人的官老爷,因而天下士子都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心理。宋代更是重视士子,不论是白衣、卿相,地位都很高。然而元代是蒙古游牧民族以其飞扬尚武的风尚、豪迈宏达的气魄建立的朝代。他们灭辽、西夏、金以及三次西征和最后攻占南宋等多次掠夺杀戮的征服战争,都是凭其马上杀伐的血性来书写的一段血与铁的历史。文化的轻视和民族歧视的双管齐下,使元代文人失去了进身之阶,地位比之宋代一落千丈;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技之能,自然更不能为农、工、商所看得起。一贯眼高于顶的文人终于从政治文化和人们视野的中心坠落到社会底层,成为不亚于沿门托钵的人物。
元文人不愿弃儒为吏,如钟嗣成“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从吏则又司不能辟,亦不屑就”;也不愿归附新朝,为人所诟病,如“姚枢,许衡讲性学非其时,受熏而为道之贼”;有意寄情田园,徜徉山水,怎奈生活贫困潦倒,没有经济基础。仕进无路、退而难隐、落魄贫穷的元代文人最为现实的选择便是沦落风尘与倡优为伍。
以关汉卿为首的一代落魄文人混迹于勾栏瓦舍,把现实的痛苦化作对佯狂避世生活方式的自嘲和调侃,甚至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天公放我平生假,剪裁冰雪,追陪风月,管领莺花”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溯竹杖绕遍莺花市,提灰笔写遍鸳鸯字,打爻槌唱会鹧鸪词。穷不了俺风流敬思”。靠写鸳鸯字,唱鹧鸪词在娼楼妓馆求取一顿饱餐,表明了落魄文人与妓女的生活联系。现实中的文人及其落魄,他们无法与有钱有势的商贾争夺妓女,只能把幻想寄托在作品中,梦想有一天自己做了官或者朋友做了官夺回自己所爱,并狠狠羞辱对方一番。这也是为什么作者把作品中的商人子弟刻画成丑陋、滑稽、粗鲁的原因。
时间的推移、现实的残酷渐渐消磨了文人心中“高人一等”的优越,地位的消长使文人与妓女的关系趋向平等。相似的人生境遇,共同的生活情趣并由此而产生的亲昵好感使元文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妓女,进入了她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元文人摆脱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偏见,一改居高临下的优越心态,以平视的角度窥视妓女生存状态下的真实命运,写出了活生生的妓女形态和形象各异、神采飞扬的众多子弟。
参考文献:
[1]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2]周维强.蓟门黄昏[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祝勇.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5]隋树森.全元散曲[M].上海:中华书局,1964.
[6]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8](明)臧晋书.元曲选[M]. 上海:中华书局,1958.
[9]曹寅,彭定求.全唐诗[M]. 上海:中华书局,1979.
[10]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1]徐征,张月中,张圣洁,奚海.全元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2]钱南扬.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字:士子;元杂剧作家;妓女;关系
士妓交往的风气盛行于唐宋。唐代,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即是新科进士挟妓女宴游的惯例,可谓春风得意、风流快活,令一代文人羡慕不已;李白《忆东山二首》(之二)“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是文人踏春,携妓女游山玩水,享受诗情画意;柳永《鹤冲天》“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予、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则是在花街柳巷流连忘返……个人取乐、友人欢聚甚至官场宴会都少不了妓女的参与。
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少侠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风流薮泽。
由此可见狎妓之风盛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然。而对妓女来说,士子举人风流倜傥、出手阔绰;举子身份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且一旦高中必然仕途恒通;名士举子的诗作往往有对妓女臧否的评价,这直接关系到她们的衣食来源。因此妓女与士子的关系是单向攀附型的。
到了宋代,妓院娼楼之多,远非唐朝可比:
……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十,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
宋朝削夺武臣兵权、重用文臣,官员多“多积金帛宅田,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代妓乐发展。在宋代儒学家建立的强大伦理纲常面前,妓女的地位显得更加卑贱,她们只能充当取悦男子的工具。宋代名士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放诞不羁的人物对待妓女也是持居高临下、调侃戏谑的姿态。
自元代始,妓女与士子的关系出现改观。士为四民之首,历来地位尊崇高贵,虽然也有贫苦不堪者(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但一旦高中便立登青云,成为富贵逼人的官老爷,因而天下士子都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心理。宋代更是重视士子,不论是白衣、卿相,地位都很高。然而元代是蒙古游牧民族以其飞扬尚武的风尚、豪迈宏达的气魄建立的朝代。他们灭辽、西夏、金以及三次西征和最后攻占南宋等多次掠夺杀戮的征服战争,都是凭其马上杀伐的血性来书写的一段血与铁的历史。文化的轻视和民族歧视的双管齐下,使元代文人失去了进身之阶,地位比之宋代一落千丈;手无缚鸡之力、身无一技之能,自然更不能为农、工、商所看得起。一贯眼高于顶的文人终于从政治文化和人们视野的中心坠落到社会底层,成为不亚于沿门托钵的人物。
元文人不愿弃儒为吏,如钟嗣成“累试于有司,命不克遇,从吏则又司不能辟,亦不屑就”;也不愿归附新朝,为人所诟病,如“姚枢,许衡讲性学非其时,受熏而为道之贼”;有意寄情田园,徜徉山水,怎奈生活贫困潦倒,没有经济基础。仕进无路、退而难隐、落魄贫穷的元代文人最为现实的选择便是沦落风尘与倡优为伍。
以关汉卿为首的一代落魄文人混迹于勾栏瓦舍,把现实的痛苦化作对佯狂避世生活方式的自嘲和调侃,甚至是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天公放我平生假,剪裁冰雪,追陪风月,管领莺花”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溯竹杖绕遍莺花市,提灰笔写遍鸳鸯字,打爻槌唱会鹧鸪词。穷不了俺风流敬思”。靠写鸳鸯字,唱鹧鸪词在娼楼妓馆求取一顿饱餐,表明了落魄文人与妓女的生活联系。现实中的文人及其落魄,他们无法与有钱有势的商贾争夺妓女,只能把幻想寄托在作品中,梦想有一天自己做了官或者朋友做了官夺回自己所爱,并狠狠羞辱对方一番。这也是为什么作者把作品中的商人子弟刻画成丑陋、滑稽、粗鲁的原因。
时间的推移、现实的残酷渐渐消磨了文人心中“高人一等”的优越,地位的消长使文人与妓女的关系趋向平等。相似的人生境遇,共同的生活情趣并由此而产生的亲昵好感使元文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妓女,进入了她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生活。元文人摆脱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偏见,一改居高临下的优越心态,以平视的角度窥视妓女生存状态下的真实命运,写出了活生生的妓女形态和形象各异、神采飞扬的众多子弟。
参考文献:
[1]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2]周维强.蓟门黄昏[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祝勇.知识分子应该干什么[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5]隋树森.全元散曲[M].上海:中华书局,1964.
[6]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8](明)臧晋书.元曲选[M]. 上海:中华书局,1958.
[9]曹寅,彭定求.全唐诗[M]. 上海:中华书局,1979.
[10]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1]徐征,张月中,张圣洁,奚海.全元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2]钱南扬.戏文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