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优秀素质的培育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发展的前提。高中阶段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引领其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本文从高中班主任“重管轻育”德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两方面对德育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管育并重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62
德育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因此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高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时存在的问题
1.过度管制,激發学生的逆反心理
高中是学生身心由稚嫩向成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他们虽已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与不良信息的诱惑,产生偏激的心理,甚至误入歧途。
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部分高中班主任采取了十分严格的管制措施,以防止学生犯错。而这一做法却忽略了高中生的发展性与不确定性。故而导致了这一强硬的管理方式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之间的不契合,阻碍了高中生天性的发展与价值观的形成,为其日常的生活学习增添了许多负担,致使许多学生在重压之下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或极端情绪,甚至试图以不当的手段表示对教育工作的不满,这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2.重管轻育,导致德育模式的僵化
在部分高中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过分重视管理的作用,管理方法与条例众多,对学生行为采取强制性的约束手段,让其按规定的路径进行发展,而对教育过程有所忽视,不在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只在乎他们在校园中的表现,使德育流于形式,而非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在其内心之中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可。且这种被动的管理方式往往会使学校的氛围变得压抑、沉闷、死板,缺少应有的活力,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与学习环境之中,学生的创新与应变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十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过于严肃的环境氛围,也会使同学们的内心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学习能力下降,心理状况出现异变。
3.班主任强势,致师生关系不平衡
班主任作为高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其在高中的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部分高中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将自身的权力看得过重,教育态度过于强势,以同一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约束与管教,完全忽略其个体差异与其他影响,致使德育工作没有得到贯彻与落实。
而师生之间关系的极度不平衡,也使学生对教师的管理方式心生不满,或对班主任心生畏惧,不愿与之进行沟通交流,甚至对其产生逃避的心理。部分性格强势的学生也常会因此产生激烈的反抗情绪,这对其发展与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如何改变班主任强权的现象,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衡德育工作,是目前高中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中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1.正视管的作用,更新德育模式
要做好高中德育工作,首先班主任要明确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对管理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做好高中阶段的管理规划,继而开展德育。在除高中校园的规章制度外,教师对于本班级的管理也要采取适合的手段,根据班级情况与学生情况,制定符合本班需求的管理条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开展班级的管理与德育工作。对此,教师应摒弃传统德育工作的弊端,适当放宽制度,给予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避免过度管理而激发学生反抗情绪,导致管理工作功亏一篑。
此外,班主任还应及时关注班级情况,根据学生的发展,及时对班级制度进行调整,使其更有益于高中生的健康发展。如班主任在德育开展工作时,发现个别同学违反了班级校规或管理条例,教师首先应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委,再私下与学生进行平等温和的交流,引导其倾吐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予陪伴并指引其改正,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高中生的自尊心较强,教师应用温和的手段保护其内心,呵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2.发挥育的作用,提升道德水平
在传统的高中校园管理工作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对学生的管制措施,而忽略对其进行德育工作。因此教师在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对同学们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关注其身心发展与需求,以身作则,通过模范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的渗透,在其心中播撒下良好思想品质的种子。如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身边的实例或网络上的案例在班级中开展道德行为的讨论会,引导学生就案例中的情况进行讨论,说一说当自己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采取怎样的做法,鼓励其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与分享,通过这样班级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其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
此外,班主任在同学们开展讨论时,也应及时根据同学们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将生活实例与道德知识紧密结合的教育手法,为同学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将课堂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避免在面对问题时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
3.师生平等交流,平衡管育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是班级中的两大主要角色,也是德育工作的传播者与接受者。而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强势教育使同学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也变得十分狭小,极不利于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与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在开展高中德育工作时,应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放低自己的姿态,为同学们提供健康而轻松的发展空间,避免强势推进工作而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如在推进德育工作时,遇到学生不配合的现象,教师首先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私下交流和沟通,询问学生缘由,关注其身心需求。在此基础上以身边的事例或网络中的事例进行引导,循循善诱,使其认识到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清楚高中生所应肩负的职责,引导其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此外,由于同学们个体的不同,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正视管育之间的关系,通过管理与教育双管齐下对高中生进行管理,以德引导,以管约束,为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高中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对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在现代高中班主任管理中,正视管的作用,充分发挥育的作用,平衡管育之间的关系,以“管育并重”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使同学们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正确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其心中播种下良好的道德种子,促进其优秀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宋熹《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
[2] 魏铁道《“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高考》2020年第16期。
[3] 安永成《“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32期。
[4] 倪冬燕《“管育并重”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实践应用研究》,《文理导航(上旬)》2019年第2期。
[5] 崔自勤《新时代高中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0期。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管育并重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4.062
德育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贯穿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因此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高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时存在的问题
1.过度管制,激發学生的逆反心理
高中是学生身心由稚嫩向成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他们虽已有了自我认知的能力,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与不良信息的诱惑,产生偏激的心理,甚至误入歧途。
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部分高中班主任采取了十分严格的管制措施,以防止学生犯错。而这一做法却忽略了高中生的发展性与不确定性。故而导致了这一强硬的管理方式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之间的不契合,阻碍了高中生天性的发展与价值观的形成,为其日常的生活学习增添了许多负担,致使许多学生在重压之下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或极端情绪,甚至试图以不当的手段表示对教育工作的不满,这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2.重管轻育,导致德育模式的僵化
在部分高中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过分重视管理的作用,管理方法与条例众多,对学生行为采取强制性的约束手段,让其按规定的路径进行发展,而对教育过程有所忽视,不在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只在乎他们在校园中的表现,使德育流于形式,而非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主体性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在其内心之中缺乏对德育教育的认可。且这种被动的管理方式往往会使学校的氛围变得压抑、沉闷、死板,缺少应有的活力,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与学习环境之中,学生的创新与应变能力也会随之下降,十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此外,过于严肃的环境氛围,也会使同学们的内心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学习能力下降,心理状况出现异变。
3.班主任强势,致师生关系不平衡
班主任作为高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其在高中的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部分高中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将自身的权力看得过重,教育态度过于强势,以同一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约束与管教,完全忽略其个体差异与其他影响,致使德育工作没有得到贯彻与落实。
而师生之间关系的极度不平衡,也使学生对教师的管理方式心生不满,或对班主任心生畏惧,不愿与之进行沟通交流,甚至对其产生逃避的心理。部分性格强势的学生也常会因此产生激烈的反抗情绪,这对其发展与成长十分不利。因此,如何改变班主任强权的现象,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衡德育工作,是目前高中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中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
1.正视管的作用,更新德育模式
要做好高中德育工作,首先班主任要明确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对管理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做好高中阶段的管理规划,继而开展德育。在除高中校园的规章制度外,教师对于本班级的管理也要采取适合的手段,根据班级情况与学生情况,制定符合本班需求的管理条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开展班级的管理与德育工作。对此,教师应摒弃传统德育工作的弊端,适当放宽制度,给予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避免过度管理而激发学生反抗情绪,导致管理工作功亏一篑。
此外,班主任还应及时关注班级情况,根据学生的发展,及时对班级制度进行调整,使其更有益于高中生的健康发展。如班主任在德育开展工作时,发现个别同学违反了班级校规或管理条例,教师首先应弄清事情发生的原委,再私下与学生进行平等温和的交流,引导其倾吐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及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予陪伴并指引其改正,充分发挥自己引导者的作用。高中生的自尊心较强,教师应用温和的手段保护其内心,呵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2.发挥育的作用,提升道德水平
在传统的高中校园管理工作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对学生的管制措施,而忽略对其进行德育工作。因此教师在进行管理时,要注意对同学们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关注其身心发展与需求,以身作则,通过模范教育与日常生活学习的渗透,在其心中播撒下良好思想品质的种子。如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身边的实例或网络上的案例在班级中开展道德行为的讨论会,引导学生就案例中的情况进行讨论,说一说当自己在面对同一问题时会采取怎样的做法,鼓励其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与分享,通过这样班级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其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
此外,班主任在同学们开展讨论时,也应及时根据同学们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将生活实例与道德知识紧密结合的教育手法,为同学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将课堂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避免在面对问题时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
3.师生平等交流,平衡管育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是班级中的两大主要角色,也是德育工作的传播者与接受者。而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强势教育使同学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也变得十分狭小,极不利于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与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在开展高中德育工作时,应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放低自己的姿态,为同学们提供健康而轻松的发展空间,避免强势推进工作而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如在推进德育工作时,遇到学生不配合的现象,教师首先应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私下交流和沟通,询问学生缘由,关注其身心需求。在此基础上以身边的事例或网络中的事例进行引导,循循善诱,使其认识到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清楚高中生所应肩负的职责,引导其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此外,由于同学们个体的不同,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面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正视管育之间的关系,通过管理与教育双管齐下对高中生进行管理,以德引导,以管约束,为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高中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对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与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十分重要。在现代高中班主任管理中,正视管的作用,充分发挥育的作用,平衡管育之间的关系,以“管育并重”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使同学们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正确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其心中播种下良好的道德种子,促进其优秀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宋熹《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
[2] 魏铁道《“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高考》2020年第16期。
[3] 安永成《“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32期。
[4] 倪冬燕《“管育并重”视角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实践应用研究》,《文理导航(上旬)》2019年第2期。
[5] 崔自勤《新时代高中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