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孩子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是由当今的社会形式、家长的溺爱造成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现代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要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开展心理辅导;家园要密切配合,巩固发展小学生的健康心理。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已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随着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恶化。严实的铁门使孩子们失去了自由的活动空间,电脑时代的到来,使部分孩子沉浸于虚拟的时代之中而不能自拔,“麦当劳”、“肯德基”潮涌而来,使孩子们越来越热衷时毫无营养价值的速成食品。处于成长关键的小学生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和太少的理解,他们被过早地烙上了社会的印迹,纯朴、天真的心灵被抹上了一层阴影,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傲、缺乏同情心,一方面他们又自卑、自恋、害怕挫折、缺少毅力。
当我们静心审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的颤栗,做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那日渐敏感的心在思考着什么?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所以作为家长、教育者和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免问题严重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说是良好的,但是,有的小学生也存在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厌恶学习、自卑失望、情感脆弱、逆反报复心强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正确认识小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厌恶学习
由于有的父母存在着“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拿着棍子逼孩子拼命地学习;教师存在“严师出高徒”的愿望,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没完没了地考试,使他们那稚嫩的心灵承受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重重压力,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与创伤。这种“过度的教育”使他们在小小年纪就“透支着生命”。没有游戏和交往的时间,没有自己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不知摧毁了多少天才少年。结果,有的学生发出了“上课劳累过度,回家作业无数,实在支撑不住”的哀叹;有的离家出走;有的沉溺于游戏机和网吧里。
例如,重庆市有一名12岁的女孩从8楼的楼顶纵身跳下,因为她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虽然已经尽力,但是成绩还是差,她认为父母和老师都不喜欢她,因此,她选择死亡来“解脱”。
(二)情感脆弱
情感脆弱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经不住一点点挫折,特别是在一些学习成績好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这些学生总是喜欢受到表扬、获得奖励、享受种种荣誉和“光环”,对被批评或失败往往没有心理准备,难以接受。当这些小学生受到挫折时,就会做出压抑性的、消极性的反应,如退缩、逃避、苦闷、忧虑、沮丧、怨恨等,对个人的精神和身体造成损害;个别学生还会逃学,甚至自杀。
例如,2006年7月的一天,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团考不上重点初中受到挫折而服农药自杀而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在她留给父母的短短100多字的遗书里“我是一个差学生”、“我辜负了您们的心”、“我死了可以帮您们节约10万元”等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心。
(三)自卑失望
有一部分小学生由于先天不足或在学习中遭到失败时,总是感到恐慌或焦虑,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失望的心理。他们性格孤僻、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交往,对陌生人持敌视态度,不能与老师、同学们和谐共处;自尊心过强,不能接受不同意见,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有时老师还没说几句,他就愤怒而离校出走。这类小学生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
当小学生长期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陷入极度悲观、焦虑、失望之中。
(四)逆反报复
一些小学生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好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指责,心理就会产生偏差。他们常常听到的是讽刺、挖苦的声音,看到的是冷若冰霜的面孔,认为这些老师和同学是故意刁难自己,因此,产生了憎恨、仇视、逆反的心理,千方百计找机会对批评过他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报复。如,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纪律,或暗地里拔掉老师的自行车气门芯,用刀划破老师的摩托车坐垫等等。
二、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捷。
(一)必须帮助小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小成绩来激励他们,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
题海战术只能造成小学生的心理疲劳与学习效率降低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应当适当控制作业量,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二)必须教会小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
老师要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挫折是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使小学生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老师还要教育小学生将个人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成败、荣辱,使小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境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从而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三)必须让小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自卑感就是产生于失败之后的体验。因此,老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小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以敏锐的洞察力,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在实践中体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本人所教的一名小学生原来考试成绩很差,又不遵守纪律,同学们讨厌他。于是,我进行家访,发现他的父母一直在广东打工,把他留给奶奶带,他从小就没有体验父母之爱的滋味。我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及时表扬他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同学们慢慢接受他,他违纪的次数减少,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四)必须使小学生消除逆反心理,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表现不好的小学生对待老师一般都有逆反心理,他们总觉得老师是管他们、治他们、与他们作对。他们怀疑周围的一切,甚至对好话也不轻信,似乎有点“铁石心肠”。因此,老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用铁杵磨针的精神去爱护、关心他们,期望他们变好,同情他们的处境,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自觉地接受教育和管理。要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纪守法,为中华崛起而刻苦学习。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已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随着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孩子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无限美丽的同时,也不得不忍受着心理健康的恶化。严实的铁门使孩子们失去了自由的活动空间,电脑时代的到来,使部分孩子沉浸于虚拟的时代之中而不能自拔,“麦当劳”、“肯德基”潮涌而来,使孩子们越来越热衷时毫无营养价值的速成食品。处于成长关键的小学生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和太少的理解,他们被过早地烙上了社会的印迹,纯朴、天真的心灵被抹上了一层阴影,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傲、缺乏同情心,一方面他们又自卑、自恋、害怕挫折、缺少毅力。
当我们静心审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的颤栗,做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那日渐敏感的心在思考着什么?如果,教育者还一如既往地把目光定格在孩子的分数上,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忽视其潜能的开发,忽视全面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给予孩子的将不是理智的爱。所以作为家长、教育者和每个小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及早发现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调节,以免问题严重化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说是良好的,但是,有的小学生也存在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厌恶学习、自卑失望、情感脆弱、逆反报复心强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正确认识小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厌恶学习
由于有的父母存在着“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拿着棍子逼孩子拼命地学习;教师存在“严师出高徒”的愿望,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没完没了地考试,使他们那稚嫩的心灵承受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重重压力,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与创伤。这种“过度的教育”使他们在小小年纪就“透支着生命”。没有游戏和交往的时间,没有自己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不知摧毁了多少天才少年。结果,有的学生发出了“上课劳累过度,回家作业无数,实在支撑不住”的哀叹;有的离家出走;有的沉溺于游戏机和网吧里。
例如,重庆市有一名12岁的女孩从8楼的楼顶纵身跳下,因为她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虽然已经尽力,但是成绩还是差,她认为父母和老师都不喜欢她,因此,她选择死亡来“解脱”。
(二)情感脆弱
情感脆弱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经不住一点点挫折,特别是在一些学习成績好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这些学生总是喜欢受到表扬、获得奖励、享受种种荣誉和“光环”,对被批评或失败往往没有心理准备,难以接受。当这些小学生受到挫折时,就会做出压抑性的、消极性的反应,如退缩、逃避、苦闷、忧虑、沮丧、怨恨等,对个人的精神和身体造成损害;个别学生还会逃学,甚至自杀。
例如,2006年7月的一天,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团考不上重点初中受到挫折而服农药自杀而永远地离开了人间,在她留给父母的短短100多字的遗书里“我是一个差学生”、“我辜负了您们的心”、“我死了可以帮您们节约10万元”等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心。
(三)自卑失望
有一部分小学生由于先天不足或在学习中遭到失败时,总是感到恐慌或焦虑,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失望的心理。他们性格孤僻、不合群、不愿意与人交往,对陌生人持敌视态度,不能与老师、同学们和谐共处;自尊心过强,不能接受不同意见,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有时老师还没说几句,他就愤怒而离校出走。这类小学生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
当小学生长期辛劳而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时,往往会因此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陷入极度悲观、焦虑、失望之中。
(四)逆反报复
一些小学生因为在学校表现不好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指责,心理就会产生偏差。他们常常听到的是讽刺、挖苦的声音,看到的是冷若冰霜的面孔,认为这些老师和同学是故意刁难自己,因此,产生了憎恨、仇视、逆反的心理,千方百计找机会对批评过他的老师和同学进行报复。如,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扰乱课堂纪律,或暗地里拔掉老师的自行车气门芯,用刀划破老师的摩托车坐垫等等。
二、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迫在眉捷。
(一)必须帮助小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个人阶段性的奋斗目标,用不断取得的小小成绩来激励他们,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恢复自信心。
题海战术只能造成小学生的心理疲劳与学习效率降低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应当适当控制作业量,突出重点和难点,精心选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二)必须教会小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自强精神
老师要帮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受挫折是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使小学生对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老师还要教育小学生将个人理想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升学、社会舆论、个人成败、荣辱,使小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通过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情境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从而提高学生抗挫折的能力。
(三)必须让小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自卑感就是产生于失败之后的体验。因此,老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小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以敏锐的洞察力,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经验,在实践中体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
本人所教的一名小学生原来考试成绩很差,又不遵守纪律,同学们讨厌他。于是,我进行家访,发现他的父母一直在广东打工,把他留给奶奶带,他从小就没有体验父母之爱的滋味。我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及时表扬他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同学们慢慢接受他,他违纪的次数减少,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四)必须使小学生消除逆反心理,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表现不好的小学生对待老师一般都有逆反心理,他们总觉得老师是管他们、治他们、与他们作对。他们怀疑周围的一切,甚至对好话也不轻信,似乎有点“铁石心肠”。因此,老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用铁杵磨针的精神去爱护、关心他们,期望他们变好,同情他们的处境,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自觉地接受教育和管理。要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纪守法,为中华崛起而刻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