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部分的语文学科,恰当的语文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以《虎门销烟》这一课时的学习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244-01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历史年代久远,必须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了解当年以及现在鸦片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认识虎门销烟地伟大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一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二是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壮举”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一定知道课题中的“烟”是指什么?对!是鸦片。课件出示鸦片资料,快速浏览,了解鸦片危害。(3)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4)复习销烟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感悟,察寻“壮举”
(1)就这样,大量鸦片被销毁了。人们是如何评价“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默读第1和第6自然段,思考。(2)汇报交流,板书:“值得纪念”“伟大壮举”“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相机教学“值”字。(3)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1839年6月3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亲临虎门寨,去感受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吧!默读2-5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虎门销烟”是“值得纪念”的“伟大壮举”,用“——”画下来,再用心读一读。
(三)延伸拓展,体悟“壮举”
1.此时你的心中一定感触良多,你对哪些语句感受最深呢?先读一读,再谈谈你的感受。汇报交流,谈谈感受。
2.师生互动,相机点拨,品词析句:
(1)第2段引导体会场面壮观、人数众多、热切关注:①这一天,“天气晴朗”,壮阔的“碧海”,辽阔的“蓝天”,葱茏的“绿树”,礼台上林立的“彩旗”,似乎也晓得在这里将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所以“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②鸦片害人哪,老百姓巴不得销烟早点儿开始,故而他们“一大早”就“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真是人山人海啊,有“男男女女”,有“老老少少”,他们心中有一个强烈的声音——“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③不仅有老百姓,还有“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林则徐要让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④还有“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林则徐要让他们看看——“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2)第3段引导体会郑重严肃、影响深远:①“健步”指脚步轻快有力。林则徐这轻快有力的脚步坚定自信,他即将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②“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老百姓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林则徐的这“一声令下”不仅警醒了中国人,更警告了外国人——“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③虎门销烟的影响之大,可谓“震惊中外”,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3)第4段引导体会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大快人心的正义之举:“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虎门销烟真是顺乎民意的伟大壮举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这不仅仅是“欢呼”,更是在大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4)第5段引导体会销烟持续时间长,销毁数量之多:①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这足以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②大海“咆哮”着,似乎是要替我们向全世界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5)想象体悟,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再悟“壮举”
1.回顾总结,复述课文
(1)渗透写作方法。回顾整个销烟过程,不难发现,作者只用了2句话直接描写销烟,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场面、渲染气氛、刻画老百姓的反响,而在这节课上,我们也正是从这些场面、气氛和老百姓的反响中体会到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这正是侧面描写的妙处。(2)指导复述课文。
2.再悟“壮举”,写话训练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的中国民众,回忆历史,看看今朝,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你想说点儿什么?
3.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不仅被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所震撼,更被你们抵制毒品的决心所感动。让我们永远记住1839年6月3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永远记住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永远记住“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五)板書设计
关键词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6-0244-01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历史年代久远,必须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了解当年以及现在鸦片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认识虎门销烟地伟大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一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二是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壮举”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一定知道课题中的“烟”是指什么?对!是鸦片。课件出示鸦片资料,快速浏览,了解鸦片危害。(3)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4)复习销烟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索感悟,察寻“壮举”
(1)就这样,大量鸦片被销毁了。人们是如何评价“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默读第1和第6自然段,思考。(2)汇报交流,板书:“值得纪念”“伟大壮举”“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相机教学“值”字。(3)让我们随着课文回到1839年6月3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亲临虎门寨,去感受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吧!默读2-5自然段,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虎门销烟”是“值得纪念”的“伟大壮举”,用“——”画下来,再用心读一读。
(三)延伸拓展,体悟“壮举”
1.此时你的心中一定感触良多,你对哪些语句感受最深呢?先读一读,再谈谈你的感受。汇报交流,谈谈感受。
2.师生互动,相机点拨,品词析句:
(1)第2段引导体会场面壮观、人数众多、热切关注:①这一天,“天气晴朗”,壮阔的“碧海”,辽阔的“蓝天”,葱茏的“绿树”,礼台上林立的“彩旗”,似乎也晓得在这里将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所以“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②鸦片害人哪,老百姓巴不得销烟早点儿开始,故而他们“一大早”就“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真是人山人海啊,有“男男女女”,有“老老少少”,他们心中有一个强烈的声音——“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③不仅有老百姓,还有“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林则徐要让他们坚信——“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④还有“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林则徐要让他们看看——“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2)第3段引导体会郑重严肃、影响深远:①“健步”指脚步轻快有力。林则徐这轻快有力的脚步坚定自信,他即将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②“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老百姓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林则徐的这“一声令下”不仅警醒了中国人,更警告了外国人——“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③虎门销烟的影响之大,可谓“震惊中外”,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3)第4段引导体会虎门销烟是顺乎民意、大快人心的正义之举:“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虎门销烟真是顺乎民意的伟大壮举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这不仅仅是“欢呼”,更是在大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4)第5段引导体会销烟持续时间长,销毁数量之多:①销烟“整整持续了23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这足以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②大海“咆哮”着,似乎是要替我们向全世界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5)想象体悟,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再悟“壮举”
1.回顾总结,复述课文
(1)渗透写作方法。回顾整个销烟过程,不难发现,作者只用了2句话直接描写销烟,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场面、渲染气氛、刻画老百姓的反响,而在这节课上,我们也正是从这些场面、气氛和老百姓的反响中体会到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这正是侧面描写的妙处。(2)指导复述课文。
2.再悟“壮举”,写话训练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的中国民众,回忆历史,看看今朝,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你想说点儿什么?
3.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不仅被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所震撼,更被你们抵制毒品的决心所感动。让我们永远记住1839年6月3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永远记住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永远记住“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五)板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