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债务重重的希腊闹着要退出欧元区,金融危机以来硕果仅存的华尔街大行摩根大通爆出一日亏损20亿美元交易事件,多重悲观情绪的弥漫,令很多投资者在两周之内将今年以来的账面浮盈勾销殆尽。但对于绝大多数股民而言,这些都属于“不高兴但能承受”的范围,因为不久前有文披露,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股票资金在10万元以内的账户占82.78%。这个数据表明绝大多数股市参与者将股市仅仅视为小赌怡情的类娱乐场所。
三年前曾提到绝大多数股民如果打算以投资作为日常生活的支持,即便取得了如同巴菲特一样的投资成绩,不出三年也会破产。这个推断大抵就是基于10万元作为投资本金的前提,今日看来仍未过时。
针对投资娱乐化的倾向,我们经常建议众人放弃“玩一玩”的想法,集中火力持有较大的投资比重,以期在周期性大机遇来临时达成解决问题的投资目标。但经过这轮大熊市的洗礼,终于发现这种小赌怡情的方式,还是有其优点的,优点是跌了固然心情不愉快但不至于性命攸关,当然缺点是涨了也不解决什么问题。青春过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而已。
五年以来时时有闻读者赞誉,间或有人说看专栏也有收获,值回了买杂志的钱,但是好像还没有人因此而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这个主要的目标未有达成之外,倒是有些意外的收获。前日金融博士班同学些许兴奋地告诉我:“前不久出差到昆明,没想到那么远的地方还遇到你的读者粉丝呢。”这令人忆起往日里,这个专栏的一些副作用。
两年前杂志社转来消息,说是有读者自称是我失散多年的朋友,看了姓名,的确是十五年没有消息的旧友,那时没有email、博客、QQ、微信这些,一旦别离茫茫人海再无踪迹。电话过去,寒暄倾诉:“我在银行等候时常看这个杂志,觉得这个专栏写的不错,每期都先翻开最后一页看,直到有一天看了作者的姓名,才知道是你,尤其是那个素描的头像看了肯定是你。”我说:“每月写篇有观点、又深入浅出的小文章还是很难的。周围的人说那个素描画得不太像。” “谁说不像,我看像得很!总之你无论如何要坚持写下去。”他这样鼓励道。坚持是很难的,非但坚持写很难,就连坚持看也很难。像这样多年未见、失落各地的朋友 ,因看到钱经专栏而至的重逢并非个案。更意外的是,突然有一天楼下卖书的小伙子老远冲着我喊:“杨大哥,想不到原来你是个投资家!”
曦元主编前不久发来邮件:“刚才有个读者说从2007年开始看钱经,我问她对哪些内容印象最深刻,她说,杨天南啊,每期都看。”
我回复道:发来的关于杂志阅读的故事收到,现回赠你另一个关于阅读的故事。
一个认识近二十年的朋友,数月前告诉我,她被一个人寿保险的资深业务人员逶迤多日,试图启发她做些理财业务,郁闷又碍于情面,一直很无奈的状态。
一日再次被无比热情地邀请茶叙,待到达约定地点时,对方已经早早坐在那里等她,同时手里翻阅一本杂志——这本杂志恰是著名的《钱经》。
见状,朋友说:我有一个朋友好像就是给这杂志写文章呢!
对方忙问:哦,是哪一位?
朋友:叫杨天南。
对方惊讶:你认识杨天南?!他的文章很好,我每期都仔细看的。你们很熟么?
朋友:很熟的,认识很多年啦!我们家有什么财务问题都是问他的。
此后,……沉默、无语、良久。
“你的名字还真管用,他现在再不来找我谈理财问题啦!”她时隔多日在电话中仍很兴奋地说。搞理财的朋友们,在此抱个歉啊,这真是没有想到的副作用。
三年前曾提到绝大多数股民如果打算以投资作为日常生活的支持,即便取得了如同巴菲特一样的投资成绩,不出三年也会破产。这个推断大抵就是基于10万元作为投资本金的前提,今日看来仍未过时。
针对投资娱乐化的倾向,我们经常建议众人放弃“玩一玩”的想法,集中火力持有较大的投资比重,以期在周期性大机遇来临时达成解决问题的投资目标。但经过这轮大熊市的洗礼,终于发现这种小赌怡情的方式,还是有其优点的,优点是跌了固然心情不愉快但不至于性命攸关,当然缺点是涨了也不解决什么问题。青春过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而已。
五年以来时时有闻读者赞誉,间或有人说看专栏也有收获,值回了买杂志的钱,但是好像还没有人因此而达到财务自由的目标。这个主要的目标未有达成之外,倒是有些意外的收获。前日金融博士班同学些许兴奋地告诉我:“前不久出差到昆明,没想到那么远的地方还遇到你的读者粉丝呢。”这令人忆起往日里,这个专栏的一些副作用。
两年前杂志社转来消息,说是有读者自称是我失散多年的朋友,看了姓名,的确是十五年没有消息的旧友,那时没有email、博客、QQ、微信这些,一旦别离茫茫人海再无踪迹。电话过去,寒暄倾诉:“我在银行等候时常看这个杂志,觉得这个专栏写的不错,每期都先翻开最后一页看,直到有一天看了作者的姓名,才知道是你,尤其是那个素描的头像看了肯定是你。”我说:“每月写篇有观点、又深入浅出的小文章还是很难的。周围的人说那个素描画得不太像。” “谁说不像,我看像得很!总之你无论如何要坚持写下去。”他这样鼓励道。坚持是很难的,非但坚持写很难,就连坚持看也很难。像这样多年未见、失落各地的朋友 ,因看到钱经专栏而至的重逢并非个案。更意外的是,突然有一天楼下卖书的小伙子老远冲着我喊:“杨大哥,想不到原来你是个投资家!”
曦元主编前不久发来邮件:“刚才有个读者说从2007年开始看钱经,我问她对哪些内容印象最深刻,她说,杨天南啊,每期都看。”
我回复道:发来的关于杂志阅读的故事收到,现回赠你另一个关于阅读的故事。
一个认识近二十年的朋友,数月前告诉我,她被一个人寿保险的资深业务人员逶迤多日,试图启发她做些理财业务,郁闷又碍于情面,一直很无奈的状态。
一日再次被无比热情地邀请茶叙,待到达约定地点时,对方已经早早坐在那里等她,同时手里翻阅一本杂志——这本杂志恰是著名的《钱经》。
见状,朋友说:我有一个朋友好像就是给这杂志写文章呢!
对方忙问:哦,是哪一位?
朋友:叫杨天南。
对方惊讶:你认识杨天南?!他的文章很好,我每期都仔细看的。你们很熟么?
朋友:很熟的,认识很多年啦!我们家有什么财务问题都是问他的。
此后,……沉默、无语、良久。
“你的名字还真管用,他现在再不来找我谈理财问题啦!”她时隔多日在电话中仍很兴奋地说。搞理财的朋友们,在此抱个歉啊,这真是没有想到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