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秋,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带着《品德与生活》的课题走进上元小学。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实践,学校不断创新德育工作形式及内容,“德育大课堂”应运而生。“德育大课堂”是以品德课程为基点,根据课程目标和孩子的发展需要,整合多种德育资源,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活动。正如鲁洁教授所说:“它是围绕主题,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开展内延外伸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课堂;它是架设回归生活的桥梁,建构家校及社会的多维联系的课堂;它是引领孩子行走在意义世界中的课堂!”
扩充课程资源
我校“德育大课堂”的校本课程,包括以品德教材为核心、以“教学专题”为抓手的基础型德育课程。我们将小学六年的学校生活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快乐地生活(低年级段)、充满爱心地生活(中年级段)、有责任地生活(高年级段)。在每个阶段我们提炼出两大教育主题,从主题出发,设定教育目标,整体设计教育方案。在统一的目标下,校长室、德育处、年级部、家长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科学分工、有机整合,向着一个统一的目标,共同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德育大课堂”的校本课程,还包括以公民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拓展型、研究型德育课程。孩子们通过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的公民。
以“全科育德”为路径的隐性德育课程也是“德育大课堂”的校本课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老师们遵循四大原则。有机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德育主题和要求自然地、恰到好处地结合。有序性原则: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系统地进行德育渗透,避免出现交叉、重复、零乱的现象。有度性原则:各学科教师不要牵强附会地把文化课上成德育课,而是灵活多样。有效性原则: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学校实际不失时机地落实德育主题。
壮大讲师队伍
在研究初期,学校品德学科教研组成立了“花之队”,取意为“花一般的灿烂,催开德育之花”。团队有11位核心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德育大课堂”实现了由班主任老师,品德老师,课任老师,在特殊岗位工作、有着不一般经历的家长,甚至是有特点、能产生教育作用的学生组成的日渐壮大的讲师队伍。
鲁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副所长潘慧芳教授来到孩子们中间,参加《关于江宁区小学生没有课外公益活动场所的问题研究》的“公民听证会”;知名作家黄倍佳、沈石溪和孩子们座谈,畅谈写作、生活;曾在某军事基地核潜艇上工作的转业干部来到“家长讲堂”,讲述军事发展历史。靠卖菜养活孩子的单亲妈妈对女儿的爱,让每个孩子都为之动容;在逆境中成长的六年级的女孩,她的故事激励、鼓舞了很多人;幸福的一家三口,让我们明白了亲情是多么宝贵……
庞大的德育讲师队伍,实现了“德育大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最大化。
扩大学习空间
校外寻访中,我们曾经拜访过“我身边的雷锋”“我身边的劳动模范”“我身边的环卫工人”,感受这些平凡的工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假日小队”深入横溪,寻访当地西瓜种植专业户,了解横溪蔬菜种植情况。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学生走进“中国金箔陈列馆”,了解金箔的发展历史、金箔文化,感受作为一名江宁人的骄傲和自豪。走进金箔车间,了解金箔制作的十二个程序,厚重的黄金在工匠们的手中可以变成薄如蝉翼的金箔,让学生感受劳动者无穷的智慧。在公民实践活动中,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盲道、限塑令等时事问题,调查、研究后再提出构想,在“公民听证会”上一展孩子们的风采。
德育课堂的学习空间由校内扩展至校外,由书本过渡至生活,孩子们的视野更加高远。
丰富体验方式
随着“德育大课堂”课程资源的不断扩充、讲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学习空间的日益扩大,学生在“德育大课堂”的体验方式也愈加丰富起来—人物访谈、角色扮演……
在一个个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而且动手做,达到情动、心动、入脑、入心的境界。孩子在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中亲身体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感悟,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中成长。学生经过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转化成熟悉的、可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内容。“德育大课堂”开拓了教育途径,由原来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和个性化转变,由原来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针对不同层次的德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教育功能。品德课上“明理”,活动过程中“悟行”,最后上升至学生自身,实现“移情”。
“德育大课堂”贴着孩子的心灵行走,引领孩子行走在意义世界里。
【纪四清,南京市上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马子恩
扩充课程资源
我校“德育大课堂”的校本课程,包括以品德教材为核心、以“教学专题”为抓手的基础型德育课程。我们将小学六年的学校生活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快乐地生活(低年级段)、充满爱心地生活(中年级段)、有责任地生活(高年级段)。在每个阶段我们提炼出两大教育主题,从主题出发,设定教育目标,整体设计教育方案。在统一的目标下,校长室、德育处、年级部、家长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科学分工、有机整合,向着一个统一的目标,共同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德育大课堂”的校本课程,还包括以公民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拓展型、研究型德育课程。孩子们通过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管理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的公民。
以“全科育德”为路径的隐性德育课程也是“德育大课堂”的校本课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老师们遵循四大原则。有机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德育主题和要求自然地、恰到好处地结合。有序性原则: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系统地进行德育渗透,避免出现交叉、重复、零乱的现象。有度性原则:各学科教师不要牵强附会地把文化课上成德育课,而是灵活多样。有效性原则: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学校实际不失时机地落实德育主题。
壮大讲师队伍
在研究初期,学校品德学科教研组成立了“花之队”,取意为“花一般的灿烂,催开德育之花”。团队有11位核心成员,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德育大课堂”实现了由班主任老师,品德老师,课任老师,在特殊岗位工作、有着不一般经历的家长,甚至是有特点、能产生教育作用的学生组成的日渐壮大的讲师队伍。
鲁洁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研究所副所长潘慧芳教授来到孩子们中间,参加《关于江宁区小学生没有课外公益活动场所的问题研究》的“公民听证会”;知名作家黄倍佳、沈石溪和孩子们座谈,畅谈写作、生活;曾在某军事基地核潜艇上工作的转业干部来到“家长讲堂”,讲述军事发展历史。靠卖菜养活孩子的单亲妈妈对女儿的爱,让每个孩子都为之动容;在逆境中成长的六年级的女孩,她的故事激励、鼓舞了很多人;幸福的一家三口,让我们明白了亲情是多么宝贵……
庞大的德育讲师队伍,实现了“德育大课堂”教育有效性的最大化。
扩大学习空间
校外寻访中,我们曾经拜访过“我身边的雷锋”“我身边的劳动模范”“我身边的环卫工人”,感受这些平凡的工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假日小队”深入横溪,寻访当地西瓜种植专业户,了解横溪蔬菜种植情况。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学生走进“中国金箔陈列馆”,了解金箔的发展历史、金箔文化,感受作为一名江宁人的骄傲和自豪。走进金箔车间,了解金箔制作的十二个程序,厚重的黄金在工匠们的手中可以变成薄如蝉翼的金箔,让学生感受劳动者无穷的智慧。在公民实践活动中,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盲道、限塑令等时事问题,调查、研究后再提出构想,在“公民听证会”上一展孩子们的风采。
德育课堂的学习空间由校内扩展至校外,由书本过渡至生活,孩子们的视野更加高远。
丰富体验方式
随着“德育大课堂”课程资源的不断扩充、讲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学习空间的日益扩大,学生在“德育大课堂”的体验方式也愈加丰富起来—人物访谈、角色扮演……
在一个个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而且动手做,达到情动、心动、入脑、入心的境界。孩子在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中亲身体验,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感悟,在一次又一次的感悟中成长。学生经过体验,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转化成熟悉的、可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内容。“德育大课堂”开拓了教育途径,由原来的单一化向多样化和个性化转变,由原来的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针对不同层次的德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教育功能。品德课上“明理”,活动过程中“悟行”,最后上升至学生自身,实现“移情”。
“德育大课堂”贴着孩子的心灵行走,引领孩子行走在意义世界里。
【纪四清,南京市上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马子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