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粤播对提升港澳青年大湾区文化认同作用研究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地粤语播音对提升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内在结构及其与语言传播的逻辑关系入手,探讨内地粤语播音对提升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应有作用,提出提升内地粤语播音对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作用的引导路径。
  关键词:内地粤语播音;港澳青年;大湾区;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77-03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業、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增强港澳青年的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是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加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1]。粤语是粤港澳三地的通用语言和内部黏合剂,在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中,粤语播音肩负着重要责任[2]。
  一、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内在结构分析及与语言传播的逻辑关系解析
  (一)地域文化内容上的赞同性认知:以准确的语言识别为根基
  个体形成对某种地域文化认同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知、情感、意志。港澳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认知内容是指对大湾区地域文化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大湾区地域文化的认识、理解、相信、赞成等。这种赞同性初级认知主要体现为对各种外在表现形式和文化内容的了解、认识程度;高级认知主要体现为对文化形成的肯定和赞同及学习和记忆的态度等。而这些均以准确的语言识别为根基。准确的语言识别指个体之间或群体交流不存在语言差异、语言不通等导致的沟通障碍,可以准确运用语言表达和识别信息。人的所有社会性活动皆以承载意义的语言习得和运用为发端和基础,其对外在世界的感知、意识的形成、价值判断标准的确立等皆如此。同时,语言表意系统是人类感知和意识系统的载体,准确的语言识别是一切认同的中介和基础。离开准确的语言识别,交流难以进行、记忆难以连续、认同无处安放。
  (二)地域文化情感上的归属性认可:以时空的语言互动为土壤
  地域文化情感是个体对地域文化的一种主观情绪和特有内心体验,主要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情感上的归属性认可。从空间维度看,主要体现为对大湾区地域文化所处空间的眷恋感,如对大湾区的家园感;从时间维度看,主要体现为对大湾区地域文化所属历史的根源感,如对大湾区的同根同源感。这些可帮助港澳青年确立在大湾区地域文化历史进程中的方向感。语言是一个地域中个体与个体、群体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具有表情达意的信息传递作用,而且能规范人们的交往规则和行为方式,协调人们的行动。同时,社会实践反过来也能对语言传播进行塑造,它能不断给语言提供新鲜血液,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从而使语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只有在同一时空的语言互动中,情感才能生成、传递、凝聚。因此,在同一时空中对地域文化情感上的体验、产生归属性认可的过程,以时空的语言互动为土壤。
  (三)地域文化意志上的身份性认定:以同频的语言共振为契机
  地域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生成、变化的过程,包括将地域文化内容上的赞同性认知与文化情感上的归属性认可内化为意志观念、价值理念、身份意识等,以及将这些外化为行为和习惯。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地域文化意志上的身份性认定,主要指对大湾区地域文化意志观念的认同和对身份的探索与认同,对大湾区地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等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对大湾区人等地域文化身份产生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意识上的身份性认定形成这一阶段主要有两个特性:一是跳跃性,经前两个阶段慢慢积累后突破;二是突然性,这种跳跃性突破是非常不确定的。如因为某个契机,心中自然而然产生“我是大湾区人”的认定,这又往往在粤语语言共振共鸣中出现。因为人们在运用相同语言的同频互动交流中,会出现语言共振共鸣现象,会出现心灵感染与氛围融入,产生与对方相同的感觉和情绪。
  (四)地域文化行为上的参与性认同:以延续的语言传承为依托
  参与行为是文化认同的最终落脚点,是辨别立场和态度的根本依据。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地域文化行为上的参与性认同,指其呈现出与大湾区地域文化相关的积极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特征,包括积极参与行为、内化行为、传承行为三个递进层次,即对大湾区地域重大主题事件等的参与行为,参与过程吸收的地域文化价值理念、风俗习惯等的内化行为,有意识地维护和发扬地域文化等的传承行为。这些过程都以延续的语言传承为依托。语言是一个地域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形成历史记忆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地域文化认同得以形成和保持的基础。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延续语言传承将由大量历史事件所形成的历史记录置入已有的语料库中进行筛选,保存具有叙事合法性的内容,并按既有的语言规则和标准进行改造后再加以叙述。语言符号就像嵌入历史记忆的密码,历史的传承和陈述都受这种密码规约。
  二、内地粤语播音对提升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作用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是一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岭南文化为依托、西方先进文化为补充的多元并存、与时俱进的融合文化。粤语播音指粤语播音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粤语)和态势语言等,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传播信息创造性活动。在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中,粤语播音具有四大作用。
  (一)突破“语言隔阂”樊篱:在价值观引领中消除传播障碍
  “语言隔阂”樊篱,指在存在语言差异的情况下,彼此进行文化交流、沟通时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双方因语言差异导致翻译困难,不能准确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误解,进而影响双方沟通,产生语言传播的障碍。港澳青年一般用粤语沟通,对粤语传播的信息会更有亲近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传播采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难免会出现一定的“语言隔阂”。在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化价值观念等重要理念信息传播时,若有“语言隔阂”,传播效果则会打折扣;但若以粤语播音来传播价值观念和理念信息,则可破除“语言隔阂”的困境。内地粤语播音主持行业的从业者提前准备相关文献和资料,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可以营造亲切自然、愉快轻松的氛围,还可无障碍地将文化价值、深层次的思想道德观念等一并传递给港澳青年,这样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容易被接收、更容易被理解。   (二)构建“语言场域”空间:在大众化共享中强化情感归属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一个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从场域角度看,语言的目的是将各种社会关系连接在一起。语言能够传递更多的人类信息,从而将整个社会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粤语播音影响的场景中,受众处于接收粤语言的状态中,知道在场的彼此都处于一个粤语语境中,从而实现对“语言场域”空间的构建,即在粤语言语境下的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在这样一种“语言场域”空间中,粤语播音主持能更好地呈现出大众化共享功能。粤语播音主持行业的从业者利用其对外发声的渠道,可有效推进传播内容的大众化,使人们在见面时有共同内容和喜好分享交流,促进人与人感情的升级和空间内部的和睦。在粤语播音构建的“语言场域”空间中,港澳青年与大湾区内地居民交流时,彼此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感情会更加融洽,会对大湾区地域文化产生更强的情感归属。
  (三)强化“同声同气”身份:在粤语言共鸣时引导舆论走向
  “同声同气”本质上是一种从语言认同到身份认同的转换[3]。自秦统一以来,粤港澳三地共同讲粤语这种至今尚存古汉语特征的方言。一种方言能够传承下来,除了因为它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有无法剥离的关系外,还因为它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沉淀、情感乡愁与城市印记。粤港澳三地共同的粤语情结,能软化人的灵魂、熨帖人的心灵,在“听《步步高》吟《月光光》”中,寻觅合作共享商机。粤语是港澳青年出生后借以表达需要、传递想法的语言工具,其在与会粤语的人沟通时,往往更有熟悉感、安全感。内地粤语播音可通过预设“同声同气”的身份,让港澳青年在收听(看)内地粤语播音时,获得身边群体使用家乡话交谈时的亲切感,掌握情感沟通密码,产生粤语言共鸣,并在共鸣中传播相关思想理念,引导思想舆论往有利于大湾区发展、有助于增强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方向发展。
  (四)守护“文化基因”根脉:在粤语言规范中传承粤语文化
  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是一种融合形态的多元文化,在文化多样性中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主要指该文化经过一定时期的历史沉淀,而拥有其内在、深层次、独一无二的特质,包括该文化深刻的信念、传承的习惯、代表的价值观念等。因此,要增强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必须共同守护大湾区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脉络,黏合三地的文化纽带。文化传承的基本形式是语言传承,然而大湾区的粤语言形态复杂多元,香港、澳门的粤语与广东的粤语有一定区别,因此需要一个引领粤语文化发展的角色,这也是内地粤语播音的重要责任。内地粤语播音需通过引领粤语言的文明规范,凝聚粤语言文化的发展向心力,共同守护“文化基因”脉络,传承粤语文化并推动其不断发展,从而保证大湾区地域文化融合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常在,让港澳青年共同推进粤语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而增强港澳青年的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感。
  三、提升内地粤语播音对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作用的引导路径
  (一)加大粤语播音人才培育力度,在价值观引领中提高文化内涵认知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播音行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对播音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内地粤语播音人才培育的力度。首先,增加粤语播音人才培育的数量。大湾区高校应充分意识到粤语播音对促进大湾区地域文化融合发展、提升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助力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各高校应争取开设或在招生计划中适当扩大粤播的招生规模,解决当前大湾区粤语播音人才薄弱的困境。其次,要提高粤语播音人才培养的质量。媒体融合趋势下,内地粤播学生应具有更高的思想觉悟、更强的专业能力、更灵活的跨媒体新闻业务理念。因此,在内地粤语播音人才的培育过程中,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增强其政治意识,锻炼在播音内容中融入思想意识引领、价值理念引导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在日常实践中提升粤播学生的硬核实力,如主持、表达、反应、抗压等能力[4]。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内地粤语播音的水平和质量,从而在语言相通的价值观引领中提高文化内涵认知。
  (二)拓展粤语播音传播推介广度,在大众化共享中唤起文化记忆情感
  目前,粤语播音存在推介不广的困境,如果内地粤语播音没有足够的传播覆盖范围,就没有足够条件构建语言场域空间。因此,首先在已有条件的传统媒体中,应尽可能争取资源给内地粤语播音提供支持。以校园广播为例,各高校广播台应适当开设粤语播音节目,从而给校园内粤语播音提供登台亮相的机会,让校园内的港澳学生感受到内地粤语播音营造的粤语言场域。此外,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校园FM、抖音、微视等新媒体平台中,也应该尽量为内地粤语播音争取机会,制作一些新颖的、有吸引力、有文化气息的短视频作品、有声读物作品等,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开展粤语播音直播、粤语播音宣传节目等形式的推介活动。最后,要尽可能挖掘内地粤语播音传播的渠道、路径,在一些内地粤语播音尚未覆盖的领域,开拓新的传播渠道。这样才能构建由内地粤语播音引领的语言场域,使港澳青年在语言场域的大众化共享中,提升对大湾区地域文化的认同。
  (三)加深粤语播音改革发展深度,在身份性确认中激发文化认同意识
  当前内地粤语播音存在受众不多且不稳定的现象,内地粤语播音带动的粤语言共鸣也不常出现,因此要发挥内地粤语播音在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中强化“同声同气”的作用是不太现实的。究其根源,问题出在内地粤语播音质量上。因此,要加深内地粤语播音改革发展的深度,提高内地粤语播音节目的质量,创造出真正受欢迎的节目品牌和作品。首先,要解决内地粤语播音员将声音洪亮的播音标准看得偏重的问题。内地粤语播音员为使声音更加洪亮,常常挤压声带,也导致声线过于单一、不具有立体感,这样的播音缺少平易近人的感觉,刻意的“播音腔”人为地增强了距离感,不利于强化“同声同气”的身份,也无法让港澳青年产生语言共鸣。其次,要强调内地粤语播音作品的内容及艺术性。内地粤语播音员要立足受众,选取有价值引领、幽默有趣的题材进行二次编辑,让港澳青年喜欢听、主动看,在语言共鸣的身份性确认中,激发港澳青年对大湾区地域文化的认同意识。
  (四)加快粤语播音产业融合速度,在粤文化传承中趋合文化约定行为
  由于新媒体发展迅猛、市场被抢占等因素,内地粤语播音行业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雖然也有内地播音产业开始向媒体行业发展,但由于商业模式尚未成熟,难以负担网络广播服务设备的投入、手机应用程序的开发等初始成本。而要加快粤语播音产业的融合速度,就要尽快搭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快车,在技术发展的驱动下,将传统的内地粤语播音产业与数字化网络中的新媒体产业融合起来加速发展。融合发展并不是抹去传统产业本身的特性,将其直接嫁接到另一种媒介上,而是在传承原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进行投资和开发。内地粤语播音产业要思考如何在声音传播的基础上提供其他增值服务,提升播音内容的附加价值。当然,这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也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一定引导。只有这样,内地粤语播音的辐射效应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港澳青年才会在粤语文化传承中趋合大湾区地域文化潜在约定的共同守护行为,最终在行为参与中提升对大湾区地域文化的认同。
  四、结语
  增强港澳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对推动大湾区文化融合、促进大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内地粤语播音对提升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研究内地粤语播音对提升港澳青年大湾区地域文化认同的作用及路径意义重大,今后,还应从更多维度对其进行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温朝霞.论中华文化认同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J].当代电影,2019(9):144-147.
  [2] 殷俊,徐艺芳.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多样性与语言战略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37-45.
  [3] 李芳.语言与身份认同研究的主要流派和方法[J].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2):72-83.
  [4] 娄原菁.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变革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作者简介:郑可彤(2000—),女,广东广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口语传播、新闻研究。
  林小榆(1980—),女,广东阳江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口语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报道具有现场不可控因素多、后期状况较难预测等特点,要求记者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随机应变能力、信息解读能力,同时还要熟悉防灾减灾政策部署。从目前来看,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报道的特点、对记者的要求以及采访过程中的难点,探索提升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质量的实践路径,以促进我国突发性灾害天气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并为以后的相关研
摘要:媒介作为传播学概念,是指信息传递的工具、手段或载体。电视,无疑是重要的媒介形式。电视制作十分考验制作者的水平,既要考虑质量,还要符合政策规定。面对网络媒介崛起带来的冲击,电视制作陷入了困境。如何应对挑战?电视制作要增强交互性,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切忌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主张和观念;打造个性化品牌,创作出更具特色的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制作;网剧;困境;举措  中图分类号:G222
摘要:在电视节目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画面选取工作的水平和剪辑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能否被观众广泛接受。因而,合理科学地选择视频剪辑技术和开展画面的选取工作,对电视节目模式的改良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节目制作过程中合理选取画面和提高剪辑技巧的对策,旨在帮助相关人员顺利地开展画面选取和剪辑工作,为电视节目画面选取和剪辑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视节目;节目制作;画面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