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诠释自己对文本、儿童及语文教学的理解,但在课堂中,必须做语文自己的事。“课堂”成为“语文”,需要抓住语文的“根”进行课程重构,围绕核心素养养成进行语言实践与表达,顺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再现对话“在场”,从而实现为儿童语言的生长而教。
【关键词】课程重构;语言实践;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3-0016-02
【作者简介】田长青,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无锡,214101),高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四位青年教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来研讨苏教版四上《珍珠鸟》的教学。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自己对文本、儿童及语文教学的理解,又不约而同地基于儿童语言的生长而教,基于文本主旨“信赖”的品悟而教,基于儿童生命的成长而教,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对于我们课堂观察者而言,语文课堂做语文自己的事,基于同一课文,让“课堂”成为“语文”,需要关注哪些关键要素呢?
一、抓住语文的“根”进行课程重构
激发学生的“学”是课程重构的根本,而激发学生“学什么”则是课程重构的关键。“备课过程中,你们解读出了哪些内容?”“你们做了怎样的归纳与整理,从而确定教学内容与路径的?”“你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路径是否恰当,有没有需要调整和修改的地方?”“你们认为孩子读了文章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感兴趣的是什么?已经懂了什么,还不懂的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四位老师都在自己的教学中给出了积极的回答。
首先找准“学什么”。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重点段落第三、四自然段,并展开教学。如陈蓉欣老师饶有兴致地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和学生一起揣摩珍珠鸟外形的可爱,并体会作者“叫声——小脑袋——样子——身体”的写作顺序,激发了学生对珍珠鸟由衷的喜爱。的确,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应该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会。施萍一老师则以引读、赏读的方式很快地切入,提出问题“这个小家伙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展开了这一重点部分的研读,教学直奔主题,重点突出。
其次思考“怎么学”。如何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抵达“信赖”的境界,老师们都“各显神通”:陈蓉欣老师用表格梳理的方法清晰地理清了文本的脉络,并引导学生想象小珍珠鸟的内心,进行写话练习;施萍一老师先和学生一起找“小家伙和我之间发生的事”,再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串起来讲述过程,然后展开即兴采访,让学生揣摩小珍珠鸟内心的变化;周蕾珍老师引领学生找词——活动地点变化的词、动词、表示次序的词,从而感受到小珍珠鸟是逐步信赖“我”的。
行走在文字间,逐渐抵达“信赖”的曼妙境界,老师们招式不一,值得一提的是杨冬老师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整堂课,他以四个问题组织板块:“为什么它叫珍珠鸟?”“这是一只怎样的珍珠鸟?”“文中的我是怎么对待这只珍珠鸟的?”“冯骥才是个怎样的人?”他富有创新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他对语文课堂的独特思考,让儿童过上生命成长的语文生活。
最后观察学生“学得怎么样”。陈蓉欣老师在教学生字“拨”时,注意与“拔”字相比较,并细致地指导:把“拨”上的小短竖拔掉就成了“拔”;同样,杨冬老师指导了“似”的不同读音与不同用法;周蕾珍老师的词串教学很有特色,既是音行义的有效整合,又十分轻巧地引领学生开展了段意归纳的训练,她及时的赞赏、激励性的评价使得教学有情趣、显扎实,和孩子一起渐达“信赖”深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关注到了《珍珠鸟》的原文,他们有的注重与选文进行比较,来揣摩遣词造句的精准;有的拓展冯骥才的写作背景及近况,来和学生探讨“冯骥才是个怎样的人”,将学生带出精耕细作的“语文田野”,进入五彩斑斓的“母语生活”。
由此可见,抓住语文的“根”进行课程重构,就是突出语文学科的主干,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感悟,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呈现浓浓的语文味。
二、围绕核心素养养成展开语言实践与表达
“课堂”之所以成为“语文”,是因为课堂就是学生语言的实践场,有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四位老师的课堂,均指向了学生的语言运用,也让我们触摸到了课堂语言运用的些许密码。
一是尊重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比较关注文本的结构,都观察到了“信赖”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都关注了发展顺序、发展过程。如陈蓉欣老师让学生想象写话时,先播放“珍珠鸟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的心理活动录音,给了学生很好的写话示范;施萍一老师基于文本的表达顺序来引导学生揣摩珍珠鸟的内心,心路历程在师生对话间得以较好地想象、还原;周蕾珍老师以一个词的揣摩引出一类词的寻找,让孩子“读得明白”。他们所构建的课堂很好地凸显了“童心童趣”,换来了学生语言实践宽松和谐的氛围。
二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迁移。老师们有着强烈的学段意识、单元意识,因而他们解读文本、呈现教学都十分注重语言实践的迁移运用。陈蓉欣老师发现,《珍珠鸟》一文处于“诚信单元”中,教学既要关注“珍珠鸟是怎么一步步亲近我的”,也要关注“我是怎么对待珍珠鸟的”,“信赖”是相互的;施萍一老师在第四自然段教学完毕后巧妙地寻找到了语言生长点“这小家伙会怎样淘气地陪伴我”,引导学生写话练习,巩固对动词与连接词的运用,在这样巧妙设计的迁移实践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周蕾珍老师的教学迁移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段意概括训练,练习中着重号的使用,使学生得以巩固习得。
三是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与表达。所谓“情动而辞发”,老师们努力地给学生创设读后表达的机会,让其畅所欲言,升华学习体会。杨冬老师以“我发现”的句式,让学生思考“这个词”“这句话”“这段话”写得特别好的原因,让学生在文本语言中涵泳、品悟。施萍一老师机智轻巧地采访:“起先,你怎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你怎么做的?”“渐渐地,你落到我的小桌上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在对话交流中仿佛就成了珍珠鸟,身心愉悦而妙语连珠。
当然,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堂的指向性一定要明确,如:“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还发现了珍珠鸟的什么秘密?”“这么可爱的鸟是怎么信赖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难以回答,学生表达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思维、情感的整体提升。
三、顺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再现对话“在场”
面对这样一篇经典课文,在观察四位老师的教学之余,我也在不断地思考: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发现”而不局限于“让学生知道”?学生能否最大限度地觉得自己就是小珍珠鸟,从而换位体验更深的阅读感受?读进去了怎么读出来?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开展真诚、民主、有助于语言生长的对话,以亲近的方式渐达“信赖”深处,达成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水乳交融的“在场”境界。
首先,循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向前走。见过小鸟“落”吗,体会到什么?“神气十足地站”是怎么站,谁来演一演,有什么感受?“撞”是怎么回事,能调换顺序吗?让学生感受到这小家伙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近,即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其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上“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语,说说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和我接近的。最后,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似懂非懂处“引”,在渐入深处时“推”。师生换位体验:“小家伙,‘我’没有伤害你,你便怎么做呢?”“什么是挨近(师生做做动作)?为什么你要一点点挨近呢?”“小家伙,你还干了些什么呀?”“你怎么敢啄我的笔尖和手指?我抚一抚你细腻的绒毛,有什么感觉呀?”……层层深入,学生也就能够走进语文学习的深处。
因此,唯有这样的对话“在场”,学生才会有自由感,才会在课堂中建构你来我往的愉悦对话。这就需要教师以儿童的视角、“语用”发展的立场去解读文本,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生长点,让课堂因为精耕语言文字而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同时,要在对话过程中让儿童形成阅读兴趣,关键的文本处必须咬文嚼字、细嚼慢咽,向着学生的思维深处漫溯。
【关键词】课程重构;语言实践;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3-0016-02
【作者简介】田长青,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无锡,214101),高级教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四位青年教师,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来研讨苏教版四上《珍珠鸟》的教学。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自己对文本、儿童及语文教学的理解,又不约而同地基于儿童语言的生长而教,基于文本主旨“信赖”的品悟而教,基于儿童生命的成长而教,可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对于我们课堂观察者而言,语文课堂做语文自己的事,基于同一课文,让“课堂”成为“语文”,需要关注哪些关键要素呢?
一、抓住语文的“根”进行课程重构
激发学生的“学”是课程重构的根本,而激发学生“学什么”则是课程重构的关键。“备课过程中,你们解读出了哪些内容?”“你们做了怎样的归纳与整理,从而确定教学内容与路径的?”“你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路径是否恰当,有没有需要调整和修改的地方?”“你们认为孩子读了文章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感兴趣的是什么?已经懂了什么,还不懂的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四位老师都在自己的教学中给出了积极的回答。
首先找准“学什么”。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重点段落第三、四自然段,并展开教学。如陈蓉欣老师饶有兴致地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和学生一起揣摩珍珠鸟外形的可爱,并体会作者“叫声——小脑袋——样子——身体”的写作顺序,激发了学生对珍珠鸟由衷的喜爱。的确,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也应该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会。施萍一老师则以引读、赏读的方式很快地切入,提出问题“这个小家伙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展开了这一重点部分的研读,教学直奔主题,重点突出。
其次思考“怎么学”。如何通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抵达“信赖”的境界,老师们都“各显神通”:陈蓉欣老师用表格梳理的方法清晰地理清了文本的脉络,并引导学生想象小珍珠鸟的内心,进行写话练习;施萍一老师先和学生一起找“小家伙和我之间发生的事”,再找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串起来讲述过程,然后展开即兴采访,让学生揣摩小珍珠鸟内心的变化;周蕾珍老师引领学生找词——活动地点变化的词、动词、表示次序的词,从而感受到小珍珠鸟是逐步信赖“我”的。
行走在文字间,逐渐抵达“信赖”的曼妙境界,老师们招式不一,值得一提的是杨冬老师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整堂课,他以四个问题组织板块:“为什么它叫珍珠鸟?”“这是一只怎样的珍珠鸟?”“文中的我是怎么对待这只珍珠鸟的?”“冯骥才是个怎样的人?”他富有创新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呈现出他对语文课堂的独特思考,让儿童过上生命成长的语文生活。
最后观察学生“学得怎么样”。陈蓉欣老师在教学生字“拨”时,注意与“拔”字相比较,并细致地指导:把“拨”上的小短竖拔掉就成了“拔”;同样,杨冬老师指导了“似”的不同读音与不同用法;周蕾珍老师的词串教学很有特色,既是音行义的有效整合,又十分轻巧地引领学生开展了段意归纳的训练,她及时的赞赏、激励性的评价使得教学有情趣、显扎实,和孩子一起渐达“信赖”深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关注到了《珍珠鸟》的原文,他们有的注重与选文进行比较,来揣摩遣词造句的精准;有的拓展冯骥才的写作背景及近况,来和学生探讨“冯骥才是个怎样的人”,将学生带出精耕细作的“语文田野”,进入五彩斑斓的“母语生活”。
由此可见,抓住语文的“根”进行课程重构,就是突出语文学科的主干,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感悟,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呈现浓浓的语文味。
二、围绕核心素养养成展开语言实践与表达
“课堂”之所以成为“语文”,是因为课堂就是学生语言的实践场,有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四位老师的课堂,均指向了学生的语言运用,也让我们触摸到了课堂语言运用的些许密码。
一是尊重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比较关注文本的结构,都观察到了“信赖”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都关注了发展顺序、发展过程。如陈蓉欣老师让学生想象写话时,先播放“珍珠鸟起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的心理活动录音,给了学生很好的写话示范;施萍一老师基于文本的表达顺序来引导学生揣摩珍珠鸟的内心,心路历程在师生对话间得以较好地想象、还原;周蕾珍老师以一个词的揣摩引出一类词的寻找,让孩子“读得明白”。他们所构建的课堂很好地凸显了“童心童趣”,换来了学生语言实践宽松和谐的氛围。
二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有效迁移。老师们有着强烈的学段意识、单元意识,因而他们解读文本、呈现教学都十分注重语言实践的迁移运用。陈蓉欣老师发现,《珍珠鸟》一文处于“诚信单元”中,教学既要关注“珍珠鸟是怎么一步步亲近我的”,也要关注“我是怎么对待珍珠鸟的”,“信赖”是相互的;施萍一老师在第四自然段教学完毕后巧妙地寻找到了语言生长点“这小家伙会怎样淘气地陪伴我”,引导学生写话练习,巩固对动词与连接词的运用,在这样巧妙设计的迁移实践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周蕾珍老师的教学迁移了《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段意概括训练,练习中着重号的使用,使学生得以巩固习得。
三是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与表达。所谓“情动而辞发”,老师们努力地给学生创设读后表达的机会,让其畅所欲言,升华学习体会。杨冬老师以“我发现”的句式,让学生思考“这个词”“这句话”“这段话”写得特别好的原因,让学生在文本语言中涵泳、品悟。施萍一老师机智轻巧地采访:“起先,你怎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你怎么做的?”“渐渐地,你落到我的小桌上了,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在对话交流中仿佛就成了珍珠鸟,身心愉悦而妙语连珠。
当然,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堂的指向性一定要明确,如:“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你还发现了珍珠鸟的什么秘密?”“这么可爱的鸟是怎么信赖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问题让学生难以回答,学生表达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思维、情感的整体提升。
三、顺应学生的语文学习再现对话“在场”
面对这样一篇经典课文,在观察四位老师的教学之余,我也在不断地思考: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发现”而不局限于“让学生知道”?学生能否最大限度地觉得自己就是小珍珠鸟,从而换位体验更深的阅读感受?读进去了怎么读出来?这就需要教学过程中开展真诚、民主、有助于语言生长的对话,以亲近的方式渐达“信赖”深处,达成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水乳交融的“在场”境界。
首先,循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向前走。见过小鸟“落”吗,体会到什么?“神气十足地站”是怎么站,谁来演一演,有什么感受?“撞”是怎么回事,能调换顺序吗?让学生感受到这小家伙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近,即笼子四周——屋里——小桌上。其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上“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词语,说说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和我接近的。最后,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似懂非懂处“引”,在渐入深处时“推”。师生换位体验:“小家伙,‘我’没有伤害你,你便怎么做呢?”“什么是挨近(师生做做动作)?为什么你要一点点挨近呢?”“小家伙,你还干了些什么呀?”“你怎么敢啄我的笔尖和手指?我抚一抚你细腻的绒毛,有什么感觉呀?”……层层深入,学生也就能够走进语文学习的深处。
因此,唯有这样的对话“在场”,学生才会有自由感,才会在课堂中建构你来我往的愉悦对话。这就需要教师以儿童的视角、“语用”发展的立场去解读文本,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找准文本中语言文字的生长点,让课堂因为精耕语言文字而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同时,要在对话过程中让儿童形成阅读兴趣,关键的文本处必须咬文嚼字、细嚼慢咽,向着学生的思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