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包容·创新”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PANJIA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日本文化具有“杂糅性”的特质。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日本通过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消化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样式。而在其文化形成过程中,日本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体现出极具个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体现出的主导选择、融合包容、继承创新。
  关键词:日本文化;杂糅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29-02
  引言
  日本学者岩城见一认为:“日本文化并没有固定的本质”,日本文化具有一种“异种杂交”的特质[1]。纵观日本文化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日本文化最初是以中国文化的“衍生文化”的面目出现的,其肇始远落后于世界文明古国,因此,日本文化作为一种“低地文明”,只能积极地吸收他国先进文化以促进本身发展。日本在其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持续不断地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古代主要是中国文化,近现代则侧重于欧美文化,从而形成了多种文化融合共存的局面。
  总体而言,日本在其文化发展史上共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其相对应的是日本文化发展史上的四次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融合的阶段。通过这几个阶段,日本吸收了大量的外来先进文化,促进了本国文化的高速发展,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在这前后近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日本通过不断对外来文化进行消化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样式。而在其文化形成过程中,日本在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体现出极具个性的特征。
  一、日本文化演进历程中对外来文化的四次吸收融合
  (一)中国秦汉时期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
  《史记》记述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方士徐福上书说:东海之中有神山,山上有仙草。秦始皇闻讯大喜,便派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人”。然徐福竟率众东渡,直达日本本土,从而开启了三千年中日文化交流的滥觞。这虽然只是传说,然而就其发生的时代而言,也有其可信之处。
  公元前3世纪时,日本列岛的土著文化仍然处于旧石器时代的绳文文化,而当时中国文明已高度发达。由于战乱频仍,中国吴越沿海许多百姓不堪战乱,乘槎浮海,东渡日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有力地推动着日本步入了农耕文化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辉煌的弥生文化。从汉朝时期开始,中国的儒家思想逐步传入日本。公元3世纪时期,学者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到日本授徒讲学,直接影响了日本儒学的产生。此次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对日本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之后日本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化改新对中国隋唐文化的吸收
  中国隋唐时期是日本吸收中国文化的巅峰时期。公元7世纪初,圣德太子仰慕中华文化,开始向中国派遣遣隋使,此举改变了之前日本处于被动吸收中国文化的局面,表明日本开始主动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在此后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遣唐使中,有佛教僧侣、医生、阴阳家、画家以及官吏等。阿倍仲麻吕是其中最为著名者。他们将大量地中国的行政制度、文学艺术、医药、法律等带回日本,促使日本自大化元年以中国为蓝本,开始实施革新,将从中国引进的先进文化全面应用于本国,并且在此次革新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三)明治维新对西洋文化的吸收
  欧美等国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其生产力迅猛发展。因此,欧美诸国成了世界上先进技术的发源地。1853年,美国叩关日本并在第二年迫使幕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此后不久,英、俄、荷、法等国纷至沓来。“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德川幕府“锁国”体制被打破,日本进入了“开国时代”。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日本迅速摒弃“闭关锁国”的政策,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继而于1868年开始了举世闻名的明治维新,主动地大量吸收欧美先进文化和技术,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四)二战后对美国文化吸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战败并向盟国投降,自此日本步入了战后时代。日本虽然在战争中一直力图将战场置于本土之外,但盟军对日本的反击也使得日本遭受了巨大的损伤。对于日本战后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问题,美国具有最大的发言权。在美国的实际控制之下,日本开始了战后重建工作。为了尽快恢复战争中损伤的元气,日本大量吸收了美国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这也成了日本文化发展史上的第四个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时期,并直接影响了当今日本社会的发展。
  二、日本“杂糅性”文化演进历程中的个性化特征
  (一)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主导性和选择性
  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中,凡是被日本文化借鉴吸收的文化在当时都属于世界上最先进的最主流的文化。中国从秦汉时期统一直至隋唐时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成就,中国文化不仅在亚洲地区,在全世界都是属于文明的最高层。日本作为中国文明的一名仰慕者,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大量引进中国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对当时日本的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化,西欧地区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西欧文明也因此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最先进的文明。日本明治政府主动向西方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制度,进行维新改革。
  二战结束后,最大的赢家美国由于基本上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取代英法等传统强国成为世界上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其文化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所瞩目。日本政府依据国际局势的发展,中止了向西欧国家学习的步伐,转而吸收美国的先进文化。
  以上这些都体现出了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主导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选择性。隋唐时期,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科技和制度,但是唯独没有采用中国的科举制度。日本统治者意识到,科举制不符合日本的国情。在日本,一个人的出身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其能否入仕的命运,士农工商阶层划分严格,而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无论出身如何,有能者俱可入仕为官。因此,引进中国的科举制度势必会破坏了日本社会本身严格的身份制度,从而造成社会的动乱。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选择性的特点。   另外,日本虽然在吸收西欧及美国文化的基础上,选择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但是却保留了日本传统政治制度中的天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日本文化在选择外国文化时的选择性,也就是说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仅吸收对本国有利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方面,而摒弃那些不符合本国国情的方面。
  (二)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融合性和包容性
  日本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融合性,虽然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但日本文化对于来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都抱着一种开放融合的态度。通过与其他主流文化的交流,日本文化中融入了大量的非日本本土的元素。由于日本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和包容性,有些文化尽管在吸收初期还是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最终在冲突过程中都与日本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
  以日本人的服装为例,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日本的国服“和服”保留了中国隋唐时期服饰的原貌,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在日本文化中的积淀。近代以来,日本开始大量学习西方文化,西服也因此成为日本文化中的一种新的元素。然而,日本人采取了传统的和服和新式的西装共存着装习惯。这可以看出,日本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是其独特的一种特质。
  除此以外,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也体现出了这一特质。日本本土的宗教是神道教,然而在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外来宗教信仰也逐步融入了日本社会,以至于变成现在儒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本国的神道教并存的状态。这不仅没有在日本人的生活中造成矛盾,反而为日本人的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日本人不像其他国家或种族的人一样单纯地信仰一种宗教,而是可以同时信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宗教,关于这点可以在日本人一生的生活经历中看得出来。日本人在庆祝出生、“七五三”和成人仪式的时候多采用神道教的仪式,结婚时很多人又喜欢采用基督教的婚礼仪式,而死后的葬礼一般按照佛教的仪式进行。
  (三)日本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时体现出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日本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进行消化融合以及创新,体现出了较强的继承性和创造性。一方面,部分文化现象在传入国本身已经消失殆尽,然而在日本却大行其道、大放光彩,逐步演变成了日本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日本文化在与外来文化进行融合的同时,也不断创造出新的产物。
  日本文化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引进了中国许多体育娱乐活动等。但由于战乱以及中国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演变,这些原本起源于中国的文化样式在中国逐渐消失了,然而却被日本完整地保存下来并进一步发展成了日本的国粹艺术。这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相扑运动。相扑运动起源于中国的汉朝,在汉代传到了日本。现在中国已经没有了相扑这项运动,但在日本相扑却作为日本的国粹广为人知。
  关于日本文化的创造性,可以从日语的产生得出上述结论。日本文化最初并没有自身的语言,自从中国文化传入后,便借用中国文字进行记录。其后,日本人以中国的汉字为原型,发明了日本的文字,亦即现在的日语。
  参考文献:
  [1][日]岩城见一,罗晓红.日本文化的异种杂交特质[J].暨南学报,2007(2).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刘志功.日本——历史与现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4]陶振孝.日本学研究论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6][日]青木保.日本文化论的变迁[M].杨伟,蒋葳,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14-10-25
  作者简介:聂渔樵(1987-),女,山东济宁人,助教,硕士,从事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鹏飞)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本违约制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重要条款之一。《公约》采取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相结合的标准,对两大法系在此规定上的不足之处有了突破和创新,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采纳,许多国家在起草或修订本国合同法时都纷纷参考与效仿。其设立的目的在于鼓励交易,限制合同的解除,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  关键词:国际货物买卖;根本违约;判断标准;法律后果;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D913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话语呈现多模态化,多模态话语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社会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介绍了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由Kress & van Leeuwen建立的视觉语法,并以此对一则商业广告从再现、互动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多模态分析,验证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广告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作为形而上的概念需要具体化。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之一,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我们党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担离不开学生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生党员要在学习中找寻圆梦的新途径,实践中探索圆梦的新方式,创新中探寻圆梦的新思路。  关键词:中国梦;学生党员;信仰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临沂大学8个学院,600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入调研,总结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抓好预备党员的再教育再培养;对学生党员坚持使用和培养相结合;加强党员教育培养中的社会实践环节;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质量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大学工”教育观是一种从全局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方法。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咨询服务工作有机地统一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本文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构建“大学工”教育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学工;教育管理;合力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从北方民族大学新闻系《民大青年报》的发展和实际出发,分析了高校校园报刊在新媒体冲击下所面临的挑战和生存现状,提出了打造特色校园报刊的应对举措和解决制约校园报刊发展问题的思考,展望了高校校园报刊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校园报刊;民大青年报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38-02  作为最早发展、最规范的校园平面媒体
期刊
摘 要:长期的封建教育传统使得中国的大学教育种下了功利主义的种子,市场经济的强力渗入又使大学教育不敌各种形式的功利诱惑,缴械投降,丢弃了学术的自由与独立之精神。世界一流大学梦的出台促使中国的大学学府开始系统思考与国际知名学府的差距,除各种显性的数据统计上的差距之外,隐性的精神层面的差距更不容我们忽视。“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精神正是中国大学所缺失的一种宝贵精神,是纠正当前大学教育中各种功利主义的一
期刊
摘 要:社区文化直接服务于广大居民群众,最具社会广泛性、现实性和贴近性。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社区文化活动具有其特殊和重要的作用。南京市鼓楼区各社区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但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资源整合等方面尚存不足。着力构建和积极推进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社区文化建设,对提高居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文化作用;内核;文化建设 
期刊
摘 要:作为回族伊斯兰宗教教育主要形式的经堂教育迄今已历经四百多年,在回族民间仍然发挥着其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的独特作用,同时对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及构建和谐社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下中国正处于急骤的社会变迁中,经堂教育亦毫不留情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面临着发展困境。  关键词:清真寺;经堂教育;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 要:《哈姆雷特》主要人物皆以悲剧收场,其原因一直是学者争论的话题。哈姆雷特的犹豫和错误判断是大家公认的答案。通过运用柏拉图的正义观来分析《哈姆雷特》,指出在《哈姆雷特》中存在新旧两个世界,两种“正义”模式。而主要人物悲剧命运也因各自破坏对方世界的“正义”最终遭到命运的惩罚。通过此分析,既可以加深对《哈姆雷特》中人物悲剧命运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对莎士比亚戏剧和希腊悲剧的命运观的联系有更深入的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