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软化病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柞蚕软化病的病原、传染途径及发病症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柞蚕软化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柞蚕软化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8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0-0329-01
  
  柞蚕是野外自然环境中的生物体,其生长发育、后代繁衍均受到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1]。柞蚕软化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寄生柞蚕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病害,主要有柞蚕空胴病、柞蚕中毒性软化病、柞蚕败血病和吐白水软化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地区属高寒地区,易诱发柞蚕软化病。特别是近几年,柞蚕软化病发病非常重,一般减产10%~25%,重的可造成绝产、绝收。自从该地区推行盐酸、甲醛混合液卵面消毒方法后,发病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促进了柞蚕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该地区干旱、少雨、冷凉等气候因素影响,蚕期经过过长,树叶老硬,增加了感病、染病的机率,加上防病意识差,防病措施不到位、不彻底,部分蚕区柞蚕软化病暴发,严重影响柞蚕产量和质量,浪费大量的蚕场资源,降低了养蚕的经济效益。
  1软化病发生的原因
  1.1柞蚕上代种茧带病
  使用上一代软化病发病重的种茧,造成有些致病细菌寄生于蚕的消食管,患病较轻的可照常营茧化蛹、羽化[2]。随着蛾产卵,病菌附着在卵面上,当蚕孵化咬食卵壳时会食进病菌,造成蚕体感染,发生软化病。
  1.2食下传染
  蚕期病蚕排泄的稀粪虫含有大量的病菌,当蚕粪落到树叶上,被雨水浸泡后,直接沾染柞叶,健蚕食下污染的柞叶后,引起大传染,尤其小蚕密放时传染严重。
  1.3不良条件诱发软化病
  二化一放地区保种时间长,蛹体营养消耗过大,出蚕后小蚕体质弱,免疫能力下降,易引发软化病;制种、保卵、小蚕期正好赶上高温天气,致病菌侵染和繁殖能力快,易引发软化病;收蚁时不及时破蚁子,使蚁蚕在引枝上爬行时间过长,浪费蚁蚕体力,降低蚁蚕抗病能力,易引发软化病;放养者管理不严或蚕场条件较差,蚕儿缺食,体质下降易引发软化病;种卵消毒后没有及时阴干或运输过程中遭阴雨天气被浇湿,卵内长时间缺氧易引发软化病。
  1.4环境传染
  蚕场内连续几年软化病大发生,病菌越积越多,污染蚕场,给蚕儿造成感染。还有装过卵、蚕、茧的卵袋、茧床、蚕筐、房屋、制种放蚕穿过的衣服,如消毒不彻底,都有大量的病菌。
  2发病症状
  该病在小蚕期发病重,大蚕期发病轻,一般眠中不发病[3]。1龄病蚕,不爱活动,不爱食叶,发育迟缓,随病势发展,停止食叶,排少量褐色稀粪。病重的体躯缩小,死后常被风吹落或因稀粪粘附在柞树叶上。1~2龄起蚕蜕皮后,呆在就眠的位置,不取食,蚕体收缩,体色变淡,把握力弱,死后大部分落地。3~4眠起的病蚕蜕皮后停留在就眠位置,不取食,蚕体瘦弱,显得头壳大、刚毛长、排稀粪,死时尾足抱住柞枝,头下垂而死。消化管内空虚,外观略有透明感。各龄中发生的病蚕,眠起后照常食葉,2~3 d后发病,不爱食叶,发育慢,蚕体瘦,排黑褐色稀粪,污染肛门,后期以尾足或腹足抱住柞枝,头部下垂而死,死后一般体壁不破、不溃烂、无腥臭味。
  3防治措施
  3.1选用良种作为种茧
  增强蚕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用上代无软化病的种茧作种子,防止种茧继代传染。选育和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及推广杂交种是柞蚕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障。
  3.2严格消毒,消灭病原
  种卵要严格消毒,这是预防蚕病的重要措施。卵面消毒时,药品的质量要过关,有效含量要准确;沉淀的甲醛、变性的盐酸、硫酸不能用;消毒液的浓度、温度及浸药时间要严格控制。蚕室蚕具是病原物存在的场所,也是扩大传染的源地,在制种前,对制种室、保卵室、蚕具等都要在洗刷的基础上彻底消毒。
  3.3防止蚕卵二次感染
  消毒后的蚕卵要放在消毒过的卵袋、茧床和房间内,不能放在制种室、保卵室和存放蚕茧的地方,也不能放在未消毒的卵袋、蚕室等用具内,防止二次感染。
  3.4做好越冬种茧保护
  二化一放地区种茧保护是关键,因为保种时间长达6.5个月,因此要严格控制保种室的温、湿度[4]。温度保持-2~2 ℃,切忌高于5 ℃以上。相对湿度50%~60%。做好保种库的通风换气和温湿度调节。
  3.5做好卵期保护工作
  卵期是由胚胎发育到蚁蚕孵化的过程,胚胎发育期间代谢旺盛,对环境条件极其敏感。因此,要做好卵期保护工作。二化一放地区低温保卵期适温在4~8 ℃;孵卵期适温在21~23 ℃,相对湿度75%~85%,温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胚胎发育。另外,在保卵期间,应绝对避免接触农药等有毒物品和气体。
  (下转第331页)
  (上接第329页)
  3.6提高柞蚕放养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蚕儿体质
  选用上年无病原污染或发病轻的蚕场养小蚕。由于二化一放地区收蚁时天气高温高湿,因此,蚁场应选择背坡通风的地方,大蚕窝茧场宜选阳坡,放养过程中适当稀放,发现病蚕及时合理处理,做好匀蚕、移蚕等工作,严防小蚕吃老叶、硬叶,防止蚕儿窜枝、跑坡,使蚕儿良叶饱食。
  4参考文献
  [1] 赵云吉.柞蚕软化病抬头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5(6):42.
  [2] 王立国,单晓峰,王守波.柞蚕软化病在鸡西地区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0(6):15-16.
  [3] 刁雪梅,关毅,刘振林,等.柞蚕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J].中国林副特产,2010(4):69-70.
  [4] 马文石,金英,李凤芹.柞蚕软化病药物防治研究[J].北方蚕业,2008(3):6-8.
其他文献
汇率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人民币汇率传递波动方向不同(升值和贬值)所表现出的非对称的性质
介绍栝楼-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模式下栝楼-冬莴笋栽培技术,以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文章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结构复杂的卡罗塞尔卷取机大转盘进行了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大转盘进行了最恶劣工况下的力学分析,直观展现了大转盘存在的应
结合大丰市草庙地区实际,探讨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解和掌握档案利用实际效益的作用,并指出获得档案实际效益的基本方法,以求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
本文提出了第三代白银炼铜法的工艺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利用第三代白银炼铜法,结合选矿和生物浸出技术,处理白银集团公司露天废石的工艺技术优势。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三聚氰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提取,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三聚氰胺峰面积与其质量分数
目的分析对慢性荨麻疹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情况,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本中心皮防所600张慢性荨麻疹处方进行分析,并对抗组胺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
新型城镇规划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但在大力发展农村规划的同时,因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使得对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这一问题被忽略。打造有品
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危险的就是围岩的稳定性难以保障,因此提出隧道围岩安全的风险评定及施工人员要求,分析施工过程风险,介绍开凿数值计算,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平菇袋料栽培已作为2007年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沭阳县瓜莱工程实用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为让更多农户了解该技术,特介绍栽培时间、主栽品种与料袋规格、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堆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