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原材料、配合比到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及成型等方面论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 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稳定度好等特点,因而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质量控制。本人通过多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下面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谈几点看法。
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1)沥青是最关键的原材料,对进场沥青,应严格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出厂化验单,并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和频率抽样检测。不同来源、不同规格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沥青罐口应封闭严密,避免水分进入沥青中,沥青存贮时间不宜过长,存放温度不宜过高,施工期间存放的温度在90℃~140℃之间为宜。
(2)碎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是受力的主要支撑材料。碎石的规格以沥青混凝土的类型和各面层的厚度确定,各项技术指标要符合规范要求。砂要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优质天然砂或机制砂,含泥量应小于3%。矿粉要干燥、洁净。材料堆放场地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硬化。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1.2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规范要求级配范围的矿质混合料。然后遵照试验规程和模拟生产实际情况,以6个不同的沥青用量(间隔0.5%),采用实验室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将沥青与矿质混合料进行拌和,试件成型,通过马歇尔试验测定的各项指标应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的要求,从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该项工作是技术与经验的反映,应有技术过硬的试验工程师操作,确保试验方法正确,结果可靠,必要时应做平行试验。
(2)生产配合比设计:必须从筛分后进入拌和机冷、热料仓的各种材料中重新取样进行筛分试验并调整,使生产时的各种材料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仓以达到供料平衡,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种指标符合要求,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1.3准备下承层
沥青面层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重点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有无松散,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处理。保证基层表面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每种规格的集料、礦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油石比的控制是利用电子称量器,对各种材料进行分别称量。而级配的控制方法是两级控制,先是从各个生料仓的出料斗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经过混合并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进振动筛,由振动筛重新筛分,振动筛的尺寸选择要基本与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一致。拌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各种数据随时可以通过操作室的指令进行调整。工地试验室要随时抽检油石比及矿料级配。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混合料出厂。
2.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与内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以防粘料。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确保摊铺温度。运输时间一般不大于0.5小时。
2.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运料车到达摊铺机作业面时,摊铺机要调好初始状态。摊铺厚度、宽度以设计为准。摊铺机熨平板的仰角要准确,行走速度要稳定,找平装置要能正常工作。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在雨天或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2.4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混合料完成摊铺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验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及程序进行,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1)初压:采用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至少碾压2遍,碾压速度2㎞/h~3㎞/h。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2)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完成,一般是先用振动机碾压3-4遍,再用轮胎式压路碾压4-6遍,使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3)终压:终压应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终了温度大于80℃)。
(4)初压和振动碾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发裂。碾压应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得低于130℃,温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5)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6)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
(7)摊铺和碾压过程中,要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
2.5接缝的处理
(1)纵向接缝应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纵向接缝应是热接缝,并应连续、平行,缝边应垂直并形成直线。纵向接缝上下层间的错位至少应为15cm。
(2)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垂直,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在相邻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米。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在下次摊铺前,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并注意设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适当预留量。
3、总结: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主要是一系列施工质量的控制。既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又包括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另外基层的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到面层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 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稳定度好等特点,因而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质量控制。本人通过多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下面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谈几点看法。
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1.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1)沥青是最关键的原材料,对进场沥青,应严格检查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出厂化验单,并按照规范规定的标准和频率抽样检测。不同来源、不同规格的沥青要分开存放,不得混杂。沥青罐口应封闭严密,避免水分进入沥青中,沥青存贮时间不宜过长,存放温度不宜过高,施工期间存放的温度在90℃~140℃之间为宜。
(2)碎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骨架,是受力的主要支撑材料。碎石的规格以沥青混凝土的类型和各面层的厚度确定,各项技术指标要符合规范要求。砂要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优质天然砂或机制砂,含泥量应小于3%。矿粉要干燥、洁净。材料堆放场地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硬化。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1.2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首先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规范要求级配范围的矿质混合料。然后遵照试验规程和模拟生产实际情况,以6个不同的沥青用量(间隔0.5%),采用实验室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将沥青与矿质混合料进行拌和,试件成型,通过马歇尔试验测定的各项指标应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的要求,从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该项工作是技术与经验的反映,应有技术过硬的试验工程师操作,确保试验方法正确,结果可靠,必要时应做平行试验。
(2)生产配合比设计:必须从筛分后进入拌和机冷、热料仓的各种材料中重新取样进行筛分试验并调整,使生产时的各种材料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仓以达到供料平衡,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3)生产配合比验证: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种指标符合要求,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1.3准备下承层
沥青面层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重点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有无松散,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进行处理。保证基层表面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每种规格的集料、礦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油石比的控制是利用电子称量器,对各种材料进行分别称量。而级配的控制方法是两级控制,先是从各个生料仓的出料斗及皮带转速进行初控,经过混合并由运料皮带及提升机送进振动筛,由振动筛重新筛分,振动筛的尺寸选择要基本与规范中的筛孔尺寸一致。拌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各种数据随时可以通过操作室的指令进行调整。工地试验室要随时抽检油石比及矿料级配。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混合料出厂。
2.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与内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以防粘料。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确保摊铺温度。运输时间一般不大于0.5小时。
2.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运料车到达摊铺机作业面时,摊铺机要调好初始状态。摊铺厚度、宽度以设计为准。摊铺机熨平板的仰角要准确,行走速度要稳定,找平装置要能正常工作。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在雨天或施工气温低于10℃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
2.4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混合料完成摊铺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验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及程序进行,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1)初压:采用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至少碾压2遍,碾压速度2㎞/h~3㎞/h。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2)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完成,一般是先用振动机碾压3-4遍,再用轮胎式压路碾压4-6遍,使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3)终压:终压应采用双钢轮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终了温度大于80℃)。
(4)初压和振动碾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发裂。碾压应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得低于130℃,温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
(5)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6)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
(7)摊铺和碾压过程中,要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
2.5接缝的处理
(1)纵向接缝应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纵向接缝应是热接缝,并应连续、平行,缝边应垂直并形成直线。纵向接缝上下层间的错位至少应为15cm。
(2)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垂直,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在相邻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1米。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在下次摊铺前,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并注意设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适当预留量。
3、总结: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主要是一系列施工质量的控制。既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又包括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另外基层的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到面层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