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能源进口通道
中缅油气管道由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组成,双线并行,起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途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从中国云南瑞丽入境,终点是云南昆明,全长约1100公里。原油管道设计能力2000万吨/年,天然气管道设计能力120亿方/年。中缅油气管道预计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运行,届时,来自非洲和中东的石油以及产自缅甸近海的天然气将通过这条管道直达昆明。中国到非洲的能源航程,比经过马六甲海峡可以缩短1200公里。
这条通道早在2004年就开始酝酿建设,被视为中国摆脱“马六甲困局”、保障能源运输安全的最主要战略举措。2009年3月26日,中缅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2010年6月3日,温家宝总理和缅甸总统吴登盛出席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签字仪式,并共同触摸标志开工的电子球。此后,数万工程建设大军在缅甸和中国云南的热带雨林、高山峡谷中日夜奋战,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这条油气通道终于即将建成。
西北油气进口通道
西北油气进口通道由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组成,资源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今后,俄罗斯及里海的油气资源也可经此管道输往中国。
2006年5月25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开始抵达我国新疆阿拉山口计量站,中哈原油管道开始正式对华输油,开启了中国境外陆路石油管线供油时代。中哈原油管道是我国首条陆上跨国运输原油管线,经过多年、分期建设,全长2800公里,成为连接里海油田到中国新疆的重要能源大通道。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跨国能源通道,西起土库曼斯坦,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从新疆霍尔果斯入境。管道全长1800多公里,采用大口径、高钢级管材,按双线并行方式铺设,由中国石油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油气公司、哈萨克斯坦油气公司成立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共同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2009年底实现单线通气,2010年实现双线通气。按照设计要求,在未来30年的运营期内,该管道每年将从中亚地区向中国稳定输送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2007年我国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中亚天然气管道,与我国国内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衔接,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成为迄今世界上距离最长、等级最高的油气输送管道,将被喻为“蓝金”的天然气供应到我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与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油气管道相连,构成一个巨大的油气管道网络,使里海、中亚及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能够从我国新疆进入,成为我国油气进口重要来源。
东北油气进口通道
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还在筹划中。
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共同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竣工仪式。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进入黑龙江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
中俄原油管道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相连,起自该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途经俄边境加林达计量站,途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2个县市,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按照双方协定,俄罗斯将通过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20年。中俄原油管道的建成和运行,打开了我国东北部从俄罗斯陆路进口原油的通道。到2013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已安全平稳地正式运行两年,累计输油3000多万吨。
海上运输通道
我国进口石油绝大部分依靠海运。海上运输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中东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或者苏伊士运河—亚丁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南中国海—中国沿海港口; 另一条是从西非—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中国沿海港口。无论是哪条线,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我国依靠中东、非洲的油气贸易格局决定了马六甲海峡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 咽喉水道”。目前,超过80%的进口原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2006年5月26日我国首船液化天然气(LNG)抵达深圳大鹏湾开始卸载,这标志着我国传统的海上通道增加了LNG进口这一新内容。从此,除原油外,液化天然气也在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输到中国。目前,我国与国外签署的LNG进口合同的数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预计2015年中国LNG进口将超过2000万吨。
为适应不断增加的海运原油和LNG进口的需要,我国沿海大型原油接卸码头、LNG接受站及陆上配套管道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正在规划和实施的沿海LNG项目有: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西、辽宁、河北等十几个接收站项目。这些项目将最终构成一个沿海LNG接收站与输送管网。可以说,我国东部海上油气进口运输通道建设正在迅速扩展,在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正在并将继续发挥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上油气运输通道的地位和重要性,并没有因为三大陆地油气进口通道的建成而呈下降趋势。
中缅油气管道由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组成,双线并行,起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途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从中国云南瑞丽入境,终点是云南昆明,全长约1100公里。原油管道设计能力2000万吨/年,天然气管道设计能力120亿方/年。中缅油气管道预计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运行,届时,来自非洲和中东的石油以及产自缅甸近海的天然气将通过这条管道直达昆明。中国到非洲的能源航程,比经过马六甲海峡可以缩短1200公里。
这条通道早在2004年就开始酝酿建设,被视为中国摆脱“马六甲困局”、保障能源运输安全的最主要战略举措。2009年3月26日,中缅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中缅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的政府协议》。2010年6月3日,温家宝总理和缅甸总统吴登盛出席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签字仪式,并共同触摸标志开工的电子球。此后,数万工程建设大军在缅甸和中国云南的热带雨林、高山峡谷中日夜奋战,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这条油气通道终于即将建成。
西北油气进口通道
西北油气进口通道由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组成,资源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今后,俄罗斯及里海的油气资源也可经此管道输往中国。
2006年5月25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开始抵达我国新疆阿拉山口计量站,中哈原油管道开始正式对华输油,开启了中国境外陆路石油管线供油时代。中哈原油管道是我国首条陆上跨国运输原油管线,经过多年、分期建设,全长2800公里,成为连接里海油田到中国新疆的重要能源大通道。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跨国能源通道,西起土库曼斯坦,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从新疆霍尔果斯入境。管道全长1800多公里,采用大口径、高钢级管材,按双线并行方式铺设,由中国石油分别与乌兹别克斯坦油气公司、哈萨克斯坦油气公司成立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共同建设。中亚天然气管道2009年底实现单线通气,2010年实现双线通气。按照设计要求,在未来30年的运营期内,该管道每年将从中亚地区向中国稳定输送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2007年我国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中亚天然气管道,与我国国内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衔接,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成为迄今世界上距离最长、等级最高的油气输送管道,将被喻为“蓝金”的天然气供应到我国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与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的油气管道相连,构成一个巨大的油气管道网络,使里海、中亚及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能够从我国新疆进入,成为我国油气进口重要来源。
东北油气进口通道
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还在筹划中。
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共同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竣工仪式。2011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进入黑龙江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
中俄原油管道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相连,起自该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途经俄边境加林达计量站,途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2个县市,止于黑龙江大庆末站,管道全长近100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1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000万吨。按照双方协定,俄罗斯将通过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20年。中俄原油管道的建成和运行,打开了我国东北部从俄罗斯陆路进口原油的通道。到2013年1月1日,中俄原油管道已安全平稳地正式运行两年,累计输油3000多万吨。
海上运输通道
我国进口石油绝大部分依靠海运。海上运输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中东经过霍尔木兹海峡(或者苏伊士运河—亚丁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南中国海—中国沿海港口; 另一条是从西非—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中国沿海港口。无论是哪条线,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我国依靠中东、非洲的油气贸易格局决定了马六甲海峡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 咽喉水道”。目前,超过80%的进口原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2006年5月26日我国首船液化天然气(LNG)抵达深圳大鹏湾开始卸载,这标志着我国传统的海上通道增加了LNG进口这一新内容。从此,除原油外,液化天然气也在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输到中国。目前,我国与国外签署的LNG进口合同的数量已超过1000万吨/年。预计2015年中国LNG进口将超过2000万吨。
为适应不断增加的海运原油和LNG进口的需要,我国沿海大型原油接卸码头、LNG接受站及陆上配套管道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正在规划和实施的沿海LNG项目有: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广西、辽宁、河北等十几个接收站项目。这些项目将最终构成一个沿海LNG接收站与输送管网。可以说,我国东部海上油气进口运输通道建设正在迅速扩展,在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方面正在并将继续发挥越来越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上油气运输通道的地位和重要性,并没有因为三大陆地油气进口通道的建成而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