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年前,初看作品,振聋发聩;十年后,回味经典,耐人寻味。《生死抉择》这部反腐倡廉作品,既成功地塑造了李高成、扬诚等有血有肉、令人信服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同时从反面也揭示了严阵、郭中姚之流等堕落群体的腐败过程,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折射出反腐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关键词】人物分析 廉洁 腐败
影片《生死抉择》描写一个城市的市级领导干部和一桩重大的集体腐败案斗争的故事,片中主人公最终在“亲情”、“上下级情”、“同事情”、“金钱”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问作出重大而艰难的抉择。这部由山西作家张平的小说《抉择》改编而成的电影,对九十年代末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这一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突出矛盾作了彻底的揭示,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它既反映了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艰难性和腐败分子作案办法的诡诈性,也提出了诸如领导干部如何教育和管理自己的亲属。但该片要告诉观众的关键问题是:在情义和正义之间,在腐败与反腐败斗争之间,在家庭利益与国家人民利益之间一个共产党员应如何抉择,如何坚持党性,如何做到廉洁自律。
一、片中诸人物分析
看完反腐倡廉的影片《生死抉择》,在痛斥中阳纺织厂犯罪头目郭中姚的同时,我深深为影片中的主人公李高成、杨诚等人物的形象所感染,折服于以李高成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弘扬人间正气的高尚情操和品格,同时也为严阵、吴霭珍等人的堕落深表惋惜。下面就这些人物作简单分析。
(一)廉洁奉公的李高成
《生死抉择》在影片开端就把李高成置身于剧烈的社会冲突和巨大的矛盾考验之中:中阳纺织厂上千工人聚众集会,抗议厂领导变相卖厂,李高成深夜赴厂,平息闹事、倾听群众意见,一直延续到次日清晨,这展示了一个人民公仆勇于承担、为民分忧的基本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他不畏辛劳、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不顾大雨,夜访退休老工人、劳动模范夏玉莲,途中遭到中纺厂监工暴打,后又遇到深夜狂饮的中纺厂领导,李高成盛怒之下,忍无可忍,举起杯盘猛掷并掀翻酒桌,厉声斥责这群丧尽天良的社会蛀虫。这种强烈的非理性动作,反映了李高成这样一个党员干部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剧情在进一步发展,后期的许多事情的发生,让李高成无法预知而措手不及。最终艰难抉择。
李高成作为一个廉洁奉公、信仰坚定的高级干部固然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和行为准则。但是面临一旦揭发检举,就可能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前景,更何况事关恩爱夫妻一朝决裂的紧要关头,任何人都不免犹豫彷徨,进退维谷,这就是不可回避的生死抉择。主人公李高成比谁都清楚。与自己相濡以沫饱受生活磨难的妻子,需要呵护:弱智的女儿,需要关爱:对多年来悉心栽培自己,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的老上级严阵,需知恩图报:对原来情同手足,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老部下郭中姚等人,需多多关照。但当这些私情与党性与正义。与人民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时,李高成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而这种抉择,从小处看是事关家庭安危,事关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正义良知是否泯灭:而大处看,事关一个地区的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人是有情有义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孕育了坚实的情义思想。讲究情义,知恩图报也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当情义违背了正义时,当报恩违背了党性时,我们应何去何从?当影片中李高成从老上司省委书记严阵家出来之后,陷入痛苦万状的他叫司机开车随便到哪儿都成的盲目转悠。最后在城市高处的山顶上,他独自一人面对着茫茫夜色中的万家灯火,经历了精神上剧烈矛盾的自我搏斗,取得了理性战胜感情的胜利,作出了一生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决定。有情义的李高成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作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抉择。
(二)失去警惕的吴蔼珍
由女演员左翎扮演的李高成的妻子吴蔼珍,这位来自平民阶层、心地善良、一心持家的贤妻良母。她对李高成的爱情是坚定而内在的,对这个家庭的奉献始终是默默无私的。出于对弱智女儿的内疚而处处试图在物质上为孩子补偿。因此,李高成的老部下、老同事郭中姚之流利用这一人性的弱点,用物质利诱和金钱攻势,以分担家庭困难和经济拮据而进行腐蚀贿赂时,吴蔼珍失去了警惕。一步步陷入了中纺厂厂长郭中姚和腐化分子曹万山的圈套,直至越陷越深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但令人可喜的是,吴蔼珍在李高成的教育与感化下终能认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主动去检察院自首交待罪行。
(三)晚节不保的严阵
省委副书记严阵作为我党的一名高级干部,身居要职,竟然丧失原则而晚节不保,最后甚至不得不以身试法,从幕后跳到台前来公开庇护他们呢?这是有原因的,严阵被腐败分子所相中,他们千万百计要获取这个猎物。投其所好瞅准他爱好字画,一下子花了40万元以当时的副市长李高成的名义买了一幅名画送给他。这一箭双雕,不仅射中严阵,还射中了毫不知情的李高成。想不到严阵“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明知来路不明且奇贵的东西,竟然“笑纳”了。这个受礼受贿的罪恶之门一开,就再也关不注了。以后,各种肮脏的钱和物就从这个罪恶之源流进了严阵的口袋,严阵也因此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而无力自拔。后来,这帮腐败分子又下了更大的赌注,把严阵的养子曹万山拉进自己的集团,曹万山的父亲在文革中,在五七干校遭遇洪水灾难时,舍身救了严阵的命。因此严阵知恩图报,把老战友的儿子视如己出,百般包庇袒护,以致陷入了腐败集团,与他们成为了“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不得不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并最终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和总根源。在“父子情”和“金钱”诱惑面前,这位党培养多年的老干部就这样被腐败分子拖下水,最终丧失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原则和良知,而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四)腐败群体的郭中姚之流
影片中腐败群体的描写,就是反面人物、集体腐化的中阳纺织厂厂长郭中姚、党委书记陈永明和他们的后台省委副书记严阵的养子曹万山。集体腐化而形成一个以权谋私的犯罪集团,在我们的银幕上还从未表现过一个单位的党员干部完全堕落的群体的艺术形象,其中最突出的要算由雷明扮演的郭中姚厂长这个形象,具有贴近现实的生活依据和腐败变质的社会根源。他们相互勾结。变卖国有资产,转移资金中饱私囊,却另有一套理由。“……中纺在我手里辉煌过!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国家每年才给我几个大钱呢?在我手下干的。跟我打交道的,一个个他妈的都发了,凭啥我该是个穷光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都五十八九的人了,都这把年纪了,该好好为自己考虑考虑了。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厂长还是市长都一样”,“集体腐败就不能叫腐败了”,这些人甚至疯狂地认为“‘中纺’是一个‘炸药包’,谁敢碰一碰就先炸它个粉身碎骨”。党的好干部李高成偏不信这个邪,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 严惩不怠最终把他们都一网打尽。
从以上影片中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腐败的滋生从来都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了,而是一个渐渐侵蚀的过程,外界的诱惑只是腐败滋生的外因,而真正的内因却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警惕。抛弃了自己多年来的党性原则,一次又一次的置道德与法律的底限于不顾,最终让心灵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在李高成等人身上,始终有一股浩然正气。这股正气代表了我们社会的主导力量,唤人警醒,催人奋进,给人信心,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深入开展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胡锦涛同志于2009年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形势下,弘扬主人公李高成的精神。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生死抉择》带给我们党员干部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二、拒绝腐败。廉洁自律
九十年代以来,尽管党和政府三令五申反腐倡廉,教导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但是仍然有不少利令智昏、以权谋私的干部失足落水,堕落为人民的罪人。腐败问题成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顽症,也是影响社会安定,引发社会矛盾的危险根源。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倡导领导干部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员领导干部在拒腐防变问题上要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亲情、自由、健康这‘七笔账’,自觉做到‘用权为民、清廉一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情”和“钱”的诱惑看起来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似乎可以置身事外,其实不然,即使在普通党员普通岗位上,同样存在着对“情”和“钱”的抗拒。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普通党员面对不良现象,畏首畏尾,总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如果说得严重些这是缺乏党性的表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一些小问题上敷衍了事,必然会养成一种患得患失、难利是图的不良作风,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无法履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誓言。
我们要像人民的好公仆李高成那样不计个人得失,坚决和腐败作斗争,不管腐败分子处于什么样显赫的位置。不管他有多硬的后台,不管他结成怎样复杂的“关系网”,终将他一个个揭露出来,谁也逃不出恢恢法网,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正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关键词】人物分析 廉洁 腐败
影片《生死抉择》描写一个城市的市级领导干部和一桩重大的集体腐败案斗争的故事,片中主人公最终在“亲情”、“上下级情”、“同事情”、“金钱”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问作出重大而艰难的抉择。这部由山西作家张平的小说《抉择》改编而成的电影,对九十年代末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这一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突出矛盾作了彻底的揭示,对腐败分子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它既反映了反腐败斗争形势的艰难性和腐败分子作案办法的诡诈性,也提出了诸如领导干部如何教育和管理自己的亲属。但该片要告诉观众的关键问题是:在情义和正义之间,在腐败与反腐败斗争之间,在家庭利益与国家人民利益之间一个共产党员应如何抉择,如何坚持党性,如何做到廉洁自律。
一、片中诸人物分析
看完反腐倡廉的影片《生死抉择》,在痛斥中阳纺织厂犯罪头目郭中姚的同时,我深深为影片中的主人公李高成、杨诚等人物的形象所感染,折服于以李高成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人民,弘扬人间正气的高尚情操和品格,同时也为严阵、吴霭珍等人的堕落深表惋惜。下面就这些人物作简单分析。
(一)廉洁奉公的李高成
《生死抉择》在影片开端就把李高成置身于剧烈的社会冲突和巨大的矛盾考验之中:中阳纺织厂上千工人聚众集会,抗议厂领导变相卖厂,李高成深夜赴厂,平息闹事、倾听群众意见,一直延续到次日清晨,这展示了一个人民公仆勇于承担、为民分忧的基本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他不畏辛劳、细致深入的工作作风。不顾大雨,夜访退休老工人、劳动模范夏玉莲,途中遭到中纺厂监工暴打,后又遇到深夜狂饮的中纺厂领导,李高成盛怒之下,忍无可忍,举起杯盘猛掷并掀翻酒桌,厉声斥责这群丧尽天良的社会蛀虫。这种强烈的非理性动作,反映了李高成这样一个党员干部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剧情在进一步发展,后期的许多事情的发生,让李高成无法预知而措手不及。最终艰难抉择。
李高成作为一个廉洁奉公、信仰坚定的高级干部固然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和行为准则。但是面临一旦揭发检举,就可能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前景,更何况事关恩爱夫妻一朝决裂的紧要关头,任何人都不免犹豫彷徨,进退维谷,这就是不可回避的生死抉择。主人公李高成比谁都清楚。与自己相濡以沫饱受生活磨难的妻子,需要呵护:弱智的女儿,需要关爱:对多年来悉心栽培自己,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实现的老上级严阵,需知恩图报:对原来情同手足,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老部下郭中姚等人,需多多关照。但当这些私情与党性与正义。与人民利益发生激烈冲突时,李高成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而这种抉择,从小处看是事关家庭安危,事关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正义良知是否泯灭:而大处看,事关一个地区的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人是有情有义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孕育了坚实的情义思想。讲究情义,知恩图报也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当情义违背了正义时,当报恩违背了党性时,我们应何去何从?当影片中李高成从老上司省委书记严阵家出来之后,陷入痛苦万状的他叫司机开车随便到哪儿都成的盲目转悠。最后在城市高处的山顶上,他独自一人面对着茫茫夜色中的万家灯火,经历了精神上剧烈矛盾的自我搏斗,取得了理性战胜感情的胜利,作出了一生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决定。有情义的李高成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作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抉择。
(二)失去警惕的吴蔼珍
由女演员左翎扮演的李高成的妻子吴蔼珍,这位来自平民阶层、心地善良、一心持家的贤妻良母。她对李高成的爱情是坚定而内在的,对这个家庭的奉献始终是默默无私的。出于对弱智女儿的内疚而处处试图在物质上为孩子补偿。因此,李高成的老部下、老同事郭中姚之流利用这一人性的弱点,用物质利诱和金钱攻势,以分担家庭困难和经济拮据而进行腐蚀贿赂时,吴蔼珍失去了警惕。一步步陷入了中纺厂厂长郭中姚和腐化分子曹万山的圈套,直至越陷越深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但令人可喜的是,吴蔼珍在李高成的教育与感化下终能认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主动去检察院自首交待罪行。
(三)晚节不保的严阵
省委副书记严阵作为我党的一名高级干部,身居要职,竟然丧失原则而晚节不保,最后甚至不得不以身试法,从幕后跳到台前来公开庇护他们呢?这是有原因的,严阵被腐败分子所相中,他们千万百计要获取这个猎物。投其所好瞅准他爱好字画,一下子花了40万元以当时的副市长李高成的名义买了一幅名画送给他。这一箭双雕,不仅射中严阵,还射中了毫不知情的李高成。想不到严阵“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明知来路不明且奇贵的东西,竟然“笑纳”了。这个受礼受贿的罪恶之门一开,就再也关不注了。以后,各种肮脏的钱和物就从这个罪恶之源流进了严阵的口袋,严阵也因此在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而无力自拔。后来,这帮腐败分子又下了更大的赌注,把严阵的养子曹万山拉进自己的集团,曹万山的父亲在文革中,在五七干校遭遇洪水灾难时,舍身救了严阵的命。因此严阵知恩图报,把老战友的儿子视如己出,百般包庇袒护,以致陷入了腐败集团,与他们成为了“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不得不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并最终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和总根源。在“父子情”和“金钱”诱惑面前,这位党培养多年的老干部就这样被腐败分子拖下水,最终丧失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原则和良知,而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四)腐败群体的郭中姚之流
影片中腐败群体的描写,就是反面人物、集体腐化的中阳纺织厂厂长郭中姚、党委书记陈永明和他们的后台省委副书记严阵的养子曹万山。集体腐化而形成一个以权谋私的犯罪集团,在我们的银幕上还从未表现过一个单位的党员干部完全堕落的群体的艺术形象,其中最突出的要算由雷明扮演的郭中姚厂长这个形象,具有贴近现实的生活依据和腐败变质的社会根源。他们相互勾结。变卖国有资产,转移资金中饱私囊,却另有一套理由。“……中纺在我手里辉煌过!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国家每年才给我几个大钱呢?在我手下干的。跟我打交道的,一个个他妈的都发了,凭啥我该是个穷光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我都五十八九的人了,都这把年纪了,该好好为自己考虑考虑了。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厂长还是市长都一样”,“集体腐败就不能叫腐败了”,这些人甚至疯狂地认为“‘中纺’是一个‘炸药包’,谁敢碰一碰就先炸它个粉身碎骨”。党的好干部李高成偏不信这个邪,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 严惩不怠最终把他们都一网打尽。
从以上影片中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腐败的滋生从来都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了,而是一个渐渐侵蚀的过程,外界的诱惑只是腐败滋生的外因,而真正的内因却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放松了警惕。抛弃了自己多年来的党性原则,一次又一次的置道德与法律的底限于不顾,最终让心灵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在李高成等人身上,始终有一股浩然正气。这股正气代表了我们社会的主导力量,唤人警醒,催人奋进,给人信心,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深入开展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胡锦涛同志于2009年1月13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形势下,弘扬主人公李高成的精神。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生死抉择》带给我们党员干部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二、拒绝腐败。廉洁自律
九十年代以来,尽管党和政府三令五申反腐倡廉,教导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但是仍然有不少利令智昏、以权谋私的干部失足落水,堕落为人民的罪人。腐败问题成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社会顽症,也是影响社会安定,引发社会矛盾的危险根源。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倡导领导干部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党员领导干部在拒腐防变问题上要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亲情、自由、健康这‘七笔账’,自觉做到‘用权为民、清廉一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情”和“钱”的诱惑看起来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似乎可以置身事外,其实不然,即使在普通党员普通岗位上,同样存在着对“情”和“钱”的抗拒。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普通党员面对不良现象,畏首畏尾,总是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如果说得严重些这是缺乏党性的表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一些小问题上敷衍了事,必然会养成一种患得患失、难利是图的不良作风,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无法履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誓言。
我们要像人民的好公仆李高成那样不计个人得失,坚决和腐败作斗争,不管腐败分子处于什么样显赫的位置。不管他有多硬的后台,不管他结成怎样复杂的“关系网”,终将他一个个揭露出来,谁也逃不出恢恢法网,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正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