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要领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类题型包括:内容概括题、传主主要事迹和成功原因归纳整合题、探究题等。分值分别是5分、6分、6分、8分,共计25分。这个阅读题从分值上看,在整个试卷所占的比重可以说相当的大。那么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学生都必须正视它,并要想办法解决困难,答出水平,考出成绩。
  一、内容概括题
  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本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
  解决要领:内容形式重诠释,特色作用善判断,一分选项正误各半,错项失误最明显,程度范围看褒贬,主旨分析答情感。
  真题回放: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2-1题。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体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参考答案及提示: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其中ABCD四个选项是对传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E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E项符合原文意思,而且需要考生在阅读全文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所以是第一正确选项;B项虽然符合原文意思,但仅仅体现在第三自然段中,而且比较容易归纳,所以是第二正确选项;A项“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只是劝阻谢希德回国的一个理由,另一个理由是“生活贫困”,因此该项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C项“对此也不感兴趣”这一信息在原文中没有出现;D项“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是供科学小品的作者参考的,并不是“为原作增补”的,因而C、D不符合原文意思,为错误选项。
  二、归纳整合题
  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整合的能力。
  解答要领:精读原文,具体到段落,细分到每一句话,充分地挖掘隐含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提炼、概括。
  真题回放: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2-2题。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及提示: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腐性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的原因,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传主的科学精神。只要考生认真阅读原文,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的提炼、概括,很容易就给出答案。那么就此推理,以后再做这样的题,就根据这样的方式去找答案,6分不难得到。
  三、探究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着重探讨文本反映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尊重作者的评论、思想、价值倾向,同时要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文学的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答题要领:观点+文本材料、作者观点、态度、评论及思想+总结。
  真题回放: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2-4题。
  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及提示:
  方面一:对祖国无限忠诚。1.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2.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方面二:对事业充满热诚。1.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2.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方面三:对亲人至爱至诚。1.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2.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试题分析:高考试卷中设置探究题,是全国新课标卷最大的亮点之一,体现高中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题要求考生对谢希德的“诚”进行探究,结合全文进行理解,参考答案给出了三个角度,考生可以任选其一或几个做答,也可在范围外做答。这个题型更具开放性,只要考生的思路准确,表达清楚,是不难得高分的。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生不会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也不会天生具有创新能力,传统的作文教学很难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看电视、听音乐等,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达到这样的目标,作
期刊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多种,横向展开论证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所谓横向展开论证,是围绕一个观点,在同一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证。不同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平行展开,互不交叉。写好横式结构议论文关键在于布好点,即拟写合适的分论点。那么从那些角度拟写分论点呢?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拟写分论点。  第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来拟写,即抓住话题中心词的内涵与外延,用“话题中心词是什么”的句式。也就是给话题中心
期刊
教育是诗意的事业,教育的诗意就在于它关乎人的灵魂,关乎人的生命,关乎人的生活。良好的教育能使人心灵圣洁,灵魂崇高,具有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更加理想的生活状态,并最终学会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理想的生活状态应是诗意的,海德格尔说:“人,当诗意地栖居。”诗意使生存变成了生活,语文教师更应成为诗意生活的化身和引领者。  诗意的生活当追逐简单,简单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一种审美思想,更是志
期刊
高考材料作文可以说纷繁复杂,从提炼观点的角度可以把它粗略地分成三种类型。一是观点明确,感情倾向明朗的;二是感情倾向可以朝两个不同甚至相反的方向发展,需对观点做辩证分析的;三是可以多角度发散思维的。  一、观点明确型  如,朴素是一种自然真诚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情操,同时,朴素又是一种责任。从语言情感流向来看,材料对“朴素”持一种褒扬的态度,如果以朴素为话题来写作的话,应该从正面立意比较恰当
期刊
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效率低,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中的不争事实。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两方面:从学习客体方面来说,文言文在词汇、语法和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与现代文有“隔膜”,给学生一种“难且无用”之感;另外文言文篇目选编的合理性还有争议,按文学史年代编排的方法,导致难度大的篇目先在低年级学习的倒错现象。从学习主体方面来说,正如有些老师指出的那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失当,多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古汉语知识的讲
期刊
新一轮课改的推广,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新理念,逐渐为大家所接受。问题教学更贴近新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实际,也不断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研究和探索。教学实践告诉人们: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走近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产生共鸣。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也是从问题开始的,能否提出恰当的问题成为课堂教学成功与
期刊
舒婷的《致橡树》,借抒情主人公倾诉爱情理想,塑造了一位见识卓然、不同凡俗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显示了一种男子之气,展现了一种阳刚之美。该诗用“木棉”的独白口吻,同“橡树”对话,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真正的爱情必须在相知、相依、相恋、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各自实现自我的价值,也就是像诗人所说“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  这首诗一开始
期刊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寇的铁蹄践踏了神州大地,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之中。北平、天津告急!中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战火中惨遭摧残,为保存文化力量,三校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始上课。不到两个月,南京又陷入敌手。武汉告急,长沙震动!面对华北沦陷、中原动荡、三吴烽火、九夏蜩
期刊
正如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所说:“不去考察作家而要判断他的作品,是很困难的。我愿意说:‘有其树,必有其果。’”作家往往将对生活的观察或人生经验付诸笔端,汇集成文字。尤其是那些苦痛的、令人记忆深刻的过往或思考,更容易被作家采撷下来,有的直接记录下来,有的很隐晦地藏匿于自己所描画的人物、情节里。结合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发展路程,品读《铸剑》,不难看出作品中的隐性作者。《铸剑》虽为故事新编,但
期刊
2004年,我参加教学工作刚刚两年,担任高二四班、十七班的语文课。  开学不到两个月,已写过三次作文,其中出现一篇“上乘之作”。评讲课上,我稍加修改就很满意地把作文在全班念了,但教室始终乱哄哄的,安静不下来,更远远没有达到范文应有的引人注目、令人肃然起敬的效果。我心觉不妙,莫非剽窃之作?果然,一位“大胆”的学生不顾其他学生的劝阻,将一本《小小说选刊》摊在了我的讲桌上:相同的题目,相同的情节,甚至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