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正逐步地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但是,从现行的培训实践来看,培训绩效方面尤其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培训中,如何运用科学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诠释,怎样使安全管理人员正确处理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中一直存在的、难以突破地问题。
安全管理培训实际现状和培训模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受传统课程设置理念影响,安全管理培训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注重理论的培训与学习,力求通过掌握较为系统的管理规范,不断地提高学员理论素养和水平。培训者大多是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以讲座、报告相对单一的形式传递着理论信息,尽管其理论权威、尽管其系统完整,但学员听起来总是感到与工作实际尚有距离,无法激活其学习的兴奋点。究其缘由,是因为这些教科书上的理论,在他们看来,课堂教学单纯地从理论层面上演绎得有理有据,放到工作实践中却难以运用,甚至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培训在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以培训者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训发展的需要。
其实,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往往带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也就是说,他们培训学习动机是以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的,为导向的。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可资借鉴和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策略。从安全管理培训的终极目标层面来看,培训真正的落脚点是在于解决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构建与理论内涵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是从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出发,围绕问题来展开培训工作。培训中引导安全管理人员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员和学员之间、学员和培训教师之间的公开对话与交流,通过对解决问题有关的理论综述,得出解决问题的切合实际可行的方法、手段或原则。
(一)“问题为本”的培训理论内涵
“问题为本”教学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首创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通过“问题为本”来对学员进行职业训练,就是旨在解决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继而这种教学模式又在法学教育、工商管理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甚至于在军事教学领域、人才学方面都有发挥着重要性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起,“问题为本”就逐渐成为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的常规教学形式。近些年来,逐渐引入安全管理培训领域,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主导的培训教学方式,收到良好的培训绩效。
“问题为本”的基本思想与传统的安全管理培训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培训模式的提出,是来解决以往培训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一些研究者认为“问题为本”可以成为传递或展示理论概念、原理的一种直观的方式。解释说明为什么这个事件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那样处理。一旦“问题为本”当中隐含的理论问题或基本原理被揭示出来了,就可以用它来考察新的“问题”,从变化的情形中产生出不同变式来。
(二)“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构建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实现个体反思的探究环节和着手行动的实践环节等构成。这种模式不仅重视一般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关注参与培训的安全管理所拥有的行动理论。突出以问题为中心,显现安全管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行动理论与实践认识论,并促使其对自身拥有的理论进行反思,进而再行动实践。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理论是从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基本原理,剥离了实际行动的情景和具体条件。而实践是独特的,问题是多重的,涉及特定情景与条件下的行动目的和行动方法问题。因此安全管理培训,是要有具体行动的结论。从逻辑上讲,从一般的远离具体情景的理论出发,很难得出独特情景中具体行动的结论。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和学员在关注着相同的实践问题,但对相同的问题却有着本质上不同的理解。正是这一点导致学员的期望与实际事件之间的差距,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便产生了。
(一)科学运用“问题为本”培训模式
培训中的“问题”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产生的。问题的生成一般是培训机构根据建设工程发展的要求,结合对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有着显性的、典型的代表性的共性问题。
1、“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实施中,首先是通过陈述问题或现场察看问题,然后详细阐明问题解决的设想与方案,其目的在于使参训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思维指向集中,引入问题情境当中。
2、对共同确定的“问题”进行反思性探究。引导学员思考专题发言中阐述问题解决的方案中隐含的行动理论、价值观念和信念,并对其问题提出尝试性的解决方案,即面对问题情景,提出有关问题内部联系的假设,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分析实际事态和期望的事态及把实际事态变为期望事态的条件,包括评价期望事态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或理想、已具备的物质的心理的条件及对于解决问题等可能会产生的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哲学的障碍。这是学员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揭示自己所拥有的信念与价值观的合理性。
3、开展对话与交流。学员在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实践问题时,实际上受到其内在的观念和意识的制约,其意图和行动常常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束缚。学员个人的日常实践的认识论和常识性思维习惯实际上是主宰其行动的力量。由于环境的迅速变化,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改变某种习惯性的观念并将此付诸管理实践的改革。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能够倾听各种声音,通过一种批判性的对话,修正自己的行动理论,获得理性自主科学的解决方法。再由培训者或学员进行综述评论,学员的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综述对已有文献对有关问题的理论思考,为管理行动获取方法。
(二)“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绩效
安全管理培训的绩效,简言之就是指培训结果与培训预期之间的吻合度。“问题为本”的培训模式,是从社会管理实践问题的假设中来探明问题的内在规律,进而在行动中改进管理实践,同时在管理行动中实践中予以检验。因此其目的明确,绩效明显:1、“问题为本”培训教学促进安全管理人员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发展;2、“问题为本”培训模式促进培训知识内化;3、缩短了培训情境与实际问题的差距。传统的培训中,其培训课程常常是以学科定向的,而这些学科有着自身的逻辑,由概念、命题、原理等相互联系构建而成。这种知识学习有着一定的作用,如系统化地掌握基础知识,建构起严整的理论。但学习者学习这些当然有其重要的,师生间的相互探讨,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也就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遇到类似的情境或问题该如何对待。
结语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应突出“问题”意识,进一步贴近社会管理工作实际。“问题为本”的培训模式,是一种现实性、有效性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培训让学员学习解决问题的具体规范和技术原则,引导学员反思自己所拥有的观念和信念,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为本”的培训模式,解决确定问题——理性剖析——行动实施等环节过程,是一种安全管理思想与管理行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拓展式培训。同时,“问题为本”这种模式使实践和研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为一体,且衍生创造了合作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等许多新的培训机制和策略。
(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安全管理培训实际现状和培训模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受传统课程设置理念影响,安全管理培训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注重理论的培训与学习,力求通过掌握较为系统的管理规范,不断地提高学员理论素养和水平。培训者大多是根据培训大纲的要求,以讲座、报告相对单一的形式传递着理论信息,尽管其理论权威、尽管其系统完整,但学员听起来总是感到与工作实际尚有距离,无法激活其学习的兴奋点。究其缘由,是因为这些教科书上的理论,在他们看来,课堂教学单纯地从理论层面上演绎得有理有据,放到工作实践中却难以运用,甚至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培训在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以培训者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训发展的需要。
其实,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往往带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也就是说,他们培训学习动机是以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核心的,为导向的。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可资借鉴和实际运用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策略。从安全管理培训的终极目标层面来看,培训真正的落脚点是在于解决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构建与理论内涵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是从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出发,围绕问题来展开培训工作。培训中引导安全管理人员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员和学员之间、学员和培训教师之间的公开对话与交流,通过对解决问题有关的理论综述,得出解决问题的切合实际可行的方法、手段或原则。
(一)“问题为本”的培训理论内涵
“问题为本”教学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首创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通过“问题为本”来对学员进行职业训练,就是旨在解决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继而这种教学模式又在法学教育、工商管理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甚至于在军事教学领域、人才学方面都有发挥着重要性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起,“问题为本”就逐渐成为哈佛工商管理学院的常规教学形式。近些年来,逐渐引入安全管理培训领域,并在工作实践中逐渐成为一种主导的培训教学方式,收到良好的培训绩效。
“问题为本”的基本思想与传统的安全管理培训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培训模式的提出,是来解决以往培训理论脱离实际的难题。一些研究者认为“问题为本”可以成为传递或展示理论概念、原理的一种直观的方式。解释说明为什么这个事件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那样处理。一旦“问题为本”当中隐含的理论问题或基本原理被揭示出来了,就可以用它来考察新的“问题”,从变化的情形中产生出不同变式来。
(二)“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构建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实现个体反思的探究环节和着手行动的实践环节等构成。这种模式不仅重视一般管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关注参与培训的安全管理所拥有的行动理论。突出以问题为中心,显现安全管理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行动理论与实践认识论,并促使其对自身拥有的理论进行反思,进而再行动实践。
“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发展
理论是从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基本原理,剥离了实际行动的情景和具体条件。而实践是独特的,问题是多重的,涉及特定情景与条件下的行动目的和行动方法问题。因此安全管理培训,是要有具体行动的结论。从逻辑上讲,从一般的远离具体情景的理论出发,很难得出独特情景中具体行动的结论。在实施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和学员在关注着相同的实践问题,但对相同的问题却有着本质上不同的理解。正是这一点导致学员的期望与实际事件之间的差距,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便产生了。
(一)科学运用“问题为本”培训模式
培训中的“问题”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产生的。问题的生成一般是培训机构根据建设工程发展的要求,结合对安全管理培训工作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有着显性的、典型的代表性的共性问题。
1、“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实施中,首先是通过陈述问题或现场察看问题,然后详细阐明问题解决的设想与方案,其目的在于使参训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思维指向集中,引入问题情境当中。
2、对共同确定的“问题”进行反思性探究。引导学员思考专题发言中阐述问题解决的方案中隐含的行动理论、价值观念和信念,并对其问题提出尝试性的解决方案,即面对问题情景,提出有关问题内部联系的假设,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分析实际事态和期望的事态及把实际事态变为期望事态的条件,包括评价期望事态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或理想、已具备的物质的心理的条件及对于解决问题等可能会产生的物质的、制度的、心理的、哲学的障碍。这是学员之间的合作与对话,其目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揭示自己所拥有的信念与价值观的合理性。
3、开展对话与交流。学员在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实践问题时,实际上受到其内在的观念和意识的制约,其意图和行动常常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束缚。学员个人的日常实践的认识论和常识性思维习惯实际上是主宰其行动的力量。由于环境的迅速变化,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改变某种习惯性的观念并将此付诸管理实践的改革。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能够倾听各种声音,通过一种批判性的对话,修正自己的行动理论,获得理性自主科学的解决方法。再由培训者或学员进行综述评论,学员的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综述对已有文献对有关问题的理论思考,为管理行动获取方法。
(二)“问题为本”培训模式的绩效
安全管理培训的绩效,简言之就是指培训结果与培训预期之间的吻合度。“问题为本”的培训模式,是从社会管理实践问题的假设中来探明问题的内在规律,进而在行动中改进管理实践,同时在管理行动中实践中予以检验。因此其目的明确,绩效明显:1、“问题为本”培训教学促进安全管理人员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发展;2、“问题为本”培训模式促进培训知识内化;3、缩短了培训情境与实际问题的差距。传统的培训中,其培训课程常常是以学科定向的,而这些学科有着自身的逻辑,由概念、命题、原理等相互联系构建而成。这种知识学习有着一定的作用,如系统化地掌握基础知识,建构起严整的理论。但学习者学习这些当然有其重要的,师生间的相互探讨,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也就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遇到类似的情境或问题该如何对待。
结语
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应突出“问题”意识,进一步贴近社会管理工作实际。“问题为本”的培训模式,是一种现实性、有效性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培训让学员学习解决问题的具体规范和技术原则,引导学员反思自己所拥有的观念和信念,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为本”的培训模式,解决确定问题——理性剖析——行动实施等环节过程,是一种安全管理思想与管理行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拓展式培训。同时,“问题为本”这种模式使实践和研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为一体,且衍生创造了合作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培训等许多新的培训机制和策略。
(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