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枯燥,“大道理”较多,对学生来讲似乎缺少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思品的学习并不能死拼——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只能白白耗费学生宝贵的时间资源,政治课教师必须在如何增强吸引力上下功夫,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生活再现
要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富有吸引力,课堂教学必须从纯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从工厂化运作向着人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延伸。学生必须能够亲身体验、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悟,能够讲出自己的观点,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教师应该给与尊重,原谅和善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生活所在。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感悟青春》前,我给学生预先布置了如下作业“发挥你的想象,从26个字母中展示青春”。第二天,我让学生每人说说自己的得意之作,学生们的想象真是出乎我的想象,其作业简直是如诗如画,从生活的各个点滴中透露出对青春的感悟,例“Z”──青春是曲折的,有风雨,只有努力才会走出自己的路;“Y”──青春是依靠,只要我们相互依靠,相互帮助,我们的青春会阳光灿烂;“W”──青春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网页,需要我们去尽一生精力与探索追求等等。我的心灵由开始的惊讶,变为最后的震撼。他们的年龄虽小,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智慧足以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汗颜,我作为一名教师进行教学,却如同是学习,是阅读,是领悟,是感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展示平台,让学习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让教学向生活延伸。
二、动态课堂
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教师奉送真理,学生遵照执行,是一个静态接受的过程,学生不能自主,学习枯燥,缺乏活力如同一潭死水;而也有人认为新课改就是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新课改就是要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让学生随心所欲的看书、讨论,如果这样,课堂不是一潭活水,而是一潭浑水,给人的感觉就是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实质上丧失了德育教学的灵魂。孩子毕竟是孩子,缺乏自控,缺乏有意识的思索,缺乏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课堂的灵魂。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缺乏方向,缺少动力,没有正确的引导。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死记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导师。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到升华;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才是“点拨”,起到四两拨千斤“导”的作用。这个“导”在导入新课时、学生偏离主题时,产生矛盾时,建立新旧只是联系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精言趣语
1.语言要“精”、“准”。语言 “精”指语言要少而精。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时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恰到好处地说,一语中的,详略得体。多一句则嫌多,少一句则嫌弱,方能腾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语言要“准”是指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思想品德课堂语言必须准确无误,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课堂语言苍白无力;语言逻辑准确,能够准确地体现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在本章本节的位置,只是之间的层次之分,让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层层深入理解。
2.语言刚柔相济,抑扬顿挫。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豪放的课堂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绮美绚丽的语言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语调的高亢是“扬”,语调的低沉是“抑”。为了表达一种内容就必须带一种一气呵成的语势,象飞瀑激流,气吞长虹,动人心魄;有时为了表达另一种内容,语言宜平缓清晰,一字一句,字正腔圆,犹如溪流滴水,叮当有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变换语调,或高昂,或低沉,适当运用停顿,使语言节奏抑扬顿挫,从而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语言幽默。当代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的幽默寓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开启心智,活跃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的风趣幽默。蕴含深厚文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学生愿学,愿意被你的课吸引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关键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编辑/张俊英
一、生活再现
要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富有吸引力,课堂教学必须从纯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从工厂化运作向着人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流动的生活延伸。学生必须能够亲身体验、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感悟,能够讲出自己的观点,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教师应该给与尊重,原谅和善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生活所在。在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感悟青春》前,我给学生预先布置了如下作业“发挥你的想象,从26个字母中展示青春”。第二天,我让学生每人说说自己的得意之作,学生们的想象真是出乎我的想象,其作业简直是如诗如画,从生活的各个点滴中透露出对青春的感悟,例“Z”──青春是曲折的,有风雨,只有努力才会走出自己的路;“Y”──青春是依靠,只要我们相互依靠,相互帮助,我们的青春会阳光灿烂;“W”──青春是一个无边无际的网页,需要我们去尽一生精力与探索追求等等。我的心灵由开始的惊讶,变为最后的震撼。他们的年龄虽小,但他们的思维、他们的智慧足以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汗颜,我作为一名教师进行教学,却如同是学习,是阅读,是领悟,是感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展示平台,让学习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让教学向生活延伸。
二、动态课堂
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教师奉送真理,学生遵照执行,是一个静态接受的过程,学生不能自主,学习枯燥,缺乏活力如同一潭死水;而也有人认为新课改就是教师“退位”,学生“登基”。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因为新课改就是要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这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变成课堂上无所事事的人,让学生随心所欲的看书、讨论,如果这样,课堂不是一潭活水,而是一潭浑水,给人的感觉就是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实质上丧失了德育教学的灵魂。孩子毕竟是孩子,缺乏自控,缺乏有意识的思索,缺乏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依然是核心,而且是课堂的灵魂。没有这个核心,学生也将缺乏方向,缺少动力,没有正确的引导。但这个核心不再是拿着一本教参,让学生死记笔录的人,而是一个导游、导师。他将学生──他的游客──引入胜境,自由观赏,当游客们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令人如沐春风;讲解一篇文章像引导游人做一次畅快的旅游,使游人的知识得以丰富,精神得以陶冶,境界得到升华;教师的讲有时还要像仙人指路,在学生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这样才是“点拨”,起到四两拨千斤“导”的作用。这个“导”在导入新课时、学生偏离主题时,产生矛盾时,建立新旧只是联系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精言趣语
1.语言要“精”、“准”。语言 “精”指语言要少而精。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时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恰到好处地说,一语中的,详略得体。多一句则嫌多,少一句则嫌弱,方能腾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语言要“准”是指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思想品德课堂语言必须准确无误,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课堂语言苍白无力;语言逻辑准确,能够准确地体现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在本章本节的位置,只是之间的层次之分,让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层层深入理解。
2.语言刚柔相济,抑扬顿挫。博大高远、气势恢宏、色彩鲜明、胸襟开朗豪放的课堂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绮美绚丽的语言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语调的高亢是“扬”,语调的低沉是“抑”。为了表达一种内容就必须带一种一气呵成的语势,象飞瀑激流,气吞长虹,动人心魄;有时为了表达另一种内容,语言宜平缓清晰,一字一句,字正腔圆,犹如溪流滴水,叮当有声。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变换语调,或高昂,或低沉,适当运用停顿,使语言节奏抑扬顿挫,从而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语言幽默。当代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的幽默寓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开启心智,活跃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的风趣幽默。蕴含深厚文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学生愿学,愿意被你的课吸引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关键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