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充满竞争和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针对大学生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阐述了高校舞蹈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更好地促进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中舞蹈实践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舞蹈教育;舞蹈实践;心理素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45-1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明确的是,全面素质包含个体生理心理的先天特征,以及后天培养、训练所得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然而,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紧张,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在当前充满竞争和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 大学生心理素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学时期,大学生开始真正的脱离父母和家庭,开始独立的思考、生活、处理各种父母代办的问题。因此,在面临人际交往,性与恋爱,自我心理及心理压力时,都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
(一) 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直接或间接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正常的交往形成的所有心理关系的总称。对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衡量大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而且也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能力之一。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交往更加复杂广泛。他们开始独立的人际交往,逐渐发展交往能力。
(二) 学习、学业问题
不少学生在中学一直是尖子生,总会得到同学、老师的赞扬与羡慕,普遍会产生较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中,以往的优越已不复存在,而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出现难免使部分大学生遇到一些挫折和困惑。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不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成绩落后从而产生自信心下降、考试恐惧症等一些问题。如果不能调整心态,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就会产生压抑、郁闷、焦虑、厌世等心理问题。
二、 舞蹈实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一)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前面提及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父母的溺爱,造成大多数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个性,普遍缺乏团体合作的精神,不愿与人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极差。而舞蹈训练以相互协作、整体和谐的集体舞居多,在排练时要注意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平时训练和有计划的演出,将增进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其相互沟通、相互协助、相互包容、配合有序的能力,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从而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在不断的舞蹈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高。
(二)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前面提及大学生由于对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使其自信心下降,受挫感陡然增强。心理学和人才学研究表明,充满自信心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动力。因此,大学时期个体自信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学习的好坏,而且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
(三)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
我国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因此舞蹈在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力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进行舞蹈训练时,肢体各方面如力量、耐力、速度、稳定性、控制力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个从小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来说,在练习舞蹈时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的。由于坚持不下来,中途放弃学习的人不乏其人。因此学舞蹈的人,首先必需具备不怕吃苦的良好品质与持久的耐力,要在舞蹈的反复训练中不断培养其坚韧的意志。而当今大学生缺乏的正是对挫败的承受能力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四)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活动,发现新的矛盾事实,研究出了新的有价值的事物,产生了新的鲜为人知的观念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对一所大学来说创新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其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技能、健美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舞蹈世界里,大学生能体会到人体艺术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体的自然流露,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产生愉悦的美感与心理的满足,从而陶冶情操和净化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贾建文.舞蹈人才的培养[J].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5).
[2]刘以林,张文珍,冯克诚.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调控[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3]金宏章,张颈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程玮.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吴淑荣.高等学院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
宋德玉,河南科技学院
关键词:舞蹈教育;舞蹈实践;心理素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45-1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首先要明确的是,全面素质包含个体生理心理的先天特征,以及后天培养、训练所得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然而,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紧张,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在当前充满竞争和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 大学生心理素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学时期,大学生开始真正的脱离父母和家庭,开始独立的思考、生活、处理各种父母代办的问题。因此,在面临人际交往,性与恋爱,自我心理及心理压力时,都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
(一) 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直接或间接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是通过正常的交往形成的所有心理关系的总称。对大学生而言,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衡量大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而且也是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能力之一。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交往更加复杂广泛。他们开始独立的人际交往,逐渐发展交往能力。
(二) 学习、学业问题
不少学生在中学一直是尖子生,总会得到同学、老师的赞扬与羡慕,普遍会产生较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中,以往的优越已不复存在,而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的出现难免使部分大学生遇到一些挫折和困惑。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因不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成绩落后从而产生自信心下降、考试恐惧症等一些问题。如果不能调整心态,勇于面对挫折与失败就会产生压抑、郁闷、焦虑、厌世等心理问题。
二、 舞蹈实践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一)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前面提及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父母的溺爱,造成大多数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个性,普遍缺乏团体合作的精神,不愿与人交流,人际交往能力极差。而舞蹈训练以相互协作、整体和谐的集体舞居多,在排练时要注意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平时训练和有计划的演出,将增进学生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其相互沟通、相互协助、相互包容、配合有序的能力,使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从而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在不断的舞蹈训练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高。
(二)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前面提及大学生由于对新的学习环境适应能力较差,使其自信心下降,受挫感陡然增强。心理学和人才学研究表明,充满自信心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是成功的重要心理动力。因此,大学时期个体自信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学习的好坏,而且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
(三)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
我国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因此舞蹈在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积极乐观、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力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进行舞蹈训练时,肢体各方面如力量、耐力、速度、稳定性、控制力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个从小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来说,在练习舞蹈时要忍受身体上的疼痛,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的。由于坚持不下来,中途放弃学习的人不乏其人。因此学舞蹈的人,首先必需具备不怕吃苦的良好品质与持久的耐力,要在舞蹈的反复训练中不断培养其坚韧的意志。而当今大学生缺乏的正是对挫败的承受能力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四) 舞蹈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创造性活动,发现新的矛盾事实,研究出了新的有价值的事物,产生了新的鲜为人知的观念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对一所大学来说创新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其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技能、健美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舞蹈世界里,大学生能体会到人体艺术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体的自然流露,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产生愉悦的美感与心理的满足,从而陶冶情操和净化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贾建文.舞蹈人才的培养[J].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5).
[2]刘以林,张文珍,冯克诚.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与调控[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3]金宏章,张颈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程玮.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吴淑荣.高等学院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
作者简介:
宋德玉,河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