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尽管我们中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努力,但是收效甚微,我认为关键是一定要把音乐教育定位在文化层面上;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接受系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机会;每位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让学生首先有权学习本地区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工作者
听完“印度音乐鉴赏”这一堂课,从大家的探讨中,讲到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欧洲乐器在传入印度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它们的外形没有改变,但它表达出来的内涵,演奏的方法、技巧、风格都已印度化了。像小提琴,印度人甚至把它放在地上像演奏萨朗吉一样演奏,可以说除了乐器的外壳,其“灵魂”已完全印度化了。究其原因是具有深厚并且至今依旧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的印度传统音乐文化力量造成的。再看看欧洲乐器到了我们国家又是如何的现象……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陷入沉思。
尽管我只是一名最普通的音乐教师,我没有资格、能力来改变我们的音乐教育。但我还是觉得在学校里强化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是我们国民音乐教育的最最关键之举。我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但就是这些应该令我们骄傲的文化宝藏,却被我们不断地淡忘……尽管我们音乐教育者一直在努力做,但是收效令人很不满,我认为关键是一定要把音乐教育定位在文化层面上;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接受系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可能;每位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让学生首先有权学习本地区的音乐文化。
首先我们应该把音乐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所以提高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显得非常重要。但作为一所中学的音乐教师,我非常了解现在学校里对音乐这一学科的态度,音乐就是为了比赛,以比赛结果为核心,只要能得奖,有没有课堂教学都几乎无关紧要,只要能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仿佛就能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巨大成果。可毕竟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美的结晶。很多的时候在想我们培养出来的这些音乐特长生,是否有能力承担不断传承我们深厚的音乐民族文化的重任?那我们是否能要求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录取新生时就强调提高、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呢?再则长期以来,我们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又主要放在专业素质上,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都是围绕“音乐”进行的,这样又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少了加强、提高文化素质的可能。当然重点放在“音乐”上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进大学以前对音乐知识匮乏的要命,但我们不能狭隘的理解“音乐”啊。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追求主修专业的“高、深”,对其他的文化越来越缺少起码的了解,综合的知识能力无法提高。我们该看到现在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教育依然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如此狭隘的理解“音乐教育”是很可怕的,应该把音乐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归属于基本素养的教育。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他提倡“母语”环境的音乐教学。主张儿童应先学习本国、本民族音乐,再学习外国音乐。看过一些学者的文章,也不断的提到“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可当我回头看自己接受的音乐教育,都是建立在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上的,我们习惯于接受钢琴学习,接受西方乐理、作曲、和声等理论,学习美声唱法,民族音乐只作为点缀存在。不可否认通过学习到的欧洲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知识,让我懂得一些音乐艺术的共性问题,但是很大程度上我有过这样的误区即以“欧洲音乐”为中心,一直在不断的与学生强调贝多芬、莫扎特等。说实在的,明白发展与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已经十分重要与迫切,只是由于自己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一知半解,往往断章取义,心里没底怎敢在课堂里误人子弟。同时我们能否让一些专家对中国传统的原生态音乐形式也进行必要的梳理,提升其理论化的层面,逐渐扭转初级的分散无序的状态,为中国的民族音乐理论注入新鲜的血液呢?
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教授说的好“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让每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戏剧……”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我没有能力去改变现有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能认识到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且我还认识到民族音乐教学并不只在于完成教材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而在于思考、设想如何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作为音乐教师就应该有接纳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教育的理念并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接受本土音乐教育。我考虑把我们绍兴的地方戏曲和曲艺引入课堂,让学生能重视具有我们绍兴特色与个性化的音乐资源,培养学生作为绍兴人所应具有的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接受和归属感,并能正确认识本土音乐的生存现状,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忧患意识。让学生从身边的本土音乐入手,进而了解民族音乐的多元性,增强民族音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也曾深刻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重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并不是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固步自封的人,在学校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热爱民族音乐、积累民族音乐语言、建立民族音乐思维方式,不但对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情感具有意义,也对于保证民族音乐传统在历史中的继承发展至关重要。民族音乐思维与开放性的音乐思维并不矛盾,以民族音乐为基础、为出发点,并不是狭隘的一统、封闭,而是要使其根基首先深深扎在民族音乐土壤之中,进一步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做一个绝不缺乏民族意识的人。
参考文献:
《柯达伊教学法》
《谈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教育》张继红 艺术教育 2006.2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工作者
听完“印度音乐鉴赏”这一堂课,从大家的探讨中,讲到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欧洲乐器在传入印度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它们的外形没有改变,但它表达出来的内涵,演奏的方法、技巧、风格都已印度化了。像小提琴,印度人甚至把它放在地上像演奏萨朗吉一样演奏,可以说除了乐器的外壳,其“灵魂”已完全印度化了。究其原因是具有深厚并且至今依旧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的印度传统音乐文化力量造成的。再看看欧洲乐器到了我们国家又是如何的现象……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陷入沉思。
尽管我只是一名最普通的音乐教师,我没有资格、能力来改变我们的音乐教育。但我还是觉得在学校里强化学生的民族音乐教育是我们国民音乐教育的最最关键之举。我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但就是这些应该令我们骄傲的文化宝藏,却被我们不断地淡忘……尽管我们音乐教育者一直在努力做,但是收效令人很不满,我认为关键是一定要把音乐教育定位在文化层面上;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接受系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可能;每位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的音乐教学理念,让学生首先有权学习本地区的音乐文化。
首先我们应该把音乐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所以提高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要求显得非常重要。但作为一所中学的音乐教师,我非常了解现在学校里对音乐这一学科的态度,音乐就是为了比赛,以比赛结果为核心,只要能得奖,有没有课堂教学都几乎无关紧要,只要能在比赛中取得成绩,仿佛就能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巨大成果。可毕竟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美的结晶。很多的时候在想我们培养出来的这些音乐特长生,是否有能力承担不断传承我们深厚的音乐民族文化的重任?那我们是否能要求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录取新生时就强调提高、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呢?再则长期以来,我们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又主要放在专业素质上,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都是围绕“音乐”进行的,这样又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少了加强、提高文化素质的可能。当然重点放在“音乐”上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我们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进大学以前对音乐知识匮乏的要命,但我们不能狭隘的理解“音乐”啊。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追求主修专业的“高、深”,对其他的文化越来越缺少起码的了解,综合的知识能力无法提高。我们该看到现在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教育依然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如此狭隘的理解“音乐教育”是很可怕的,应该把音乐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归属于基本素养的教育。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他提倡“母语”环境的音乐教学。主张儿童应先学习本国、本民族音乐,再学习外国音乐。看过一些学者的文章,也不断的提到“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可当我回头看自己接受的音乐教育,都是建立在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上的,我们习惯于接受钢琴学习,接受西方乐理、作曲、和声等理论,学习美声唱法,民族音乐只作为点缀存在。不可否认通过学习到的欧洲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知识,让我懂得一些音乐艺术的共性问题,但是很大程度上我有过这样的误区即以“欧洲音乐”为中心,一直在不断的与学生强调贝多芬、莫扎特等。说实在的,明白发展与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已经十分重要与迫切,只是由于自己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一知半解,往往断章取义,心里没底怎敢在课堂里误人子弟。同时我们能否让一些专家对中国传统的原生态音乐形式也进行必要的梳理,提升其理论化的层面,逐渐扭转初级的分散无序的状态,为中国的民族音乐理论注入新鲜的血液呢?
中国音乐学院赵晓楠教授说的好“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简单的理解就是让每个孩子都会唱家乡的歌、戏剧……”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我没有能力去改变现有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但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能认识到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而且我还认识到民族音乐教学并不只在于完成教材中所要求的教学内容,而在于思考、设想如何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之间的距离。作为音乐教师就应该有接纳民族音乐和本土音乐教育的理念并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并创造机会让学生接受本土音乐教育。我考虑把我们绍兴的地方戏曲和曲艺引入课堂,让学生能重视具有我们绍兴特色与个性化的音乐资源,培养学生作为绍兴人所应具有的对本地区音乐文化的认同、接受和归属感,并能正确认识本土音乐的生存现状,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忧患意识。让学生从身边的本土音乐入手,进而了解民族音乐的多元性,增强民族音乐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也曾深刻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重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并不是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固步自封的人,在学校教育中培养青少年热爱民族音乐、积累民族音乐语言、建立民族音乐思维方式,不但对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情感具有意义,也对于保证民族音乐传统在历史中的继承发展至关重要。民族音乐思维与开放性的音乐思维并不矛盾,以民族音乐为基础、为出发点,并不是狭隘的一统、封闭,而是要使其根基首先深深扎在民族音乐土壤之中,进一步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做一个绝不缺乏民族意识的人。
参考文献:
《柯达伊教学法》
《谈高师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教育》张继红 艺术教育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