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共编入鲁迅的文章7篇,分别是《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课本选入的鲁迅文章也是7篇,分别是《(呐喊)自序》《祝福》《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药》《阿正Q传》。
这样算起来,现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一共有鲁迅文章14篇。也就是说,一个少年,在中学6年里,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学得最多的就属鲁迅作品了。其他著名作家,能选这个数字的零头都可以说是很多了。
以上篇目并非一成不变。以前的教材中,鲁迅作品还要多。在不同时期(有时是根据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除上述文章外,还有以下作品先后见于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
《风波》《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秋夜》《一件小事》《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最先和最后》《非攻》《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铸剑》《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流氓的变迁》《答托洛茨基派的信》《三月的租界》《狂人日记》《范爱农》《雪》《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自传》《流产与断种》等。
鲁迅作品固然可以进中学教材,但像现在这样一选就是十几篇,理由并不是十分充足的。更令人奇怪的是所选篇目又多集中在《呐喊》这本小说集里。这本小说集,包括《(呐喊)自序》共有15篇作品,而现在选人的就有5篇,占了整个集子的1/3。中学语文课本上选了这么多鲁迅作品,鲁迅先生地下有知,怕也不会同意的。他知道自己的作品适不适合中学生读,在《不是信》一文中就曾说:“我也曾反对过将自己的小说采入教科书,怕的是教错了青年,记得曾在报上发表过。”
就拿《呐喊》来说,这本集子是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的。到了年底,因为销量好,新潮社要再版,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他迟迟不肯同意(当然后来还是同意了)。对鲁迅不同意再版的原因,孙伏园知道了,便以“曾秋士”为笔名,写了一篇题为《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他编的《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上加以披露。其中第三节专谈此事,大意是说:鲁迅之所以不同意再版,是因为自己对人世悲观,不愿意这悲观的情绪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其一。其二,他知道自己的小说从艺术上说,并不是多么成熟,不过是学习了一些外国小说的表现技法。《呐喊》之所以畅销,受到世人的赞赏,实在是因为“中国人素来拒绝外来思想,不爱读译作的恶劣根性的表现”,一旦思想开放,多读译作,他的这些技巧就不足为奇了。读读可以,若作为中学课文,说不定会贻笑后人的。应当说,鲁迅先生在这点上是清醒的,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的。
有人会说,这不过是鲁迅先生的谦虚,怎么可以当真呢?除了鲁迅,谁还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说来!
其实,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诗歌和剧本,是新文化运动的初期才传人中国,才有中国作家开始尝试写作的。谈到技法,应该说都不是很成熟。只能说,在众多的尝试者中,鲁迅先生会借鉴,有新意,写得比较好,不能说他的创作艺术就达到了纯熟的地步。另外,鲁迅的小说用的是魏晋笔法,寥寥几笔,刻画出人物的言行,生动传神,这就好比中国画,止于达意就行了,不像西方作家的小说,细腻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无不是浓墨重彩的,就好像油画一样。除有些小说外,还有的作品如散文、杂文,也有不适合选人中学教材的。
《故乡》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长处是对闰土的形象刻画得比较好,闰土少年时的天真,成年后的麻木,既合情合理,又入木三分。写杨二嫂,虽寥寥几笔,也很传神。失败处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我”在离开故乡的路上无端地发了那么多议论,又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又是希望的偶像,又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诚然,鲁迅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思想战士,好发议论几乎成为他的天性,议论渗透于他的一切文体之中。但这只能看作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个别而非普遍的现象。后来的人写小说,大概不会这样了。小说的结尾,应该是留给人思考的,而不是作者借人物发感慨的。
《药》这篇小说,主题是很深刻的。革命者的鲜血,并没有唤起民众的觉醒,只是给愚昧麻木的民众做了治病的药物,这是另一种更为惨痛的“吃人”教训。但是它的写法是十分分直露的。没有写出场景,只有压抑而沉闷的笔调,几个鬼魂似的人物在那里飘来飘去,说明着小说的主题。
《阿Q正传》收录课本的是节选。小说本身没有严谨的结构,也没有深刻的思想,纯粹是以幽默甚至轻慢的笔调在讲故事,不经意间就写成了这一部名作。它写的是一个农村的流氓,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调戏妇女,偷人钱财,既麻木不仁又冥顽不灵,说是怎样的深刻,恐怕都是评论者的附会,很难说是读者的体味。从情操上说,没有熏陶的意义;从技巧上说,没有师法的可能。如果仅仅因为它是鲁迅先生的名著就选入中学课本,这理由似乎不太充分。但是从欣赏的角度说,这部小说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呐喊)自序》大概是教材中选自《呐喊》的篇目太多,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帮助他们理解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才将本文编入教材的。作为了解鲁迅先生在一段时期内思想发展轨迹的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
《风筝》表达的是“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选入课本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应该说,编者的这一意图是好的。但是,这篇文章的语言不大适合刚进初中的学生的口味,转折语过多,如“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之类的句子,十一二岁的学生读起来就颇费气力。应该还有表现这类主题的更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写一个妇人的颟顸与仁慈,作者对这位儿时的保姆是怀念的,但这怀念中有鄙弃的成分。最不应当入选的,文中有一段话,对妇女是人格的污辱,对少年是心灵的戕害。且看下面这段文字: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我曾经问过几个学生这段话的意思,结果没有一个能说出来的。有一个学生还反问我:“为什么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大炮就放不出来呢?”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课堂上,老师是不好向学生解释的,也很难解释清楚。像这样的文字,能入选中学教材么?
《记念刘和珍君》仅仅以“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一句话,就不该选人中学课本。有人会说,你这是不了解历史,不懂得读文章要知人论世。是的,正因为读任何文章都要知人论世,我才认为此文不宜选作中学教材。本文写于1926年4月1日,那时候还是鲁迅思想发展的早期,“偏激”是他早期杂文的重要特征。对此,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说明:“又为避免纠纷起见,还得声明一句,就是:我所指摘的中国古今人,乃是一部分,别的许多很好的古今人不在内。然而这么一说,我的杂感真成了最无聊的东西了,要面面俱顾,是能够这样使自己变成无价值。”基于此种认识,在他的一些文章中,就有很多片面的、偏激的、夸大的成分,比如在这篇文章中对现代评论派的讽刺和批判,就显得不那么公允。现在,我们还能教中学生说片面之话、写偏激之语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拿来主义》,估计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汲取外国的先进经验,才选人课本的。如果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应当选胡适等真正对西方先进文化有了解、有研究的人的文章。而且,从文章作法上讲,这两篇文章也都不是最典范的。
《藤野先生》大体上还可以,如果从敦睦中日邦交的角度出发,选人教材也未尝不可。
那么,哪些篇目最适合选作教材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旧私塾的学童生活,不加雕饰,天真本色,童心不泯,妙趣天成,语言也好懂,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宜选作教材。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为欣赏的。他曾对人说,他最喜欢这篇,因为用那么短的篇幅,写了一个人的一生。细究起来,也不是如此,只能说写出了一个读书人的晚年的穷酸与落魄。应当说,这是最为典型的鲁迅式的小说,着墨不多,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从技法上说,对中学生而言有借鉴作用;从感情上讲,能引起人们对孔乙己似的弱者的同情;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创作风格。
《祝福》是鲁迅先生最好的小说。思想深刻,感情真挚,通篇充溢着对妇女命运的关怀,对儿童猝死的怜惜,对底层弱者的同情,对人性泯灭的批判,没有鄙视,没有嘲弄,一切都出于至善至诚。这在鲁迅作品中是十分难得的。从技法上说,一个标准的短篇小说的要素,几乎全都具备。尤其是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看似不经意,其实很值得玩味。不过也有一点小小的缺憾,还是他语言的通病,过多的转折语,过多的“鲁迅调”,有的句子和段落让人读起来有些别扭,但这并无损于它作为高中教材的地位。
除此以外,还可以选一篇说理充分、能代表鲁迅创作风格的杂文。
总之,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位优秀的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应该进入中学教材。只是没有必要选那么多,更不应该选那些不宜作现在的中学生教材的作品。当然,还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作品,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觉得,初中、高中各选两篇应该差不多了。这样,把鲁迅先生当作—位正常的作家来看待,反而能引起中学生的敬重,勾起他们阅读鲁迅先生其他作品的欲望。顺便说一句,现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中,五册共选了鲁迅先生的三篇文章,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祝福》和《拿来主义》。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作者单位:江陵县教研室)
这样算起来,现在的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一共有鲁迅文章14篇。也就是说,一个少年,在中学6年里,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学得最多的就属鲁迅作品了。其他著名作家,能选这个数字的零头都可以说是很多了。
以上篇目并非一成不变。以前的教材中,鲁迅作品还要多。在不同时期(有时是根据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除上述文章外,还有以下作品先后见于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
《风波》《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秋夜》《一件小事》《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最先和最后》《非攻》《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学和出汗》《“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铸剑》《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流氓的变迁》《答托洛茨基派的信》《三月的租界》《狂人日记》《范爱农》《雪》《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自传》《流产与断种》等。
鲁迅作品固然可以进中学教材,但像现在这样一选就是十几篇,理由并不是十分充足的。更令人奇怪的是所选篇目又多集中在《呐喊》这本小说集里。这本小说集,包括《(呐喊)自序》共有15篇作品,而现在选人的就有5篇,占了整个集子的1/3。中学语文课本上选了这么多鲁迅作品,鲁迅先生地下有知,怕也不会同意的。他知道自己的作品适不适合中学生读,在《不是信》一文中就曾说:“我也曾反对过将自己的小说采入教科书,怕的是教错了青年,记得曾在报上发表过。”
就拿《呐喊》来说,这本集子是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的。到了年底,因为销量好,新潮社要再版,征求鲁迅先生的意见,他迟迟不肯同意(当然后来还是同意了)。对鲁迅不同意再版的原因,孙伏园知道了,便以“曾秋士”为笔名,写了一篇题为《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他编的《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上加以披露。其中第三节专谈此事,大意是说:鲁迅之所以不同意再版,是因为自己对人世悲观,不愿意这悲观的情绪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其一。其二,他知道自己的小说从艺术上说,并不是多么成熟,不过是学习了一些外国小说的表现技法。《呐喊》之所以畅销,受到世人的赞赏,实在是因为“中国人素来拒绝外来思想,不爱读译作的恶劣根性的表现”,一旦思想开放,多读译作,他的这些技巧就不足为奇了。读读可以,若作为中学课文,说不定会贻笑后人的。应当说,鲁迅先生在这点上是清醒的,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的。
有人会说,这不过是鲁迅先生的谦虚,怎么可以当真呢?除了鲁迅,谁还能写出这么好的小说来!
其实,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诗歌和剧本,是新文化运动的初期才传人中国,才有中国作家开始尝试写作的。谈到技法,应该说都不是很成熟。只能说,在众多的尝试者中,鲁迅先生会借鉴,有新意,写得比较好,不能说他的创作艺术就达到了纯熟的地步。另外,鲁迅的小说用的是魏晋笔法,寥寥几笔,刻画出人物的言行,生动传神,这就好比中国画,止于达意就行了,不像西方作家的小说,细腻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无不是浓墨重彩的,就好像油画一样。除有些小说外,还有的作品如散文、杂文,也有不适合选人中学教材的。
《故乡》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长处是对闰土的形象刻画得比较好,闰土少年时的天真,成年后的麻木,既合情合理,又入木三分。写杨二嫂,虽寥寥几笔,也很传神。失败处在小说的结尾部分。“我”在离开故乡的路上无端地发了那么多议论,又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又是希望的偶像,又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诚然,鲁迅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思想战士,好发议论几乎成为他的天性,议论渗透于他的一切文体之中。但这只能看作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个别而非普遍的现象。后来的人写小说,大概不会这样了。小说的结尾,应该是留给人思考的,而不是作者借人物发感慨的。
《药》这篇小说,主题是很深刻的。革命者的鲜血,并没有唤起民众的觉醒,只是给愚昧麻木的民众做了治病的药物,这是另一种更为惨痛的“吃人”教训。但是它的写法是十分分直露的。没有写出场景,只有压抑而沉闷的笔调,几个鬼魂似的人物在那里飘来飘去,说明着小说的主题。
《阿Q正传》收录课本的是节选。小说本身没有严谨的结构,也没有深刻的思想,纯粹是以幽默甚至轻慢的笔调在讲故事,不经意间就写成了这一部名作。它写的是一个农村的流氓,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调戏妇女,偷人钱财,既麻木不仁又冥顽不灵,说是怎样的深刻,恐怕都是评论者的附会,很难说是读者的体味。从情操上说,没有熏陶的意义;从技巧上说,没有师法的可能。如果仅仅因为它是鲁迅先生的名著就选入中学课本,这理由似乎不太充分。但是从欣赏的角度说,这部小说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呐喊)自序》大概是教材中选自《呐喊》的篇目太多,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帮助他们理解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才将本文编入教材的。作为了解鲁迅先生在一段时期内思想发展轨迹的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
《风筝》表达的是“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选入课本的目的是为了体现“亲情的丰富和多样”。应该说,编者的这一意图是好的。但是,这篇文章的语言不大适合刚进初中的学生的口味,转折语过多,如“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之类的句子,十一二岁的学生读起来就颇费气力。应该还有表现这类主题的更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写一个妇人的颟顸与仁慈,作者对这位儿时的保姆是怀念的,但这怀念中有鄙弃的成分。最不应当入选的,文中有一段话,对妇女是人格的污辱,对少年是心灵的戕害。且看下面这段文字: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我曾经问过几个学生这段话的意思,结果没有一个能说出来的。有一个学生还反问我:“为什么脱下裤子站在城墙上,大炮就放不出来呢?”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课堂上,老师是不好向学生解释的,也很难解释清楚。像这样的文字,能入选中学教材么?
《记念刘和珍君》仅仅以“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一句话,就不该选人中学课本。有人会说,你这是不了解历史,不懂得读文章要知人论世。是的,正因为读任何文章都要知人论世,我才认为此文不宜选作中学教材。本文写于1926年4月1日,那时候还是鲁迅思想发展的早期,“偏激”是他早期杂文的重要特征。对此,鲁迅先生有过一段说明:“又为避免纠纷起见,还得声明一句,就是:我所指摘的中国古今人,乃是一部分,别的许多很好的古今人不在内。然而这么一说,我的杂感真成了最无聊的东西了,要面面俱顾,是能够这样使自己变成无价值。”基于此种认识,在他的一些文章中,就有很多片面的、偏激的、夸大的成分,比如在这篇文章中对现代评论派的讽刺和批判,就显得不那么公允。现在,我们还能教中学生说片面之话、写偏激之语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拿来主义》,估计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汲取外国的先进经验,才选人课本的。如果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应当选胡适等真正对西方先进文化有了解、有研究的人的文章。而且,从文章作法上讲,这两篇文章也都不是最典范的。
《藤野先生》大体上还可以,如果从敦睦中日邦交的角度出发,选人教材也未尝不可。
那么,哪些篇目最适合选作教材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旧私塾的学童生活,不加雕饰,天真本色,童心不泯,妙趣天成,语言也好懂,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宜选作教材。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为欣赏的。他曾对人说,他最喜欢这篇,因为用那么短的篇幅,写了一个人的一生。细究起来,也不是如此,只能说写出了一个读书人的晚年的穷酸与落魄。应当说,这是最为典型的鲁迅式的小说,着墨不多,情节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从技法上说,对中学生而言有借鉴作用;从感情上讲,能引起人们对孔乙己似的弱者的同情;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创作风格。
《祝福》是鲁迅先生最好的小说。思想深刻,感情真挚,通篇充溢着对妇女命运的关怀,对儿童猝死的怜惜,对底层弱者的同情,对人性泯灭的批判,没有鄙视,没有嘲弄,一切都出于至善至诚。这在鲁迅作品中是十分难得的。从技法上说,一个标准的短篇小说的要素,几乎全都具备。尤其是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看似不经意,其实很值得玩味。不过也有一点小小的缺憾,还是他语言的通病,过多的转折语,过多的“鲁迅调”,有的句子和段落让人读起来有些别扭,但这并无损于它作为高中教材的地位。
除此以外,还可以选一篇说理充分、能代表鲁迅创作风格的杂文。
总之,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位优秀的作家,鲁迅先生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应该进入中学教材。只是没有必要选那么多,更不应该选那些不宜作现在的中学生教材的作品。当然,还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鲁迅作品,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我觉得,初中、高中各选两篇应该差不多了。这样,把鲁迅先生当作—位正常的作家来看待,反而能引起中学生的敬重,勾起他们阅读鲁迅先生其他作品的欲望。顺便说一句,现在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中,五册共选了鲁迅先生的三篇文章,分别是《记念刘和珍君》《祝福》和《拿来主义》。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
(作者单位:江陵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