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朋友帮忙。吴冠中早年留法,结识了朱德群、赵无极等人。朱德群、赵无极等人在法国有了一些影响,为他做推荐。法国官方不懂中国艺术,只要推荐者过硬,推荐到谁就是谁。法国文化部发给吴冠中”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证件。法国人为什么要授给吴冠中勋章呢?外国人可不像中国人这样老实(无用的代名词)。他们发给吴的勋章其实是表彰法国,因为吴是在法国留学的,看啊,中国就这么一位大艺术家,还是我们法国培养出来的。外国人的勋章不会乱发的。俄、英、美、德等国皆如此,他们不像中国的官员那样老实。吴冠中便成为了世界名人。中国人一见到外国人发的勋位证件,当然吓得半死,不承认也得承认。我要顺便讲一件事,大家知道中国画人(包括画家)作品在世界上得到最高奖章的是哪一幅,作者是哪一个人吗?是李可染吗?不是。是陆俨少吗?不是。靳尚谊吗?不是。林风眠吗?不是。董希文吗?不是。打死你也猜不到。这是一幅水墨画,作者既不是中国美协的会员,也不是大学讲师,他还没有上过大学,小时因家贫流浪当过乞丐,没有读过多少书,他和刘开渠是老乡,还有点亲戚关系,后来在一个十分贫困的县城文化馆干事情。他的那幅作品没有在任何正规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过。但却得到黄宾虹、李可染、靳尚谊、林风眠、董希文、吴冠中等所有中国画家都没有得到过的最高奖章。这奖章可不是法国文化部发的,也不是美国文化部发的,而是联合国发的。联合国懂中国画吗?因为那是刘开渠的推荐。刘开渠人品很高,为了感激他这位老乡经常帮他办事,便把他的作品推荐到联合国,联合国那一批主管文化工作的外国人相信中国权威的推荐不会错,便授给他这枚最高勋章。而且请他到联合国去领奖,这个光荣是大大超过吴冠中的。这位作者也十分看不起吴冠中,而且他还说:“吴冠中的画是抄袭朱德群的。”他并拿出朱德群的画集给我看。我看后,认为抄袭根本谈不上,但吴冠中开始变革中国画时确实受了朱德群很多影响,尤其是吴画中的红、绿点子和大色块,明显来自朱画。他更认为吴冠中不如他。但他只在县城文化馆工作(其实是乡文化站),位置远不如吴冠中,北京的记者也没有去炒他。如果他在中央美院之类的“最高”机构工作,那就不得了啦。如果他读过什么美术系,有一个大学学历,或者再到国外混过几天,吃过几片洋面包,甚至能讲一两句外语,哪怕是只会讲、“Yes”、“No”两个单词,那么就更不得了啦。外国的外行话比中国的内行话作用要大得多啊!
四、聪明。一切成功的人都是聪明人。刘劭《人物志》第一句话就是:“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人未必全肯下苦功,但肯动脑筋,或读点书。吴冠中没在写文章上下过工夫,没经过任何严格的训练,但他却经常写文章,虽然他的文章经不起推敲,但因他脑子里有问题,把问题写出来,表达他的清晰的思想,所以,在画家中,他的文章写得不错。他的文章不是学术,而是思想,思想的影响大于学术,这也是他的知名度提高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当然,聪明人肯动脑筋,也反映在他的画上。
下面,谈谈吴冠中的画。
吴冠中是主张形式美的。他的一些画确有形式美。如他画的黑房顶、白墙的江南小镇和民居以及水乡,形成了他的创作模式,也确实很美。还有他画的“雪山图“之类的山水画,功力没有,但有形式上的美感,而且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这些成绩不容抹杀。他画的《白桦林》、《山花烂漫》等,也颇轻松,抒情,有一种清秀感。
一般反映:懂传统国画的人说吴冠中不懂国画,懂传统油画的人说吴冠中不懂油画。我倒很喜欢吴冠中的油画。一般油画家在油画中表现出一种雄浑厚重感,而吴冠中的油画却写出清润秀雅感,淡淡的,轻轻的,如秦观的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油画中这种风格也不多。吴冠中在北京几十年,却未被北方风格同化,仍保持着江南的秀润味,殊为难得,聪明人很难被人同化。
发现美、创造美,是画家所必备的本领,但很多画家很难发现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美。有时找到一块自己认为美的景色,又如实描写,画出来当然就一般化。吴冠中善于于平常景中发现出特殊部分,经他一改造或略加变化,就很美。他在对景写生,同时也写心。景在心中经取舍、改造、变化、重新熔铸,再加上你平时的功力——线条、色彩的表现方法,表现在画面上,“似花还似非花”,这就是艺术。懂得这一点,你就进入了画家的门槛。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画家,就看你的心的容量和功夫深浅。
吴冠中后来又画抽象画,他那些用墨横抹竖涂,画成黑乎乎一片,又点些白粉或什么颜色的作品,如《沉沦》、《苏醒》、《桃符》、《书画缘》等等,都不成体统,也完全没道理,更完全没有美感。还有他用细线条或黑粗线条乱画,点点儿红绿色点,也都十分浅薄。
吴冠中所有的画都缺少内在美,他的线条和墨色都缺少功力。
吴冠中最大的问题是完全不懂中国传统,甚至不懂中国文化。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的一方印是“吴印冠中”,其实中国印文有的是自右向左再向下再向右读,应该读作“吴冠中印”,这最基本的常识,他都不知道。他也完全不懂书法,不但不会写,也欣赏不了。因为不懂传统,便乖戾传统,甚至否认传统,最后弄得自己也很浅薄。
不懂传统而浅薄的人多了,他们需要吴冠中,吴冠中的市场也就大了。部分国外人也不懂中国深厚的传统,也需要吴冠中,于是吴冠中在国外也有了市场。
有人把吴冠中列为“歪门邪道“四大家之一(有人把他列为“四大家”之首,也有人把黄永玉列为“四大家”之首),“歪门”比“正门”方便,“邪道”比”正道”近些,只要能早点到达目标,也未尝不可。吴冠中有很多路都没走,但却早日到达目标,这是他自己也未预料到的。
1981年,他回到故乡宜兴,曾给宜兴美术馆馆长吴俊达讲过自己的水墨画不行,但油画很好。中国人看不懂自己的油画,但外国人估计能看得懂,将来在画史上,自己的油画也许能留下一个指甲痕。(大意)
20世纪90年代,他又给北京一位理论家讲过:中国只有一个半大师,一个是林风眠,半个便是吴冠中。
1 999年至20D。年问,吴冠中说:”在将来的美术史上我一定是一个起到极大的转折作用的人。林风眠是我所走的这条路的开拓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只能是一个开始,一个起步,容量上不如我。滔天寿当然是很了不起的大家,但面比较窄。黄宾虹我是不重视的,张大干就更反感。李可染变得也有限,石鲁画得也还不错。所以站在美术史上,我认为我的开拓性在于使中国绘画,包括油画和水墨画都走向了现代,走向了世界……”
四、聪明。一切成功的人都是聪明人。刘劭《人物志》第一句话就是:“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人未必全肯下苦功,但肯动脑筋,或读点书。吴冠中没在写文章上下过工夫,没经过任何严格的训练,但他却经常写文章,虽然他的文章经不起推敲,但因他脑子里有问题,把问题写出来,表达他的清晰的思想,所以,在画家中,他的文章写得不错。他的文章不是学术,而是思想,思想的影响大于学术,这也是他的知名度提高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当然,聪明人肯动脑筋,也反映在他的画上。
下面,谈谈吴冠中的画。
吴冠中是主张形式美的。他的一些画确有形式美。如他画的黑房顶、白墙的江南小镇和民居以及水乡,形成了他的创作模式,也确实很美。还有他画的“雪山图“之类的山水画,功力没有,但有形式上的美感,而且和任何人都不一样。这些成绩不容抹杀。他画的《白桦林》、《山花烂漫》等,也颇轻松,抒情,有一种清秀感。
一般反映:懂传统国画的人说吴冠中不懂国画,懂传统油画的人说吴冠中不懂油画。我倒很喜欢吴冠中的油画。一般油画家在油画中表现出一种雄浑厚重感,而吴冠中的油画却写出清润秀雅感,淡淡的,轻轻的,如秦观的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油画中这种风格也不多。吴冠中在北京几十年,却未被北方风格同化,仍保持着江南的秀润味,殊为难得,聪明人很难被人同化。
发现美、创造美,是画家所必备的本领,但很多画家很难发现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美。有时找到一块自己认为美的景色,又如实描写,画出来当然就一般化。吴冠中善于于平常景中发现出特殊部分,经他一改造或略加变化,就很美。他在对景写生,同时也写心。景在心中经取舍、改造、变化、重新熔铸,再加上你平时的功力——线条、色彩的表现方法,表现在画面上,“似花还似非花”,这就是艺术。懂得这一点,你就进入了画家的门槛。能不能成为真正的画家,就看你的心的容量和功夫深浅。
吴冠中后来又画抽象画,他那些用墨横抹竖涂,画成黑乎乎一片,又点些白粉或什么颜色的作品,如《沉沦》、《苏醒》、《桃符》、《书画缘》等等,都不成体统,也完全没道理,更完全没有美感。还有他用细线条或黑粗线条乱画,点点儿红绿色点,也都十分浅薄。
吴冠中所有的画都缺少内在美,他的线条和墨色都缺少功力。
吴冠中最大的问题是完全不懂中国传统,甚至不懂中国文化。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的一方印是“吴印冠中”,其实中国印文有的是自右向左再向下再向右读,应该读作“吴冠中印”,这最基本的常识,他都不知道。他也完全不懂书法,不但不会写,也欣赏不了。因为不懂传统,便乖戾传统,甚至否认传统,最后弄得自己也很浅薄。
不懂传统而浅薄的人多了,他们需要吴冠中,吴冠中的市场也就大了。部分国外人也不懂中国深厚的传统,也需要吴冠中,于是吴冠中在国外也有了市场。
有人把吴冠中列为“歪门邪道“四大家之一(有人把他列为“四大家”之首,也有人把黄永玉列为“四大家”之首),“歪门”比“正门”方便,“邪道”比”正道”近些,只要能早点到达目标,也未尝不可。吴冠中有很多路都没走,但却早日到达目标,这是他自己也未预料到的。
1981年,他回到故乡宜兴,曾给宜兴美术馆馆长吴俊达讲过自己的水墨画不行,但油画很好。中国人看不懂自己的油画,但外国人估计能看得懂,将来在画史上,自己的油画也许能留下一个指甲痕。(大意)
20世纪90年代,他又给北京一位理论家讲过:中国只有一个半大师,一个是林风眠,半个便是吴冠中。
1 999年至20D。年问,吴冠中说:”在将来的美术史上我一定是一个起到极大的转折作用的人。林风眠是我所走的这条路的开拓者,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只能是一个开始,一个起步,容量上不如我。滔天寿当然是很了不起的大家,但面比较窄。黄宾虹我是不重视的,张大干就更反感。李可染变得也有限,石鲁画得也还不错。所以站在美术史上,我认为我的开拓性在于使中国绘画,包括油画和水墨画都走向了现代,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