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教育是为了学生明天的生活,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构建健康成长的环境。学生生活是创造性的生活,是运用有价值的数学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人生价值,使理想现实化的生活。今天的数学教学应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从理念、目标、内容、过程、方式等诸方面为学生构建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教学理念——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
曾读过一篇题为《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的小短文: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哭得呼天抢地。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同伴,愣了一愣,接着跑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边!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玩了起来。文中的小女孩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同伴,没有刻意的雕琢,行为自然,充满灵性,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该如此。
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我们往往无视学生具有的无限发展可能的潜在状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始终保持习以为常的高高在上的角色,殊不知孩子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因而,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蹲下身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共同去遭遇数学问题,去解决生活问题,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
二、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的生活”
建构学生可能生活是数学课程的根本目标。可能生活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主义关怀,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激起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热忱。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智慧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需要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并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
三、教学内容——超越知识体系的束缚,关注学生生活需要
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生活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生活的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等等。学生的这些需要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应将其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知识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理想性,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的生活,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我们要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线索,努力开发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各类课内外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如对于统计内容的学习,可以选取文具、玩具、食物、水果、校园里的事物作为统计对象。我在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六一儿童节班里准备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买哪种水果好?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要调查全班同学每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再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合理决策。这些内容完全超越了教材的束缚,让学生的思维能在生活的天空自由翱翔。
四、教学过程——突出交互主体性,实现对话、交流和互动
新课程必须弱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教师的中心言说者地位,追求一种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让教师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学中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充分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和理解有关内容。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经历多种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的活动,以发展创新意识,强化生活实践能力。
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研究其内在的作用。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场所,成为思想、观点交流、碰撞的舞台。在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互动中,学生们明白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如飞机、轮船的对称能使飞机、轮船在航行中保持平衡;建筑上的对称多半是为了美观,但有时也考虑到使用上的方便和受力平衡。许多学生还尝试着运用对称解决一些有趣的生活问题,将自己的视野转向广阔的生活世界,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学所应追求的目标。
五、教学方式——注重实践参与,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真正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情境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并由此向课外延伸,触发学生生活的灵感与智慧。在教学方式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进行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呆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团结中心校)
一、教学理念——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
曾读过一篇题为《小女孩有意跌了一跤——一个小女孩的智慧》的小短文: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并立即哇哇大哭起来,哭得呼天抢地。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同伴,愣了一愣,接着跑过去,装着一下子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边!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玩了起来。文中的小女孩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同伴,没有刻意的雕琢,行为自然,充满灵性,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该如此。
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我们往往无视学生具有的无限发展可能的潜在状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始终保持习以为常的高高在上的角色,殊不知孩子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因而,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蹲下身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共同去遭遇数学问题,去解决生活问题,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
二、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的生活”
建构学生可能生活是数学课程的根本目标。可能生活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主义关怀,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激起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热忱。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数学教学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智慧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需要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并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
三、教学内容——超越知识体系的束缚,关注学生生活需要
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生活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生活的需要包括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等等。学生的这些需要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应将其渗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知识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更重要的是还要有理想性,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的生活,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我们要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线索,努力开发丰富多彩的、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各类课内外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如对于统计内容的学习,可以选取文具、玩具、食物、水果、校园里的事物作为统计对象。我在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六一儿童节班里准备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买哪种水果好?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要调查全班同学每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再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合理决策。这些内容完全超越了教材的束缚,让学生的思维能在生活的天空自由翱翔。
四、教学过程——突出交互主体性,实现对话、交流和互动
新课程必须弱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教师的中心言说者地位,追求一种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让教师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学中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充分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和理解有关内容。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经历多种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的活动,以发展创新意识,强化生活实践能力。
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研究其内在的作用。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场所,成为思想、观点交流、碰撞的舞台。在师生、生生之间对话、交流、互动中,学生们明白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如飞机、轮船的对称能使飞机、轮船在航行中保持平衡;建筑上的对称多半是为了美观,但有时也考虑到使用上的方便和受力平衡。许多学生还尝试着运用对称解决一些有趣的生活问题,将自己的视野转向广阔的生活世界,这正是我们数学教学所应追求的目标。
五、教学方式——注重实践参与,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真正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情境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并由此向课外延伸,触发学生生活的灵感与智慧。在教学方式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进行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呆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团结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