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文学教学,借助文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文学是人学,是富于审美品位的精神产品,在语文教学中植入文学的元素,就能很好地摈弃“内容分析式”的解读和机械繁琐的训练,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精神,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制造“陌生”,咀嚼语言
“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它是对日常语言进行变形、夸张等艺术加工,使之神奇异样而成为文学语言。这样的语言通过延宕、阻截来延长读者的直觉过程,让人感到它的生动新鲜。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使文本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但是,在文本阅读中,因为受阅读水平的限制,学生对这样的语言现象往往会熟视无睹,不能深入理解文字内在的蕴含。因此,在教学时应适当地放大这种“陌生”的效果,激发他们的敏感性,关注语言的表达,体察细微的变化,感受内在的意味。正如专家所说:“阅读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要让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二、激活想象,品味内涵
想象是文学的生命。正因为有了不同以往、不同他人的想象,才产生了新的形象、新的创造。语文教学必须具备鼓励、呵护想象力的品格,让学生在文学想象中享受身心自由,享受表达的自由,提升全面发展。有一堂经典的语文课——老师问:“花儿为什么会开?”学生答:“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拉开了。”“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老师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在这场对话中,师生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文学的情境中,美丽的想象成就了生动的表达、童话的意味和个性化的创造。
真正的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带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参与其中,这就少不了学生的揣摩和想象。文本的字里行间需要学生的想象进行补充、丰满和完善。这样就能避免过度分析把文本搞得支离破碎,致使阅读滑向技术主义的泥沼。激活想象能让艰涩而不顺畅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和多姿多彩。
三、紧扣形象,培养语感
语文是感性的,体现在它借助语言文字用形象传情达意,表达思想。教材中有大量写人记事类的作品,这类文本中的人物,大多具有独特的个性,形象特别鲜明。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老人的豁达开朗、怡情于山水;“虎门销烟”中林则徐的大义凛然、坚定无畏;“番茄太阳”中小女孩的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等。每一个人物都存活于特定的语言情境中,或者说,每一个形象的呈现都有其独特的言语表达。教学时应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语言的感悟和文字的涵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说:“谈语感,首先要谈文体感,没有文体感的充分理解与全面体现,语感也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不存在抽象、孤立的语感,语感只有在具体的文体和特殊的语境中才是有意义的。培养语感,准确地说应是培养某一种文体的语感。”
四、追求审美,感受意境
审美是文学的终极追求,文学的审美就是审察作品的独异、精彩之处,发现作品不同凡响的地方,强调读者与作品的心灵契合与精神交融。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是要追求文本的情境与教学场景的交融,让学生沉浸在文字的叙述中,领悟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的乐趣。语文课堂本就是一个孕育美、生成美的场所,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力求让语文学习成为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美妙旅途。因为只有美的情境的熏陶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真实流露。当学生把语文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才能最终达到言意兼得的境界,语文才能成为生命的语文。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积淀这种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命。在审美化的教学中,只有让语文回归生活,抵达学生的心灵,才能促成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麒麟中心小学)
一、制造“陌生”,咀嚼语言
“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语言现象,它是对日常语言进行变形、夸张等艺术加工,使之神奇异样而成为文学语言。这样的语言通过延宕、阻截来延长读者的直觉过程,让人感到它的生动新鲜。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使文本呈现出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但是,在文本阅读中,因为受阅读水平的限制,学生对这样的语言现象往往会熟视无睹,不能深入理解文字内在的蕴含。因此,在教学时应适当地放大这种“陌生”的效果,激发他们的敏感性,关注语言的表达,体察细微的变化,感受内在的意味。正如专家所说:“阅读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要让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
二、激活想象,品味内涵
想象是文学的生命。正因为有了不同以往、不同他人的想象,才产生了新的形象、新的创造。语文教学必须具备鼓励、呵护想象力的品格,让学生在文学想象中享受身心自由,享受表达的自由,提升全面发展。有一堂经典的语文课——老师问:“花儿为什么会开?”学生答:“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拉开了。”“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老师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在这场对话中,师生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文学的情境中,美丽的想象成就了生动的表达、童话的意味和个性化的创造。
真正的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带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参与其中,这就少不了学生的揣摩和想象。文本的字里行间需要学生的想象进行补充、丰满和完善。这样就能避免过度分析把文本搞得支离破碎,致使阅读滑向技术主义的泥沼。激活想象能让艰涩而不顺畅的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和多姿多彩。
三、紧扣形象,培养语感
语文是感性的,体现在它借助语言文字用形象传情达意,表达思想。教材中有大量写人记事类的作品,这类文本中的人物,大多具有独特的个性,形象特别鲜明。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老人的豁达开朗、怡情于山水;“虎门销烟”中林则徐的大义凛然、坚定无畏;“番茄太阳”中小女孩的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等。每一个人物都存活于特定的语言情境中,或者说,每一个形象的呈现都有其独特的言语表达。教学时应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语言的感悟和文字的涵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正如潘新和先生所说:“谈语感,首先要谈文体感,没有文体感的充分理解与全面体现,语感也就不可能存在。因为不存在抽象、孤立的语感,语感只有在具体的文体和特殊的语境中才是有意义的。培养语感,准确地说应是培养某一种文体的语感。”
四、追求审美,感受意境
审美是文学的终极追求,文学的审美就是审察作品的独异、精彩之处,发现作品不同凡响的地方,强调读者与作品的心灵契合与精神交融。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是要追求文本的情境与教学场景的交融,让学生沉浸在文字的叙述中,领悟文字的魅力,享受语文的乐趣。语文课堂本就是一个孕育美、生成美的场所,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力求让语文学习成为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美妙旅途。因为只有美的情境的熏陶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真实流露。当学生把语文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才能最终达到言意兼得的境界,语文才能成为生命的语文。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积淀这种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命。在审美化的教学中,只有让语文回归生活,抵达学生的心灵,才能促成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麒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