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8岁的何景成坐在老屋里,望着院子里被雨水砸落的树叶,连日的阴雨包裹着这个古宅,而宅院外钩机和铲车的轰鸣声愈发刺耳。
何景成是绍兴斗门镇三江村村民。如今,从清朝祖传下来的何家台门只剩下这完整的一间。因为拆迁,三江村正在日益沦为废墟,邻居们陆续搬走,他却没处可去。
600多年前,三江村还被称为三江所城,那是明朝洪武年间戚继光为抗倭而建的军事要地。600年后,何景成坐在古宅里绘制“三江所城图”,这个村庄的样貌也许只能被留在纸上了。
按计划,三江村早该拆迁了。2000年8月,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成立,自此约350万平方米的村庄,变为工业用地,三江村也被划入拆迁计划。三江村占地约20余万平方米,5000多人口,几乎是开发区内最大的村庄。“我们土地利用也不是很迫切,拆迁成本太大,就一直拖下来。”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傅张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而自从纳入工业用地之后,这座村庄就开始了被污染包围的15年。
三江村因钱塘江、钱清江和曹娥江在此地汇流入海而得名,早年村民以种田捕鱼为生。90年代时,林海金曾是三江村的一位渔夫。每天凌晨坐着渔船出海,总能看见一片繁星,清晨他的渔船就能装满渔获,拿到三江村的集市上卖,一天最多能赚到100元。
2000年以后,印染厂、化工厂、纺织厂在这里一一建起。村里的渔民越来越少,集市上海产几乎消失。
2005年后,林海金的家旁边建了垃圾发电厂,每到晚上即使关上门窗也有一股臭味。他们不敢再用河水做饭、洗衣,“以前钥匙掉进河里都能看到”,后来他见到河水变成了各种颜色。就在不久前,河水变成了紫色。
三江村是下游地区,来自绍兴市区、袍江、柯桥工业园的污水都要经过这里流向东海。
林海金不再做渔民,他的妻子也不再种地,他们和三江村民一样,成了袍江开发区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
2006年,袍江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成为国家级工业区。据袍江环保分局局长赵四海介绍,“2006年事故性污染发生最多,排污管道刚刚投入,管道破掉就导致河道变色,当时老百姓的意见很大。到了2011年,老百姓开始反映空气污染。”
2013年,开始有村民在网上发帖称三江村是癌症村,不过赵四海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三江村的癌症发病率低于浙江省发病率。滨海工业园里的村庄比三江村污染更严重,污染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没有办法。”
政府也在调整产业结构,试图摆脱污染困局。自2007年开始,袍江陆续关停了污染严重的医药厂、香水厂和化工厂,但至今仍然有75家重污染企业。“我们自身产业结构是有问题,30%还是纺织、印染企业。”赵四海坦言。
2014年,绍兴市环保局对袍江的环保评估是:“袍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约占绍兴全市的70%,是全市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但在袍江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傅张江看来,污染之外,袍江工业经济产值也占绍兴市市本级的70%以上。
“这是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傅张江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在还债,以现在的标准看当时的事,也许都是错的,以前追求速度太快了。”
三江村再次被想起,是因为一份有关保护三江闸的倡议书。三江闸建于明嘉靖年间,长103.15米,共28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砌石结构多孔水闸。1963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2月,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文物学会发布了“保护绍兴三江闸的倡议书”,提出将三江闸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保护周边水环境。2014年8月,绍兴召开“三江闸保护、利用、传承工作”专家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绍兴文史专家任桂全把三江村定义为“古村落”,并称,“如果现在不及时把袍江、镜湖、柯桥规划区内尚存的历史遗存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那将很快就会消失,毕竟推土机的力量比我们坐在这里说说的力量大得多。”
由于三江村的规划控制,2000年后村民不允许新建、改建自建房,年轻人只能与老人蜗居一处,不能再盖新房,加之污染严重,村里的居住环境每况愈下。搬迁,也就自然提上日程。2014年10月28日,三江村村支书杜建明在拆迁动员会上宣布,三江村要拆迁了,并公布了三种拆迁政策:按确权面积安置房安置、货币化安置、自选商品房安置。据斗门镇政府估算,用于村民的补偿金超过10亿元。
这次搬迁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欢迎,不想走的老人也要为了下一代离开村庄。2014年底,村民的签约率就超过90%,70%的村民选择货币安置,他们可以用赔偿款在袍江购买商品房。
林海金签了约,却不想走,又不得不搬离住了25年的老屋。他第一次鼓足勇气打了市长热线,没有回音。再次回到老屋时,所有值钱的东西已被拆掉,门上夹着一张20元的水费单。
三江村开始搬迁后,专家又进行了至少三次方案研讨。2014年11月,绍兴市政府批准了《三江闸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方案》,并要求在2015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方案。方案由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计划在4.5平方公里的三江口区域,打造包括古三江闸、三江所城、荷湖村、斗门古镇、汤绍恩纪念园在内的五大景区。
当时该研究院提出保留三江村内8%的老建筑,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保护范围。2014年12月,绍兴市文物局提出,除了三江闸、绍兴海塘、花家台门、东城门、城隍庙等5处既定的文保单位,建议保留三江村内另外16处老建筑,以配合规划方案。
然而,这时又出现了第二种专家意见。2015年4月,钱塘江管理局《浙江通志》钱塘江卷编撰办公室副主任龚真真偶然发现了正在搬迁的三江村。那天正是钱塘江潮神张夏的诞辰,村里已经在东城门旁的张神庙办了一天一夜的祭祀祈福活动。看到老建筑上镂空的石窗、门斗、木雕门、加固房梁的牛腿,见到三江所城内“九桥、九庙、十三弄、七十二井、十二台门”等古建筑和遗迹大多还在,她不敢相信这些建筑即将随着拆迁消失。 5月21日,在袍江政府主办的专家座谈会上,来自杭州的多位文保专家和历史学者认为,三江村应该作为古村整体保护。而绍兴市的相关专家则认为,村中的古建筑仅占10%左右,已经不具备整村保护的价值。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老村长带领村民炸掉了一部分所城城墙,一部分用来烧砖,一部分做了村民盖新房的地基,如今只剩下东城门和一段老城墙。和中国其他的村庄一样,三江村在拆旧建新的过程中,推倒黑瓦白墙的祖屋,建起两三层的红砖新房,成了一个普通的江南村庄。
文史专家任桂全也认为,三江村早在70年代就错过了最佳保护期。
但龚真真不这么看,“现在残存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价值的,拆掉很容易,但村里已经没有比这些建筑更完整的了。既然本来就不多,为什么不能多留一点呢?”
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则认为,至今开发区对三江村的定位并不明确,“古村保护和所城保护是两个概念。明朝的所城是军事要塞,并非民宅区。古村则是在清朝后期形成的。大量民居的进入是对所城最大的破坏。”
然而,三江村能不能被称为古村,专家们也未能达成共识。于是会议决定,1980年代以前的建筑先暂时保留。
事实上,就在专家意见尚未统一、规划设计没有最终定稿时,三江村的拆迁就已经开始。2015年5月,三江村基本腾空,两个拆迁队进入村庄,计划两个月完工。
斗门镇政府与拆迁队的合同中明确要求保留的是5处文保单位,“(其余的)只是说涉及历史建筑,我们要求保留的必须保留,但并没有说明是哪一处。”斗门镇镇长郑雪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月,拆迁队向斗门镇政府以平均每平方米12元的价格承包了三江村的拆迁地块,也就是说,房屋拆掉的材料归拆迁队所有,包括从房屋拆下的钢筋、砖块、门窗等。
于是,率先被瞄准的是老房子。“因为拆老房子更划算。”不止一位村民这样告诉记者。老屋中的青石板、牛腿、雕花门窗、古井等都能卖出比钢筋高得多的价钱。今年5月,文物贩子陆续来到三江村,一块青石板可以卖到500元,一口古井有人出价1万元,更不必说老台门的门斗,有人叫价6万元。
听说老房子不断被破坏,龚真真不得不再次来到三江村。在她的要求下,镇政府官员也在老宅的墙上喷上了“保留”的红漆,并挂上“旧房保留,人人有责”的标牌。然而,这些老宅并没能在拆迁中幸免。这样被“误拆”的老建筑共有5处。
搬到附近小区居住的程大忠依然每天回到村里,他要帮母亲守住五福台门,之前,程家台门已经被拆成一片废墟。“越看越心痛,但有什么用呢?”一个月里,程家台门七八间房被夷为平地,门前的荷花池也化作一塘发黑的积水。
程大忠跑到村委说情,希望能把小店的生意清仓后再搬走,结果第二天就有拆迁队上门,要拆掉小店后面的五福台门。那是他家的老宅子,墙上还写着朱红色的“保留”。
2015年10月17日上午,78岁的何景成正在祖屋里看书,他的右眼几乎失明,耳朵也有些聋,等他听到声音,何家台门已经被四五个拆迁工人拉倒了大半。
这个消瘦的老头声嘶力竭的呼喊并未起作用,直到他叫来十几个村民才阻止了拆迁。“说好要保留的老房子,为什么要拆呢?”
龚真真的“保留”行动并未起到作用,虽然她多次与当地文保部门的官员沟通,她的提议却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她要求保留的房屋)我们不会承认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绍兴市文物局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虽然2009年颁布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指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挥作用。”但一些绍兴本地的文保专家和当地官员仍然认为,龚真真的行为是“指手画脚”。之后的两次专家论证,没有人再邀请她参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民间希望老建筑获得法律保护,应该由当地政府向文保部门提出文物认定申请,但绍兴市文物局至今没有收到斗门镇政府任何书面申请。
虽然斗门镇镇长郑雪奎承认拆迁现场的管理并不严格,但他表示误拆5处老建筑并不违法。“虽然民间认为这些建筑有价值,但文保部门认为这不是他们的管理范围,”郑雪奎说,“以前梁思成也曾大声疾呼,北京城还是被拆掉了。谁来负责呢?现在,我们过于尊重民间人士的意见,我们的失误就被放大了。”
黄斌认为,急于拆迁的方式显然不够慎重,“现在全国的大环境是鼓励多保护一些老建筑,一些有内涵的历史建筑完全可以进入规划。即使村里的大环境已经无力回天,也应该放慢脚步,尽可能多地留下一些老建筑。”
10月底,在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后,袍江新区还是对相关责任人从重处罚,对没有尽职履行保护保留房屋约定的拆房施工单位,除按之前协定进行处罚外,还将其清除出袍江新区房屋拆迁市场;并成立历史建筑保护专职巡防队,每天分两班开展全天候巡查等。
袍江新区出示的视频显示,在拆迁前,大部分老房子已经失去其基本面貌,只剩局部建筑,有的甚至只剩下一道门,里面的建筑早已面目全非。在绍兴文史专家任桂全看来,20世纪70年代,所城城墙基本被拆完,全村现存房屋70%以上为上世纪70年代以后村民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建,真正属于明、清及以前的古建筑寥寥无几。“三江所城早已失去整体保护的机会,目前最切合实际的便是对其遗址进行保护。”
在经济发展中,自然村的消逝不可避免,而民间古建筑的情感与文物价值应该如何权衡,民间记忆又应该如何保留,显然是摆在政府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
即使断水、断电,何景成再也不敢离开老屋了,他怕一走就是一无所有。他在墙上挂了一幅1985年写下的书法作品:“生命是一程旅途,不是一个家。”
何景成经历了下放、劳改、下岗、再就业,他几乎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所有重要时刻。他的个人记忆无比微小,就像三江村,这样的村庄江南比比皆是。如今,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这座古村也逐渐悄然消失。
就在几天前,东城门旁的张神庙被正在拆迁的新房子压倒了三分之一。半年前,给潮神换上新衣的村民们没有想到,那是他们在三江村里最后的一次祭拜。
何景成是绍兴斗门镇三江村村民。如今,从清朝祖传下来的何家台门只剩下这完整的一间。因为拆迁,三江村正在日益沦为废墟,邻居们陆续搬走,他却没处可去。
600多年前,三江村还被称为三江所城,那是明朝洪武年间戚继光为抗倭而建的军事要地。600年后,何景成坐在古宅里绘制“三江所城图”,这个村庄的样貌也许只能被留在纸上了。
被污染包围的村庄
按计划,三江村早该拆迁了。2000年8月,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成立,自此约350万平方米的村庄,变为工业用地,三江村也被划入拆迁计划。三江村占地约20余万平方米,5000多人口,几乎是开发区内最大的村庄。“我们土地利用也不是很迫切,拆迁成本太大,就一直拖下来。”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傅张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而自从纳入工业用地之后,这座村庄就开始了被污染包围的15年。
三江村因钱塘江、钱清江和曹娥江在此地汇流入海而得名,早年村民以种田捕鱼为生。90年代时,林海金曾是三江村的一位渔夫。每天凌晨坐着渔船出海,总能看见一片繁星,清晨他的渔船就能装满渔获,拿到三江村的集市上卖,一天最多能赚到100元。
2000年以后,印染厂、化工厂、纺织厂在这里一一建起。村里的渔民越来越少,集市上海产几乎消失。
2005年后,林海金的家旁边建了垃圾发电厂,每到晚上即使关上门窗也有一股臭味。他们不敢再用河水做饭、洗衣,“以前钥匙掉进河里都能看到”,后来他见到河水变成了各种颜色。就在不久前,河水变成了紫色。
三江村是下游地区,来自绍兴市区、袍江、柯桥工业园的污水都要经过这里流向东海。
林海金不再做渔民,他的妻子也不再种地,他们和三江村民一样,成了袍江开发区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
2006年,袍江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成为国家级工业区。据袍江环保分局局长赵四海介绍,“2006年事故性污染发生最多,排污管道刚刚投入,管道破掉就导致河道变色,当时老百姓的意见很大。到了2011年,老百姓开始反映空气污染。”
2013年,开始有村民在网上发帖称三江村是癌症村,不过赵四海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三江村的癌症发病率低于浙江省发病率。滨海工业园里的村庄比三江村污染更严重,污染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没有办法。”
政府也在调整产业结构,试图摆脱污染困局。自2007年开始,袍江陆续关停了污染严重的医药厂、香水厂和化工厂,但至今仍然有75家重污染企业。“我们自身产业结构是有问题,30%还是纺织、印染企业。”赵四海坦言。
2014年,绍兴市环保局对袍江的环保评估是:“袍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约占绍兴全市的70%,是全市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但在袍江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傅张江看来,污染之外,袍江工业经济产值也占绍兴市市本级的70%以上。
“这是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傅张江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我们现在所做的都是在还债,以现在的标准看当时的事,也许都是错的,以前追求速度太快了。”
无法达成共识的规划
三江村再次被想起,是因为一份有关保护三江闸的倡议书。三江闸建于明嘉靖年间,长103.15米,共28孔,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砌石结构多孔水闸。1963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2月,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文物学会发布了“保护绍兴三江闸的倡议书”,提出将三江闸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保护周边水环境。2014年8月,绍兴召开“三江闸保护、利用、传承工作”专家座谈会。
在这次会议上,绍兴文史专家任桂全把三江村定义为“古村落”,并称,“如果现在不及时把袍江、镜湖、柯桥规划区内尚存的历史遗存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那将很快就会消失,毕竟推土机的力量比我们坐在这里说说的力量大得多。”
由于三江村的规划控制,2000年后村民不允许新建、改建自建房,年轻人只能与老人蜗居一处,不能再盖新房,加之污染严重,村里的居住环境每况愈下。搬迁,也就自然提上日程。2014年10月28日,三江村村支书杜建明在拆迁动员会上宣布,三江村要拆迁了,并公布了三种拆迁政策:按确权面积安置房安置、货币化安置、自选商品房安置。据斗门镇政府估算,用于村民的补偿金超过10亿元。
这次搬迁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欢迎,不想走的老人也要为了下一代离开村庄。2014年底,村民的签约率就超过90%,70%的村民选择货币安置,他们可以用赔偿款在袍江购买商品房。
林海金签了约,却不想走,又不得不搬离住了25年的老屋。他第一次鼓足勇气打了市长热线,没有回音。再次回到老屋时,所有值钱的东西已被拆掉,门上夹着一张20元的水费单。
三江村开始搬迁后,专家又进行了至少三次方案研讨。2014年11月,绍兴市政府批准了《三江闸保护、利用、传承工作方案》,并要求在2015年6月底前,编制完成“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方案。方案由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计划在4.5平方公里的三江口区域,打造包括古三江闸、三江所城、荷湖村、斗门古镇、汤绍恩纪念园在内的五大景区。
当时该研究院提出保留三江村内8%的老建筑,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保护范围。2014年12月,绍兴市文物局提出,除了三江闸、绍兴海塘、花家台门、东城门、城隍庙等5处既定的文保单位,建议保留三江村内另外16处老建筑,以配合规划方案。
然而,这时又出现了第二种专家意见。2015年4月,钱塘江管理局《浙江通志》钱塘江卷编撰办公室副主任龚真真偶然发现了正在搬迁的三江村。那天正是钱塘江潮神张夏的诞辰,村里已经在东城门旁的张神庙办了一天一夜的祭祀祈福活动。看到老建筑上镂空的石窗、门斗、木雕门、加固房梁的牛腿,见到三江所城内“九桥、九庙、十三弄、七十二井、十二台门”等古建筑和遗迹大多还在,她不敢相信这些建筑即将随着拆迁消失。 5月21日,在袍江政府主办的专家座谈会上,来自杭州的多位文保专家和历史学者认为,三江村应该作为古村整体保护。而绍兴市的相关专家则认为,村中的古建筑仅占10%左右,已经不具备整村保护的价值。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老村长带领村民炸掉了一部分所城城墙,一部分用来烧砖,一部分做了村民盖新房的地基,如今只剩下东城门和一段老城墙。和中国其他的村庄一样,三江村在拆旧建新的过程中,推倒黑瓦白墙的祖屋,建起两三层的红砖新房,成了一个普通的江南村庄。
文史专家任桂全也认为,三江村早在70年代就错过了最佳保护期。
但龚真真不这么看,“现在残存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价值的,拆掉很容易,但村里已经没有比这些建筑更完整的了。既然本来就不多,为什么不能多留一点呢?”
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则认为,至今开发区对三江村的定位并不明确,“古村保护和所城保护是两个概念。明朝的所城是军事要塞,并非民宅区。古村则是在清朝后期形成的。大量民居的进入是对所城最大的破坏。”
然而,三江村能不能被称为古村,专家们也未能达成共识。于是会议决定,1980年代以前的建筑先暂时保留。
文物贩子进村
事实上,就在专家意见尚未统一、规划设计没有最终定稿时,三江村的拆迁就已经开始。2015年5月,三江村基本腾空,两个拆迁队进入村庄,计划两个月完工。
斗门镇政府与拆迁队的合同中明确要求保留的是5处文保单位,“(其余的)只是说涉及历史建筑,我们要求保留的必须保留,但并没有说明是哪一处。”斗门镇镇长郑雪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4月,拆迁队向斗门镇政府以平均每平方米12元的价格承包了三江村的拆迁地块,也就是说,房屋拆掉的材料归拆迁队所有,包括从房屋拆下的钢筋、砖块、门窗等。
于是,率先被瞄准的是老房子。“因为拆老房子更划算。”不止一位村民这样告诉记者。老屋中的青石板、牛腿、雕花门窗、古井等都能卖出比钢筋高得多的价钱。今年5月,文物贩子陆续来到三江村,一块青石板可以卖到500元,一口古井有人出价1万元,更不必说老台门的门斗,有人叫价6万元。
听说老房子不断被破坏,龚真真不得不再次来到三江村。在她的要求下,镇政府官员也在老宅的墙上喷上了“保留”的红漆,并挂上“旧房保留,人人有责”的标牌。然而,这些老宅并没能在拆迁中幸免。这样被“误拆”的老建筑共有5处。
搬到附近小区居住的程大忠依然每天回到村里,他要帮母亲守住五福台门,之前,程家台门已经被拆成一片废墟。“越看越心痛,但有什么用呢?”一个月里,程家台门七八间房被夷为平地,门前的荷花池也化作一塘发黑的积水。
程大忠跑到村委说情,希望能把小店的生意清仓后再搬走,结果第二天就有拆迁队上门,要拆掉小店后面的五福台门。那是他家的老宅子,墙上还写着朱红色的“保留”。
2015年10月17日上午,78岁的何景成正在祖屋里看书,他的右眼几乎失明,耳朵也有些聋,等他听到声音,何家台门已经被四五个拆迁工人拉倒了大半。
这个消瘦的老头声嘶力竭的呼喊并未起作用,直到他叫来十几个村民才阻止了拆迁。“说好要保留的老房子,为什么要拆呢?”
龚真真的“保留”行动并未起到作用,虽然她多次与当地文保部门的官员沟通,她的提议却一直没有得到认可。“(她要求保留的房屋)我们不会承认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绍兴市文物局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虽然2009年颁布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指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挥作用。”但一些绍兴本地的文保专家和当地官员仍然认为,龚真真的行为是“指手画脚”。之后的两次专家论证,没有人再邀请她参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民间希望老建筑获得法律保护,应该由当地政府向文保部门提出文物认定申请,但绍兴市文物局至今没有收到斗门镇政府任何书面申请。
虽然斗门镇镇长郑雪奎承认拆迁现场的管理并不严格,但他表示误拆5处老建筑并不违法。“虽然民间认为这些建筑有价值,但文保部门认为这不是他们的管理范围,”郑雪奎说,“以前梁思成也曾大声疾呼,北京城还是被拆掉了。谁来负责呢?现在,我们过于尊重民间人士的意见,我们的失误就被放大了。”
黄斌认为,急于拆迁的方式显然不够慎重,“现在全国的大环境是鼓励多保护一些老建筑,一些有内涵的历史建筑完全可以进入规划。即使村里的大环境已经无力回天,也应该放慢脚步,尽可能多地留下一些老建筑。”
10月底,在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后,袍江新区还是对相关责任人从重处罚,对没有尽职履行保护保留房屋约定的拆房施工单位,除按之前协定进行处罚外,还将其清除出袍江新区房屋拆迁市场;并成立历史建筑保护专职巡防队,每天分两班开展全天候巡查等。
袍江新区出示的视频显示,在拆迁前,大部分老房子已经失去其基本面貌,只剩局部建筑,有的甚至只剩下一道门,里面的建筑早已面目全非。在绍兴文史专家任桂全看来,20世纪70年代,所城城墙基本被拆完,全村现存房屋70%以上为上世纪70年代以后村民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建,真正属于明、清及以前的古建筑寥寥无几。“三江所城早已失去整体保护的机会,目前最切合实际的便是对其遗址进行保护。”
在经济发展中,自然村的消逝不可避免,而民间古建筑的情感与文物价值应该如何权衡,民间记忆又应该如何保留,显然是摆在政府面前一道棘手的难题。
即使断水、断电,何景成再也不敢离开老屋了,他怕一走就是一无所有。他在墙上挂了一幅1985年写下的书法作品:“生命是一程旅途,不是一个家。”
何景成经历了下放、劳改、下岗、再就业,他几乎感受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所有重要时刻。他的个人记忆无比微小,就像三江村,这样的村庄江南比比皆是。如今,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这座古村也逐渐悄然消失。
就在几天前,东城门旁的张神庙被正在拆迁的新房子压倒了三分之一。半年前,给潮神换上新衣的村民们没有想到,那是他们在三江村里最后的一次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