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古老而简洁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蕴藏着深刻的东方智慧。通过对《周易》的科学解读,将其中宝贵的智慧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建立起本土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失为古为今用的妙法。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周易》并非鸿篇巨著,仅由《易经》和《易传》两部份组成,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无以伦比,时至今日,仍然光芒四射。
数千年来,学易治易者穷经皓首,显微阐幽,探赜索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述,但真正握其精微要义者却寥若寒星。当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周易》的历史花朵在诸多科学领域绽放异彩。《周易》思想及思维方式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导致了东方管理学的产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周易》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就是象、数、理,象断事体,数定吉凶,理推源由。《系辞传下》指出:“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通过观天法地,以达到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的目的。
远古的伏羲氏“始作八卦”,起源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之后,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归纳与升华,形而上为之学,创作了八卦的符号系统。从其产生与发展看,符合科学产生的基本程序,由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世间万物的一般性特征,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理的逻辑体系。
一、《周易》象、数、理概述
《周易》象、数、理思维模式的“象”,就是观察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数”就是在“象”的基础上研究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理”则是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1、象
《周易》“象”思维,其实质就是观察法,通过观象、类比和模拟,形成卦象、爻象、位象等符号系统,然后再辐射到万物类象,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说:“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注”。在用象析的方法中,包括万事万物的本象和拟比类象。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脏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才能进入象、数、理的易学世界。
象还分为静态的象与动态的象两类。一方面,静态的象为阴,动态的象为阳;另一方面,静态的象为不易,动态的象为变易。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只是八个静态的符号,其动变关系是通过每一卦中的爻的阴阳变化反映出来的。在八卦中,乾、坤、艮、兑是相对静止的,而震、巽、离、坎则是动态变化的。
2、数
“数”即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万事万物在时空中发生的变化通过五行生克制化、旺相休囚等的现象反映出来。在《周易》看来,即体现为数的变化。世间万物都可归为数,所以,数是最好把握,最接近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部分,也是让很多现代学易者最容易接受的部分。
《说文》说:“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这里讲的数术是指易理、天文、历法、算法等学问。《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古人以数论事物间的相关性、规律性、结构性和必然性等。人世间充满了数,如数目、数量、数据、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所有与数有关的问题构成了数学,所以,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科学。数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一种语言和思维工具,用数学符号、公式、模型、图表、曲线等来反映事物的规律、特征、变化、联系等,是最直观、简洁、准确的方法。《易经》的逻辑就是用数来表述、解析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趋势、特性和规律。
3、理
“理”就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次序,是非得失的标准,科学体系,应对事物变化的策略等。如: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念、理喻、理解、理想、理科、理财、理疗、理睬、道理、管理、治理、修理、明理、事理等。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理也是逻辑和思维的方式。按照《周易》的思维模式,无论是观物取象,还是推演数理变化,或者是事物的未来存在状态等都必须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类似于经济学上所讲的路径依赖。在对未来的推演与预测上,一般都是沿着时空变化的轨迹彰往察来,并与人类自身已建立起来的情理关系及价值观相衔接,否则,无论多么精细的观物或取象,以及缜密的旺衰生克推算,都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也无法真正体现《周易》卦爻辞所蕴含的启发性与预测性。
《周易》象、数、理逻辑思维模式是中国先贤圣哲总结归纳出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其基本特点是抽象性、演绎性、统一性、全息性、和谐性,以及可实证性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可以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发挥运用的方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在介绍《周易》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如果理解了象、数、理的内涵,这一评述是公证客观的。古代中国的辉煌科技、文化成就正是在这一基本方法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的思维模式取得的。
根据《周易》的逻辑,象、数、理不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且任何事物、现象都是象、数、理的统一体。象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数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机理,象与数是统一的整体,没有脱离了数的孤立之象,也没有脱离象而存在的数。象是事物变化“数”的空间特征和存在形式,数是事物变化“象”的时间特征与演化轨迹。理是对象与数的时空变化的认识描述。一方面,无论任何数都有与之对应的象和理;另一方面,任何象也一定有其对应的数和理。象的存在与变化,体现着事物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过程。大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及结构的整体变化,小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的局部变化。同时,其变化的方向与强度,体现为阴阳五行属性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并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在应用象、数、理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状态时,如果时空因素不确定,则变化仅具有概率性,而不具备确定性特征;一旦时空定格,其变化的结果则具有可测定性。
二、管理中的“象”
管理中的“象”,就是各种存在、各种现象,以及管理的过程等。应用《周易》中的“象”思维管理,首先要观察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如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市场管理、营销管理、库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种现场管理。所有可见的事物、现象、活动等都属于“象”管理的范畴,属于管理活动中的低层管理。
1、“象”管理的基础是观象,即调查研究
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活动现象,正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窥人事。在观察中寻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然后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是经验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是来自于管理实践,所以,善于观象,重视调查研究,就能发现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更有效、更实用。
2、“象”管理的重点在于总结与归纳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现象入手,观察管理活动的规律,总结出管理工作的一般原理,是“象”管理的重点。现象是纷繁复杂而多变的,透过各种现象,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3、“象”管理的方法是实践
在观象中总结归纳出的管理方法能否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检验的唯一方法就是管理实践。经过多次的观象,总结出管理的一般方法,把管理的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解决管理问题,并进一步观察其效果,然后再进行总结、凝炼与升华,最终成为管理的一般原理。
三、管理中的“数”
管理中的“数”是从观象中总结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并洞悉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实际上“数”管理就是预测。主要方法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等,类似于现代预测学中的定量预测。
如果说观象管理重视的是过去与现在,那么“数”管理着眼的是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预测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周易》原理不仅能进行宏观预测,也能进行微观预测。宏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微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的存在状态。管理者既要重视宏观预测,也要重视微观预测。《周易》“数”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有如下五个方面:
1、观象中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征兆
《周易》预测的基本原则有三条,一是无事不测;二是无疑不测;三是不动不测。
所谓无事不测是指预测是一件神圣、严肃的事,不能把预测当作游戏。只有当你有明确的预测目标,有强烈的动机,需要做出决策时方可进行预测。
无疑不测原则是指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茫然不知所措,面临多种选择而又无所适从时才能进行预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有先兆的,当出现了变化的端倪和征兆时,就要敏锐地把握其“几微”,并及时进行预测,这就是不动不测的道理。
2、确立预测对象与预测方法
预测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具体的对象,不能说测一下我要做什么,也不能说你测一下我在想什么?这都是没有目标与对象的预测,即使进行预测也不可能准确。无论是宏观预测还是微观预测、组织预测还是个人预测、以及自然、社会、经济、人事等预测,都要有明确具体的预测目标和对象,要有强烈的预知动机与愿望,才能调动各方面的信息运动,为预测提供信息基础和前提。任何预测都依赖充分的信息资料,没有信息资料绝不可能先知先觉。
《周易》预测所需信息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测主体的信息,二是预测客体即预测对象的信息。具体包含五类信息:第一,时间信息。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信息是《周易》预测的基础资源。中国传统纪时方法是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每一组干支时间中都蕴含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信息。第二,空间信息。空间信息是指我们生存的空间方位信息,即东西南北中等五行数理信息。第三,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信息。事物发展变化的端倪与征兆透露出的信息。第四,预测目标本身的信息。如股市预测中,股票本身的代码、名称、所属行业、所在的地理空间方位等信息。第五,关联信息。即与预测目标相关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显现出来的信息,如梅花易数预测中应用的外应信息等。
《周易》的预测方法很多,主要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以及根据《周易》原理演化出来的奇门遁甲、太乙、六壬等。
3、建立预测模型
从预测学的角度看,《易经》六十四卦实际上就是六十四个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根据预测对象的时空信息、以及预测目标的信息资料建立的。面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同一模型反映出不同的信息。这是由预测对象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与运行规律决定的,因此,六十四个预测模型实际上千变万化,包含了自然、社会、人类的所有变化信息和存在状态。
4、分析预测并得出结论
对预测模型的分析是根据八卦数理、万物类象、五行动变等在时空坐标中的生旺、休囚、病败、墓绝等进行的。其中时空因素分析最重要,物象动变的五行生克制化是基础。通过诸多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得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状态。
5、提出对策措施
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所以根据预测的结论,管理者应采取应变、适变的对策措施。应对的措施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面对好的、理想的预测结果要顺势而为,以促使其尽快实现,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另一类是面对不利的结论要采取逆势或规避的方法,以减少和降低决策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使风险或损失降到最小。比如,我们预测某种行为将会导致环境破坏与生态失衡,决策者就应该停止或改变其行为,以阻止不利后果的出现。
四、管理中的“理”
《周易》象、数、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理”,“理”就是管理之道、管理哲学,由一系列的管理理念、管理规律与管理法则构成。
1、太极--对立统一的均衡管理原理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周易》体系是由符号与文字构成的,最初的易经是没有文字只有符号,文字是在演易的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周易》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与阴爻。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对立统一构成了《周易》均衡性原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交感、阴阳和谐,万物化生。这一思想对现代管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组织结构的均衡协调、市场供求的均衡一致、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和进度协调、权力的制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等方面均有体现。
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与周期性管理原理
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总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变到质变。人类的生命周期也是从出生到成长、成熟,再到衰弱直至死亡的变化过程。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一样,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与产品。世间万物总是物壮则老,月满则亏,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原理。
自然、社会、人类的发展变化不仅是渐进的,还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周易》乾卦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亢龙有悔,一方面反映了渐进性原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循环原理。从旧事物的消亡到新事物的产生,自然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不是这样周期性、螺旋式的上升。比如从老产品的退市到新产品的上市,从老技术的淘汰到新技术的诞生,反映了企业、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
3、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系统性原理
天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空,人居于承天接地的重要位置,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天地人三才的运行规律一方面各循其道,另一方面又协调一致。即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顺势而为,遵循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确保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与统一,否则将受到规律的罚处。在管理中,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一致,是指一个组织中,上层、中层、下层的统一与团结。
4、积善成德的人本原理
《周易·坤·文言》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很多吉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会遗留很多后患。《周易·系辞传下》也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这段话是说,不积累善行,是不可能成就美名的;自身的毁灭是因为累积了罪恶的结果。品质低下的人认为积累小善没有益处而不去做,以为小恶没有伤害而不革除。所以,当恶行累积起来后就掩盖不了,罪行太大也无法开脱。
《周易》的思想强调的是以人为善、以人为本。在管理工作中,要理解人、尊重人,不能一味的只追求效益或效率而忽视人的需要。易经还指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讲诚信,守礼仪,知法度,循法则。所谓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道就是法则、法度。《周易·系辞传上》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厚德载物,兼容并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依靠着自强不息的意志力,不断地繁衍生息,日新其德,追求卓越。管理者要效法天道刚健的品性,不为物役,不随境迁,不畏时艰,始终坚守正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管理者还要效法大地的美德,宽厚载物,兼容并包,容得下不同的意见,以仁慈的胸怀对待员工,才会有追随者、拥护者。
6、革故鼎新的创新原理
创新始终是进步的阶梯,发展的动力。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组织才有生命力,员工才有积极性,事业才能发展壮大。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常变常新,才能适应环境,才能有新的希望与发展前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实现盛德大业。
7、彰往察来的预测学原理
未来发展总是具有不确定性,但未来变化趋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征兆。《周易》是研究象、数、理的学问,强调观象知变,如履霜,坚冰至,脚下踏到霜,就知道不久坚冰将要到来。古代圣贤之所以建立《易经》六十四卦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彰往察来,显微阐幽。《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通过观察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周易》的重要功能。
五、象、数、理管理法则
通过对《周易》管理智慧的剖析,我们总结归纳出其象、数、理管理的五条基本法则。
1、太极阴阳管理法则
太极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即阴阳、刚柔、仁义的对立统一,是均衡和谐式管理。《周易·系辞传上》指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应用太极管理,最根本的要求是高层的均衡和谐,权力的约束与制衡。
2、天地人三才管理法则
天地人三才管理的实质是系统管理,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上中下齐心协力,管理者、被管理者相互理解、尊重与支持,才能形成群体合力与动力。
3、简易、变易、不易管理法则
简易、变易、不易法则也是管理的基本方法,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简单的道理,关键是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化繁入简,分工合作,管理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变易法则是指没有万能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管理方法,管理者要因地制宜,权宜应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易法则认为,任何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天下大道殊途而同归,因此,要抓住本质,发现规律,顺势循道。
4、阴阳五行管理法则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既相生又相克,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同样存在相互影响、制约和监督。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的控制过程、内外环境等因素互相作用与影响。因此,要从制度上建立制衡与约束的机制与方法,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有行之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
5、象、数、理管理法则
象、数、理管理法则的实质是现象、过程与本质的统一。从现象入手,通过观察了解员工的动态、想法,做到未雨绸缪,发现本质,加强过程的控制,最终建立本土化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责任编辑:李杉
古老而简洁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蕴藏着深刻的东方智慧。通过对《周易》的科学解读,将其中宝贵的智慧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从而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建立起本土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失为古为今用的妙法。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周易》并非鸿篇巨著,仅由《易经》和《易传》两部份组成,但其内容博大精深,对后世的影响无以伦比,时至今日,仍然光芒四射。
数千年来,学易治易者穷经皓首,显微阐幽,探赜索引,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述,但真正握其精微要义者却寥若寒星。当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周易》的历史花朵在诸多科学领域绽放异彩。《周易》思想及思维方式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导致了东方管理学的产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周易》的最基本思维模式就是象、数、理,象断事体,数定吉凶,理推源由。《系辞传下》指出:“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通过观天法地,以达到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的目的。
远古的伏羲氏“始作八卦”,起源于观察,普遍观察天、地、人、物之后,通过进一步的总结归纳与升华,形而上为之学,创作了八卦的符号系统。从其产生与发展看,符合科学产生的基本程序,由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出发,经观察、综合、比较、分析得出世间万物的一般性特征,然后归纳创制出象、数、理的逻辑体系。
一、《周易》象、数、理概述
《周易》象、数、理思维模式的“象”,就是观察各种自然、社会现象;“数”就是在“象”的基础上研究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理”则是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1、象
《周易》“象”思维,其实质就是观察法,通过观象、类比和模拟,形成卦象、爻象、位象等符号系统,然后再辐射到万物类象,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
《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说:“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注”。在用象析的方法中,包括万事万物的本象和拟比类象。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脏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才能进入象、数、理的易学世界。
象还分为静态的象与动态的象两类。一方面,静态的象为阴,动态的象为阳;另一方面,静态的象为不易,动态的象为变易。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只是八个静态的符号,其动变关系是通过每一卦中的爻的阴阳变化反映出来的。在八卦中,乾、坤、艮、兑是相对静止的,而震、巽、离、坎则是动态变化的。
2、数
“数”即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万事万物在时空中发生的变化通过五行生克制化、旺相休囚等的现象反映出来。在《周易》看来,即体现为数的变化。世间万物都可归为数,所以,数是最好把握,最接近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部分,也是让很多现代学易者最容易接受的部分。
《说文》说:“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这里讲的数术是指易理、天文、历法、算法等学问。《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古人以数论事物间的相关性、规律性、结构性和必然性等。人世间充满了数,如数目、数量、数据、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所有与数有关的问题构成了数学,所以,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科学。数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也是一种语言和思维工具,用数学符号、公式、模型、图表、曲线等来反映事物的规律、特征、变化、联系等,是最直观、简洁、准确的方法。《易经》的逻辑就是用数来表述、解析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趋势、特性和规律。
3、理
“理”就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次序,是非得失的标准,科学体系,应对事物变化的策略等。如: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念、理喻、理解、理想、理科、理财、理疗、理睬、道理、管理、治理、修理、明理、事理等。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理也是逻辑和思维的方式。按照《周易》的思维模式,无论是观物取象,还是推演数理变化,或者是事物的未来存在状态等都必须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类似于经济学上所讲的路径依赖。在对未来的推演与预测上,一般都是沿着时空变化的轨迹彰往察来,并与人类自身已建立起来的情理关系及价值观相衔接,否则,无论多么精细的观物或取象,以及缜密的旺衰生克推算,都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也无法真正体现《周易》卦爻辞所蕴含的启发性与预测性。
《周易》象、数、理逻辑思维模式是中国先贤圣哲总结归纳出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其基本特点是抽象性、演绎性、统一性、全息性、和谐性,以及可实证性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可以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发挥运用的方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在介绍《周易》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如果理解了象、数、理的内涵,这一评述是公证客观的。古代中国的辉煌科技、文化成就正是在这一基本方法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的思维模式取得的。
根据《周易》的逻辑,象、数、理不仅是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且任何事物、现象都是象、数、理的统一体。象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表现,数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机理,象与数是统一的整体,没有脱离了数的孤立之象,也没有脱离象而存在的数。象是事物变化“数”的空间特征和存在形式,数是事物变化“象”的时间特征与演化轨迹。理是对象与数的时空变化的认识描述。一方面,无论任何数都有与之对应的象和理;另一方面,任何象也一定有其对应的数和理。象的存在与变化,体现着事物的时空特征与变化过程。大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及结构的整体变化,小象之变是事物存在形式的局部变化。同时,其变化的方向与强度,体现为阴阳五行属性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并呈现出周期性的特征。在应用象、数、理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状态时,如果时空因素不确定,则变化仅具有概率性,而不具备确定性特征;一旦时空定格,其变化的结果则具有可测定性。
二、管理中的“象”
管理中的“象”,就是各种存在、各种现象,以及管理的过程等。应用《周易》中的“象”思维管理,首先要观察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如生产管理、人事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市场管理、营销管理、库存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各种现场管理。所有可见的事物、现象、活动等都属于“象”管理的范畴,属于管理活动中的低层管理。
1、“象”管理的基础是观象,即调查研究
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们工作与生活中的活动现象,正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窥人事。在观察中寻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然后决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是经验科学,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都是来自于管理实践,所以,善于观象,重视调查研究,就能发现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更有效、更实用。
2、“象”管理的重点在于总结与归纳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现象入手,观察管理活动的规律,总结出管理工作的一般原理,是“象”管理的重点。现象是纷繁复杂而多变的,透过各种现象,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达到形而上的道。
3、“象”管理的方法是实践
在观象中总结归纳出的管理方法能否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检验的唯一方法就是管理实践。经过多次的观象,总结出管理的一般方法,把管理的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解决管理问题,并进一步观察其效果,然后再进行总结、凝炼与升华,最终成为管理的一般原理。
三、管理中的“数”
管理中的“数”是从观象中总结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并洞悉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实际上“数”管理就是预测。主要方法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等,类似于现代预测学中的定量预测。
如果说观象管理重视的是过去与现在,那么“数”管理着眼的是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预测在现代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用《周易》原理不仅能进行宏观预测,也能进行微观预测。宏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微观预测主要是预测未来的存在状态。管理者既要重视宏观预测,也要重视微观预测。《周易》“数”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有如下五个方面:
1、观象中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征兆
《周易》预测的基本原则有三条,一是无事不测;二是无疑不测;三是不动不测。
所谓无事不测是指预测是一件神圣、严肃的事,不能把预测当作游戏。只有当你有明确的预测目标,有强烈的动机,需要做出决策时方可进行预测。
无疑不测原则是指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茫然不知所措,面临多种选择而又无所适从时才能进行预测。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有先兆的,当出现了变化的端倪和征兆时,就要敏锐地把握其“几微”,并及时进行预测,这就是不动不测的道理。
2、确立预测对象与预测方法
预测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具体的对象,不能说测一下我要做什么,也不能说你测一下我在想什么?这都是没有目标与对象的预测,即使进行预测也不可能准确。无论是宏观预测还是微观预测、组织预测还是个人预测、以及自然、社会、经济、人事等预测,都要有明确具体的预测目标和对象,要有强烈的预知动机与愿望,才能调动各方面的信息运动,为预测提供信息基础和前提。任何预测都依赖充分的信息资料,没有信息资料绝不可能先知先觉。
《周易》预测所需信息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测主体的信息,二是预测客体即预测对象的信息。具体包含五类信息:第一,时间信息。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信息是《周易》预测的基础资源。中国传统纪时方法是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每一组干支时间中都蕴含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信息。第二,空间信息。空间信息是指我们生存的空间方位信息,即东西南北中等五行数理信息。第三,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信息。事物发展变化的端倪与征兆透露出的信息。第四,预测目标本身的信息。如股市预测中,股票本身的代码、名称、所属行业、所在的地理空间方位等信息。第五,关联信息。即与预测目标相关的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显现出来的信息,如梅花易数预测中应用的外应信息等。
《周易》的预测方法很多,主要有六爻预测法、梅花易数预测法,以及根据《周易》原理演化出来的奇门遁甲、太乙、六壬等。
3、建立预测模型
从预测学的角度看,《易经》六十四卦实际上就是六十四个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是根据预测对象的时空信息、以及预测目标的信息资料建立的。面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同一模型反映出不同的信息。这是由预测对象在时空中的存在方式与运行规律决定的,因此,六十四个预测模型实际上千变万化,包含了自然、社会、人类的所有变化信息和存在状态。
4、分析预测并得出结论
对预测模型的分析是根据八卦数理、万物类象、五行动变等在时空坐标中的生旺、休囚、病败、墓绝等进行的。其中时空因素分析最重要,物象动变的五行生克制化是基础。通过诸多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得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存在状态。
5、提出对策措施
预测是为决策服务的,所以根据预测的结论,管理者应采取应变、适变的对策措施。应对的措施一般有两类,一类是面对好的、理想的预测结果要顺势而为,以促使其尽快实现,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另一类是面对不利的结论要采取逆势或规避的方法,以减少和降低决策行为导致的不利后果,使风险或损失降到最小。比如,我们预测某种行为将会导致环境破坏与生态失衡,决策者就应该停止或改变其行为,以阻止不利后果的出现。
四、管理中的“理”
《周易》象、数、理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理”,“理”就是管理之道、管理哲学,由一系列的管理理念、管理规律与管理法则构成。
1、太极--对立统一的均衡管理原理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周易》体系是由符号与文字构成的,最初的易经是没有文字只有符号,文字是在演易的过程中添加进去的。《周易》最基本的符号是阳爻与阴爻。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对立统一构成了《周易》均衡性原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交感、阴阳和谐,万物化生。这一思想对现代管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如组织结构的均衡协调、市场供求的均衡一致、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和进度协调、权力的制衡、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等方面均有体现。
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与周期性管理原理
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总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量变到质变。人类的生命周期也是从出生到成长、成熟,再到衰弱直至死亡的变化过程。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一样,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与产品。世间万物总是物壮则老,月满则亏,这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渐进性原理。
自然、社会、人类的发展变化不仅是渐进的,还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周易》乾卦从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上九亢龙有悔,一方面反映了渐进性原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循环原理。从旧事物的消亡到新事物的产生,自然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无不是这样周期性、螺旋式的上升。比如从老产品的退市到新产品的上市,从老技术的淘汰到新技术的诞生,反映了企业、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
3、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系统性原理
天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空,人居于承天接地的重要位置,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是自然、社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天地人三才的运行规律一方面各循其道,另一方面又协调一致。即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无论做任何事,都必须顺势而为,遵循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确保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与统一,否则将受到规律的罚处。在管理中,天地人三才的和谐一致,是指一个组织中,上层、中层、下层的统一与团结。
4、积善成德的人本原理
《周易·坤·文言》指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很多吉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会遗留很多后患。《周易·系辞传下》也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这段话是说,不积累善行,是不可能成就美名的;自身的毁灭是因为累积了罪恶的结果。品质低下的人认为积累小善没有益处而不去做,以为小恶没有伤害而不革除。所以,当恶行累积起来后就掩盖不了,罪行太大也无法开脱。
《周易》的思想强调的是以人为善、以人为本。在管理工作中,要理解人、尊重人,不能一味的只追求效益或效率而忽视人的需要。易经还指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讲诚信,守礼仪,知法度,循法则。所谓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道就是法则、法度。《周易·系辞传上》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
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厚德载物,兼容并包,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依靠着自强不息的意志力,不断地繁衍生息,日新其德,追求卓越。管理者要效法天道刚健的品性,不为物役,不随境迁,不畏时艰,始终坚守正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管理者还要效法大地的美德,宽厚载物,兼容并包,容得下不同的意见,以仁慈的胸怀对待员工,才会有追随者、拥护者。
6、革故鼎新的创新原理
创新始终是进步的阶梯,发展的动力。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组织才有生命力,员工才有积极性,事业才能发展壮大。兴利除弊,革故鼎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常变常新,才能适应环境,才能有新的希望与发展前景。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只有不断的求新求变,才能实现盛德大业。
7、彰往察来的预测学原理
未来发展总是具有不确定性,但未来变化趋势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征兆。《周易》是研究象、数、理的学问,强调观象知变,如履霜,坚冰至,脚下踏到霜,就知道不久坚冰将要到来。古代圣贤之所以建立《易经》六十四卦体系,目的就是为了彰往察来,显微阐幽。《周易·系辞传上》指出:“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通过观察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预知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周易》的重要功能。
五、象、数、理管理法则
通过对《周易》管理智慧的剖析,我们总结归纳出其象、数、理管理的五条基本法则。
1、太极阴阳管理法则
太极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即阴阳、刚柔、仁义的对立统一,是均衡和谐式管理。《周易·系辞传上》指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应用太极管理,最根本的要求是高层的均衡和谐,权力的约束与制衡。
2、天地人三才管理法则
天地人三才管理的实质是系统管理,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一致,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上中下齐心协力,管理者、被管理者相互理解、尊重与支持,才能形成群体合力与动力。
3、简易、变易、不易管理法则
简易、变易、不易法则也是管理的基本方法,任何复杂的事物都有简单的道理,关键是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化繁入简,分工合作,管理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变易法则是指没有万能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管理方法,管理者要因地制宜,权宜应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易法则认为,任何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天下大道殊途而同归,因此,要抓住本质,发现规律,顺势循道。
4、阴阳五行管理法则
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既相生又相克,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同样存在相互影响、制约和监督。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的控制过程、内外环境等因素互相作用与影响。因此,要从制度上建立制衡与约束的机制与方法,一方面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又要有行之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
5、象、数、理管理法则
象、数、理管理法则的实质是现象、过程与本质的统一。从现象入手,通过观察了解员工的动态、想法,做到未雨绸缪,发现本质,加强过程的控制,最终建立本土化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责任编辑:李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