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责任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就是要引导高中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塑造高中生的人格,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这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叙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价值以及培养策略,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历史基本知识,还能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全面素质。
关键词:高中历史;社会责任感;教学
一、高中历史学科的社会责任感内涵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1]。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高中历史学科中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对历史教师传授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课外活动的实践,了解作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家庭意识、爱国意识、民族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学生理解到自己是社会一份子,并且为了社会的发展而主动承担责任,为之奉献的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责任意识
历史学科以它固有的特点,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这表明历史学科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载体之一[2]。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此外还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的责任感。
(二)加强历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做事、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自己就要不断进步学习,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素质,以身作则,自觉地加强自己的历史理论教育,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素养,具有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三)社会责任意识是高中历史教材的一种价值取向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就历史学科所具备的特性而言,中学历史学科所具备的依附性、蕴涵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更是完整地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是深挖历史教材的一种体现。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一)运用历史事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也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要全方面、多维度地扩宽学生视野,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从而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全面了解到历史事件,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进而结合现实生活引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讲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讲到“新文化运动”时,蔡元培与北京大学,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演讲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4]。蔡元培在演讲中不卑不亢,掌声不断。从蔡元培任校长演讲时对学生的要求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之德行的严格要求,同时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在今天也不为过,教导学生,读书就要把自身成长与国家兴衰紧密结合,要有良好的高尚的道德品行,要热爱我们脚下的土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以史为鉴,方能不忘初心,走得更远。所谓历史教训,是后人从前人挫折或失败中汲取的鉴戒。历史教训就是人们从遭受挫折或失败的事件中获取的警示。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总结历史经验,这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解“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章节时,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其都涉及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从鸦片战争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使中国被动打开了国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闭关锁国,在我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正是有无数先辈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而且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心才可以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
(三)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当下社会要求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型人才,要想学生能深切地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光靠理论教学还不够,还要让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深刻体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开展历史性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完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后,可以组织学生去档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地区参观找寻。以日照市为例,可以去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以全面记录抗日战争史实,纪念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进行和平教育为己任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通过观看学习抗战时期的史料,来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必然会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更加奋发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将个人学习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英雄的作风,加强社会责任感,在心中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四.总结
国家的进步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个公民不仅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对高中生来说更为重要。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漫长而又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进行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爱国情怀、责任意识等,并在学生对于人文素质认知方面的欠缺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形成自主意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并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努力完善自己,为高中后续的学习以及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田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李庚靖.试论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J].廣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3):233-236.
[3]方颖.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若干建议[J].福建教育,2020(37).
[4]徐豪杰.从历史解释素养角度认识《中外历史纲要(上)》[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3).
关键词:高中历史;社会责任感;教学
一、高中历史学科的社会责任感内涵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1]。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高中历史学科中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对历史教师传授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课外活动的实践,了解作为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家庭意识、爱国意识、民族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学生理解到自己是社会一份子,并且为了社会的发展而主动承担责任,为之奉献的意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责任意识
历史学科以它固有的特点,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这表明历史学科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载体之一[2]。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此外还有利于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献身的责任感。
(二)加强历史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做事、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自己就要不断进步学习,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历史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素质,以身作则,自觉地加强自己的历史理论教育,提高自己的历史专业素养,具有健康乐观的心理素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三)社会责任意识是高中历史教材的一种价值取向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就历史学科所具备的特性而言,中学历史学科所具备的依附性、蕴涵性、渐进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更是完整地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也是深挖历史教材的一种体现。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一)运用历史事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也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要全方面、多维度地扩宽学生视野,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从而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全面了解到历史事件,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进而结合现实生活引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讲解《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讲到“新文化运动”时,蔡元培与北京大学,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演讲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4]。蔡元培在演讲中不卑不亢,掌声不断。从蔡元培任校长演讲时对学生的要求中可以看出,他对学生之德行的严格要求,同时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在今天也不为过,教导学生,读书就要把自身成长与国家兴衰紧密结合,要有良好的高尚的道德品行,要热爱我们脚下的土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以史为鉴,方能不忘初心,走得更远。所谓历史教训,是后人从前人挫折或失败中汲取的鉴戒。历史教训就是人们从遭受挫折或失败的事件中获取的警示。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总结历史经验,这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解“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章节时,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其都涉及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从鸦片战争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使中国被动打开了国门,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闭关锁国,在我们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正是有无数先辈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而且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心才可以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
(三)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当下社会要求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型人才,要想学生能深切地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光靠理论教学还不够,还要让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深刻体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开展历史性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完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后,可以组织学生去档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地区参观找寻。以日照市为例,可以去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以全面记录抗日战争史实,纪念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进行和平教育为己任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通过观看学习抗战时期的史料,来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必然会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更加奋发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将个人学习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同时,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英雄的作风,加强社会责任感,在心中树立为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四.总结
国家的进步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个公民不仅要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对高中生来说更为重要。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是漫长而又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进行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爱国情怀、责任意识等,并在学生对于人文素质认知方面的欠缺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形成自主意识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以国家发展为己任,并在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努力完善自己,为高中后续的学习以及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田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李庚靖.试论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J].廣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s3):233-236.
[3]方颖.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若干建议[J].福建教育,2020(37).
[4]徐豪杰.从历史解释素养角度认识《中外历史纲要(上)》[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3).